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05节

  

第548章 入城休整

  

  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军帐外头,战马早已经躲到了树荫下。()

  在一览无余的冀州平原上,战马是袁绍麾下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世人只知袁绍麾下有两支精锐:大戟士、先登营,却不知道冀州骑军同样不凡。

  北逼乌桓,围剿公孙瓒,冀州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冀州步卒强悍无匹,可是,如果没有骑军的配合,他们在平原上只会举步维艰。

  单独的步军亦或者骑军难以成事,唯有步骑合一才是王道。

  此番,袁绍大举南下,本想让骑军先行,谁曾想,辽东公孙度蠢蠢欲动,数千骑军不敢轻举妄动。

  谋划中的骑军大队,到头来只有千余人随扈。

  这千余骑军以守护袁绍为第一职责,哨探侦查此类工作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

  没有大队人马做依仗,寥寥数骑压根难以成事,正因为如此,泽幕城沦陷之后,赵云才能屡次抢占先机。

  两千石粮秣呀,白白便宜了青州军。

  其实,直到现在袁绍也想不明白,两千名武装到牙齿的护卫,怎么会败的这么快?

  粮草被劫倒是其次,真正让袁绍觉得颜面无光的却是自家兵马的表现。

  张可是有近万精锐,怎么能让青州军全身而退?

  一帮酒囊饭袋!

  若非张灵醒,及时派人通禀,袁绍一定会严厉苛责。

  现在,听到张的计策,袁绍忍不住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太史慈抢先动手,棋高一着,着实打乱了冀州军的节奏。

  泽幕城沦陷,粮队被劫,俱是青州军占据上风,其中,赵云的青州骑军居功甚伟。

  如果能够将赵云所领骑军一网打尽,袁绍做梦都会笑醒。

  只是,青州军会上当吗?

  假意运粮,实际设下圈套,听上去可行性极大,可是,一旦消息泄漏,再想对付青州骑军可就难上加难了。

  思来想去,袁绍难下决断,只得在嘴里道:“正南、子远,你们意下如何?”

  审配跃跃欲试,“主公,可以一试”。

  许攸也微微颌首,道:“机会难得,趁着青州军没有防备,成事的可能性极大”。

  袁绍松了口气,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便试他一试!”

  “使君还是要做两手准备,早些将骑军调来才是正经事”

  袁绍不置可否。

  泽幕城外,青州骑军押运着数百辆车马缓缓而来。

  早有军卒查探清楚,向张征询意见。

  张拿得起放得下,既然有了决断,他便会依计行事,不会节外生枝。

  冀州军袖手旁观,并没有在最后关头抢夺粮秣,这让赵云松下一口气。

  只是,冀州军打了什么算盘?

  袁绍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赵云可不会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不会报复。

  此时的隐忍,说不定为了以后更疯狂的报复。

  赵云在心中暗自警惕,不过,眼下这时候正是士气旺盛的时候,赵云不打算泼冷水。

  身为骑军主将,只要赵云小心些,骑军多半无事。

  冀州军围三阙一,剩下北门无人围困。

  赵云走的正是北门。

  数千石粮秣,黑压压的车队,如此种种,给泽幕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若非赵云做不得假,说不定还会有人认为这是敌军的诡计!

  太史慈立在城头,感慨万千,这么多的战利品都是赵云夺来的,这等赫赫战功,也只有赵云的青州精骑才配拥有。

  先锋军已经坐拥夺城之功,接下来,只要城池在袁绍的围攻下坚持住,日后论功行赏,这就是一件大功!

  太史慈心态平和,没有半点争功的念头。

  良性竞争,这是李贤一直强调的东西,太史慈不会以身试法。

  北门大开,赵云引军在外,运粮的马车鱼贯而入。

  二百辆车马,足足行了一个时辰的功夫。

  城头的守军早就从一开始的惊喜变得麻木起来。

  直到最后一辆车马入城,赵云才打了个呼哨,入城休整。

  “子龙辛苦了”

  甫一见面,太史慈便表达出足够的善意。

  赵云投桃报李,嘴里道:“都尉哪里话,先锋军才是真的辛苦,我不过是领着弟兄们坐享其成罢了”。

  “哎呀呀,子龙,你我兄弟不能如此生分,是你的功劳,谁也抹杀不去”

  赵云只是微笑。

  太史慈手指粮车,道:“有这数千石粮秣,城中的粮秣又宽裕了不少”。

  “可够几日所用?”

