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723节

  向宠没有夸下海口,只是淡淡地说道:“据险而守,依托地利之便,想必可以拖延一二”。

  诸葛亮有些内疚,“是我看错了沙摩柯,才让这蛮子有机可乘”。

  “军师不必多言,既然决策已定,早些开拨才是要紧事”

  诸葛亮深深地施了一礼,道:“君之高洁足以流芳千古,在下先行谢过”。

  向宠受了这一礼,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先主待我如国士,我必以国士报之!”

  关羽拍了拍向宠的肩膀,道:“排兵布阵,谋划全局,我不如你,好好活下来,到时候我好向你讨教一二”。

  “关将军放心,只要我活着,一定不会爽约”

  诸葛亮与关羽再不多言,他们都是心性果决之人,既然做了决定,当下再不犹豫。

  半个时辰过后,诸葛亮便护着年岁尚幼的刘阿斗遁入深山。

  午时过后,张绣正在督战,此时,军卒急报:将军,诸葛亮逃了。

  “什么?诸葛亮逃了?关羽呢?他们逃了多少兵马?可探清楚了?莫要中了张须陀的诡计!”

  “千真万确,得知消息之后,我亲自领着兵马去了前方大营,除了军寨之外,人去营空,哨塔上的人影都他娘的是稻草人假扮的,不过火薪尚温,看样子他们刚离去不久,将军,这可是天赐良机呀,莫要等到他们走远了,寻了藏身之处,那时再想报仇可就晚了。”

  张绣心中一阵天人交战,一方面,他觉得这是诸葛亮的阴谋,另一方面他又告诫自己机不可失,究竟该如何抉择?

  没多久,四周来了不少请战的军将,他们全都听说了诸葛亮逃窜的消息,当下都跃跃欲试,想拿关羽的人头来成就自己无上的威名。

  “将军,只要大军出击,诸葛亮定然逃不掉!”

  “蛮地缺粮,乱军早已经是饥寒交迫,此时不痛打落水狗,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刘阿斗一日不死,兄弟们便一日不得安生,我们已经等了这么久,兄弟们早憋了一肚子气,还请将军速做决断,莫走了贼首!”

  听到这些家伙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张绣只得大声说道:“也罢,既然诸位战意高昂,那还等什么?速速点齐本部人马,循迹追踪,只是沿途间定要多加小心,切记,切记!”

  军将轰然应诺。

  “沙摩柯,你能信守承诺,反戈一击,也算立下大功,一旦此事了结,必有你一桩好处!”

  受创多处的沙摩柯微微颌首,道:“小民粗鄙,一直被诸葛亮蒙蔽,幸好,襄阳马良当头棒喝,小民方才惊醒,诸葛亮不过是当朝叛逆罢了,李大将军才是朝廷正统,小民一直思慕朝廷,只是不得其门而入,今日终能得偿所愿,也算是一桩幸事”。

  张绣又宽慰几句,此时,沙摩柯又道:“将军,我愿头前引路,五溪之地的村寨在下了如指掌”。

  张绣大喜,“喔?若是如此,沙族长又立一功!”

  沙摩柯笑道:“将军宽心,只要诸葛亮还在五溪之地,他便插翅难逃”。

  张绣反倒迟疑起来:“你的伤势如何?如果因为追杀诸葛亮耽误了你的伤情,那我这罪过可就大了”。

  沙摩柯咧嘴一笑:“将军宽心,即便遇上乱军,我也能拼杀一阵”。

  “好吧,切记,身体要紧”

  “喏!”

  须臾,五千精锐在沙摩柯的指引下进入深山。

  沙摩柯根据乱军丢弃的军械杂物推断,诸葛亮走的就是大道,他认为只要青州军及时出击,定然可以给予对方极大的杀伤。

  若是诸葛亮坚守营盘,兴许沙摩柯还会有些忌惮之心,然而,此时诸葛亮弃营而走,极大降低了追兵的警惕心,谁也不会把一群丧家之犬放在眼中。

  杀,杀了诸葛亮,杀了关羽,杀了刘阿斗。

  青州军斗志高昂。

  这时候,距离军寨三十里的地方,关羽正潜伏在芦苇丛中,寒风呼啸而过,吹的芦苇哗哗作响。

  没有火光、没有窃窃私语、甚至连大声喘气的声音都没有,千余兵马屏气凝神,好像成了一具具没有呼吸的木雕。

  在不远处的地方,李严与关平同样各领一千人马潜伏其中。

  在主力退却的时候,芦苇丛中的这三千人马便成了埋在钉子,一旦发作,必将伤人要害。

  等待的过程最是难熬,好在冬日没有蚊虫滋扰,军卒们才免去了瘙痒之苦,可就是这样,一炷香的时间过去,还是有不少人冻僵了腿。

  僵卧在地上,血脉不通,腿脚僵硬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虽说之前对这等事情早已经有所预料,可关羽还是阴沉着脸,他不知道张绣会不会看破诸葛亮的金蝉脱壳之计。

  若是对方没有追兵,那他们不就白遭了这些罪了吗?

  直到大营喧哗声四起,关羽方才大喜,他当即明白,张绣中计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条长长的军阵便由远及近,盘旋而过。

  李严在估算着出营兵马的数目,须臾,他低声道:“出营的兵马差不多有八千余人!”

  李严看到的那些关羽自然也看到了,伏在沟渠边,他还模糊地看到,沙摩柯的大旗就在其中,看样子,沙摩柯也亲自出马了!

  关羽恨得牙痒痒,就是此獠害的大军功亏一篑!

