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50节

  贾诩吸了口气,摇头道:“难矣,荆州已平,幽州已定,除了张鲁、孙策,使君再无良援”。

  曹操皱起眉头,“张鲁新败,只怕有心无力,倒是孙策可以说动一番,只是,李贤实力今非昔比,孙策会与他为敌吗?”

  贾诩阴险地笑道:“使君宽心,孙策绝非屈居人下之辈,李贤取了荆州,便是扼住了孙策的命脉,我相信,他不会无动于衷”。

  “江东多名士,只怕说服不易呀”

  贾诩思虑一番,嘴里道:“我愿出使江东,为使君说服孙策”。

  曹操心神一定,道:“若有文和出马,我便放心了”。

  贾诩不置可否,趁机告辞。

  曹操情绪低落,仅靠一个立场不一的孙策,兖州依旧不占上风,“奉孝,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留下西凉军了吗?”

  郭嘉苦思冥想,道:“天子暴毙,使君可以清君侧之名,号召各路豪杰,齐讨李贤,同时,使君可与韩遂、马腾立下约定,只要两部人马暂缓兵戈,兖州必有重谢!”

  曹操无奈,只得应诺。

  其实,郭嘉、曹操两人都明白,李贤不是董卓,两人虽然都曾挟持汉帝,把持朝政,可为人处事却大为不同。

  董卓声名狼藉,桀骜不驯,树敌众多,所以才有各路诸侯伐董一事,而李贤却懂事的多,他执掌朝廷的事情,罕有对人指手划脚的时候。

  再者,就算各路军阀群起响应,又能将李贤怎样?

  如今天下,早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天下了。

  李贤剪除对手,独霸六州,已经成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军阀。

  这时候,谁与李贤作对,势必要有巨大的胆色。

  明知希望不大,可偏偏曹操已经别无选择,这时候,他想说服一切可能的力量。

  只要能够给李贤制造麻烦,曹操绝不留手。

  “对了,辽东公孙度如何?”

  “使君,公孙度有意与李贤联姻,只怕辽东不会插手了”

  “可恨,公孙度太没骨气了”

  “使君,如今只能寄希望于江东了,如果贾文和此行成功,当可保兖州平安,否则的话,使君须得思虑退路了”

  曹操心中一痛,郭嘉的意思是说,如果江东不肯出兵,他就要做好丢城失地的准备。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不舍?

  曹操暗自咬牙,“我与李贤之仇不共戴天,我绝不会妥协,哪怕战至一兵一卒,我也要与他分个胜负”。

  郭嘉虽然早已经知道了答案,可此刻还是有些失望。

  曹操一世枭雄,只是遇到了李贤,方才处处受制,否则的话,成就岂会如此?

  兖州的战争机器已经全力开动,为了增强战力,曹操不得不竭泽而渔。

  加赋加税,百姓深受其苦。

  荀定下的修养之策尽数废黜,曹操的声望一落千丈。

  下邳,皇次子刘敦为帝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

  守旧派群情激愤,他们认为李贤图谋不轨,当即聚在一处,企图发难。

  “诸公,自古以来,立嫡立长,这是万世之根本,如今李贤独断超纲,不遵伦常,是为大逆,我等岂能善罢甘休”

  “皇长子刘懿谦恭有礼,宽和大度,当是天子的不二人选,若是李贤一意孤行,我当撞死在宫门外”

  “死有何惧?须得说服皇后、列侯,只要他们出言,李贤绝不敢一意孤行”

  “走,咱们去内宫求见皇后,且看她意向如何”

  “同去,同去”

  一行人决断之后急忙往皇宫而去。

  抵达之后,这帮大臣表明来意,意图求见。

  伏皇后听闻之后皱起眉头,道:“哀家身子不适,再告诉他们,刘懿身子虚弱,不可为帝,刘敦方可!”

  消息传出,众人大怒。

  “什么?皇后疯了吗?刘懿可是皇长子呀,哪有这样的道理”

  “难道皇后受到了胁迫?”

  “对了,一定是皇后受到了威胁,所以不得不妥协”

  “诸公,国有难,我等当奋不顾身,如此当不服刘氏圣恩“

  “共赴国难!”

  下定决心之后,这帮大臣决意闯入禁宫。

  “诸位留步,未得许可,禁宫不得擅入”

  “让开,我等俱是大汉忠臣,如今入宫,只为求见皇后”

  “皇后已经说了不见,尔等不可造次”

  “放肆,这天下是大汉之天下,尔等欲助纣为虐乎?”

