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94节

  顾不得校准,弓手们完全吓跑了胆。

  在要塞底下几十丈远的地方,步鹫正拿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而匕首的刀尖所在,是胖子税务官那个肥硕的下巴,牙齿咯咯打响的胖子早尿湿了裤子,从码头抄近路把这帮贼人待到这儿,在他看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可没想到对方竟然还想通过他来诈取要塞,这他娘的很明显是拿老子当炮灰啊。

  但命是自个儿的,自己还要享受家中的娇妻美妾,可不能就死在这个贼人手中,想到这里胖子依言起身,高高举起双手,大声对要塞里喊了几句,说的是新罗语,步鹫听不懂,但这却不耽误他把匕首转移到胖子的后腰。只要对方敢耍小心思,他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果了这厮。

  果不其然,许是听到胖子那凄厉的呼喊,在黑漆漆的要塞中慢慢走出了几个小心翼翼的新罗士兵,一名头目嘴里没好气的咒骂着,他的眼睛紧紧的盯着外头的两个士兵,在他看来,若不是外头那个家伙是县令的小舅子,他才懒的去理会。

  高大的新罗军卒前脚刚迈出要塞,后脚就不愿挪步了,他们嘴里一边呼喝,手上一边做着招手的动作。

  见了这态势,步鹫暗叫有戏,刀尖往前一指,半坐在地的胖子又大声大叫了什么。

  

第636章 新罗王

  

  胖子税务官地位极高,他虽然对临近的军卒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却仗着与县尉的关系颐气指使,嚣张跋扈。

  新罗军卒虽然厌恶无比,却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不敢轻易放肆。

  眼下,胖子为了活命,无所不用其极。

  “救命,快,我腿伤了,快些救我!”

  听到胖子的呼喊,两名新罗军卒脸色一黑,他们对视一眼之后,方才嘀咕道:“这家伙竟然伤了腿,一会儿说什么也得寻些银钱出来喝酒!”

  另外一人缓缓颌首,只是显得很是迟疑:“县尉大人会不会怪罪我们?”

  提到县尉,二人同时噤声了。

  胖子之所以嚣张跋扈,还不是因为他与县尉的特殊关系?

  否则的话,新罗军卒怎么会如此小心?

  在胖子的呼唤下,两名军卒很快来到步鹫跟前。

  步鹫岂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电光火石间,他与身旁的亲卫便疾冲而出,解决了两名军卒。

  整个过程迅捷无比,新罗军卒连示警的机会都没有。

  褪下新罗军卒的衣甲,步鹫乔装打扮,摇身一变成了名新罗人。

  接下来便是步鹫的表演时刻了,混入要塞之后,步鹫大发神威,以一敌五,他先是偷袭得手,宰了要塞的最高统领,然后又硬撑了半柱香的时间,在数十人的围攻下,愣是等来了援军。

  新罗军原本就人心惶惶,等到大股汉军抵达之后,他们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要塞是港口内的制高点,此处一下,整个海港顿时宣告易手。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响起,这是步鹫通过号角来提醒甘宁,要塞已下,大军可以顺利行事。

  甘宁悠然自得,步鹫能够攻陷釜山要塞,他也觉得面上有光。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远征蛮夷的第一战,日后说不得要写进史书的战例。

  步鹫有勇有谋,甘宁非但没有嫉妒,反而下定决心,要大力帮衬。

  “哗哗哗”,海水在船只两侧逛荡着。

  甘宁把臂一挥,嘴里道:“传我军令,水军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其余人等即刻登岸休整!”

  军卒们在海上漂泊了数日,早就觉得乏了,眼下能够得到休整的机会,他们自然大喜过望。

  “上岸,上岸,上岸!”

  青州水军兴致高涨,他们上岸之后势如破竹,很快就将所有的新罗人围拢作一处,至于是杀是放,自有上司去考虑,军卒们要的只是休整。

  今日之前,谁也想不到釜山会有今日之祸。

  等到新罗县城的官军闻讯赶来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杆杆迎风飘扬的“甘”字大旗,随风起舞的汉军旗帜似乎在嘲笑新罗人。

  县尉崔金源阴沉着脸,他冷冷地对着面前的官员问道:“汉人的旗帜?汉庭想干什么?”

  低眉顺眼的衙门官员同样大惊失色:“汉庭只有青州的李贤有这样规模的水师,是他,一定是他的人马!”

  涉及到汉庭,再小的事情也会是大事。

  崔金源不敢大意,他第一时间将此地战况报与新罗王知晓。

  从王城到釜山及时快马加鞭也需要三五日的路程,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汉人将釜山经营的固若成汤。

  崔金源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他点齐兵马,千字前往海港,

  还未临近,一阵喧哗声便传了过来,

  崔金源听得懂汉语,他听到汉军在大呼小叫的示警。

  “来人止步,若敢妄行一步,杀无赦!”

  崔金源知道汉军说到做到,无奈之下,他只得表明身份:“我是新罗县尉,不知哪位将军在此?”

  甘宁听说来的只是个县尉,连出来打招呼的兴趣都没有。

  “步鹫,你去招呼招呼,别让人说咱不懂待客之道”

  步鹫只是笑笑,并未反驳。

  釜山可是新罗的港口,汉庭还不是说夺就夺了?

  这世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几步行到外头,步鹫居高临下,道:“我们奉大汉天子诏令,讨伐不遵,你若有不满,让新罗王来说话!”

