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15节

  高唐军卒看的面容抽搐,从来都有张县令打人的份儿,今儿个却是风水轮流转了。

  终于,几名护主心切的军卒叫道:“他就是张文尚张县尊!”

  李贤故作犹疑,道:“什么?”

  张文尚已经快绝望了,对方的折辱已经让他萌生了恐惧,他真怕对方一刀杀了自己,那时候就算张家能为自己报仇,自己也是看不到了。

  活下去,必须活下去。

  张文尚不敢再大声咆哮,他只是连声叫道:“快去把县内的长者唤来,快去。”

  为今之计,只有把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唤来,当面对质,面前这白脸小贼才好借坡下驴。

  几名军卒快速离去,没多久,城中的头面人物没请到,却来了近百名家丁。

  这些家伙都是张文尚豢养的私兵,此番,听闻张文尚失手被擒,他们跃跃欲试,打算反抢回来。

  眼瞅着冲突一触即发,忽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李贤蓦然回首,却发现来的竟然是一名哨探。

  发生了什么事情?哨探怎么会来?

  “报,使君,急报”

  “何事?”

  “我部人马于二十外发现袁绍大军先锋”

  李贤吸了口气,道:“来得好,来人呐,速速持我军令遣散城外乡民百姓,袁军远道而来,粮秣消耗极大,莫让百姓口粮变成袁绍的军粮”。

  “喏!”

  “让胡庸多加防备,即刻赶来”

  “喏!”

  李贤施施然发号施令,压根没将高唐郡兵放在眼中,张文尚心急如焚,时间拖的越久,对他越是不利。

  不行,必须速做决断。

  看模样,李贤麾下大军主力就在附近,若是一味的硬顶,只会闹得不可开交,在袁绍抵达之前,须得低调行事!

  想到这里,张文尚忽而变了脸色,他对李贤呲牙笑道:“足下便是李使君?”

  李贤不知道这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微微颌首,道:“不错,我就是李贤”。

  张文尚一辑到地,道:“使君大人大量,下官有眼无珠,不识庐山真面目,请使君责罚”。

  李贤似笑非笑:“喔?适才我记得你好像说我是个贼寇?”

  张文尚涨红了脸,好在他炼就了一副厚脸皮,当下腆着脸,道:“是下官的错,是下官的错,下官认打认罚”。

  面对这种滑如泥鳅的人物,李贤不好再度下手。

  有心一棍打死,却又怕人言可畏。

  已经是午时一刻了,正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

  两丈宽的城门洞处六七百名军卒将这里堵得死死的,汗水浸透了衣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汗臭味儿。

  等待的时候是漫长的,对峙的双方难得的没有作出任何举动,四周只有大口喘气的声音。

  脸上的痛处被汗水一泡,顿时火辣辣的痛,可张文尚学精了,他不敢再叫唤,而是老老实实的耷拉着脑袋,等着证明人的到来。

  李贤苦思冥想,难下决断,这时候城中的头面人物终于来了。

  一名头发花白的长者与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联袂而来。

  还没到近前,便听那男子说道:“敢问可是李贤李使君当面?”

  “不错,正是我”

  “哎呀呀,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李使君,那位确实是我们高唐县令张文尚”

  “喔?竟有此事?”

  李贤故意装蒜,反正之前已经抽了三巴掌,这时候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张家势力盘根错节,若非如此,张文尚早就被人暗算了,又哪能嚣张到今天?

  正所谓恶人还需恶人磨,李贤的所作所为完全震住了临近的郡兵。

  张文尚讪笑道:“使君?不如我们入城详谈?”

  李贤似笑非笑,道:“这一次准我入城了?”

  “准,自然准!”

  张文尚其实很是不爽,只是畏惧李贤的实力,所以才忍气吞声。

  “嗯,也罢,天太热了,军卒们是得休整一番”

  张文尚心头一跳,道:“还请使君为我除缚,下官愿效犬马之劳”。

  证明人一到,李贤不好再去装蒜,只得使了个眼色,让臧霸放人。

  活动一番筋骨之后,张文尚热情地将李贤一行引入城中,仿佛之前的一切并没有发生一样。

  李贤不是傻子,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之前,张文尚那副趾高气扬,唯我独尊的模样着实令人讨厌,现在,陡然变得谦虚起来,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吩咐陈宫多加查探之后,李贤在军营之间来回游走。

  沿途间,无论青州军来自何方,都对李贤恭敬地低下了头颅。

  县衙,张文尚铁青着脸,心情很差:“这么说来,袁绍想让我做内应,打开城门?”