  

第686章 八年之后平定天下

  

  刘彻中毒身亡后,为了杜绝隐患,李贤采取徐庶的计策,将宫中的禁卫全部调走,换上了亲卫营的人马。

  入选亲卫营,最重要的不是武艺,而是忠诚。

  忠于李贤,然后才是忠于朝廷。

  此番,一群大小官吏聚集在宫门外,摆出一副强闯禁宫的模样,禁卫们并不慌乱,他们用武器、盾牌封堵了宫门。

  与此同时,早有禁卫将变故报与李贤、伏皇后知晓。

  李贤闻听之后不动声色,只是让禁卫保持克制,如非必要,不可伤人。

  伏皇后却完全惊呆了,几十个官员强闯禁宫,这是什么大罪?

  如果李贤有意翦除异己,这便是最好的机会。

  不成,绝不能袖手旁观。

  不管怎么说,禁宫外的官员们忠心可嘉。

  这大汉终归是刘氏天下,这时候,能够有一批忠臣,于国于民都是件好事。

  伏皇后虽然属意刘敦为皇子,却不意味着她对汉室没有感情。

  与李贤的交易已经让伏皇后心生不满,如今,她不想错过一个挽救大汉忠臣的机会。

  “来人呐,宣黄棋等人入宫”

  “喏”

  黄棋等人正在宫外聒噪不已,他们有强闯禁宫的意图,然而,禁卫们完善的防备措施却让他们望门兴叹。

  众人毕竟不是强攻城池的军卒,而是上朝议事的大臣,让他们吼几嗓子还可以,真要他们甩开膀子与一帮禁卫战作一处,他们还拉不下脸。

  进退维谷之际,一道谕令传来:皇后有令,宣黄棋等人觐见。

  此道谕旨,无疑于天音。

  黄棋等人急忙借坡下驴,“遵旨”。

  有了皇后的准许,一群大臣顺利进入禁宫,这一次,禁卫们没有阻拦。

  此时,天子新丧,皇后正在孝期。

  黄棋入宫之后便看到一个素衣女子正在闭目养神。

  “御史大夫黄棋参见皇后”

  “太史司马求参见皇后”

  ……

  “众爱卿平身吧”,伏皇后意兴阑珊。

  刘协在位的时候,伏皇后便没有争权夺利的想法,等到刘协死后,伏皇后更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她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掺和到王朝的兴替治中。

  这一次,如果不是黄棋等人闹大了,不好收场。

  伏皇后绝不会轻易在宫中召见这帮大臣。

  御史黄棋深吸一口气,“皇后明鉴,我等并非不知进退之辈,只是此番实在了担忧皇后、公子的安危,所以才出此下策”。

  伏皇后皱起眉头,道:“我等并无大碍,有劳诸位了”。

  众人仿佛卸下千斤重担,又说道:“我听说李贤有意刘敦为天子,不知皇后怎么看?”

  伏皇后闻言一滞,道:“刘敦聪慧大方,可为天子”。

  群情大哗,入宫之前,他们设想了千万遍,只可惜,没有一人意识到,皇后竟然会有这般想法。

  “皇后,立嫡、立长,这是国柱根本,贸然改动,只怕为祸不远矣”

  伏皇后只得又抛出那套说辞,“山阳王身体有恙,为大汉长远计,刘敦才是最好的选择”。

  “皇后品行高洁,当受我等一拜!”

  说罢,这帮大臣真的向皇后行了大礼。

  伏皇后没有劝阻,嘴里道:“黄棋,你可之罪?”

  黄棋梗着脖子,道:“黄棋不知”。

  “擅闯禁宫,此为大罪”

  黄棋正色道:“皇后此言差矣,我等虽然群情激愤,却并未强入禁宫”。

  “如此说来,倒是我多虑了”,伏皇后摇了摇头,“诸位若是无事,还是请回吧”。

  黄棋好不容易入宫一次,哪能轻易放弃?

  也不知道黄棋哪来的勇气,他前行一步,道:“微臣还有一事相求,请皇后恩准”。

  “但说无妨”

  “天子染毒身亡,凶手却未曾归案,微臣斗胆,恳请皇后再行调查”

  “不必了,李贤已经查出了真相”

  “是谁?”

  在黄棋等人的殷切目光中,伏皇后朱唇轻启,道:“曹操!”

  “啊,曹操”

  惊呼声不绝于耳。

  有的意图离开禁宫,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的却想查明真相。

首节上一节650/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