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45节

  守军不敢轻举妄动,张辽还有援军吗?

  此时天色渐亮,张辽一人一枪如入无人之境。

  曹操看罢,颇为叹息,“若非吕布的缘故,张辽倒是一员难得的猛将,只可惜,只可惜……”

  曹操爱才,这是他实力增长迅速的原因之一。

  五百步开外,张辽已经陷入重围。

  夏侯已然迎上前去,一味的放任张辽厮杀,只会凭添伤亡,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曹操不愿麾下军卒葬送张辽之手。

  夏侯出击,最不济也能缠住张辽,使其难以分心。

  红彤彤的日头在东方崭露头角,千万条彩霞映射而下。

  阳关城头,守军屏住呼吸,在视线的尽头,曹军将张辽的兵马围的水泄不通。

  有的军将忍耐不住,求战心切:“将军,出城吧,张将军生死未仆呀”。

  高顺心中痛苦,他也挣扎不已,可是,理智告诉他,此时出城,于事无补。

  “将军,请战!”

  高顺叹了口气,道:“你们以为我贪生怕死吗?张辽中计,我比谁都着急,可是,着急有什么用?倘若没有另外一支援军出现,仅靠我们,难以成事”。

  “青州援军现在到了哪里?”

  玄甲军来援的消息早已经不是秘密,青州上下都已知晓。

  “只怕尚未抵达”

  众人心中黯然,没有援军,意味着他们只能看着张辽孤军奋战。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就在曹操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陡然间一阵黑衣军士从侧翼杀出。

  “咚咚咚”,急促的鼓声震人心肺。

  “来的是谁?”

  张辽大喜过望,他狂笑道:“哈哈,来得好,来得好!”

  黑衣军将与张辽可是熟识,正是黑山军统领张燕!

  千钧一发之际,黑山军出现的可谓恰到好处。

  曹军侧翼薄弱,一着不慎之下顿时陷入短暂的混乱。

  谁也没想到张辽的援军不在城内,而在城外的山上。

  黑山军与曹操可是老相识,曹操多次剿杀黑山军,与张燕、褚飞燕结了死仇。

  此番,张燕率军出击,本是巧合,谁曾想竟然撞到了张辽遇险的一幕。

  稍一思虑,张燕便下达了突袭的命令。

  接着夜色的掩护,黑山军悄无声地从山脚出现,直扑曹军。

  阳关城头,众将齐声欢呼。

  守军来了,张辽有救了。

  高顺冷静的很:“曹性,你且率本部兵马出城,无论如何也要救出张辽”。

  曹休颌首,“得令!”

  吕布战死之后,八虎骑死的死,逃的逃,曹性一心为吕布寻仇,多番辗转之后投靠了李贤。

  “轰隆隆”,城门打开了,曹性率领两千兵马直扑城外。

  守军出城了,这本是好事,可是,此刻的曹操却手忙脚乱。

  黑山军数量太多了,他们甫一出现便冲乱了曹军的阵势,而包围圈中的张辽也不是善茬,双方里应外合,曹军的包围圈摇摇欲坠。

  等到曹性突袭而来的时候,张辽已经被夏侯死死缠住。

  为了以防万一,曹性弯弓搭箭,一箭射出,目标直奔夏侯。

  夏侯似有所觉,刚要作出闪避的动作,张辽便趁隙攻来。

  无奈之下,夏侯只得迎战。

  忽而,一抹亮光急冲而至。

  夏侯心头一跳,“噗哧”箭矢便射中了他的眼睛。

  “啊呀呀,眼睛,我的眼睛!”

  夏侯左目中箭,惊怒交加。

  张辽有心痛打落水狗,只可惜,四周的曹军护得周全,他无法得手。

  谁射的冷箭?

  暗箭伤人不够磊落,可是却解了张辽的燃眉之急。

  夏侯退去,曹军攻势渐缓,反倒是青州军发起了反击。

  “张兄、曹兄,此番多亏了你们!”张辽颇为感慨。

  “自家兄弟,何必客气”,曹性忙里偷闲,回了一句。

  张燕盯着曹军大纛,意犹未尽地说道:“曹操就在此处,可要冲杀一番?”

  张辽、曹休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摇起头来。

  “不可,曹军实力占优,贸然进攻,极有可能陷入困境”

  “部众久战已疲,须得好生休整,短时间内难以再战了”

  张燕听罢,不无惋惜地说道:“只是可惜了曹操的大好头颅”。

  张辽咬的牙齿“咯咯”作响,“且先容他猖狂几日,等到援军抵达,我一定取了他的项上头颅!”

