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99节

  “将军!”

  四下里的黄巾老卒惊恐不已,卞南往日里在黄巾军中也是武艺过人的好手,没曾想这么快就败下阵来。

  “哼!”李贤冷哼一声,单手用劲,彻底将枪尖推入卞南的身体。

  这位统领万余兵马的黄巾大将大声惨呼,他试图双手阻止枪身的动作,可李贤却没有让他如愿。

  趁他病要他命,面对杀人如麻的卞南,李贤不会心慈手软,他目露凶光,单手转动枪柄。

  带有棱角的枪尖在卞南身体里搅动着,“噗哧、噗哧”。

  卞南口吐血沫,终归还是死了,李贤双臂蓦然发力,高高将卞南的尸首挑了起来,嘴里喝道:“卞南已死,顽抗者,杀无赦!”

  厮杀正酣的黄巾老卒气势一泄,当即一败涂地。

  恰在这个时候,诱敌深入的徐盛在解决了贼人的骑军之后掉头回返,加入了战团。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没了卞南,贼寇们再无战心。

  当官军喊出“跪地求饶,缴械不杀”的口号过后,几乎再也没有敢于反抗的贼人了。

  这一战,李贤折损兵马超过了六百人,当场击杀黄巾三千人,俘虏五千人,阵斩黄巾大将卞南,倒也算为兖州刺史刘岱报了一箭之仇。

  为此,李贤特意将卞南的脑袋硝制妥当,只等时机一到便送到刘岱家中,也算是向刘岱的家人示好。

  不管怎么说,曹操夺了刘岱的基业,刘岱的家族肯定大为不爽,秉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交好刘氏大有裨益。

  当然了,一场大战结束之后,最紧要的事情是清点战果,救治伤员。

  李贤军中的惯例是抚恤丰厚,无论军卒能否再次登上战场,他都不会厚此薄彼,能够救下的兵卒,他绝对不会放弃。

  为此,李贤在各地高薪招揽了十名医士,有了这些医士的存在,伤卒的存活率大大增强。

  东莱军卒之所以斗志高昂,人人敢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活着,李贤不会亏待他们,即便不幸战死,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出手大方的李使君也绝不会让他们死的不明白。

  新卒成为精锐老卒的前提是:上过战场,见过血,亲手杀过人,活下来。

  只要能够活下来,每一名兵卒都会成为宝贵的资源。

  天色渐晚,东莱军又厮杀了几个时辰,早已经是又累又乏,考虑到附近并没有什么具有威胁性的敌对势力,李贤下令大军原地扎营,休整一夜,明日再打道回府。

  徐盛性子沉稳,李贤便让他率领兵马看押降卒,至于胡庸、周东昌、周仓,他们负责打扫战场。

  比起真刀真枪的厮杀,打扫战场其实更消耗体力。

  不过,这也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黄巾军烧杀劫掠,不知道毁掉了多少家园,抢了多少钱货,而他们又居无定所,所以不少人都是把金钱随身携带的。

  人死之后,钱货是带不走的,这就便宜了东莱军。

  根据李贤定下的规矩,军卒打扫战场所得的财物,无论数额多少,都必须上缴一半。

  如果有军卒为了战利品发生私斗,一经发现,立即没收所有财货。

  在这样严苛的军纪约束下,军卒们各行其是,反正钱货人人有份,不至于为了眼前之利触怒上官,万一被开革了出去,那可就悔之晚矣了。

  己方人马的尸首已经全部收敛妥当,明日大军开拨之后,李贤会调派车马过来,运送尸首回乡。

  至于黄巾的尸首,为了防止瘟疫的发生,李贤使人砍伐了大量的树木,统一焚烧。

  

第164章 不虚此行

  

  都昌城,孔融听闻卞南大军来袭,李贤主动率军出击的消息之后彻夜难眠。()

  战况如何?东莱军是胜是败?贼寇又到了哪里?

