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394节

  骑军缓缓而行,次第有序,赵云打马而立,目光从骑卒身上依次扫过。

  成功从郭汜手中救出天子,青州军成就感十足,而泗水一役,赵云让众人见识到,西凉军并非不可战胜。

  天下强军,当属青州!

  军卒的荣誉感要经过无数次胜利才能积累出来,赵云麾下的这种精骑,已经具有了荣誉感,他们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青州军前进的脚步,就算西凉军也是一样!

  信心爆棚之下,军心士气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赵云看在眼中,喜在心头。

  孤军在外,最怕的就是士气低落,眼下这种情况,起码让人坚信,一定可以回返青州。

  一骑又一骑打马经过,当赵云与刘协对视过后,刘协投来赞许地一瞥,赵云微微颌首。

  刘协如此知情知趣,却也让赵云省去了很大的力气。

  如果刘协摆出天子的架子,硬要什么排场,就算以赵云之能,却也难以顾及周全。

  赵云暴露身份,虽然将自己陷入危险境地,可在某种程度上却转移了他人视线。

  毕竟,谁也想不到,赵云军中会藏着刘协这样一条大鱼。

  青州骑军秩序井然,没有一人交头接耳,他们只是默然前行。

  韩守虎看在眼中,赞在心头,青州军果然有强军风范,他的选择,没有错,赵子龙这等猛将,值得结交。

  不多久,韩守虎来到赵云跟前。

  “久仰子龙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方知传言非虚呀”

  赵云淡然一笑:“韩将军客气了,今日却是叨扰了,不过,之前应允的条件依旧有效,三日之内,会有人将东西一一奉上”。

  韩守虎当然相信赵云,像他这等人物根本不屑于撒谎。

  赵云说三日内会送来银钱,那么,三日内就一定可以见到银钱。

  只是,如果接受了银钱,那便说明韩守虎与赵云之间达成了交易,互不相欠,相反,如果韩守虎不接受银钱,那么,赵云便欠他一个人情。

  韩守虎颇懂投机,李贤吞并徐州,成为大汉朝数一数二的实权人物,而赵云又是李贤麾下头号骑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交好的机会,韩守虎自然不会错过。

  “子龙将军说笑了,如果是其他人,便是再多的银钱我也不会让他过境,可是,换做子龙将军就不同了,我分文不取,只因为敬仰你的赫赫威名”

  赵云皱起眉头,这韩守虎怎么不按套路出牌了?

  站在赵云的角度上,他巴不得韩守虎痛痛快快地接受银钱,那样的话,钱货两讫,大家一拍两散,日后山高水长,再无相会之日。

  可是,如果韩守虎不要银钱,那事情就复杂了,能让一个爱财如命的家伙转变想法,他一定所图更大。

  想到这里,赵云忍不住试探道:“我听魏茂说过,韩将军颇受曹操重用,只是不知为何这一次却要助我,难道不怕日后曹操秋后算账吗?”

  韩守虎大笑:“谁看到你从这里经过了?没有人,没有人看到青州军从我这里出现,再过半个时辰,在西侧十多里便会出现大片的马蹄印,我琢磨着,那可能是引得西凉军突袭的罪魁祸首”。

  赵云眼前一亮,他没想到韩守虎竟然如此能耐,连伪造马蹄的手段都施了出来。

  只是,韩守虎分文不取,却偏偏又帮了这么大的忙,他到底想要什么?

  想到这里,赵云直截了当地说道:“韩将军,咱们直来直去的吧”。

  “好,单凭子龙将军吩咐”

  “你不要银钱,想要什么?”

  韩守虎哑然失笑,道:“我想要什么?如果你或者我不幸战死,我想要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反之,如果李使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子龙将军你水涨船高,地位更升一筹,到了那时候,我再向你提要求也不迟”。

  赵云停滞片刻,只得颌首。

  韩守虎“哈哈”大笑,道:“子龙将军果然是爽快人,他日我若是在兖州待不下去,还望子龙将军在李使君面前美言几句,允我几口饭吃”。

  这却是小问题,韩守虎今日肯让出道路,这等于帮了李贤一个大忙,按照李贤有恩报恩的秉性,一定不会亏待韩守虎。

  想到这里,赵云颌首表态:“你且宽心,我家使君最是宽厚,你若投奔徐州,绝不会受到任何刁难”。

  “有子龙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赵云微微拱手,道:“后会有期”。

  话音刚落,最后一名骑军也已经顺利过了虎口寨。

  自始至终,韩守虎麾下军卒都没有出现过激的行为,由此可见,韩守虎对军卒的约束力之强。

  赵云麾下的青州军虽然精神高度紧张,却也没有露怯。

  等到青州骑军彻底离开虎口寨的时候,寨中副将忍不住惋惜道:“大兄,那银钱咱们真的不要了吗?”

  韩守虎瞪大眼睛,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嘴里道:“都跟你说了,那事情往后你提都不要提,否则的话,只会让人小看了我们?”

  副将很是不解,“一直以来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大兄你也说过,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蠢货,钱不是万能的,像赵云这等人物,下一次遇上了,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现在能够施恩于他,往后定会得到百倍的报答”

  “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准,大兄,咱们还是说说眼前的事情吧”

  “嗯?”

  “就在刚才,济阴郡已经来了公文,说有两股骑军在郡内流窜,让我等多加小心”

  “这于我们何干?”

  副将放低了声音,道:“纸是包不住火的,人多口杂,万一有蠢材说漏了嘴,那又该如何是好?”

