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36节

  蹄声如雷,滚滚尘烟冲天而起,急袭而来的这伙骑军把速度发挥到了极致。

  几乎是转眼间的功夫,骑卒就进入到了袁军弓手的射程之内。

  无需多言,在凄厉的号角声中,箭雨倾泻而下。

  高唐城外有长宽数里的开阔地,足够骑军驰骋。

  平整的也让弓手视野开阔,一览无余,这样一来,便可以发挥出长弓最大的杀伤力。

  这还是袁军主力第一次与青州精骑相遇。

  战果究竟如何,连李贤自己都有些捉摸不定。

  不过,为了收取降将之心,李贤特意将袁尚、鞠义、高览带到城楼,嘴里道:“诸位稍安勿躁,且看我青州精骑如何大破冀州方阵!”

  袁尚不屑一顾,鞠义闭目不言,唯有高览若有所思。

  城下,面对迎面袭来的箭矢,青州骑卒并不见慌乱,只听他们的军将一声令下:“圆盾!”

  整整五百名骑军先锋便整齐划一地从马腹上拿其一块小小的圆盾,圆盾只有三尺长短,仅仅能遮挡住骑卒的面部。

  不过,在马背上,这么大的圆盾已经是马匹能够负重的极限了,再增加尺寸的话,不但会影响马匹的灵活性,还会给其带来额外的负担。

  原本,骑卒都用面甲护脸,可是在多数时候,面对劲道十足的弓矢,面甲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护作用,因而,李贤淘汰了面甲,为他心爱的骑军装备了圆盾。

  这盾牌不但可以防御箭矢,在关键的时候甚至能够护住身侧的要害,几乎是骑卒不可或缺的物品。

  “哚哚哚”,第一波箭雨俯冲而下,箭矢射在骑卒身上,却被他们的圆盾、护甲挡在了外头。

  只有极少数的箭矢射到了马匹裸露在外的血肉上,给骑军带来了一小股混乱。

  然而,混乱是暂时的,训练有素的骑卒熟稔地驾驭着马匹,保持着锋矢的阵形,凶猛而直接地往前插去。

  “冲锋!”

  在赵云的呼喝下,乌桓人、青州骑卒把马匹的速度提到了极致,刚才袁军的那波箭雨虽然没能给他们带来多少伤害,可或多或少消减了马速。

  同样的箭雨,如果再来上几波,搁在谁身上也不好受,而且,谁也不能够保证他们胯下的马匹能够不受影响。

  战场之上,马匹就是骑卒的第二条生命,如果马前失蹄,或者马匹受伤,最终倒霉的一定是马背上的骑卒。

  只有尽快地冲到对方跟前,这样,袁军弓手才会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发箭。

  骑军临阵,袁绍麾下的弓手只有放出两轮箭雨的时间。

  在用掉数千支箭矢之后,只有百十骑骑卒坠马落地。

  袁绍看的很不满意,他认为弓手还可以杀伤更多敌卒。

  “传我军令,杀死青州骑军者,得百钱!”

  急切间,袁绍加大了犒赏。

  军卒闻听之后心神一震,大军虽然接连失利,可是主力犹存,高唐城外,尚有六万大军,只要好生谋划,未尝没有破城的机会。

  青州弓矢的厉害,袁绍帐下各色人马都已经领教过了,可是,与之相比,冀州军的弓矢还是有些若了。

  刚才两拨箭雨,足足有三四千枝,划到每个骑卒身上,差不多每人都要摊到**支!

  这么多的箭矢即便穿透不过硬甲,可他们自身携带的力道还是撞得人胸腹疼痛。

  不过就是在这种程度的箭雨打击之下,青州骑军依旧能够保持高昂的斗志,严谨的阵形来冲锋,这就很是让人惊叹了。

  高度紧张的精神之下,疼痛都被肾上腺激素全面压制住了。

  青州骑军只有一个念头,杀过去!杀过去!

  李贤不缺钱,就缺合适的骑卒,之前,工匠营准备了大量的骑甲,此番,全都派上了用场。

  袁绍没想到青州军的盔甲竟然如此坚利,竟能抵挡这么多的箭矢。

  如果不是前头有高干的盾兵在硬顶着,说不定这时候袁绍就要冲上前去,大喊大叫一番。

  高干没有时间去琢磨敌方的盔甲,他只是按部就班地将一条条指令发布出去。

  此时,高唐以北,列成圆盾阵的刀盾兵只有一千人。

  高干后虽然也有几百步卒,可在来势汹汹的青州骑卒面前,他们完全排不上用场。

  只有用刀盾兵抵住骑军的冲锋,让其陷入乱战的之后,才是高干大展身手的时候。

  “砰!砰砰!”青州骑军以泰山压顶之势轰隆隆碾压而来。

  四千对一千,从数量上看,骑军占据上风。

  从兵种构成上看,训练装备四千名骑卒所需耗费的钱粮,完全要十倍于同等数量的刀盾兵。

  可是,在战场上,列成战阵的盾兵可以说是骑军的天地。

  赵云没有后退,他一马一枪,行在大军之前。

  这时候,骑军已经完全撞到了袁军的盾阵。

  “系屡屡”,马匹的疼嘶之声与冀州军的喝骂声不绝于耳。

  数百斤重的高头大马加上骑士的甲衣武器,这就是接近七八百斤的力量。

  即便盾兵俱是身材高大的结实汉子,又有三五名同伴一同支撑着铁盾,可甫一接触,还是有不少盾兵内腹受伤,一口腥味涌上喉间,血就要喷涌出来。

  更有强悍的骑军竟是硬生生撞开了盾阵,就要冲进去大肆砍杀。

  城头,袁尚已经惊呼出声,便是鞠义都忍不住睁开眼睛,他们知道,当步卒的阵势一旦被骑军撕裂之后,等待步卒的便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这时候,袁绍面目狰狞:“亲卫何在,上前压阵,后退者,杀无赦!”

