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97节

  可就在这短短一刻钟的时间里,东莱军卒在河谷内击杀了两千多名贼寇,若是算上周仓的战果,这个数字可能要在三千开外。

  卞南兵马号称过万,可实际上真正能够上阵厮杀的人马只有七千多人,剩下了两三千人马都是沿途间裹挟的流民青壮,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上战场。

  如果打的是顺风仗也就罢了,这些流民青壮克服了初临战场的恐惧之后,可能会迸发不小的战斗力。

  然而,这一次,遭遇伏击的是黄巾军,大占上风的是官军的人马。

  从未经历过战场厮杀的流民青壮早已经乱了阵脚,在拥挤的河谷内,这些慌乱的人群给试图重整旗鼓的贼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沿途间,卞南亲卫斩杀的人马当中有一多半都是战场新卒。

  别人死就死了,只要自己能够活下来,谁还去管其他?

  卞南早已经打定主意,他不会在河谷中与官军纠缠,因为这片谷底是官军预定的战场。

  谁知道阴险狡猾的官军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后手!

  离开这鬼地方,到外面去!

  只要率领人马冲出河谷,那时候,卞南有信心与任何人分出高低!

  于是乎,哪怕身后传来越来越多的惨呼声,可卞南却不动声色,他只是一门心思地驱赶着人马,不停地往前,往前。

  “兄弟们,河谷出口就要眼前,不要恋战,冲出去,官军奈何不得我们,在谷外,我们还有三千人马!”

  “冲出去,外头还有三千兄弟,官军奈何不得我们!”

  贼寇们相互鼓舞着士气,只可惜,后头的官军追的越来越近了。

  在李贤的示意下,东莱军卒们没有过多恋战,他们只是对着卞南紧追不舍。

  因为,相对于杀伤普通贼寇,贼军主将卞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杀了他,这支贼寇必然溃散!

  躲避在河谷犄角位置的贼寇们原本正有些心惊胆颤,他们实在是被官军杀破了胆,再没有人敢兴起厮杀的念头。

  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好,贼寇们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哪曾想,冲到近前的官军竟然弃他们而去,就这么堂而皇之地离开了。

  什么情况?

  险死还生的贼寇们又惊又喜,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忽而,有一名老卒喜悦地叫道:“官军是觉得我们这些小鱼小虾无伤大雅,他们是抓大鱼去了”。

  “大鱼?你是说卞将军?”

  “哼,除了他,还能有谁!”

  “啊,那我们快去救援!”

  “你他娘的脑子被驴踢了吧?没看到这伙官军衣盔鲜明,训练有素吗?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一定是介亭李贤的兵马”

  “李贤李三郎?”

  “没错,那可是斩杀张饶,把渠帅管亥杀的不知所踪的厉害人物,我早就说卞小二此番大意了”

  ……

  卞南脑子里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想尽快逃出河谷,他知道,身后的官军很是厉害,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停下来殊死一战的想法。

  劫掠了那么的银钱都藏匿了起来,还没来得及挥霍一番,卞南哪里舍得去死,他要活下来,要活的好好的。

  李贤的兵马越来越近了。

  卞南没有回头,所以他压根不知道后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一些贼寇发现,只要自己把道路让开,任由官军通行之后,面目狰狞,刀尖滴血的官军士卒们便不会再跟他们纠缠。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官军的目标是卞南,而不是他们!

  有脑筋活络些的贼寇早早地就把道路让了出来,他们努力贴近河谷两侧,只为了不被官军注意。

  没曾想,没了拦路的苍蝇,官军竟然真的没有过多停留,他们只是一门心思地往前追击。

  渐渐的,黄巾部众们开始明白,这伙官军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惧怕贼寇的围杀。

  有性子倔强的贼将不服气,试图聚集兵马,衔尾追击,只可惜,响应者寥寥。

  官军不去寻他们的晦气也就罢了,谁还想节外生枝?

  至于卞南的死活,没有人太过在意。

  对于黄巾部众们来说,谁做头领与他们并没有太多关系,他们只想活下去。

  越到前头,拥堵在这里的贼寇越多,而卞南前进也愈发困难,即便是他麾下的亲卫们,在连续宰杀了几百名自家人马之后,也有些累乏了,而这时候李贤前面却趋近于无限坦途。

  胡庸身上还有最后一根短矛,此时,他距离卞南还有一百步的距离。

  “啊呀呀,嘿!”

  迈足狂奔之后,胡庸蓦然发力,他手中的短矛带着呼啸的风声破空而过。

  骑在马上的卞南只觉得心烦意乱,身旁的亲卫都有些力竭了,便是擎旗的旗手都已经换了三个人。

  眼瞅着谷口就在眼前,可为什么,心里的那股不安越来越强烈了呢?

  “将军小心!”

  忽而,耳畔传来一声惊呼,卞南下意识翻身跳马,这时候,一道黑影从他头顶一闪而过,“哚”地一声射到了大旗之上。

  巨大的力道把骑手带的往前一个踉跄,将旗竟然脱手了。

  周仓没能一击得手,正有些失望,哪知道,李贤忽然放声高呼:“贼将卞南已死,杀贼呀!”

  “卞南已死,杀贼!”

  东莱军们大喝出声,近千人的呐喊直冲云霄,震的谷内回音一片。

  “什么?卞南死了?”

  “快看,将旗倒了!卞南不见踪影!”

  “啊呀呀,这可如何是好!”

