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03节

  刘协又道:“战场厮杀,难免有所折损,朕觉得,王子服应该增添些人手,李卿,再募两千人如何?”

  李贤一脸为难:“陛下,新卒未经训练,只会凭添累赘,两千人,却是有些多了”。

  刘协满脸希翼:“一千人如何?”

  无论如何,刘协已经退让了一步,如果李贤再行拒绝,只会让双方都下不来台。

  再者,两千名没上过战场的新卒而已,能管什么用?

  到了战场,只怕会溃逃大半吧!

  想到这里,李贤便缓缓颌首,道:“便依陛下所言”。

  成了!刘协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真挚起来:“何时北征?”

  “三日之内”

  “好,朕马上通知王子服,让他快些准备”

  李贤不置可否,君臣二人又谈了几句,没多久,李贤告辞离去。

  刘协看着李贤离去的背影,狠声说道:“李贤,且容你嚣张几日,他日,我大权独揽之时,便是你的死期”。

  一开始,从关中抵达下邳,刘协对李贤报有感激之情,他觉得是李贤将他救出了苦海,可是,后来在董承的大力蹿啜下,刘协渐渐意识到,李贤是他掌控大权的绊脚石,李贤一日不除,他这个皇帝就是个傀儡!

  人心善变,尤其是生长在帝王之家的皇帝,心理更是不可揣摩。

  亲军增至两千人,这对刘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虽说需要御驾亲征,可是,对他而言,不过是辛苦走一遭的事情,又不需要他上战场,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刘协巴不得多来几次。

  快步踱入后院,刘协眉开眼笑。

  伏皇后觉得很诧异,她以后很久没见到刘协的笑容了:“陛下,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皇后,朕的亲军又多了一千人”

  伏皇后觉得难以置信:“这是为何?”

  “冀州袁绍倾巢来攻,李贤想让我御驾亲征,我便趁机提出扩军的条件,李贤已经答应了”

  伏皇后不觉得这是好事,“陛下,战场上刀枪无眼……”

  “皇后莫忧,李贤麾下兵强马壮,朕只是装装声势,不会亲自上阵的”

  “话虽如此,可我听说袁本初有二十万大军,李贤如何能抵得住?”

  谈到这里,刘协环顾四周,忽而低声说道:“真要是到了那时候,朕会率军突击,独返下邳,那才是朕翘首以盼的结局!”

  伏皇后蓦然睁大了眼睛,原来刘协竟然抱着这样的念头。

  

第546章 破绽

  

  翌日,李贤杀牛宰羊,誓师出征。

  背矛军连同背嵬军一道,合计兵马两万人,他们在各级军将的统领下径自往北。

  行进间,军卒士气高昂。

  好不容易又等到了大军出征的日子,所有的军卒都显得迫不及待。

  先锋军已经小胜两场,若是在路上耽搁太久,说不定人家又胜一阵!

  无需军将催促,军卒们纷纷打起精神,将速度提升到了极致。

  从下邳到冀州,路程数百里,步卒行军,起码需要七八日的功夫。

  七八日的时间,足够袁绍筹备一次攻势了。

  冀州,泽幕城失陷的消息终于传到袁绍耳中。

  陡闻噩耗,袁绍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容置信:“淳于琼手中足有八千军卒,据城而守,怎么会败?”

  “回使君,据溃军来报,徐州军胆大妄为,竟然诈称天子使者,淳于将军一着不慎,失了城门,后来虽然及时反应过来,可那时,已经晚了,赵云所领青州骑军急冲而至,淳于将军拼尽全力也阻挡不住”

  袁绍怒发冲冠:“蠢材,淳于琼呢?”

  “淳于将军身受重伤,正在医馆疗伤”

  “让他滚过来”

  “这……”

  “怎么?我说的话没听见吗?”

  “喏!”

  须臾,脸色青白,毫无血色的淳于琼在两人的搀扶下躲入正厅。

  “罪将拜见主公”,淳于琼挣扎着行了一礼。

  袁绍冷冷地盯着淳于琼,许久,方才狠声说道:“泽幕一失,我痛失渡河之地,大军若想南下,须得另寻渡口,淳于琼,你可知罪?”

  “末将知罪”

  “哼,我且问你,青州军战力如何?”

  淳于琼脸色一变,道:“骑军也好,步卒也罢,俱是难得的精锐”。

  “与我冀州军相比呢?”

  “有过之而无不及”

  袁绍又是一阵不爽,“渡河的青州军有多少兵马?”

