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90节

  不管怎么说,臧霸也是开阳军主将,军卒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过他的恩惠,如果因为李贤的缘故与其反目成仇,军卒们都有些不忍。

  眼下,若是真如臧霸所言,那开阳军就可以免于内讧!

  曹丕冷笑不已,他看着上窜下跳的臧霸,像是看一个笑话。

  “臧霸,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父亲已经许诺,只要你归顺,便允你镇东将军之职!”

  “住口!”

  臧霸已经铁了心要与曹氏划清界限。

  连兖州百姓都能放水淹死,还有什么事情是曹操不敢做的?

  相较于曹操的狠辣,李贤对待军民从不如此,他的狠辣,只有与他为敌的人才知道!

  现在,只希望李贤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

  臧霸的决心曹丕已经了然,他当下不再犹豫,抛出了杀手锏,“臧霸,既然你不仁,那也休怪我不义,若非有你,曹休怎能成功进出陈留?若非有你,曹彰则能成功突围?”

  曹丕有一条人生格言,既然得不到,那就将他毁掉!

  若能收降臧霸,对兖州自然大有裨益,若是不能,让他身败名裂,君臣不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曹休颇为赞许,他低声说道:“大公子,曹公也有此意”。

  曹丕心中彻底松了口气,既然连曹操都这么想,毁掉臧霸压根不算什么!

  臧霸势若疯狂,说他私纵曹休,他暗中承认,可是,他什么时候放出曹彰了?

  “曹丕小儿,休要血口喷人,我什么时候放过曹彰?”

  “今日若非你部兵马配合,曹彰怎能轻易从南门脱身?”

  开阳军心情复杂,曹丕说的没错,今日确实有一队曹军从南门脱身,难道,真的是臧霸私下放走的吗?

  臧霸恨死了孙观,若非此贼防护不严,让曹彰逃走,他怎会落到这般地步?

  对了,曹休,曹彰,一定是他们中的一个决堤放水!

  想到这里,臧霸大喜,他自以为找到了扭转局势的关键,“曹丕,你我心知肚明,曹休、曹彰,他们一定有一人是决堤放水的罪魁祸首!”

  曹丕刚要反驳,又听臧霸说道:“河水决堤,多半要改道他处,曹丕,你可知道决堤容易,筑堤难吗?此番决堤,数十万百姓必因你之故无家可归,你是罪人!”

  这一次轮到曹军士卒心情沉重了,其实,出城之初,他们也有过疑虑,为什么城中主将好像对大水早有准备。

  军粮、物资运到了高处,甚至连船都备好了!

  如果非要说是徐州军决的大堤,为何徐州军伤亡惨重,而守军毫发无损?

  答案其实很明显,只不过,曹军士卒不想深究罢了。

  张辽心中涌起滔天怒火,这一番狗咬狗,让他尽释心中疑惑!

  并州军全军覆没,曹丕、臧霸都是罪魁祸首!

  想到这里,张辽没有半分留恋的念头,他要找到高顺,只有借助高顺的力量,二人才能扳倒臧霸,否则的话,若是太史慈不明真相,中了臧霸的奸计,徐州军在兖州将面临天大的危机。

  

722.第722章 惊惧

  

  曹军不可怕,可怕的是臧霸!

  一直以来,李贤麾下兵马胜多败少,即使面对再多、再强的敌人,徐州军也可以奋起搏杀,鏖战到底,可是,面对隐藏在暗中的敌人,他们却有可能遭遇惨败。风雨 WwW.

  此番,陈留兵败,曹丕水淹三军,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臧霸的缘故吗?

  若非臧霸的军马麻痹大意,对堤坝处看护不当,曹军又怎能轻易得手?

  张辽含着芦苇游鱼一般游走了。

  高顺会不会遭遇不测?

  张辽并不担心这一点,据他了解,高顺颇通水性,只要不是太过倒霉,应该可以活下来了。

  只是,高顺在哪里?

  河水在不断下降,张辽稍稍试探了一番,发现自己的足尖已经可以微微着地了。

  在水中潜伏了这么久,张辽身心俱疲,如今,终于可以休息脚踏实地,张辽甚至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不过,曹军已经出城,谁也说不准他们会出现在哪里。

  张辽已经没了莽撞的心思,他只想安安稳稳找到高顺,告知真相,然后再去接应太史慈!

  张辽离开之后,曹丕阴沉着脸,下达了全军聚集的命令。

  事到如今,已经到了不战不行的地步。

  臧霸的嘴巴太过狠毒,如果曹丕不战而走,随行的曹军士气必将一落千丈。

  曹军的小船原本三三两两,分布在各处,得到曹丕的命令之后,他们急忙聚在一处,等候曹丕的命令。

  出城的时候,曹军有三十艘船,眼下,回来的却只有二十五艘,也就是说,有五艘船下落不明。

  迷路了?还是遇到了意外?

