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43节

  刘璋想出兵讨伐汉中。

  张鲁叛乱自立以来,刘璋父子便将其视为眼中钉,眼下,张鲁大败,正是趁胜追击的大好机会。

  张鲁兵败逃遁之后,在河畔等了三天,又收敛了一千乱卒,本想多等一些时日,可是,杨昂却出言反对,他认为不可久留,张鲁已成惊弓之鸟,自然应允。

  此役过后,敌我之势逆转。

  月旬之前,刘璋的益州军还在荆州碰的头破血流,可是,月旬之后,刘璋便大发神威,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益州军到底改变了什么?

  刘璋心知肚明,征讨荆州的时候,从青州购买的军械尚未就位,而且,军卒缺乏征讨荆州的热情,作战时难免出工不出力,可是,白水城之战就不一样了,这是汉中军入侵之战,益州军同仇敌忾,迸发出了超强的战力。

  军卒、军械的改变于军将的自由发挥相结合,于是,刘璋取得了酣快淋漓的大胜。

  不过,大胜之后,益州的实权人物赵韪却出面拒绝了刘璋趁胜追击的想法。

  刘璋权衡再三,只得退军。

  益州,赵韪实力颇大,他勾结益州本土实力,玩弄权术。

  倘若刘璋一意孤行,后顾不堪设想。

  因为,赵韪野心极大,他对刘璋多有不满,甚至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刘璋在荆州碰的头破血流也就罢了,赵韪乐见其成,谁曾想,刘璋突然走了****运,击败张鲁,这对于赵韪而言就有些无法忍受。

  试想,若是刘璋一直胜利,那么,刘璋在益州的声望将逐渐提升,往后还有赵韪什么事情?

  于是,赵韪措辞强烈,甚至出言恐吓。

  刘璋的根基在成都,如果赵韪突然叛乱,刘璋甚至想不出有效的阻止手段。

  在张任、黄权等人的劝说下,刘璋决定稳住赵韪,先回益州。

  益州如今有三股势力,赵韪的势力最大,这股势力甚至可以左右整个益州六成的官员;名义上的益州刺史刘璋只能屈居第二,靠着张任、黄权、王连、严颜几位忠臣,刘璋权位渐稳,可是,却一直无法除掉赵韪,彻底掌握大权;另一股实力就是以庞羲为首的外来实力,庞羲为巴西太守,籍贯司隶,他与刘璋的父亲刘焉一样,也是个外来官员,刘璋从长安逃往益州,庞羲功不可没,庞羲之女甚至嫁给了刘璋的长子刘循为妻,这等人物本应该是刘璋的死忠,可是,近年来,庞羲私自招募巴人,渐有自立之心,幸好,谋士程畿及时劝阻,否则的话,益州早已经四分五裂。

  对于刘璋而言,白水城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也使得忠于刘氏的人马信心大定,他们甚至萌生清除赵韪的想法。

  狂妄自大的赵韪压根没想到,刘璋一系人马正在布置陷阱,而他,就是猎物!

  益州,赵韪一日不除,刘璋一日不得安宁。

  兖州,李贤也是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

  用计围剿黑山军之后,曹操本想将计就计,一举吞并青州,谁曾想,李贤识破了曹操的诡计。

  攻守之势易转!

  太史慈、臧霸、赵云、徐和四员大将统兵五万,直逼兖州腹地。

  曹操无奈,只得纠集兵力,重兵布防。

  益州之战已经结束,兖州之战才刚刚开始。

  荆州,李典、徐盛、张绣三军围攻襄阳,城池数日不破。

  消息传到徐州,李贤愁眉不展。

  众所周知,襄阳易守难攻。

  倘若李贤不出杀手锏,以李典、徐盛、张绣的军力很难破城。

  襄阳不破,刘备便依然是荆州刺史。

  李贤犹豫不决,他有破城之策,只是,却不敢肯定,提前搞出那件大杀器是否妥当。

  陈宫察言观色,他认为,李贤并非无计可施,只是遇到了难以抉择的事情。

  为了促使李贤早做决断,陈宫低声说道:“使君,江东暗营来报,孙策有不稳之象”。

  李贤皱起眉头,寒声道:“嗯?这等事情,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报来!”

  “孙夫人遇袭之后,江东便有人散布谣言,说使君早对孙夫人心生不满……”

  “放屁,全他娘的放屁”,李贤破口大骂,他怎么也没想到,竟有人无耻到这种程度,“是谁?谁是幕后指使?”

  “江东毕竟不是徐州,暗营人手不足,不敢打草惊蛇”

  “所以你们就任由流言散布?”