  “刚才过境是自家人马呀,有什么不妥吗?”

  副将瞪大了眼睛,半晌无语。

  韩守虎循循善诱,道:“适才那伙人马拿出公文印契,确是自家兵马,所以我们才放他们过境的呀”。

  副将眼前一亮,是呀,与敌勾结这种事情,须得证据确凿才可以定罪,否则的话,只会动摇军心。

  一直以来,韩守虎都表现的很守规矩,他虽然贪财,但是,在拥护曹操的立场上却从未动摇过,说他“纵敌过境”起码得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放了贼人,对韩守虎有什么好处?

  再者,只要赵云逃走,所谓公文印契一事便成了无头公案,谁能查出真假?

  这等事情,只要拖下去,多半也就不了了之了。

  副将琢磨半晌,越想越觉得韩守虎计谋无双,他由衷地赞道:“大兄妙计,小弟不及呀”。

  “哈哈,咱们还是提高警惕吧,万一西凉军也杀到这里,待会儿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喏!”

  青州军走后,虎口寨反而加强了戒备,摆出一副枕戈待旦的模样。

  远离虎口寨,青州军已经进入了山阳郡,这时候,刘协终于忍不住问了赵云一句:“子龙将军与那守将是熟识?”

  赵云缓缓摇头:“萍水相逢,未曾相遇过”。

  刘协不解:“那他为什么会放我们过境?”

  “守将是魏茂的同乡,一开始,他答应以银钱开道,只是后来却不知为什么反悔了,我现在也两眼一抹黑,搞不清状况”

  刘协凝眉不语,半晌之后方才说道:“我明白了,那守将定是被子龙将军的勇武震慑住了,所以才甘愿让行”。

  赵云只是笑了笑,并未回答。

  刚开始见到刘协的时候,这位大汉天子愁眉苦脸,眉目间俱是愁苦之色,可是,奔袭流转的这些日子,刘协的心情竟然日渐好转。

  像今日,刘协竟然说了这么多的话,这在往日里是极少见的。

  赵云心中疑惑,刘协会一直这么顺从吗?他可是大汉天子呀,骨子里流淌着高祖的血脉,现在的蛰伏,并不代表以后不会爆发。

  初脱牢笼,难免会心情愉悦,可是,一旦刘协入驻徐州,见惯了前呼后拥的场面,难保不会滋生出其他的**。

  正所谓饱暖思银欲,生活在饥饿线上的人物,哪有心思考虑其他?

  刘协可是大汉天子呀,他会心甘情愿地做傀儡吗?如果他要求李贤征伐四方,那又该如何是好?

  “子龙将军,前方是个路口,我们往何处去?”

  正思虑间,忽有军将前来问询,赵云当即收敛思绪,端详起来。

  这是一个三叉路口,每一处都有深深的车辙。

  没有路牌,哪里才是正确的道路?

  赵云摸出舆图,心中有了大致的想法,可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唤道:“魏茂何在?”

  “小人在此”

  大军成功度过虎口寨,魏茂也算立了一功,沿途间,赵云几次考量,竟然发现魏茂对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却是一个天生的向导。

  “中路可抵昌邑,对否?”

  魏茂颇为惊异,他没想到,赵云一个外乡人竟然熟知路途,当下颌首应道:“不错,中路最为便捷”。

  “好,那便走中路”

  说罢,赵云把鞭一指,当下,军卒们便往中路而去。

  “子龙将军,哨骑在八里外发现西凉军的踪迹”

  赵云心头一跳,西凉军总是阴魂不散,“对方可曾发现我们?”

  “没有,不过,西凉军似乎发现了蛛丝马迹,他们正往我们的方向而来”

  没有地利优势,赵云不打算再与西凉军硬拼了,他下令道:“传令下去,大军提速,务必甩开西凉军”。

  “喏!”

  八里开外,西凉军将张苞冷着脸,脾气暴躁无比:“什么?还没有发现那伙流寇?饭桶,都他娘的是一帮饭桶!”

  “将军息怒,咱们不是已经截了两支信使,都是曹操下令加强戒备的军令吗?这说明曹操已经有了警惕,接下来,流寇必将寸步难行,咱们抓到他们的机会更大了”

  张苞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

  流寇兵马不过一千,与西凉军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张苞而言,除非曹操动用大军,否则的话,这四千多骑军在兖州将所向披靡,可是,流寇就不同了,只有千余骑军,遇到像样的军寨都难以攻打,只能绕道而行。

  “哨探范围继续扩大,务必查清流寇所在”

  “喏”

  “一个时辰之内如果依旧一无所获,提头来见”

  “喏!”

  兖州,曹操正在舆图前沉思。

  西凉军张苞所部四千骑军正在济阴郡,沿途间,烧杀劫掠,劣迹斑斑,如果曹操不能将其歼灭,他在兖州的威望必将一落千丈。

  好不容易才从吕布手中得了兖州,曹操自然倍加珍惜。

  至于西凉军的目的,那千余流寇,曹操并没有投注太多心思。

  虽说千余流寇才是吸引西凉军的罪魁祸首,可是,他们似乎只是途经兖州,沿途间并无暴行,这一点,让曹操很是不解。

  流寇到底得了什么?竟让西凉军如此紧追不舍。

  此时,天子刘协失踪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兖州,曹操自然不知道,大汉天子就在他的治下。

  前些日子,幕府功曹毛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曹操仔细一琢磨,觉得利大于弊,所以他应允下来,决定在妥当的时候接出刘协,号令天下。

首节上一节394/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