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501节

  相对于八百里加急,飞鸽传书更为安全、便捷。

  从冀州到下邳,数百里的路程,即便信使狂奔不休,最低也需要三五日的距离,可是,换成飞鸽传信,两日足矣!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李贤来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谋划更多。

  战争,比拼的不只是后勤、军卒,比拼的还有情报,以及信息,谁的情报更详细,谁的信息更快捷,谁便能抢先一步,夺占先机。

  这两日的时间,太史慈忙着加固城防,搜集消息。

  泽幕靠近平原郡,是袁军南下的桥头堡。

  太史慈北上之前,谁也不会想到,青州军竟然敢北上袭击。

  数年来,李贤麾下实力虽强,可是,军卒数量却少于冀州。

  冀州军整军备战之际,徐州百姓人心惶惶。

  若是李贤败了,那又该如何是好?

  数年来,李贤一直以轻徭薄赋的形象出现,虽说徐州军未尝一败,可是,那些对手都不如冀州军难缠。

  这一次,倾巢而出的冀州军摆明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强大的冀州军已经灭了公孙瓒,李贤撑得住吗?

  占据泽幕城之后,青州军将分成两派,一派赞同严防死守,在泽幕城吸引袁军主力;另一派主张主动出击,趁着袁军尚未集结之际,主动寻衅,以尽可能多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为目的,

  赵云听罢之后,主动请缨,嘴里道:“骑军可以在外头牵制敌军”。

  太史慈迟疑一番,道:“切记,一定要多加小心”。

  “都尉宽心便是,若是力有不怠,我不会勉强”

  太史慈这才松了口气,道:“如此以来我便放心了”。

  赵云不置可否,他很是敏锐,知道这时候不是逞强的时候。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若是因为意气之争导致大军陷入陷阱,那必然得不偿失!

  两千名骑卒,赵云可以喊出每一人的名字,他绝不会轻易葬送麾下军卒!

  是战,还是守,经过一番激烈的探讨,太史慈决定采取守势。

  步卒的机动性远远不如骑军,若是出城而战,很容易发生不妥。

  反正大军先占一城,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只要青州骑军在外游弋,绝对可以让冀州军食不下咽!

  泽幕城大捷,青州军初战告捷。

  消息传到下邳,李贤眉开眼笑,道:“太史慈真是不错,夺了泽幕城,袁绍再想南下,须得另觅一地了”。

  “若是袁绍执意夺城,那又该如何是好?”

  “泽幕城粮秣极多,大军固城而守,坚持四五个月不在话下”

  糜芳犹疑起来:“冀州军马足有十万,若是袁绍分出一部兵马,绕道南下,青州如何抵挡?”

  “田楷麾下有五千新卒,徐和手中有万余玄甲军,有他二人,青州军万无一失”

  “我听说袁绍打算引军亲征,使君不去青州吗?”

  李贤深吸一口气,道:“天子正在下邳,我身为徐州刺史,哪能擅离职守?”

  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糜芳目光炯炯,道:“袁绍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天子为天下共主,御驾亲征,名正言顺,使君何不上书恳请天子移驾青州?若是天子亲政,定会让军将一心,合力杀敌”。

  让天子御驾亲征?

  这主意让李贤豁然开朗,自从刘协入驻下邳以来,李贤哪里都不敢去,就是怕刘协胡作非为,作出什么难以挽回的事情。

  眼下,冀州军即将南下,这是李贤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能否安然度过,谁也不曾知晓。

  与其分隔两地,指挥不便,倒不如亲赴青州,振奋军心!

  想到这里,李贤已经有了决断!

  天子行宫,刘协正与卫将军董承议事。

  董承将青州面临的危机详细列出,总而言之,便是冀州势大,李贤危急!

  刘协又喜又忧,喜的是,李贤终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敌人,只有李贤败上一阵,刘协才有可能渔翁得利;忧的却是袁绍的态度,众所周知,昔日,刘协在关中落难之时,袁绍多次拒绝天子避难的请求。

  眼下,若是袁绍取代李贤,刘协岂不是刚出狼穴,又入虎窝?

  “卫将军,你觉得李贤有几成把握获胜?”

  董承锊须叹道:“六成!”

  “啊,卫将军不是说冀州军数量庞大吗?怎么又觉得李贤的胜面大了?”