  时间紧迫,不能耽搁下去了。

  曹丕阴沉着脸,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嗡嗡嗡”,一时间,箭如雨下。

  曹丕理智犹存,他只是让弓手远远地抛射,并没有短兵交接的打算。

  “噗噗噗”,开阳军拥挤作一处,躲闪不及,很快便出现了伤亡。

  不过,臧霸的反击也让曹丕措手不及。

  “射死这帮苟娘养的!”

  开阳军居高临下,他们凭借优良的弓矢很快便后来居上,将曹军弓手压制的死死的。

  空中,密密麻麻的俱是箭矢。

  你来我往,你死我亡。

  二十五艘船,可以弯弓射箭的曹军不过二百人,可是,开阳军的弓手却有一千之众。

  几番对射过后,曹军伤亡惨重。

  有裨将按耐不住,出言进谏,“大公子,开阳军弓手太多,局势于我不利呀,不如暂回城中,等到开阳军筋疲力尽之时再行围剿!”

  曹丕置若罔闻,只是盯着水面,嘴里道:“依照现在这速度,还要多久,我们的船就会没用?”

  一名熟通地利的军将略一琢磨,嘴里道:“顶多一个时辰,看这模样,河水已经重新找到了河道,大公子,我们该退了”。

  没了水,船只将毫无作用。

  曹丕有些无奈,“收兵,回城吧”。

  “喏!”

  曹军灰溜溜地划船走了,开阳军士气大振,他们坐守困境,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曹丕的到来,提振了士气。

  不过,曹丕关于臧霸的论断让人忧心忡忡,臧霸究竟是忠还是奸?

  就在张辽四处找寻高顺之际,终于有人将陈留城外徐州军的布防图送到了下邳。

  刚开始,李贤不以为意,可是,一刹那之后,他浑身巨震,嘴里道:“完了,只怕中了曹操的奸计了”。

  “使君何出此言?”

  “你看,臧霸、张辽、高顺三方人马围困陈留,这本不是问题,可是,陈留城地势低缓,二十里外就是河水,万一有人决堤放水,臧霸、张辽、高顺悔之晚矣!”

  “不至于吧,决堤放水,这可是大事,曹操怎会如此?”

  “防人之心不可无呀,速速飞鸽传书,传我军令,让张辽密切关注河堤,不得有误”

  “喏!”

  “若是张辽三方兵马已然中计,传令太史慈,暂缓进军,查清真相之后再谈其他”

  “喏!”

  “罢了,告诉太史慈,如果张辽等人已然遭遇不测,暂缓攻势,全军退守濮阳城”

  “喏!”

  李贤本人正是善于用计的高手,他只要看到地图,第一眼便是琢磨水攻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李贤才会心生惧意,担忧张辽。

  谁曾想,李贤一语成箴,曹丕果然决堤放水,水淹三军。

  高顺、张辽生死不知,消息是黄河下游的骑军传来的。

  奔袭而来的河水出现的太过突然,部族骑军按照惯例,正在四处游弋,谁曾想,陡然听到一阵轰鸣声,等到他们察觉不妥的时候,大水已经到了近前。

  北人不善水,骑军在浩瀚无垠的大水面前伤亡惨重。

  等到太史慈接到消息,派人赶往陈留城确认真相的时候,陈留城外的大水已经退的差不多了。

  陈留城外,一片狼藉,到处是淤泥、杂物。

  徐州军的尸首随处可见,这些死去的军卒身着重甲,面目狰狞,看模样,死前受了不小的痛苦,而且,多半是受累于甲胄……

  甲胄本是保命之物,谁能够想到,有朝一日也会成为致命的拖累呢?

  张辽、高顺平安无事。

  并州军近乎全军覆没,陷阵营倒是保存了五百兵马,张辽向高顺言明真相之后,高顺久久不言,半晌之后方才决意北上。

  太史慈派来搜寻的人手正巧遇到了高顺所部兵马。

  “两位将军平安无事,这可真是太好了,对了,臧霸臧将军呢?”

  张辽阴沉着脸,道:“臧霸无事”。

  “为何不见臧将军?”

  “此事我自会与太史将军解释,你头前带路便是”

  军卒不解,却也不敢多问,他感觉到,自从提起臧霸,整个队伍中便弥漫着一股杀气。

  到底怎么了?

  急湍的河流奔袭而过,太史慈打马而立,他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河流改道,陈留城外的徐州军伤亡惨重。

  三万大军呀,一场大水便席卷一空,水灾之威力让人惊异。

  不过,比起军卒的死伤,太史慈更担心张辽、高顺的安慰,他们可是并州军仅存的战将了,若是出了意外,大将军那里怕是不好交待呀!

  

723.第723章 弥补

  

  陈留城南,曹军已经退去,三千多名开阳军卒相顾茫然。风雨

  过去的这两个时辰,开阳军经历了太多太多。

  先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水灾卷走了大半军卒的性命,接着,诡异出现的曹丕又带来了主将臧霸怀有异心的消息。

首节上一节690/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