  只可惜适才未能一刀斩了他!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确认再也没有一兵一卒从敌营中出来之后,关羽把手一挥,示意军卒多加小心。

  此时,头前开路的沙摩柯突然发现了什么,只见他吹响了号角,然后急急对身后的胡车儿说了什么。

  胡车儿破口大骂,急忙让军卒就地防备。

  关羽心中一沉,他知道己方人马暴露了,当下顾不得其他,只得让军卒依计行事。

  须臾,“轰隆隆”的巨响由远及近而来。

  胡车儿惊回首,只见后路已经被巨石堵塞。

  巨大的石块甚至碾压了不少军卒。

  这是诸葛亮的诡计?

  沙摩柯也好,胡车儿也罢,俱是心中一紧,他们不敢大意。

  此起彼伏的呼喊在军中响起,荆州军并不慌乱。

  汉军镇定十足倒是感染了沙摩柯的蛮兵,他们看着自家族长镇定自若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关羽咬着牙,战还是不战?

  片刻间,关羽就做了决断,誓死一搏,否则的话,在沙摩柯的指引下,追兵须臾便至!

  狭路相逢勇者胜,关羽一跃而出,他放声大吼,“杀!”

  千余军卒跟着关羽的身影杀向了荆州军。

  关平、李严不敢怠慢,急忙发作。

  三千伏兵暴起,声势倒是十足。

  不过,只是片刻,胡车儿便看出虚实,他不屑地说道“贼人兵少,兄弟们,守!”

  在拥挤的空间内,荆州军的数量优势无法体现出来,而关羽突袭的长处得到了最大发挥。

  杀,杀,杀!

  一番乱战拉开了序幕。

  蛮军军寨,激烈的厮杀声依旧在继续。

  张绣瞥着眉头,不解地问道:“寨中何人驻守?”

  “南阳向宠,此人深得刘备信赖,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

  张绣微微颌首,“孤军留守,其胆魄、其忠义俱非常人,攸之,你觉得此人会降吗?”

  郭攸之摇了摇头,“诸葛亮看错了沙摩柯,却不会看错向宠,既然让他留下,那便说明向宠心性过人,这等将才,降之不易呀”。

  此时,五溪蛮族降了大半,少数负隅顽抗之辈也已经遁入深山,只要拔掉向宠这根钉子,诸葛亮在五溪将再无立足之地。

  只是,如何行事?

  张绣思虑片刻,下令军卒暂缓攻击,他想跟向宠谈谈。

  打马行至军寨之前,张绣朗声呼喝,“我乃武威张绣,向宠何在?”

  向宠不顾军卒的劝阻,探首应答:“张将军威名显赫,向宠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方知传言有误”。

  “喔?此言何解?”

  “张将军利诱蛮兵,计定五溪,智勇双全,实乃当今第一武将也”

  张绣脸色急变,向宠这是在捧杀他呀!

  什么智勇双全,第一武将,这不是在给张绣树敌吗?

  要知道,张绣本是降将的身份,李贤却给了他执掌一州的权力,这虽然是好事,但是,却引得无数人窥视。

  无形间,李贤的信任让张绣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这时候有流言蜚语传出,张绣一定会遭到众人的攻讦。

  “好,好你个向宠,都到了这时候,还不忘挑拨离间,诸葛亮留下你,真是大材小用了”

  向宠不置可否,“将军此言差矣,除了向某,谁能挡住将军之兵锋?”

  张绣不怒反笑,“听你这意思,我这两万大军都是摆设?”

  “非也,向某的意思其实是——你不服就来战呀!”

  张绣怒火中烧,正要下令大军出击,这时候,郭攸之急忙劝阻,“将军莫中了向宠的诡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适才连番搏杀,军力已泄,如果这时候强行攻寨,只会遂了向宠的心思,事倍功半”。

  张绣猛然惊醒,他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完全被向宠牵住了鼻子。

  好狡诈的贼子!

  幸好,这时候张绣已经恢复了冷静,他丢下几句狠话,转首离去。

  一万五千名大军驻扎在军寨下,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模样。

  武陵深山,诸葛亮正在押运辎重,忽而,廖化起码狂奔而至,“军师,中军已乱,还请速做决断!”

  廖化身负重伤,原本应该静养,可是,眼下无人可用,为了稳定军心,诸葛亮只好让他在中军养伤。

  按理说,中军应该无事才对,可是,现在廖化这副模样却是因为什么?

  “中军乱了?谁在作乱?”诸葛亮迷惑不解。

  廖化咬牙切齿:“魏延!”

  “什么,贼子可恨!”诸葛亮深深吸了口气。

  环顾左右,此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一千军卒,这么点人就算到了益州又能如何?

  不行,必须劝阻魏延,收敛军士。

  想到这里,诸葛亮大声喝道:“回营,我倒要看看是谁给了魏延的胆子”。

  诸葛亮一直押运着粮秣先行一步,将中军交给了廖化、魏延等人,眼下,中军有变,诸葛亮心急如焚,不过,越是这时候,他知道自己越要保持镇定,否则的话,自己阵脚大乱,那才是真的无可救药。

  廖化本有心劝阻,然而当视线触及到诸葛亮坚定的目光时,满腹的心事只化成简短的一个:“喏”字。

  “嗯,若有军卒私自回营,务必给予拦截,不听军令者,力斩不赦!”

  “喏!”

  眼下中军的位置虽然乱成了一团,然而诸葛亮却相信自己可以说服乱军。

首节上一节723/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