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47节

  张燕苦笑道:“五十五石方可平稳人心,否则的话,黑山军只怕要乱了”。

  黑山军都是一帮走投无路的穷苦人亦或者罪犯魔头。

  有粮秣的时候,他们不介意拼杀劫掠一番,可是,现在粮秣没了,大家要饿肚子了,这时候谁还苦守等待?

  等待最是消磨人心。

  听得张燕狮子大开口,徐庶也不急躁,而是缓缓地说道:“四十万石,我可以为你在使君面前美言几句,只要拿出铁石,那便置换”。

  铁石还没有开采出来!张燕心中腹诽,看模样,没有铁石,只怕对方不会应允。

  脑子转悠着诸多念头,张燕嘴里道:“铁石正在开采,只怕数目不多,可是,粮秣却很是紧要,晚到一天,部众便会有人饿死”。

  徐庶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我便问问李使君”。

  话音刚落,便有信使来报,说徐和所部人马已然抵达,李贤李使君三日之后也将动身。

  徐庶松了口气,而张燕却有些紧张。

  好不容易才说服徐庶,如果换成李贤,一概翻脸不认账的话,那又该如何是好?

  张燕抱着侥幸心理,道:“兄长定要美言几句,黑山军定会铭记在心”。

  “你且稍安勿躁,答案很快就要揭晓”

  张燕又滞留了一阵子,确认不会有任何收获之后便告辞离去了。

  人刚走,徐庶就研磨将事情的经过概述了一遍,这是报与李贤知晓的,万万不能错过了。

  冀州,邺城,冀州军大败,袁绍战死的消息已经传来。

  忠于袁谭的军将、官吏当即宣布,由袁谭继承冀州刺史。

  忠于三子袁尚一系的官员受到打压、排挤。

  袁绍尚在的时候,凭借个人威压,他才能震住左右,让人不敢小觑。

  现在,袁绍一死,袁军马上就有分崩离析的迹象。

  先行一步的郭图等人蹿啜袁谭,让他全力以赴备战,等候李贤大军。

  可是,一个劲爆的消息陡然传来:袁尚得到了袁绍的遗嘱。

  众所周知,袁绍一直颇为宠爱袁尚,正因为如此,袁谭才未能得偿所愿。

  现在,袁绍死了,却又留下一道遗嘱。

  袁谭闻听之后勃然大怒:“该死,竟然有遗嘱这东西,你们与父亲日夜相处,难道就未曾察觉吗?”

  “少主稍安勿躁,主公尚在的时候并未流露遗嘱之事,想来,这事情要么极为隐蔽,要么便是个幌子”

  “什么幌子?”

  “根本就没有什么遗嘱,如果现在凭空冒出,那么一定有人伪造!”

  “是谁?”

  “谁的嫌疑最大?”

  “袁尚?”毫无疑问,根据遗嘱叙述,袁尚才是有能力继承的第一人选。

  “不错,除了袁尚之外,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会不会是李贤?”

  “也有可能,不过,若是李贤所为,那么,只怕袁尚已经与李贤达成了协议”

  “贼子安敢如此!李贤杀我父亲,与我袁家仇怨不共戴天,若是袁尚与李贤苟合,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少主稍安勿躁,袁尚与李贤有没有勾结,从一件事上便可以看出来”

  “什么事?”

  “据说,袁尚入城之后,一直未曾出城,那么,他有两只可能,一种是战死沙场,另外一种便是被李贤俘虏了”

  “不错”

  “如果袁尚毫发无损地出现呢?”

  袁谭怒发冲冠:“若是如此,便是袁尚与李贤有了勾结!”

  “少主应该早做谋划才是”

  “你的意思是?”

  “袁尚定会归返!”

  袁谭吸了一口冷气,他虽然在郭图等人的支持下掌握了部分权力,可是,毕竟没有大义的名头,若是袁尚拿出遗嘱,定会反客为主,那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先生何以教我?”

  “无他,制造舆论”

  “如何行事?”

  “便说袁尚已经战死”

  袁谭微微颌首,他灵光一闪,甚至冒出一个念头:“我是否可以拿出一份遗嘱?”

  “不可,少主不可冒险!”郭图竭力反对。

  “这是为何?袁尚可以作假,为何我就不能作假?”

  郭图苦口婆心:“少主,我们一无印鉴,二无人证,如何作假?”

  袁谭颇为气氛:“难道就任由他猖狂不成?”

  “少主勿忧,我有一招釜底抽薪,可以确保平安无事”

  “喔?快快道来!”袁谭显得迫不及待。

  

第592章 背嵬军守城之战

  

  权力是毒药,掌权者一朝大权在手,便再也舍不得丢弃。【】

  袁绍死后,袁谭逐渐掌控大权,幽州、并州、冀州间或有官员表示效忠。

  初尝滋味的袁谭不能容忍任何变数发生,哪怕变数来源于他的亲兄弟:袁尚。

  若有可能,袁谭巴不得袁尚死无葬身之地,然而,天不遂人愿,近日,有忠于袁谭的官员快马传信,袁尚没死,甚至在途中大张旗鼓地招揽人手。

  袁谭闻言又急又躁,他虽然在郭图等人的支持下成为冀州刺史,可是,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袁尚拿出所谓的遗嘱,冀州必将内乱。

