南明大丈夫 第570节

因此屯齐早已下定决心,无论是出城投降的军队,还是百姓一律屠杀,免得还要花心思去分别他们是真投降还是有诈。

况且,多铎带走了清军主力,屯齐手上兵马不多,也没功夫去监视降军。

二月间,刘黑子派手下一名心腹都尉,带领五百甲兵和家眷,剃发披甲,出城投敌,想要半夜发乱,里应外合杀出重围。

不想,屯齐只留下为首十一人,余众具被清军所杀。

清军对于城中出降之人,降军只留首领,部众皆杀。

这么做,既能防止诈降,同时也没将事情做绝,还是会有些不顾士卒死活的人,向清军投降。

对于城中投出来的百姓,则男人皆杀,妇女分留,供旗丁享乐。

时间进入三月,刘黑子三万人马只剩下一万多人,商丘城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正当刘黑子准备,进行最后一次突围,发起决死冲锋时,袁宗第领着三千精锐魏军,赶到了商丘城外。

在高义欢的计划中,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魏军面对清军都会处于劣势。

如何改变这种劣势,除了需要他在正面与清军作战,还需要一支力量在清军腹地牵制清军,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相配合,才能慢慢扭转劣势。

因此,高义欢认为,派遣一支精锐魏军,进入清军控制的区域,用流动游击的手段来牵制清军,打击清廷的统治,为他分担压力,让他能够抽身发展关中,谋取川蜀,便十分必要了。

这个战略,清军其实也用过,他们通过几次入寇,间接支持了李自成,让流寇消耗明朝的元气,他们则进行最后的收割。

高义欢派出三千精兵来解救刘黑子,就是为了让刘黑子,在满清腹地捣乱,达到消耗和牵制清军这个目的。

当然如果刘黑子已经战死,或者商丘城已被清军打破,那也没啥关系。

袁宗第将率领三千魏军精锐,进入豫东地区,与还在那里坚持的魏军残部会师,以豫东的堡群为根基,并伺机挺进山东,或者南下进入南直隶北部,把清军内部搅乱。

为了配合他们,高义欢还会让玄衣卫,资助满清境内的抗清势力,重金收买和说服绿营将领叛乱,比如大同的姜襄,让满清忙于清剿内部,无暇与他作战。

为此,高义欢将自己的心腹,玄衣卫指挥高义成都派了出来。

高义成将以义军起义,反抗满清压迫的名义,来策划各地进行叛乱,而并非直接扯魏军的大旗。

这样一来,清军就会被内部的混乱牵制,魏军正面的威胁大减,便能开始攻略川蜀,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盘。

袁宗第、高义成领兵来到商丘附近,两人对于商丘是否还在坚守,其实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不过他们来到城下,发现刘黑子居然还活着,商丘城居然还在抵抗,不禁感到一阵惊奇,有些佩服起来。

这时清军主力撤走,屯齐两万清军,只能通过壕沟,来困住城池,兵马主要监视四门,围城壕沟十多里,不可能每一处都驻兵。

高义成便挑选了一名先锋营的死士,带着信物,摸进城中,去见刘黑子。

刘黑子本来已经快要绝望了,看见高义欢给他的信,顿时激动得都哭了。

当夜,五更天,袁宗第与刘黑子里应外合,歼灭五千清军,击破屯齐的包围,从商丘城中跳了出来。

刘顺突出重围,屯齐只剩一万五千人,便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担心刘顺东进放出徐州守军,便一面相多铎和北京禀报军情,一面率军东进徐州。

这时北京辐射出来的官道上,三路清军信使,走着不同的道路,向着北京疾驰,仿佛在进行一场比赛一般。

这三路信使,一路是屯齐派出,希望清廷调拨兵力,围堵刘顺,避免刘顺流动作战,将徐州守军放出。

一路是从淮安派出,是阿济格向满清朝廷禀报,陈述满清与南京谈判破裂,请多尔衮进行下一步的指示。

最后一路,则是多铎向多尔衮密奏,尚可喜阵亡,请多尔衮再给他调拨些兵力的奏疏~

(感谢我去名字好难取啊的500,随风远飘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求书单推广。)

第627章 攻略李定国

三路清军使者,奔向北京,带去的消息,必然会使得北京对时下的局势,重新进行评估,做出新的反应。

高义欢一连串的动作,彻底打乱了清军之前的部署。

洪承畴提的方略没有错,同明朝议和,抽身出来,多路大军攻灭高义欢。

只是计划虽好,但受制于路程等方面的原因,被高义欢抢先一步,来了个驱狼吞虎,迫使吴三桂入川,同张献忠相争,先化解了汉中方面的威胁。

此后魏军的细作,又在南京搅黄了满清与南京的议和,便使得洪承畴的计划,陷入了流产的境地。

这个时候,豫南前线又失利,折了尚可喜,三顺王只剩下耿仲明一根独苗儿,满清的处境就有点尴尬了。

清军南面一锤子,西面打一榔头,结果两边都没解决,内部却因为持续大半年的战事,府库消耗一空,有点进退失据。

清军虽然占据了江北大片版图,但收获却并不算丰厚,相反还打醒了南京小朝廷。

虽说南京也有议和的意思,但是议和并不是完全屈服,而是想要抽身出来,喘一口气,想看鹬蚌相争,一旦有机会收回江北,南京小朝廷,肯定会向北进军。

清军得了江北,却也让一个不想同清军开战的南京小朝廷,走向了敌对面,多尔滚的政策得不偿失,又有人开始不满。

这时再加上多铎失利的消息,清廷内部一场小的动荡必不会少,清廷的策略肯定随之改变。

三月底,在豫南,清军与魏军依然还在对持,双方摩擦不断,不过却停止了大规模的战斗。

魏军趁此机会,从新布置防御,增加防御器械,补齐消耗,将防御恢复到开战之初的状态。

在襄城南面,横跨汝水的浮桥上,每日都有车队往返与襄城和南阳之间,将南阳、襄阳生产的火器,湖广的大米,一车车的运到襄城。

另外,南阳、湖广的民团武装,也被调派过来,增强魏军的防御。

在之前的进攻中,尚可喜的死,打击了清军的士气,除此之外,魏军的堡垒,也让参与攻堡的清军胆寒。

许多绿营兵都认为,死再多人,堡垒也不可能被攻下,进攻就是让他们送死,谁让他们攻堡,他们就要哗变。

初于种种原因,多铎暂时停止了对襄城的进攻,而是等待多尔衮给他调拨新的人马,然后在进行攻击。

只是清军一天不进攻,魏军的防御就越强一分,到时就算有新的兵力加入,清军未必能比上一次打的更好,但魏军有了防守的经验,却很有信心再次击退多铎。

这时在襄城府衙大堂上,高义欢与一众人商议了眼下局势后,众多将士都比较乐观。

眼下的情况,清军吃不掉魏军,但是魏军也没能力击退清军,进入了一个相持的阶段。

首节上一节570/9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