  孔融身居高位,数年来掌控一郡之地,对他而言,朝政糜烂,权贵跋扈,天子式微,仕途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了,与其到都城做一个有名无实的上卿,倒不如待在地方,守护一方安宁。

  其实孔融的想法也很简单,他没有太多的野望,一心只求自保,只想在乱世来临之际不被他人侵扰。

  如何才能自保?自然要有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马,一名百战百胜的大将。

  毫无疑问,李贤的东莱军就符合以上的全部要求。

  在过去的一年里,靠着东莱军的震慑力,北海国歌舞升平,没有发生一起外敌入侵的战事。

  如果是之前,孔融兴许会以为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天下人,让他们懂得了“孝义恭悌”,可自打上一次被管亥围困了半个月之后,孔融便知道,空有名望,只会让自己成为人人试图取而代之的活靶子,只有自身实力够强,才会让人不敢小觑。

  换句话说,是李贤给北海国带来一年的安宁,眼下,他率领兵马出战三倍于己的敌寇,战况究竟如何?

  孔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实在是承担不起没有李贤,没有东莱军的后果。

  针对李贤自作主张,主动迎战黄巾的决定,国相府内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班人马,其中一部分自然是毫无保留的支持,另外一部分则是吹毛求疵一般的反对。

  “使君,李贤恣意妄为,胆大包天,没有军令便自行出击,这等行径实在是狂妄至极,为正试听,请使君对其严加惩处”

  “笑话,卞南可是有万余兵马,而我北海国满打满算也不过这一个数字,据我所知,剧县的李贤与太史慈两部人马加起来堪堪超过五千之数,这么点人手,如果不能主动出击,只会被黄巾不断欺扰,疲于奔命,莫忘了,兖州刺史刘岱是怎么败的”

  刘岱被卞喜兄弟杀死之后,他已经成了一个失败的典型。

  堂堂的兖州刺史,到底是怎么败的呢?

  据说,刘岱就是中了卞喜的调虎离山之计,麾下精锐首尾不能相顾,这才被贼寇趁机直捣中军,杀了刘岱。

  这样血淋淋的代价自然惨重无比,而兖州在刘岱死后,一夜之间大乱。

  即便曹操自领兖州牧,这样的情景也没有太过好转。

  同样的事情谁也不想发生在自己头上,兖州已成前车之鉴,北海国说什么也不能重蹈覆辙。

  国相府内的大小官吏都是北海国内各股势力的代言人,而他们恰恰与黄巾军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是曹操、袁绍,本地的豪族还有可能首尾两端,举棋不定,可敌人是黄巾,他们心狠手辣,绝不会因为世家大族的身份而心慈手软。

  青州、兖州多地的世家豪族不就是惨遭黄巾毒手,满门尽丧吗?

  吵来吵去,孔融早已经心烦意乱,战局不明朗之前,他自然不会随意责罚李贤,孔融还指望东莱军能够进一步威慑宵小呢。

  没有李贤,仅靠太史慈炼就的新军,肯定抵挡不住环伺的群狼。

  正是顾及到这一点,孔融才对李贤多有忍让。

  如若不然,孔融早已经派人取而代之了。

  联姻毕竟不是长久之道,现在的李贤并无贰心,可谁能够保证他会一直如此呢?

  卞南麾下部众足足有近万人,而李贤兵马不过三千五百人。

  以少胜多,战后如何收尾也是个颇费力气的事情。

  在河谷内休整了一夜之后,翌日一早,东莱军又忙碌了一上午的时间才把战场打扫完毕。

  战后清点战果,东莱军足足收获了四千多斤钱货,两百匹战马,角弓一千具,箭矢一万枝,长枪五千根、刀具两千柄,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钵满盈溢。

  不说别的,单是这些战利品都足够东莱军忙碌一些日子的了。

  告捷的使者早已经抵达了剧县,坚守不出的太史慈听闻消息之后大喜过望。

  万余黄巾,李贤一战而胜,这等辉煌的战绩,放眼整个青州郡,也只有李贤能够做到。

  按照李贤的要求,太史慈当即征集调拨县内的所有车马,李贤需要它们来运送战利品。

  又过了几个时辰,不眠不休的报捷使者终于来到了都昌城。

  隔着老远,使者便放声高呼:“报,大捷!”

  城内的乡民百姓早就听说了黄巾再度来袭的消息,据说贼寇足有一万之众。

  难道说,夷安城的李使君真的击败了黄巾?