  幸好,袁尚的实力都在涿郡,而邺城是袁谭的势力范围,否则的话,郭图的计策根本无法实施。

  冀州,袁尚身边已经聚集了五千兵马。

  离开青州之后,袁尚一路疾行,沿途间,不断有溃卒加入其中。

  众人皆知,三公子袁尚在冀州拥有不小的实力,只要让他成功归返,刺史之位的归属还在模棱两可之间。

  从龙之功不可错过,不少官员、军将都抱着这个想法。

  袁谭虽然抢占先机,可是,袁尚却也不可小觑。

  一山难容二虎,袁谭、袁尚之间总要分出胜负,胜者,将享受万人之上的待遇,而败者,只能沦落尘埃,从此与权力绝缘。

  袁尚立在营中,夜色清凉如水,乱糟糟的大军驻扎在城郊,城内的郡官奉上酒肉米粟,格外的小心。

  “亚父,你觉得李贤会信守承诺吗?”

  自从袁尚与审配结伴离开青州,袁尚便尊称审配为亚父。

  一开始,审配坚辞不受,后来推辞不过才逐渐默认。

  此番,听得袁尚发问,审配稍一思量,嘴里道:“李贤是个人物,不过,承诺这种东西,向来可信可不信,如果主公深信不疑,只怕会上了李贤的大当”。

  袁尚吸了口气,语调低缓:“事到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与袁谭联手,共同对付李贤,可是,袁谭会信我吗?”

  审配摇了摇头,道:“主公麾下死忠何其多也,如果我是袁谭,一定会食不下咽”。

  “也许我离开青州就是一个错误,这一切都在李贤的算计之中,我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审配没想到袁尚遭遇的打击如此之大,他急忙劝解道:“主公切莫灰心丧气,李贤虽强,却也并非全无破绽,只有主公手握重兵,一定可以报仇雪恨!”

  袁尚环顾四周,不无悲哀地说道:“就凭他们?”

  除却从青州挑出的六百兵丁以外,此时聚拢在城外的兵马足有四千多人,可是,乱军层次不齐,战斗力极差。

  审配闻言一滞,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务之急是回转涿郡,掌握郡兵之权,这些乱军能够多一些,总归是好的”。

  袁尚只是觉得心有不甘,凭啥李贤要什么有什么?麾下兵马竟是精锐,而他袁尚只能由一帮残兵败将守护?

  阳关城外,打扫战场的文武吏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需要统计战果,方便战后的论功行赏。

  之前曹操退的匆忙,甚至没来得及收敛尸体。

  经过忙碌的清算,死在城外的曹军足有两千人,数量与守城的军士数目相仿。

  其实,刚开始张辽中计被围,曹军完全占据上风,只是后来黑山军出现,这才扰了曹军大计。

  相对于斩首两千的战绩,长枪五百支,铁刀三十柄,铁叉一百二十根,箭矢两千支,短矛八百柄的数目就有些寒酸了。

  在张辽的要求下,徐州军将曹操投掷的少量短矛收为己用。

  徐州军初步达成了战略目的,而为之付出的代价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阳关城的军民死伤千余人,多数是死在了曹军的短矛之下。

  张燕对高顺的练兵手段钦佩不已,此番,陷阵营虽未出战,可是,名声却一点也不小。

  大战过后的阳关一片忙碌,城中的医士忙得脚不沾地,城墙上劫后余生的乡民在帮着青州军洗刷城墙,城外,乡民将一具具兖州军的尸体聚敛到一处,四周摆上了巨量的柴禾。

  战争是残忍的,然而最残忍的却是战争之后,残破的城墙还可以修缮,可失去的家人却怎么也挽回不了。

  徐和决定出兵追击,曹军虽然退却,可是,玄甲军却不能有半分松懈。

  须知周仓的背嵬军正在兖州,如果玄甲军不能时刻对曹军形成压迫,最终,倒霉的只会是背嵬军。

  兖州,周仓的背嵬军夺了一城。

  平原作战,虎豹骑可以发挥十成的威力,而背嵬军虽然不曾畏惧,却也会因此带来巨大的伤亡。

  能够减少伤亡的话,周仓不会拒绝。

  当东方的红日从地平线上腾起的时候,漳县城外以北的旷野里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队伍。

  来人打了一杆硕大的“曹”字大旗,正是虎豹骑大将曹仁。

  曹纯战死之后,曹仁只想杀死李贤,为其报仇。

  此番,周仓孤军深入,曹仁打算将其击杀。

  漳县必须攻下来,不然的话,对曹仁的声望,对大军的士气都会是极大的打击。

  警钟声传遍了整个城池,家中有男丁在的,在军卒的胁迫下往城楼处靠拢,各级的党长指挥着数量不一的丁口,倒也井然有序。

  周仓麾下的两千长弓手奔上城墙,弯弓搭箭,蓄势以待。

  曹仁瞪大了眼睛,他打马立在一座凸起的小山坡上,眺望着城头,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城上似乎安静异常,并没有出现慌乱。

  周仓到底有什么魔力,这么快就稳定了民心?

首节上一节547/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