  “城中原有粮秣足够大军两月之用,这车上的粮秣嘛,六七日却是足够了”

  锦山添花!

  赵云没有计较太多,他谈到了自己掌握的情报:“据说袁绍大军已至泽幕城北八十里,都尉可有打算?”

  “严防死守而已,还能有什么打算?”

  “不错,袁军人多势众,据城而守,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子龙,休整过后,你不妨多在城中一些时日”

  赵云明白,太史慈是担心青州军遇上冀州军大部,吃了大亏。

  这等体贴让赵云很是感动:“我本打算多劫几次粮队,不过,既然都尉有意,那便多歇歇”。

  “子龙不可大意,袁绍、张都是军中宿将,他们吃了一次亏,肯定会加强戒备”

  赵云深以为然:“我也觉得袁军的表现太过反常,张在城外待了这么久,我将劫来的粮秣运入城中,他竟然不闻不问,着实令人起疑”。

  “确实说不过去,粮车入城,正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张来攻,只能丢弃粮秣,骑军入城”

  “多加小心吧”

  “我会让兄弟们严加防备!”

  太史慈连胜数阵,但是,面对张所部兵马,他从来不会大意。

  胜利永远只垂青于有准备之人。

  自打渡河之后,太史慈便明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先锋军都不会有援军。

  抢占泽幕城,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面对气势汹汹,决意复仇的袁绍,如果先锋军丢城溃逃,太史慈将成为青州的罪人!

  先锋军北上之后,青州只剩下田楷的五千新军以及徐和的万余玄甲军,一旦袁绍大举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反之,如果先锋军死守泽幕城,为大军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那么,援军抵达之日,便是大获全胜之时。

  太史慈相信,李贤绝不会坐视不管,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增援此处。

  青州军好不容易博出一个好的开头,李贤不应该浪费。

  

第549章 只知州牧 不知天子

  

  七月,泽幕城以北,袁绍统领六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

  城下,张所部人马日夜打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副强攻的模样。

  敌军虽未攻城,可是,以太史慈为首的青州军却严加防备,不敢有片刻大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州军好不容易占据上风,自然不敢轻易挥霍。

  青州,天子刘协御驾亲征,与李贤一道统领两万兵马,目标也是泽幕城。

  一个小小的泽幕城竟然干系到数十万大军的进退,这是开战之前,谁也想不到的事情。

  每一日都有军卒从泽幕城北门进进出出,张视若不见,并未加以封锁,于是,泽幕城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一直未曾断过。

  天子御驾已出徐州,业已抵达青州,背矛军、开阳军同行!

  消息传出,城中守军俱是欢呼雀跃。

  孤军北上,先锋军已经取得了足够大的成功,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便是守住胜利果实,至于扩大战果的事情,只能交给后来者。

  无论如何,天子御驾亲征,李贤李使君率军同行的消息足以说明徐州上下对泽幕城的重视。

  泽幕城不容有失,先锋军责无旁贷!

  这一日,外出哨探的军卒带来了一个消息:袁绍大军已至城外二十里。

  城内城外,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张终于抽调兵马于北门外布防,限制青州军自由出入。

  太史慈不甘示弱,第一时间派人冲阵而出,颇有炫耀武力的意思。

  谁曾想,不久之后哨探竟有意外收获,击杀两名游骑之后,他们得知一个消息:又一支运粮队伍正往泽幕而来。

  赵云闻言,蠢蠢欲动。

  太史慈却很是冷静:“子龙,稍安勿躁,你仔细想想,这消息出现的是不是太巧合了?”

  赵云皱起眉头,道:“你的意思是说,这可能是袁绍故意抛出的诱饵?”

  “不错,我有此担心”

  “我也觉得很是奇怪,以张的实力,若想一心围城,绝不至于如此不堪,就算我方人马能够冲出包围,多数情况下也免不了有所折损,现在这模样,倒像是对方故意放水”

  太史慈眼前一亮,道:“子龙能够想到这里我就放心了,袁绍也好,张也罢,他们二人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之前,我方精骑劫掠粮队,大获全胜,冀州军定然怀恨在心,此番说不定他们已经设下圈套,为的就是青州骑军!”

  赵云淡淡一笑:“如此说来,只要我们置若罔闻,任他布下天罗地网,都无济于事”。

首节上一节505/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