  “青州军也好,徐州军也罢,李贤都将他们武装到了牙齿,精良的武器代表了难得的雄厚的实力,我虽未见识过冀州军,但是,我想,袁绍麾下绝对没有李贤这种精良的军备”

  “军备可以决定战场胜负?”

  “信或不信,再等几日便知道了”

  “也对,应该就在近日了”

  董承尚未多言,忽有内侍来报,说李贤入宫觐见。

  刘协皱起眉头,道:“他来作甚?”

  “想必与青州有些干系,陛下一问便知”

  “也罢,来人呐,传李贤觐见”

  须臾,内侍将李贤带入宫中。

  “微臣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不知李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陛下,青州军大捷”

  刘协大为惊讶,这就大捷了?不是说袁军尚未南下吗?怎么就大捷了?

  “喔?”

  李贤缓缓道来:“天子移驾下邳以来,冀州袁绍多有不臣之举,微臣再三思量,决定出兵讨伐,以正风气”。

  刘协瞪大了眼睛,半晌没说一句话。

  冀州军,十万之众,青州军,三万之众!

  三万对十万,不去老老实实待着,竟然还敢出兵讨伐,现在听这话音,还胜了!这算什么事情!

  刘协觉得很是混乱。

  李贤目的明确:“全赖天子鸿福,我军大获全胜,斩杀两千贼众,俘虏三千有余,攻占泽幕城!”

  “啊,青州军勇武,此乃喜事”

  “陛下有所不知,青州军虽猛,可是,冀州袁绍却非等闲,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御驾亲征”

  “什么?”刘协一惊而起。

  “袁绍狼子野心,大军南下,图谋不小,陛下亲征,可以彰显勇武,震慑宵小!”

  “这……”刘协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

  “陛下宽心,我青州军已胜一阵,只要天子亲征,必可趁胜追击”

  刘协势同骑虎,他没想到李贤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自己身上。

  这要是御驾亲征,一举一动岂不是全落到李贤眼中?

  刘协苦苦等待的良机岂不是浪费了?

  不成,绝不能轻易应允!

  可是,若是拒绝了,李贤恼羞成怒,那又该如何是好?

  

第544章 刘协的决断

  

  正值盛夏,外头热的流油,而下邳行宫中,大汉天子刘协却有些冷飕飕的。

  御驾亲征?

  与其说是奏请,可是,看李贤这模样,完全是一副吃定你的模样。

  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吗?

  刘协逆反心大起:“李卿,朕身子有些不爽利,怕是不能出外远征了”

  李贤眉头一跳,好嘛,想不出拒绝的借口,直接来了个“不爽利”,这说法当真是苍白无比。

  现在能够不爽利,以后就能爽利!

  李贤深信这一点。

  “陛下,可曾让御医查验查验?”

  刘协摇了摇头,道:“未曾”。

  “陛下定要多多保重,万勿讳疾忌医呀”

  刘协很是尴尬,低声道:“朕明白”。

  其实,真病还是假病,君臣二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没有戳破,不过是为了日后相见好说话罢了。

  一番短暂的谈话,四周的宫女都避得远远的,这是为了避嫌,更是为了保密。

  李贤麾下的暗卫无孔不入,他将哨探运用到了极致,与此同时,为了防备敌人可能出现的细作,李贤采取了诸多手段。

  侍女远避,不过是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刘协都觉得李贤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宫廷是天子的家,与李贤何干?

  想归想,只要李贤一日不倒,刘协便不敢轻易拂逆他的意思。

  州郡刺史,这官职可不是什么虚衔,而是实实在在,一步一步打下来的。

  从一介游缴到现在,李贤的每一步都血腥累累。

  不到万不得已,刘协不想图穷匕见。

  宫外的一千新卒,关键时刻能否堪用还是个问题,万一惹恼了李贤,刘协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

  眼下,刘协提出身体不适的说法,顿时让气氛尴尬起来。

  按照刘协的想法,李贤一定会不依不饶,谁曾想,李贤竟然绝口不提御驾亲征之事,就好像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过一样。

  须臾,李贤告辞离去。

  这时候,刘协反而疑惑了。

  李贤这是什么意思?

  究竟需不需要御驾出征?

  刘协已经表明了态度,唯一可虑的便是李贤的想法。

首节上一节501/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