  崔金源脸色急变,他没想到汉人之中竟然也有步鹫这般凶狠的角色,一言不合便要拔刀相向。

  汉军也是霸道,釜山说占就占了,还不让别人问问了?

  崔金源满腹怨言,可是,他却无能为力。

  就像步鹫说的那样,拳头大才是王道。

  夺回釜山?

  密密麻麻的汉军看上去足有万余,这么多的人马足足是崔金源兵马的十倍。

  要知道,整个新罗也不过有五万兵马,其中大半人马连甲胄都穿戴不全。

  真要是硬碰硬,除非新罗王提起全国兵马,倾巢而来,否则的话,新罗断无胜理。

  釜山因汉而兴,眼下,也因为汉人的缘故陷入困境。

  崔金源软硬皆施,可到头来却连汉人大将的面都见不到。

  无奈之下,新罗兵马只得驻扎在釜山城外,等候消息。

  说来也怪,汉军占领釜山之后,接连三日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除了加固城防,作出一副长期把守的姿态之外,汉军并无其他的动作。

  这一日,釜山遭遇袭击,落入汉庭之手的消息传到新罗王耳中。

  新罗王只觉得晴天霹雳,“怎么会这样?汉庭水军竟有如此实力,他们夺了釜山,意欲何为?”

  新罗相犹豫一番,嘴里道:“我听说数月之前高句丽的王子曾经前往中原求援,这些汉人兴许是来帮助他们的”。

  新罗王勃然大怒:“又是高句丽的这帮混账,一定是他们在汉庭恶意中伤,否则的话,汉军绝不会占我土地!”

  “王上,当务之急是遣使釜山,探明来意之后再做决断”

  新罗王咬牙切齿:“我若想赶走他们呢?”

  “王上万万不可,据说汉军足有一万之众,我新罗国小军弱,远非汉军敌手,王上切不可横生事端呀”

  新罗王大怒:“他们夺了釜山,就等于不宣而战,此仇不报,我如何面对新罗子民?”

  “王上息怒,汉庭有一个卧薪尝胆的故事,王上想听吗?”

  新罗王怒气冲天,却没有拒绝。

  

第637章 新罗王的野望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之后,战败的越国反败为胜,一举灭掉了宿敌吴国。

  新罗相将这个典故缓缓道来,他希望新罗王听了之后能够向越王学习,忍辱负重。

  谁曾想,新罗王听罢之后,只是皱起眉头,嘴里道:“勾践确实够狠,对自己狠,对臣下狠,对敌人也狠,不过,我比较关心一点,越王灭吴之后,越国怎么样了?”

  新罗相尴尬起来:“这就是汉人的另外一个典故了,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左臂右膀,范蠡离开了越国,而越国很快衰落了”。

  新罗王不屑道:“这么说来,越王勾践也不是个成功者,我不要学他”。

  “王上意欲何为?”

  新罗王咬牙切齿:“黄巾军的使者不是正在王都吗?我想跟管亥商议一下联手对敌一事!”

  新罗相大惊失色:“王上三思,管亥虽强,可是,青州李贤声名大噪,得罪他,只怕得不偿失呀”。

  新罗王阴沉着脸,“青州李贤再强,他的水军也强的有限,只要击败釜山的汉军,李贤终归鞭长莫及”。

  新罗相还要再劝,却见新罗王把手一抬,嘴里道:“我意已决,你差人去将新罗相唤来便是”。

  新罗相无奈,只得应诺。

  初平年间,李贤引军救援北海,连败黄巾数阵,其后,与黄巾渠帅管亥达成协议,动用数百艘船只将万余黄巾送到辽东以南。

  当时,运送黄巾的大船都是李贤想法设法搜集来的,如果李贤使人动动手脚,万余黄巾只能葬身海底。

  不过,自始至终,李贤都没有破坏协议。

  这并不是说李贤目光短浅,不懂黄巾之害,只是因为管亥做好了种种准备,李贤没有机会下手罢了。

  如今,数年时间过去,黄巾军彻底在苦寒之地站稳了脚跟。

  在高句丽的打击之下,黄巾军甚至占据了一块不小的地盘。

  与中原强大的官军相比,高句丽的官军像是自不量力的蟊贼。

  战力从来不是限制黄巾军发展的理由,粮秣才是!

  正是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达成了协议,控制黄巾的粮道,这才使得黄巾军放慢了脚步。

  否则的话,仅靠高句丽那点残兵败将,如何是黄巾军百战精兵的对手?

  高句丽王子奔赴青州求援之际,管亥又惊又喜,直觉告诉他,一直魂牵梦绕的机会来了。

  只要击败青州军,夺取足够的海船,那么,黄巾军便可以重归故土!

  高句丽虽好,却远非理想的选择。

  只有中原才是黄巾军的王道乐土。

  于是,为了增加助力,管亥特意派遣使者,奔赴新罗、百济等国。

  只可惜,各国国王完全将黄巾视作仇寇,管亥空有联手之意,却无明确的帮手。

  如今,时光流转,甘宁突袭釜山之后,一直遭受冷遇的黄巾使者终于等来了春天。

  新罗王显得迫不及待,上来便直奔主题,道:“如果新罗、黄巾联手,共同对付汉军,不知道黄巾能够抽调多少兵马?”

  使者大为惊异,他竭力控制住满心的疑问,只是说道:“一万人马!”

  新罗王皱起眉头:“只有这么多吗?”

首节上一节59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