  曹休不置可否。

  这时,曹军已经稳下了阵脚,他们在各自军将的约束下甚至步步前逼。

  张辽兵马已然疲惫不堪,援军抵达之后,他们只想早日脱得战团,好生休整。

  黑山军虽猛,却是草莽出身,偷袭是他们的长处,可是,指望他们与曹军列阵对公,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唯一有实力与曹军对攻的曹性不愿久战:“曹操已然大怒,我们快些回城吧”。

  张燕一阵迟疑,他虽然救了张辽,可毕竟是贼寇的身份。

  黑山军,无论袁绍还是曹操,都多次率军围剿过。

  这时候与张辽共同入城?

  万一遭人拒绝,岂不是自取其辱?

  想到这里,张燕故作豪爽地说道:“好了,既然文远贤弟平安无事,我也就放心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张辽大为焦急,张辽可是他的救命恩人,适才若不是黑山军出手,说不定张辽连同他麾下的两千兵马就要尽数交待了。

  此时,张燕功成身退,岂不是断了张辽报恩的机会?

  “兄长不可,曹军虎视眈眈,黑山军已然暴露了,与其滞留在外,倒不如随我一同归返,兄长宽心,有我在此,当可确保黑山军平安无事”

  张辽言辞恳切,张燕一阵意动。

  曹操用兵老辣,麾下能人极多。

  刚才张燕坏了曹操的好事,以他的秉性,绝不会善罢甘休。

  阳关易守难攻,曹操难以出气,最终多半会搜寻黑山军,将怒火发泄到他们头上。

  山中粮秣已然不多了,不入阳关,张燕只能想办法截取粮秣。

  可是,天下虽大,有粮的地方却是不多。

  若能入城休整一番,再借些粮秣,黑山军便可渡过难关,自然不错,想到这里,张燕一阵无言。

  曹休明白,张燕这是在等他的答复。

  阳关城还有高顺驻守,仅凭张辽一人的话,很有可能入城遭拒,可是,若是曹休一并表态,高顺多半不会做恶人。

  张燕的顾虑,张辽同样想到了,他目视曹休,一阵干咳。

  曹休无奈,只得笑道:“文远所言极是,张头领急公好义,我徐州军理应有所表示”。

  张辽松了口气,曹休表态了,他当即有了底气,道:“没错,张头领救我性命,使我麾下千余兄弟免于战死,这等恩情不能不报”。

  “文远贤弟见外了”

  “兄长不是最恨袁绍吗?数日前,袁绍已经死在了李使君之手”

  “什么?袁绍死了?”张燕没想到坐拥十万大军的袁绍竟然死了。

  “不错,冀州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张燕吸了一口冷气,“李使君竟有如此本领!”

  “兄长若是有意,不如在城中暂住一二,等到使君归返,我可代为引见”

  张燕心中意动,可明面上还是犹豫起来。

  张辽又道:“李使君最欣赏有才之人,兄长,请随我入城吧”。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再犹豫的话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张燕当机立断:“好,既然如此,我便入城以待!”

  “好,如此甚好!”

  张辽大喜过望。

  一行人商议妥当之后,并不恋战,他们且战且走,没多久便在守军的接应下退入城中。

  曹操本想趁势攻城,可是,守军的力量不降反增,他只得放弃了这打算。

  不过,曹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使人传出谣言,说张燕图谋不轨,潜入关中,却是为了充当内应。

  消息传入阳关,人心浮动。

  黑山军真是内应?

  入城的黑山军足有六千人,倘若他们群起发难,阳关必不可守!

  有道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高顺派人盯紧了张燕,一有风吹草动便即刻来报。

  议事厅中,高顺直入主题,道:“张燕是否可信?”

  事关重大,张辽不敢妄言,只是承诺:“张燕与曹操交恶已久,我可以保证,张燕与曹操并无勾结”。

  “文远,我部兵马不过万余,而黑山军有六千之巨,一旦火并,阳关必定失守,我再问你一次,张燕若是可信,他麾下部将可信否?”

  张辽答不上来。

  于私,张燕是张辽的救命恩人,更是他竭力相邀,才将黑山军引入城中,这时候就怀疑对方的居心,显然有些不妥。

  可是,张辽身为阳关守将,肩负着守城重任,若是因为私情,将万余兵马陷入绝境,他万死难赎其咎。

首节上一节545/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