  “不错,我家使君正有此意,其实,此举一举两得,既可以取信于袁使君,又可以对付李贤,何乐而不为呢?”

  张文尚没好气地叫道:“李贤麾下有精兵数万,我有什么?”

  “县尊有我们呀,冀州十万大军都是县尊的后盾,其实此事不难,只要出其不意,一定可以大功告成”

  张文尚吸了口气,他知道,自己一旦有了决定,日后再想回头就难了。

  可是,想到白日间李贤对自己的折辱,张文尚当即咬紧牙关,道:“回去转告你家使君,便说我答应了”。

  “啊?好,好,好,张县尊拭目以待,冀州军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张文尚不置可否。

  袁绍兵马虽多,可是一直未能在李贤身上讨得好处,听说前阵子刚刚在泽幕城碰了钉子,这一次,不知又会怎样。

  赌就赌了,张文尚毕竟是地头蛇,让他充作内衣,可谓驾轻就熟。

  当务之急是麻痹李贤,寻求擒拿他的机会。

  张文尚脸上的指印在火辣辣地疼,他誓要对付李贤,报仇雪恨。

  当天夜里,张文尚将城中所有的酒水集中送到李贤军中。

  军卒们酒虫馋动,可惜,没有李贤的军令,所有人不敢妄动。

  “张县尊的心意我已然明白,不过,这酒水嘛,军营还是不能收下,否则,便是犯了酒禁”

  “使君宽心,高唐城稳如泰山,绝无贼人滋扰,再者,青州军跋涉而来,很是辛苦,理应犒劳一番”

  李贤依旧没上当,谁知道这帮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文尚再三劝说,李贤终于答应留下二十坛酒水。

  离开的时候,张文尚心情很好,似乎做成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李贤很是疑惑:“这混账县令想要做什么?”

  “猜不透,不过使君多加小心却是没错的”

  “嗯?你可有什么消息?”

  “暗卫回禀,说最近张文尚多与生人来往”

  李贤微微颌首,他有些明白了,张文尚怕是有了异心!

  高唐城十里开外,袁绍召集麾下文武议事。

  “诸位,可靠消息,李贤已经到了高唐城”

  “高唐不过是座小城,大军破之易如反掌,唯一可虑的便是李贤,万一李贤溜了,胜利可就大打折扣了”

  袁绍深以为然:“说的不错,据悉,李贤在城中只有三千兵马,其余兵马都在城外,只要我们出其不意,完全可以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贤麾下俱是精锐,很容易打草惊蛇呀”

  袁绍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不妨事,山人自有妙计,诸位,子时便见分晓”。

  “使君的意思是?”

  “子时之前,各部军马可以养精蓄锐,好生休整一番,子时一道,必须即刻开赴高唐,不得有误”

  众人吸了口冷气,大军夜间行军,这是兵家大忌,万一提前暴露行踪,很容易被人设伏。

  想到这里,许攸提出反对意见:“此处毕竟是青州,李贤眼线极多,一旦行踪暴露,岂不是置于危险之中?”

  袁绍不以为意:“不妨事,李贤所部人马都在城外,等到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许攸还想再劝,可是他看到袁绍已经露出了不耐烦的模样,当下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诸位,破城之后,先擒李贤,再救天子,日后,你们都是大汉的功臣!”

  大汉的功臣?大汉都要没了,所谓的功臣又有什么用?

  

第561章 有所发现

  

  自打董卓乱政以来,汉室便日薄西山。【】

  地方州牧名义上接受朝廷册封,可实际上,他们已经形同割据。

  与时日无多的汉室朝廷相比,占据冀州的袁绍如日中天。

  成为汉室功臣?倒不如成为袁氏的功臣。

  众所周知,从龙之功大过天,一旦袁绍改朝换代,他的臣属便会鱼跃龙门,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贵!

  南征青州,在冀州文武看来,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经过数年的发展,李贤已经成为冀州最大的敌人。

  在过去的日子里,冀州名将淳于琼、高览、文丑接连败于青州之手,毫不客气地说,不胜李贤,袁绍便没有充足的底气。

  数日之前,十多万大军意气风发,兵围泽幕城,试图先下一城,提振军心,谁曾想,冀州大军竟然在泽幕城损兵折将,无一收获。

  若不是袁绍及时醒转,说不定冀州主力依旧被一座小小的城池牵制住。

  一城不下,何以平天下?

  有道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众人想来,冀州实力犹存,只要稳扎稳打,不犯错误,一定可以给李贤带来极大的麻烦。

  不过,该来的总归要来。

  听闻李贤连同麾下兵马都在高唐城之后,冀州文武明白,大军避无可避,只能一战。

首节上一节515/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