  没了卞南,贼寇们说什么也抵不过如狼似虎的官军。

  卞南自然没死,这时候他正试图翻身上马,他也听到了官军的呼喝,“我没死,快告诉他们,我没死,我卞南还活的好好的!”

  亲卫竭力呼喝,可声音怎么可能盖的过一千多名官军的呐喊声?

  再者,卞南跌落下马,将旗倒下,这样的情景有很多人都是亲眼所见的。

  这时候再说卞南没死,只怕相信的人寥寥无几!

  

第161章 将不畏死 卒有何惧

  

  胡庸一矛立功,击倒了卞南的将旗,又把他逼得跳马逃命,这样一来,顿时给众人造成了一种卞南身死的错觉。

  无论真假,对官军来说这都是一个趁胜追击的好机会,而对亡命逃窜的黄巾军来说,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

  卞南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两千多人马在一瞬间便溃散了一多半,剩下来只有几百人还在观望。

  “快,竖旗,快他娘的竖旗啊!”慌乱间,卞南知道将旗的重要性。

  隔着老远,军卒们可能看不到主将的位置,但一定能够看到将旗。

  将为兵之胆,只有将旗犹存,兵卒们才有战斗下去的勇气。

  “快,随我一道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是太平道起事的时候喊出的口号,卞南麾下虽然多是新卒,可依旧有两千多名黄巾老寇。

  伴随着苍凉的战歌声,不少黄巾老寇停下了奔逃的脚步,他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大声附和起来。

  刚刚仓皇如丧家之犬的贼寇在悲愤的歌声中渐渐稳住了心神,他们开始环顾四周。

  这处河谷是一处绝地,越往北行,两侧的谷地越南攀行,也就说,黄巾军要想活下去,只有北上出谷,或者掉头击杀官军。

  掉头,殊死一战?

  李贤才不会惧怕,适才,趁着黄巾军心大乱的功夫,他率领兵马已经贴近了卞南二十步之内,并且与殿后的贼军死士厮杀起来。

  冲杀到现在,依旧对卞南不离不弃的兵卒,都是百战精锐,他们得了大头领卞喜的吩咐,一定要护得卞南的周全,所以,即便李贤势不可挡、胡庸凶若猛虎,死士们依旧拼命抵挡,不肯后退半步。

  真正的胆小鬼早已经四散逃命去了,坚持到现在的,绝不惧怕官军!

  李贤一路上砍菜切瓜一般杀了不知道多少人,还是一次遇到硬茬,他一刀劈出,嘴里喝道:“杀贼!”

  “杀贼!”

  冲到近前的几十名军卒俱是放声大喝,声音虽然没能把贼寇的战歌声掩盖下去,可却极大地鼓舞了己方士气。

  李贤在这里,自始至终他都冲杀在最前方,一军主将尚且如此,军卒们自然人人死战。

  有道是,将不畏死,卒有何惧?

  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冲杀到现在,无论是东莱军还是黄巾军都是又累又疲,他们之所以坚持不倒,不过是凭着胸口的那一股气势罢了。

  一旦气泄了,再想重振旗鼓,上阵厮杀,短时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卞南依旧没有回首反顾,他抛却殿后的军马,夹马前行,“快,出谷,出谷!”

  卞南对谷外的三千人马寄予厚望,在他想来,后军没有受到官军的袭扰,一定还有较强的战斗力,只要冲出谷外,点齐后军兵马,便能将身后的这伙官军尽数剿杀!

  正是有着这方面的顾虑,卞南才一直往北,不曾有停留搏杀的念头。

  周仓颌下长须迎风飘扬,他手中的长刀沾满了鲜血。

  十步之内俱是死尸!

  不久之前,贼将们再度对背嵬军的战阵发起了冲击,双方隔得太近,弓箭早已经没了效果,只能真刀真枪地拼杀。

  短兵交接,自然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官军大占上风。

  哪怕贼军数量多如蚂蚁,可周仓那挺立如山的背影还给身后的军卒带来了无穷的信心。

  仅仅是周仓一人,就抵住了十多名贼寇冲杀。

  有将勇猛如斯,军卒无所畏惧!

  几个回合的功夫过去,贼寇尽数惨死,而周仓横刀傲然挺立,半晌之内没有人敢上前试其锋芒。

  背嵬军手中的武器、盾牌都是精铁打造的精品,在过去的一年里,李贤虽然没有招兵买马,可是他却用手中的银钱从各种渠道高价买来了精良的军械,其中,东海糜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对于黄巾军手中样式不一兵器,背嵬军手中清一色的长枪,俱是黑黝黝的铁盾。

  哪怕贼寇侥幸透过缝隙,用木枪刺到了盾阵后头的官军士卒,可他们却惊恐地发现,木枪好像戳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难以寸进!

  就在贼寇发愣的功夫,斜拉里一杆寒光闪烁的长枪已经刁钻地刺来。

  这一枪直入骨肉,“噗哧”一声,枪尖便露了出来。

  贼寇惨呼一声,倒地身亡。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仗着盔甲坚厉,背嵬军硬实顶住了两倍于己的敌军,并使得贼寇丢下了一千多具尸首。

  看那模样,短时间之内,贼军是绝难再次发起冲击了。

  盾阵之前,周仓长长地吁了口气,坚持到现在,其实他也已经累的很了,之所以死战不退,为的不过是震慑敌寇,进而给自家军卒增强信心罢了。

  这时候,有亲卫上前递给周仓一个酒葫。

首节上一节97/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