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16节

  几千人说起来不多,可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排着密密麻麻的阵式,踏着整齐的步伐,一点一点往前压进的时候,那种压迫感绝对不容小觑。

  有道是人过一千,彻地连天,人过一万无边无沿,现在仅是三千人马就造成了一股难言的气势。

  幸好,荆州军俱是枪林箭雨中磨砺出来的精锐,否则的话,只这一下,便会胆战心惊,全无战意。

  “都尉,贼人来了,你要不要下去休息一下”立在徐盛身边的张绣面色不动,单手往前一指,一种莫名的神采在他的脸上流动着。

  微微地笑了笑,徐盛朗声喝道“佑维,我还不累,我要看我青州儿郎奋勇杀敌”,说罢,徐盛一声令下:“来人呐,与我擂鼓聚战!”

  虽说城下的箭雨大多力度不够,半途跌落,可是,还是有几支流矢从空中呼啸而过。

  战场搏杀不可怕,怕的就是流矢无眼。

  自古以来,不知道多少名声名显赫的大将正是因为小小的一支流矢丢了性命。

  徐盛、张绣熟知典故,自然知道流矢的危害性。

  这时候绝不能退,主将一退,军卒又该如何自处?

  徐盛、张绣稳如泰山,他们相信自己,更相信身旁的亲卫。

  除非倒霉到天降陨石,否则的话,正常情况下,徐盛不会出问题。

  鼓声震震,催的人血脉贲张,此时,城下的荆州军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守军的射程之内,但因为徐盛并未下令,所以持弓在手的弓兵也就未曾放箭。

  “请都尉下令!”

  徐盛微微颌首,道:“让投石机发射吧”。

  “喏!”

  裨将镇定十足地扫了城下一眼,密密麻麻的荆州军宛若蝗虫一般。

  欢愉地吸了口气,裨将大吼一声,“都尉有令,投石!”

  军将一声呼喊,立在一旁的小校便把令旗一挥,在城墙另一端负责投石的军士就喊着号子把磨盘大的圆石放到了投石机的绳索上。

  “呼呼呼”,巨大的石块带着凛冽的风声砸入人群。

  血肉飞溅,惨呼连连。

  侥幸战死的军卒很是庆幸,因为他们不必遭受碾压之苦,可是,巨石砸伤未死的军卒就倒了大霉了。

  想死又死不成,只能苦苦挨受着无边的痛苦。

  “都他娘的把盾牌竖起来!”

  即便盾牌对于巨石没有多少防御力,却也有举盾的必要。

  散布在军阵中的将官歇斯底里,提醒着胆怯的军卒握好盾牌。

  “风,大风!”

  这是守军放箭的信号。

  荆州军尚未从投石机的恐惧中走出来,一阵铺天盖地的箭雨便倾泻而下。

  这一次,盾牌挡住了大半箭矢,可是,还是有三五百名军卒因为力竭脱手的缘故,被箭矢所伤。

  “不要惊慌,不要怕,稳住,稳住,不过是投石机而已,你们看,这波箭雨我们挡住了,快些,只要冲过去,投石机便奈何不得我们!”

  “跑的快些,保持队形”

  荆州军将竭力挽回士气。

  然而,话音刚落,天上又砸下极快又黑又大的石块。

  “噗噗噗”,死相极惨的军卒给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

  虽然明知道守军的投石机不多,但是,荆州军还是出现了绝望恐惧的心理。

  将军难免阵上死,死在两军阵前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若是像个肉饼一样被巨石砸扁,那就有些太惨了。

  军卒们无法忍受,他们只得亡命狂奔,试图冲到城下,博得那一线生机。

  至于城下还有什么危急,一时片刻没有人去琢磨。

  只要能够免于巨石碾压,便是换一种死法也没什么!

  面对从天而降的大杀器,廖化明白,只有更快的接近城墙,进入到投石车的射击死角,才能避开这夺命的阎王。

  只是,青州军岂是摆设?

  

第656章 火鸟计

  

  廖化心急如焚,丢了新野城,整个荆州北侧将无险可守。

  刘备刚刚入主荆州,正是权势不稳的时候,一旦战局不利,地方豪族极有可能转变立场。

  廖化将刘备视作恩主,若是刘备有难,他定难置身事外。

  新野易守难攻,众所周知,然而,廖化别无选择,在增援的大军抵达之前,他必须尝试一次,否则的话,廖化觉得他有愧于刘备的信任。

  一直以来,为了防备北方可能出现的敌人,刘表在新野城中积攒了海量的粮秣、物资,刘备接手之后,更是进一步增调人马,加强了防御力量。

  谁曾想,新野一朝易手,刘表、刘备准备的诸多军械物资尽数落入徐盛手中。

  此番,廖化强令大军攻城,徐盛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磨盘大小的圆石投掷完毕之后,青州军又用箭矢、短矛构建了一条死亡地带。

  密集的箭雨使人寸步难行,哪怕有重盾护身,荆州军依旧伤亡惨重。

  每行一步,荆州军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风,大风!”

  城头不断传来射箭的口令,近千名严阵以待的弓手弯弓搭箭,他们调匀了呼吸,用一种最省力的法子射出手中的箭矢。

  弓手分工明确,任务简单,目标就在城下,他们无需瞄准,只要将箭矢抛射而出,那便完成了任务,至于箭矢能否射中目标,并没有在乎。

  箭矢会落空吗?