  “据末将所知,青州军计有太史慈所部先锋军一万二千人以及赵云所领骑军两千人”

  “不过一万四千兵马而已,淳于琼啊,淳于琼,我留你何用?”

  一次失败还可以找寻借口,可是,这已经是淳于琼第二次失败了。淳于琼不再争辩反驳,只是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

  袁绍在屋内来回踱步:“泽幕一失,青州军随时可以渡河北上,不成,我不能再等了,一定得出兵!”

  “主公,罪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主公,如果我猜的没错,李贤肯定在整军备战,说不定其援军已经到了路上”

  “哼,他不来便罢,他若来,这一次,我定让他有来无回!”

  袁绍战意高昂,青州军同样跃跃欲试。

  在李贤麾下,鲜有军卒畏战、怯战的例子。

  丰厚的战功犒赏,意味着军卒悍不畏死,奋勇争先。

  数年来,青州军迥异于别人的福利待遇完全免除了军卒的后顾之忧。

  此番,天子刘协恪守承诺,御驾亲征的消息很快便传到先锋军耳中。

  太史慈特意召集全军,宣布了天子即将抵达的消息。

  “诸位,天子北上,御驾亲征,不日将至青州”

  “大汉万胜!”

  军卒战意高昂,他们高举武器,整齐划一地呼喊起来。

  令行禁止,这就是强军风范。

  太史慈很是满意,他笑道:“再过几日,冀州大军就到了,儿郎们,务必打起精神,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否则的话,背嵬军、背矛士一到,再想立功受赏,机会可就凭白少了一半呀!”

  “杀,杀,杀!”

  先锋军将士恨不得现在就与冀州军厮杀一阵。

  袁绍虽强,可对于青州军而言,并非不可战胜。

  试想,连泽幕城这样一座城池青州军都攻了下来,还有什么是青州军做不到的?

  泽幕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城中粮秣充足,太史慈便动员城中百姓,与麾下军卒一道修缮城墙,挖掘护城河。

  与之前的工事相比,如今的泽幕城长出了锋利的牙齿。

  青州骑军不在城中,他们跟随赵云的脚步,将冀州的游骑斩杀的干干净净。

  一连三日,冀州都没能得到泽幕城的消息。

  泽幕城一丢,袁绍帐下谋士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辩。

  沮授主张冀州军绕道他处,直攻青州,围魏救赵,审配等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大肆渲染泽幕城的地理优势,告诫袁绍,不取泽幕,后路不宁。

  袁绍再三思量,还是无法将泽幕弃之不顾。

  太史慈抢占泽幕,这是一种挑衅,如果袁军避往他处,对袁绍而言是一件颜面无光的事情,是可忍孰不可忍。

  十万大军,若是连小小的泽幕城都拿不下,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泽幕城,必须攻下。

  有了决断之后,第四日,冀州大军出现了。

  在袁绍的再三催促下,先锋将张统领万余兵马先行一步,兵锋直指泽幕城。

  此次南下,袁绍以颜良为中军将,鞠义为后军将,统领兵马八万,对外诈称二十万。

  冀州军声势浩大,摆出一副神当杀神,佛挡杀佛的模样。

  青州骑军并未归返泽幕城,赵云及时派人示警之后便盯上了冀州军的粮道。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冀州军跋涉而来,数万大军对于粮秣的需求是一个天文数字。

  硬碰硬,也许青州军可以讨得几分便宜,可是,与取得的战果相比,代价太为昂贵了。

  因而,赵云选择了一种性价比极高的作战方式:伺机破坏冀州军的粮道!

  粮道,历来为兵家看护的要点。

  张也好,颜良也罢,都是军中宿将,他们对粮道看护的很是严密。

  不过,再严密的防护措施也得由人来实施。

  只要有人,这就意味着可能有疏漏。

  正所谓,百密一疏。

  大军一路疾行,谁也不敢保证每时每刻都是一副滴水不漏的态势。

  青州骑军接连盯了三日,终于窥得一个破绽:运粮的木车由骡马驮运,正值酷暑,每到午时,骡马必须饮用河水休息一番,否则的话,多半会因为中暑染疾。

  骡马饮水之际,运粮的队伍只能停下来。

  这时候,护粮的两千人一分为二,一部休整,一部戒备。

  从邺城到泽幕城外三十里,这支运粮队伍一直平安无事。

  时间一久,队伍难免会麻痹大意,

  没有人意识到,赵云的青州骑军已经盯了近百里,伺机以待。

首节上一节503/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