  那可是击杀兖州刺史刘岱的凶手呀!

  乡民愚昧,在他们眼里,兖州刺史已经是天大的官儿了,而卞南能够击杀刘岱,危险程度便远远高过了管亥。

  如果不是听说北方有李贤坐镇,说不定城外的乡民早就打点行装,进入郡城避难了

  现如今,军卒报捷而来,看模样,前方应该是打了胜仗。

  情况到底如何?

  报捷的兵卒一路畅行无阻,没多久便来到了孔融的国相府。

  甫一见面,孔融便着急地问道:“李贤赢了?”

  兵卒虽然早已经身心疲惫,可还是强撑着应承道:“回禀使君,大获全胜,匪首卞南当场授首,我军阵斩贼寇四千,俘虏五千有余!”

  “哈哈,果真如此?李贤真是我北海国内第一将!”孔融大喜。

  稍稍平复了激动的情绪,孔融又问道:“东莱军战损如何?李贤又身在何处?太史慈呢?”

  “我部兵马伤亡近千,李使君率领大军在广县休整了一夜,我估摸着明日即可抵达剧县,太史将军一直待在剧县,以防不测,流民营平安无事”

  前来报信的军卒也是个聪明人,三言两语就将孔融关心的事情交待清楚。

  孔融心头舒爽,大笑道:“好一个平安无事,看不出李贤小小年纪,思虑竟然如此周全,竟然还留了太史慈这么一手,好,实在是好的很,来人呐,看赏!”

  “喏!”

  

第165章 李贤的应变之策

  

  剧县,青州的流民营已经烧好了热水,备好了酒肉,他们早已经听说,夷安城的李使君在广县大胜黄巾,万余贼寇,击杀了四千,俘虏了五千,连匪首卞南都留下了脑袋,这种大快人心的事情,只是想一想就令人兴奋。

  众所周知,青州的流民之所以抛家弃院的逃到北海国,就是因为卞喜、卞南兄弟几人聚众作乱,杀官造反。

  如今,李贤杀了卞南,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为青州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即便没有上头的吩咐,流民营中的百姓也愿意倾其所有,答谢东莱军。

  李贤出战的这几日,为防止消息走漏,流民营是许进不许出的,直到李贤大捷的消息传来,太史慈才解除了禁令。

  甫一出营,青州百姓就听说了东莱军大捷的消息,这样一来,百姓心头的那点怨言不翼而飞。

  只要能够击杀黄巾,让大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便是多禁足一些日子又算得了什么大事?

  在莒县生活了两个月,青州的百姓早已经习惯了这里安稳的生活,只要用心劳作,生活就会日渐改善。

  没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也没有层层剥削的小吏压榨,只需要按时按量的完成上头布置的任务,乡民们就可以活的有滋有味。

  不少人还记得,刚开始,卞南率军南下的消息传来,流民营是何等的慌乱。

  青州的百姓实在是被黄巾祸害惨了,他们可不想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东莱军回返剧县的时候,青州流民全都自发地聚集到了官道两侧,他们远远地看见了李贤的大旗,不知道是谁率先叩头在地,接着,近万名流民营的百姓便全部跪倒在地。

  太史慈看到这一幕,脸上倒是没有流露出太多表情,而他身后孔融派来相助的吏员佐官就有些不以为然了。

  有人不屑冷哼,“区区一介盐丁罢了,若不是北海相信任有加,哪里有他猖狂的份儿”。

  另外一人也看不惯李贤少年得志,嘴里流露出一股酸味儿:“我听说卞南是黄巾大寇卞喜的亲兄弟,李贤杀了卞南,万一把卞喜引了过来,那又该如何是好?据说卞喜麾下可是有人马数十万呀”。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全然没把李贤放在眼里。

  太史慈听了半晌,终于按捺不住,嘴里喝道:“都给我闭嘴,孔使君派你们过来,可不是让你们背后乱嚼舌根的,李贤为人如何,北海相心中自有定夺,如果再被我听到有谁在营中散布谣言,可别怪我不识情面!”

首节上一节99/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