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414节

  审配急道:“别驾,士卒军心可用,军心可用呀。若是就此离去,只怕这两万精锐便废掉了,营中军心士气一落千丈,到时候便是想战也不能战了,别驾,请下令吧”。

  凝眼落寞的回望了对岸一眼,田丰翻身下马,一一搀扶起跪在在地的各员大将,他从怀中颤抖的摸出一卷布帛,目光在上面略一停顿,他转手交给了审配。

  审配疑惑的接过布帛,只见上面用浓稠的墨汁写着寥寥一行字“天子初至青州,青州军必定狂妄好战,元皓好自为之”。

  字不大,但却运笔如刀,每一笔每一划都凶狠的割在了王远的胸口。

  “这,主公他”王远目结舌,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千里之外的袁绍仿佛能够未卜先知,着实令人惊讶。

  “传与众人看了吧”,田丰一向挺直的脊梁在这一瞬间弯下了许多。

  片刻之后,审配等人皆是拜伏在地,他们面朝冀州的方向大声悲戚一声“使君!”

  他们明白了,为什么大将军在接连几次进攻中畏首畏脚,为何又先让精锐过河,这一切,都是因为袁使君的缘故……

  “别驾用心良苦,可叹我等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请治中责罚!”冀州军将面色羞愧,他们压根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这等隐情。

  “明白了,那便上路吧”,说罢,田丰转身上马,但一个踉跄,却差点钻到马肚之下。

  冀州军将大惊失色,皆是惊呼道“别驾!”

  却见田丰张口喷出一股血雾,竟似气郁成疾!

  “别驾!别驾!”接连的呼喊终于重新唤醒了田丰。

  田丰自挥手,艰缓的说道“莫让军士看见,早日返回冀州,李贤到了,冀州危矣!”

  冀州军将相顾骇然,是呀,连李贤都来了,青州军的主力还会远吗?

  甚至,他们还同时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莫非,那六千兵马只不过是田治中故意抛下的包袱?

  面色煞白一片,他们再也不敢往下想了。

  冀州军终归是退去了。

  没有浮桥,骑军无法渡河追击,只能目送冀州军远去。

  立在平原城的最高处,徐干望见北方的青州旗帜与冀州旗帜混杂在一起,耳中听到系屡屡的战马悲嘶声还有士卒的呐喊声,嚎叫充斥整个天空。

  飞溅而起的血花、突然掉落的人头,这些情景在朝阳的映射下,照出了一种凄惨的美。

  “李使君来的真是时候呀!”徐干哈哈大笑,笑声极为欢快。

  城头的人只见到那杆李字大旗所到之处,冀州军纷纷逃避。

  忽然从最北方传来一声巨大的喧哗声,接着冀州军的那杆袁字大旗竟然倒下来了。

  徐干诧异的握起拳头,将旗为军之胆,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冀州军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田丰没有派军回援吗?

  若是田丰回援,仗还有的打,谁死谁活也是个未知数。

  然而更令他们惊讶的还在后头,那密密麻麻的冀州军竟然跪下了!

  他们抛出了手中的武器,垂头丧气的跪在地上!

  兴冲冲赶来的胡庸与周仓原本想与冀州军好生厮杀一阵,哪知道却遇到这种事!

  这就好比蓄力一击的壮汉运足气力但却打在了棉花上一样,让人很不舒服!

  尚未过河的六千冀州军,千余人战死,另有五千多人投降,辎重完好无损,尽数划归青州军所有。

  战事结束,清点降兵,打点收获的事情自然不需要李贤亲自去做。

  天子正在城中,李贤需要与他见上一面。

  平原城,刘协很是紧张。

  李贤是否嚣张跋扈?他真的像之前那般忠心吗?

  长期在董卓、郭汜、李的压迫下,刘协早就炼就了一颗七窍玲珑心。

  为了以示尊重,刘协带着文武官员,亲自迎出了北门外。

  只见视野中那杆李字大旗迎风招展,旗下那员赤袍将一马当先,率领三十多员骑士直奔城门而来。

  就在堪堪可以看清马脸的时候,马上的骑士陡然一提马缰,军马长嘶而立,急急的停了下来。

  随手把手中的马缰抛给身后的护卫,李贤大步上前,单膝着地,嘴里道“青、徐刺史李贤拜见陛下”。

  还算本分!

  第一次见面,李贤就给刘协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刘协笑的眉毛都弯了起来,李贤胜而不骄,果然是厉害,面上大笑出声,“哎呀,李使君何必多礼,快快请起,快请起”。

  “拜见李使君”,李贤刚起身,就见徐干等人皆是躬身作揖,向他行礼,便是连赵云都不例外。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当着天子的面,李贤可不想表现的太受爱戴。

  在李贤眼中,天子刘协是一名身材瘦削,但眉目间颇有英武之气的少年。

  只是,兴许是过去的经历积郁了不少闷气,使得刘协看上去很是老相。

  李贤情绪复杂,在后世的历史上,这位可是大汉朝最后一位天子。

  但凡涉及到最后,情绪中难免会带上些许同情、感伤。

  现在,李贤已经改变了历史,他将天子接到了青州,那么,刘协又有怎样的命运?