  “据可靠消息,江东军中也有人对谣言推波助澜”

  李贤瞬间了然,暗营之所以顾忌重重,怕的就是能巧成拙,触怒了孙策。

  眼下,李贤之所以能在荆州大展拳脚,这与江东军的配合不无干系。

  倘若江东军反戈一击,李贤再想谋夺襄阳,无疑难上加难。

  愤怒,李贤只觉得愤怒无比。

  看在孙尚香的面子上,李贤一直不想与江东孙氏为敌,可是,眼下孙氏所为,却在逐渐挑战李贤的底线。

  先是挑动民众的敌对心理,接着便是制造摩擦对立,下一步呢?只怕就是兵戈相向了!

  深深吁了一口气,李贤冷声说道:“孙策不是傻子,我在江南虽然只有于禁一部军力,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泥人,罢了,既然如此,我还顾及什么!”

  陈宫心中窃喜,看模样,李贤已经有了决断。

  一直以来,李贤从未让人失望过,他既然如此胸有成竹,那便说明他真的有把握。

  陈宫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李贤到底有什么仰仗?

  火药!

  李贤想用火药破城!

  冷兵器时代,火药是当之无愧的大杀器。

  虽说,没有火枪、火炮,火药的普及度无法推广,可是,火药在攻城爆破一项上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李贤决心一下,匠工营便齐齐动手,按照李贤的吩咐开始研制火药。

  三五日的时间过去,火药尚未投入使用,可是,一个惊人的消息却传了出来:天子刘协中毒身亡!

  宫中侍卫第一时间封锁了消息,可是,这等大事岂是封锁就能封锁住的?

  五日之后,宫中还有一个朝会,如果刘协未曾露面,只会使人凭添臆测。

  怎么办?

  李贤咬的牙齿“咯咯”作响,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刘协头上。

  这时候,天子暴毙身亡,谁的嫌疑最大?

  当然是李贤!

  “陈宫,你太让我失望了,对方既然能够混入宫中对天子下手,自然也能在郡守府中下毒,连天子都保护不好,我要锦衣营何用?”

  陈宫大汗淋漓,出了这等大事,锦衣营难辞其咎,当务之急只能想法补救,“使君,下毒之人是天子近侍,是从长安便伴随天子左右的老人,天子中毒之后,此人也已经服毒自尽了”。

  “毒从何而来?”

  陈宫很是尴尬,“未曾查出”。

  李贤不想多言,“等徐庶过来再议吧”。

  陈宫无奈,只得应诺。

  没过多久,徐庶来到郡府。

  “使君,我见众人脚步匆匆,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贤叹了口气,“天子驾崩了”。

  徐庶一惊而起,“什么时候的事情?因何而亡?”

  “一刻钟之前,染毒而亡”

  “天子正值壮年,对外称病,只怕徒增流言呀”

  “正是如此,元直,你可有良策?”

  徐庶冷静分析起来,“当务之急是另立新君,国不可一日无君,使君必须与皇后取得一致”。

  李贤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我明白了,我这便入宫”。

  “且慢”

  “嗯?”

  “使君莫忘了,天子还有五千新军”

  李贤吸了口冷气,他险些忘了。

  刘协在位的时候,王子服的五千兵马便驻扎在下邳城外。

  虽说下邳城内有郡兵把守,可是,一旦有人里应外合,王子服的五千兵马便是关键。

  “元直有何妙计?”

  “且先使人稳住王子服,只要城外兵马不动,下邳便稳如泰山”

  “如何施为?”

  “我与王子服有数面之缘,便由我出城相劝”

  “不可!”

  徐庶可是李贤的得力谋士,倘若王子服真的有了异心,徐庶此行无异于羊入虎口,这让李贤如何舍得?

  “使君宽心,王子服不会动我”

  “元直,你是我的左臂右膀,我怎能让你去冒险?”

  “使君,没时间犹豫了,你我二人兵分二路,你入宫见皇后,我出城,见王子服”

  李贤咬牙切齿,狠声说道:“若有人敢动你一根寒毛,我必灭他九族!”

  徐庶感激无比,“使君还需使人封锁城门,严禁出入”。

  “好”

  “宫内禁卫应该调动了,我觉得使君的亲卫营可以轮换借调,使君觉得如何?”

  “就这么定了!”

  一番商议过后,李贤心中有谱,不再慌乱。

  在亲卫营的护卫下,李贤直入禁宫。

  此时,天子身亡的消息并未传出,李贤畅行无阻。

  入了后宫,李贤见到了伏皇后。

  此时,伏皇后正在暗自垂泪。

  “皇后节哀”

  伏皇后瞪大了眼睛,不无悲愤敌说道:“你这个贼子,你还有脸过来!”

  “皇后明鉴,我与此事并无干系”

  “除了你,还有谁有此能力毒害陛下?”

  李贤叹了口气,“人心叵测,皇后武断了”。

首节上一节643/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