  “喏!”

  已经到了亲卫营上阵的时候,可见战况何等激烈。

  一个接一个的青州骑军撞破了盾阵,他们兴奋地放声嘶吼着,圆盾早已经被他们当作了武器抛掷出去,如今,他们手挥着长枪利刃,大肆砍杀着。

  人仰马翻,血肉飞溅,仅仅是一个接触,骑军的威力便充分显现了出来。

  

第580章 纷至沓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青州精骑目标明确,他们就是要击杀袁绍。【】

  袁绍南下时,身边本有六千骑军,可是,多次分兵之后,依旧护在中军的只剩下一千人。

  面对青州军潮水一般的袭击,高干所部盾兵已然支撑不住,紧要关头,一千余骑从左侧迂回包抄。

  赵云把枪一指,示意朱桓分兵迎击,其余人等阵势不变,依旧往前冲锋。

  四千青州骑军在赵云的统领下大破张南,气势正旺,面对黑压压的袁军方阵,他们不曾畏惧,甚至有几分跃跃欲试。

  袁绍不过是只纸老虎!

  若不然,十万大军怎会一无所获?反倒被三万青州军牵制住?

  冲过去,砍倒大旗,擒获袁绍!

  赵云麾下,青州人、乌桓人、辽东人,他们越战越勇,势如破竹。

  袁军已然胆寒,大军滞留城下徒劳无功,军卒早已经乏了。

  之前,若是高览、鞠义、袁尚能够夺取城门,那倒也罢了,冀州军总能奋起余勇,拼他一拼,可是,现实残酷无比,鞠义的先登营、高览的先锋军以及袁尚的援军都已经陷入城中,生死不知,这时候指望城外的兵马斗志十足,显然是痴人说梦。

  四千骑军所向披靡,冀州军难以抵挡。

  前军、侧翼激战正酣,袁绍所在的中军顿时成为险地。

  一旦守军开门而出,亦或者骑军疾冲而至,袁绍都将面临危险。

  好端端的一场复仇之战怎么演变成这幅模样?

  明明数量大占上风的冀州军到头来竟然被青州军压着打,这他娘的不符合逻辑呀。

  袁尚中计,陷入城中,生死未仆,袁绍脑中嗡嗡作响,“拼下去,还是后退?”

  “主公,将为军之胆,还请主公前行十步,为大军助威”

  开什么玩笑,这时候不去开溜已经很难得了,再往前去,万一青州军射出床弩怎么办?

  位高权重之人难免贪生怕死,袁绍击败公孙瓒之后,已经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实力军阀,这时候让他玩什么身先士卒,明显不符合常理。

  袁绍打了个寒碜,道:“元皓要害我?”

  田丰痛心疾首:“使君何出此言?鞠义、高览乃当世猛将,他们陷在城中,定会牵制李贤主力,与其分兵两处,倒不如集中兵力,使君,当务之急是围剿来袭的这支骑军,至于高唐城,他日自可徐徐图之”。

  袁绍瞪着眼:“显甫正在城中!”

  田丰苦口婆心:“使君,三公子吉人天相,绝不会有事,即便兵败被俘,使君也可略施手段,将其救出”

  袁绍沉吟不决,难下决断。

  情况万分危急,田丰正色道:“事急矣,使君若再犹豫,只怕项羽之祸事只在眼前!”

  楚霸王为什么会败?

  刚愎自用!

  拿楚霸王来警示袁绍,田丰可谓用心良苦。

  然而,对于当事人袁绍而言,田丰的劝诫太过刺耳。

  项羽再勇,最终也败了,而且还落得个自刎而亡的下场,袁绍听罢,心中微恼,嘴里道:“你要如何?”

  田丰向来秉直,他虽听出袁绍语气不耐,却没往心里去,只是说道:“骑督韩莒子虽勇,却非赵子龙之对手,不如速派蒋奇相助,如此方可保侧翼无忧”。

  袁绍尚未应答,只见颜良涨红了脸,道:“使君,我去敌那赵云!”

  文丑死后,颜良可是袁绍麾下硕果仅存的大将,不到最后一步,袁绍不会派他冒险,“文恒,安心养伤,区区赵云,不足为惧!”

  田丰急道:“使君,骑军一事……”

  袁绍不置可否,“容后再议!”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田丰仰天长叹,再不多言。

  此时,战况再度发生变化。

  骑督韩莒子率领所部骑军迂回堵截,打算拦阻赵云,然而,甫一照面,赵云就将韩莒子挑落下马。

  这么快就败了?

  冀州骑军大为惊诧,青州精骑趁隙突击,杀的冀州军节节败退。

  军将惨死,骑军群龙无首,压根不是赵云的对手。

  此时,赵云距离袁绍只有三百步!

  城头,袁尚目结舌,他咬牙切齿:“该死,韩莒子死不足惜”。

  鞠义皱起眉头,他觉得袁尚有些言重了。

  韩莒子虽然莽撞了些,可是,派兵布阵并无不妥之处,袁尚这番诋毁,着实让人心寒。

  高览叹了口气,他感觉,冀州军即将大败。

  就在袁绍急忙调兵遣将,试图堵住缺口的时候,一支兵马从东而来。

首节上一节536/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