  又在门口寒暄了几句,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直返平原城。

  城内,早已经备下了丰盛的酒宴。

  一开始,便听李贤说道:“诸位,陛下莅临平原,我等理当有所表示,来,诸位随我恭祝陛下!”

  “恭祝陛下”

  众人一饮而尽。

  这几日,刘协谦逊的姿态很是吸引了不少军将的好感。

  若是刘协咄咄逼人,事事摆出天子的架子,说不定早就没人理他了。

  可现在,刘协自己把自己的态度放得极低,从不多言擅专,指手划脚。

  越是如此,众人越不敢小觑于他。

  大汉天子呀,谁又敢真正怠慢了他?

  众人酒过三巡,便听胡庸笑道“使君此番一击奏效,立此大功,当满饮此盅!”

  李贤笑道:“若非诸位竭力守城,杀散田丰主力,又岂有今日之功?依我看,这酒嘛,当与诸位共饮!”

  “也罢,满饮!”

  周仓也不多话,捧起面前的酒樽就咕咕咕的喝了起来。

  片刻之后,李贤依样施为,他面色平静的把酒樽翻转,笑道“如何?”

  “使君海量”

  刘协位居上首,李贤、太史慈分居两侧,其余军将各分军职落座。

  一行人酒足饭饱,聊的很尽兴。

  自始至终,刘协都在偷偷打量李贤。

  不到而立之年便身兼数职,麾下更是有青、徐两州这等重镇,这样的人物,放眼整个大汉朝又有几个?

  吕布吕奉先何等人物?连刘协最痛恶的董卓都死在他手下,可是,到头来,却还不是死在曹操军中?

  袁绍一门四世三公,大汉朝数得着的大士家,横行冀州,难得一败,可是却三番两次败在青州军之手。

  曹操、袁绍,这都是一时豪杰,麾下兵马实力强劲,可是,他们都没能在李贤手中讨得好处!

  这说明什么?说明李贤兵强马壮,麾下军将皆是良将。

  一个李贤并不可怕,怕的是李贤有了帮手!

  刘协深吁一口气,他想到了世人给李贤的评价“治世能臣”。

  能臣?真是能够为大汉所用吗?

  事到临头,李贤写的反而畏首畏脚。

  不过,青州军,未曾一败!这是无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

  像这等实力军将,若是能够彻底收入麾下,对己方又是何等的助力?

  刘协在琢磨李贤的同时,殊不知李贤也在琢磨他。

  从后世穿越而来,李贤骨子里并没有太过深厚的“君臣”观念,只是,当今世道,“礼孝仁义”缺一不可,若是李贤流露出太过随意的模样,一定会被他人认为“嚣张跋扈”,不为臣子!

  根据李贤的观察,刘协心思细腻,有极强的警惕心,这样的君主,对自己是福还是祸?

  李贤与刘协的第一次见面,很快便结束了。

  胡庸不依不饶:“陛下、使君,咱们好不容易聚上一聚,再寻些节目助兴”。

  李贤不置可否,他也想借此机会看一下刘协会怎样。

  刘协表现的中规中矩,道:“李使君从徐州奔驰而来,尚未休整又袭击了冀州军后阵,我认为该让他好生歇息”。

  赵云与陈到等人颌首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是我等大意了,此时,该让乌桓人好生休息一番,若不是他们,哪能轻易取胜,现在该让大家伙好生休息才对”。

  “没错,酒足饭饱便去休整休整,改日再做庆祝!”刘协以李贤长途跋涉急需休眠为由,拒绝了歌舞再续的建议。

  李贤喜静不喜动,刘协所言,恰好说到了他的心坎。

  

第467章 连弩与忠义庄

  

  成功接到了天子,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挟天子以令诸侯?

  后世的历史上,曹操之所以敢那么做,却是因为曹军势力强大,其他军阀敢怒不敢言。【】

  挟持天子,号令天下的事情,董卓不是没做过,可他等来了什么?

  天下各路诸侯群起伐之!

  若不是西凉军卒勇不可挡,各路诸侯勾心斗角,人心不齐,董卓又怎么可能凭借虎牢关连胜数阵?

  同样的事情,如果换成其他任何人,决不可能挺下来。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由不得人三思而后行。

  眼下,李贤占据青、徐两州,麾下有九万兵,江东孙策、辽东公孙度、公孙瓒算是盟友,除此之外,荆州刘表、兖州曹操、冀州袁绍以及关中郭汜、李这些强力军阀都是李贤的敌人。

  单挑对阵,李贤不惧任何人,可若是群起攻之,青、徐两州能够撑住多久?

  天子刘协抵达青州的事情,绝对瞒不过太久,好在李贤也没打算瞒。

  一旦公诸天下,真正恼羞成怒的还是关中郭汜、李他们,至于刘表,有孙策牵制,他该不会轻易出兵,也就是说,李贤要担心的还是曹操、袁绍二人。

  倘若曹操、袁绍与郭汜、李联手,那李贤肯定会很是头疼!

首节上一节41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