  千余支箭矢组成了一张巨大的箭网,笼罩在内的荆州军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

  甲退,乙进!

  号令响起,第一排的箭手射完一箭之后就利落的后退一步,把位置让给了身后的同伴,早已蓄势待发的弓手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交替射击,相互间留下了一个补充体力的机会。

  轮替射击,既确保了箭矢的密度,也保证了军卒的体力,使得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持续作战。

  相对于可以轮番休息的守军弓手,城下攻城的叛军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今日风向偏北,更有利于守军。

  箭仗风势,风给箭威,在风力的助力下,箭矢射得更远,更有力道。

  城下,草草组成的弓手方阵虽然竭力反击,可是,数量、力量,攻城一方全都不占优势。

  来自城头的箭雨毫不客气的射杀着城下的人马,几番箭雨过后,荆州的弓手竟然损失了一半!

  廖化心痛不已,每一名弓手都是极为宝贵的力量,如今新野城尚未夺下伤亡已经如此惨重,若要夺下城池,又得付出怎样的代价?

  有心召回人马,等待援军,廖化却又觉得心有不甘。

  此时,廖化就像一个赌徒,为了赌赢,他不顾一切地压上了所有筹码,等到他察觉不妥,打算收手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了。

  召回弓手,意味着守军可以肆无忌惮地发挥地利优势,没了弓手的压制,城下的步卒有死无生。

  就算廖化忍着骂名,下达全军收兵的命令,却也无法拯救全部人马。

  战争不是儿戏,战场更不是游乐场,军卒一旦上阵,能否活下去只能听天由命。

  廖化渐渐冷静下来,这时候,他忍不住有些后悔,早知道新野如此难攻,他又何必自讨苦吃?

  现在倒好,城池没攻下,反倒损兵折将,这结果实在是羞煞人也。

  “将军,鸣金收兵吧!”

  有名裨将实在忍受不住,出言相劝。

  廖化犹豫半天,不肯应答。

  那裨将无奈,只得继续嚷道:“将军,若是无法退兵,还请速速下来,让弓手保持距离,切莫靠的太近”。

  廖化略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微微颌首,示意军卒依言照办。

  两方的弓手在相互倾泻着箭矢,荆州军的云梯终于搭到了城头。

  廖化屏住呼吸,大胜呼喝:“传我军令,勇夺城池者,赏钱百贯!”

  胆大体壮的军汉紧了紧身上的衣盔,为了赏钱,就那么义务反顾的踏上了云梯。

  即便把几条云梯放到了一起,可相对于攻城的人数来说,这数量还是显得少了,几个先行的军卒刚刚侥幸的躲过了城上射来的冷箭,还没来得及欢呼,一阵沸腾的热水就兜头而来,顿时烫的人惨叫连连。

  荆州军伤亡的数字攀升不止,不知道过了多久,久战无功的廖化终于下达了收兵的军令。

  此战明面上看,刘备得到了荆州大族的认可,可实际上呢?

  地方豪族在荆州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们选择刘备,抛弃刘琮、刘琦,是因为刘备能够给他们带来胜利的希望,若是刘备也败了,这些以家族利益为先的豪族一定会转变立场。

  指望地方大族与李贤死磕到底?就算蔡氏都不会如此短视。

  个人的荣辱恩怨在家族的利益面前只能退避三舍。

  廖化未能夺取城池,心中很是悔恨,早知道如此,何必执意强攻?

  两个时辰之后,关羽来了,他带着八千人马来到了新野城下。

  听闻援军到来的消息,自昨夜开始萎靡不振的荆州军士气又有所回升。

  毕竟,昨日攻城的动静虽然大了点,但真正死伤的人马不过一千人,就连大多数逃散的军卒也都归拢入阵。

  援军抵达之后,廖化终于松了口气,他向关羽请罪。

  关羽虽然恼怒,却没有惩罚廖化。

  廖化勇气可嘉,只是手段欠缺了些。

  当日,关羽在中军大帐召集诸将,商议攻城事宜。

  “我欲攻下长安,诸位有何良策?”关羽的声音冷飕飕的,让人觉得幽冷无比。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今我军数量两万上下,而城内的青州军同样有两万人,若是强行攻城,只怕力有不怠”。

  关羽微微颌首,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只有将青州军引诱出城,围而歼之,才可顺利攻下长安!”

  廖化忍不住插了句嘴,道:“青州军狡猾无比,我曾使人刻意骂阵激将,谁曾想他们竟然不为所动,就算我使人诈败,青州军也没有追击的意图。”

  关羽不置可否,嘴里道:“诸位有何妙计,谁能将其引出城外,战后,一定不吝赏赐!”

  “某有三策”一名文士伸出三根指头,闭目不言。

  “洗耳恭听!”关羽微微颌首,示意对方继续。

  “下策是示敌以弱,让青州军以为有机可乘,出城袭击我等;中策是骂将激将,若是关将军能够激起他的怒火,那么青州军必会派兵出城”,谋士缓缓地睁开眼睑,明亮的眼睛直视关羽。

  关羽觉得言之有物,当下显得兴趣十足,“上策呢?”

首节上一节616/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