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609节

  甘宁倒是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招数。

  如果此计可成,不但可以确保青州高枕无忧,还可以保证新罗百年之内不生事端。

  “子山莫非是想再立一王?”

  甘宁迟疑一番,终是说出了口。

  步骛没有故弄玄虚,他哈哈大笑,道:“不错,正有此意!”

  “妙呀,此计甚妙,一旦得逞,元皓必定自顾无暇,而新罗必定会有内斗的风险,只是不知道新罗人会不会上当!”

  步骛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都尉宽心,新罗人定会中计!要知道,他们所谓的王族也不过是我们的阶下囚而已!”

  

第650章 意欲何为

  

  新罗国内,自从君臣反目成仇之后,新罗王已经成为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若不是步骛时刻提防,说不定新罗王早已经遭了毒手。

  一个活着的王者,哪怕沦为阶下囚,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此时,步骛想出一条计策,如果这条计策能够成功,新罗国将永无宁日。

  北征新罗,李贤已经将大权彻底下放,也就是说,甘宁、步骛可以为所欲为,无论他们作出什么事情,李贤都会倾力支持。

  为防夜长梦多,当天夜里,步骛便找到了面目憔悴的新罗王。

  甫一见面,原本怒气勃发的新罗王这时候只是消极地闭上眼睛,并没有口出狂言。

  看得出,新罗王已经熬过了歇斯底里的疯狂期,眼下正处于难得的平静期。

  步骛没有虚言试探,上来就单刀直入:“丢了王位,子子孙孙要忍受他人的奴役,你做好准备了吗?”

  新罗王咬得牙齿“咯咯”作响,“混账,你是来嘲笑我的吗?”

  步骛摇了摇头,道:“我可以给你一个角逐王位的机会。”

  新罗王瞪大了眼睛,他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你莫要戏耍本王!”

  步骛不屑一顾:“一个阶下囚而已,我有戏耍你的必要吗?

  新罗王怒意上涌,月旬之前,他可是新罗的王者呀,什么时候被人这般低贱的鄙视过?

  然而,形势比人强,步骛此人虽然心狠手辣,可从未有过失信的时候,如果他说的是真的,新罗王族一族还能有人东山再起的话,那么即便是受他折辱,又能算得了什么?

  比起新罗的数百年基业,新罗王的个人荣辱这时候显得无足轻重。

  深深地吁了几口气,新罗王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恩赐,只有搞清楚对方想要什么,新罗王才可以作出最利于己方的决定。

  在新罗大王的位置上坐了几十年,新罗王自有一套揣摩人心的方法。

  “这新罗不是久留之地,一旦天子诏书来临,我便会抽身而退,如果没有他人牵制,谁知道那元皓会不会重蹈你的覆辙,与我大汉作对?”

  新罗王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悲凉之意,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明知道对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分裂新罗,他却还是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只因为新罗王明白,他的儿子,他的子孙们都需要这个机会。

  与其让一个来路不明的赝品货占据大王之位,倒不如向汉人妥协,这样一来,起码新罗王族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如若不然,等到步骛回师大汉的时候,新罗王一系的血脉就真的告别王位了。

  至于城外的数万人马,新罗王并没有报上多少希望。

  统军的将领,新罗王对其知之甚祥,让其冲锋陷阵的话还绰绰有余,可要是让其自领一军,只能说是勉为其难。

  更何况,高凉的对手是步骛,新罗王心头黯然,他认为高凉战败只是早晚的事情。

  “你想怎么做?”

  话一出口,新罗王便苍老了十多岁,他妥协了,为了那愈行愈远的王位,新罗王放弃了所有的尊严。

  步骛只是笑道:“很简单,从你的后辈当中挑选出一名可堪大用的人才,我会给他一个机会。”

  新罗王咬咬牙,张口说道:“好,我的长孙年轻有为,颇有我当年的几分风范,你把他带走吧。”

  步骛并没有就此离开。

  新罗王不解:“你还想做什么?”

  “你不觉得你应该写点什么东西吗?”

  新罗王随即默然,他明白了,步骛是想要他的退位诏书。

  既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连王位都被人占据了,新罗王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想到这里,新罗王不禁大声喝道:“拿笔墨来!”

  外面无人动弹。

  直到步骛重复一番之后,才有军卒呈上笔墨纸砚。

  当着步骛的面,新罗王在诏书上写道:自己将传位于王长孙高曲,此后,国内一应事务俱由高曲决断等内容。

  待到步骛颌首之后,新罗王才摸出随身携带的私玺盖在了诏书上。

  有了这诏书,从法理上,那名不见经传的王长孙高曲才真正有了与假王高徽分庭抗争的底气。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步骛的支持力度。

  就在步骛思虑万千的时候,新罗王又龙飞凤舞,挥笔如飞,草草写就了另一份诏书。

  步骛仔细看去,原来是要求城外敌将罢兵归顺高曲的诏书。

  还真是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呀。

  步骛临来之前决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虽说这诏书对城外敌将的约束力不一定有新罗王意想中的那么大,可一旦公布于众,对城外普通军卒定然可以起到乱起军心的左右。

  假王元皓这时候在王宫内,正在与心腹将官密谋对策。

  “大王,眼下汉人过万余之数,而我们军马足足是他们的三倍,只要解决了城中的兵马,末将恳请大王挥兵杀入汉人大营,杀他们的个落花流水,这样的话,大王的王位才可以安保无虞,而新罗的子民也才会真正的信服与你呀,大王!”

  元皓犹豫不决,如果他真的是长寿王的血脉,这时候他早已经颌首称“善”了,可偏偏他是个赝品货,而又不好宣之于口,他总不能堂而皇之地说:“爱卿,其实我是个假货,我的父亲母亲还在步骛手中,我不敢动他呀!”

  如果真这么说了,那元皓也就彻底告别王位了……

  再三踌躇着,元皓终究下不了决心,他叹了口气,道:“此时事关重大,容我好生思量一番。”

  “大王可要早作决断呀”

  “我知道了”

  当天夜里,一名新罗侍卫从城墙上缒筐而出,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这侍卫不敢发出太大的声响,一路上磕磕绊绊的不知道跌了几个跟头才来到了高凉的大营之外。

  高凉的大营灯火辉煌,在其外围建有简易的栅栏,一队一队盔甲严整的军士手持着火把来回巡弋着。

  侍卫生怕自己被人乱箭射死,在距离大营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便自觉地停下脚步,嘴里道:“我是新罗大王的使者,前面可有高凉将军麾下的兄弟?”

  接连呼喊了两声之后,就见三人从前方的树梢上一跃而下。

  “你是什么人?鬼鬼祟祟的,莫非是汉人的奸细?”

  侍卫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毫无恶意,他辩解道:“还请速速引我前去拜见大将军,我有要事禀报!”

  “哼,去看看这人身后有没有尾巴,金正,你押着这家伙去见校尉”

  “喏!”

  侍卫这时候配合的很,没有做任何的反抗,经过一番搜查,确认他身上没有任何凶器之后,名唤金正的家伙就领着这侍卫去了大营。

  见到这伙哨探的校尉之后,侍卫拿出了自己的腰牌,又把自己的要求陈述了一遍。

  哪知道校尉不屑一顾,忽而变色道:“来人呐,给我拿下这巧言令色的家伙,枭首示众!”

  金正一步上前,腰刀直剌剌地横在了侍卫的脖颈之上。

  “谁敢杀我?我奉新罗大王之命前来,难道你们准备依附叛逆了吗?”

  “且慢动手”,校尉示意金正莫要着急,他好整以暇地笑道:“我们依附叛逆?真是笑话!如今新罗王城举城都为汉人所控制,连大王都不能身免,你说你是大王的侍卫,又有大王的诏令,难道汉军都是瞎子不成?就这么堂而皇之地任你出入而不做阻拦?”

  临来之前侍卫早已经得过提醒,所以当下并不害怕,只是冷言相对:“少罗嗦,误了大王的大事,将军定然饶不了你!”

  那校尉眸中寒光闪烁,他已经接连试探了三次,可对方依然没有露出马脚。

  难道说,来人真的是奉大王之命前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真是耽搁不起。

  校尉有些犹疑不定,有心再问询一番,可对方却闭口不言,只说见了高凉将军之后自有分说。

  这种底气十足的态势实在让校尉分辨不出真假,只好亲自押着此人来到了高凉的大帐之外。

  油灯下,愁眉不展的高凉在借酒消愁。

  听闻王城有使者前来的消息过后,高凉又惊又喜,他顾不得真假,见到侍卫的第一句话就是:“大王可好?”

  “大王虽然不得自由,但是精神已然见好了”

  这一番对答,可谓粗中有细,让高凉对来者的身份又确信了几分。

  不过,没见到高元的亲笔书信之前,高凉是绝不会贸然轻信的,试探依旧在继续:“你是如何出城的?”

  这是高凉最关心的一点,倘若是凭借高元的力量出的城,那说明高氏一族在城中依旧掌握着不小的能量,大事可成,若是因为其他的原因,高凉就不得不估量其中隐含的意思了……

  “这里有大王的诏书,将军一看便知!”

  高凉接过诏书,接着灯光一字一句地看了三遍。

  片刻之后,只听他叹了口气,道:“原来是这样,大王已经作出了选择了吗?”

  这句话像是在问别人,其实更像是高凉在劝说自己。

  “是的,大王说,只要金氏一族可为王,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高凉犹豫再三,迟迟不能下决心,诏书的真假他没有丝毫怀疑,在这种情况下,汉军断然没有戏耍与他的道理,而且,按照诏书中所言,明日里,高凉只要向汉军提出退兵的条件,那么汉军就定然会答应下来。

  至于事情的真假,等见了王长孙金蕖就知晓了……

  高凉虽然是个莽夫,可却也知道金氏江山社稷渊源相承的重要性。

  倘若是汉军的诡计,大不了识破之后再行谋划就是了。

  反正事情已经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了,且试上一试罢了!

  高凉毕竟是新罗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考虑一番之后,他终于还是做了决定,放手一试。

  翌日一早,城头的守将来报,说城下的新罗大将要与城中主将详谈退兵之事。

  元皓闻言大惊失色,而步骛就显得镇定多了。

  来到城头之上,步骛大声喝道:“我就是大汉征辽先锋步骛,尔等意欲何为?”

  隔着几十步远,高凉看不清楚步骛的脸面,可听声音,对方年岁定然不大。

  顾不得感叹年少多豪杰,高凉便朗声呼喝起来:“当下的局势你应该明白的很,在整个新罗的土地上,只有你这一支人马,你们没有援军,没有帮手,你认为,在我们新罗大军的围攻下,你能够坚持多久?”

  步骛暗骂一声,底下这小子不暗套路出牌呀,听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需要投降的成了自己?

首节上一节609/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