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378节

  陈虎的分析很是冷静,竟让人无言以对。

  那偏将犹豫一番,最终只好长叹一声作罢。

  对于荆州军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将守军引出城外,只是,守军岂会就范?

  陈虎独自前行,堪堪来到了守军射程之外的地方,嘴里道:“对面是何方鼠辈,某乃零陵陈虎,谁来一战?”

  本以为守军不会有任何答复,谁曾想,“吱嘎嘎”,城门忽然开了。

  陈虎忍住心头震惊,他冷晒一声,打马向前,嘴里道“我道是哪个送死鬼,原来是你这红脸贼,等着,某来也!”

  说罢,陈虎纵马上前,摆出一副与出城守将搏杀做一处的模样,也只有这样,城头的守军才不会多做阻拦。

  从城内出城的人手却是徐州军将陈到。

  自打陈到接到信鸽传令的捷报之后,他便明白,必须出城厮杀,只有这样,他的功绩才配得上李贤的赏赐。

  独领一军呀,这是何等的荣耀?

  李贤对陈到如此信赖,自是让陈到感恩戴德。

  陈虎兵少,若是不战而逃,很容易让养精蓄锐的守军打个落花流水,加上荆州军本身又是远道奔袭,如今他们连站都站不稳,更别说与敌交战了。

  为今之计,陈虎只好打着擒贼先擒王的念头,若是一刀斩了陈到,那时荆州军士气大振之下说不定就能大败徐州军。

  咯咯的马蹄声在黑夜里传出了老远老远,一百余步的路程转瞬即至。

  在陈虎身后,千余荆州士卒缓缓的往前压上,他们明白,今夜是死是活,就要看他们的将军能否胜了这一场。

  陈虎的胯下是一匹高大健马,只不过连续一整天的山路也让它有些吃不消。

  陈到大步向前迈出,单手握刀,冷冷的立在两军阵前。

  见此情景,陈虎双腿一夹马腹,疲惫的战马悲嘶一声之后杨蹄如飞,硕大的黑影急速的向着陈到冲来。

  陈虎龇牙一笑,手中的长刀已经高高扬起,“杀!”

  这一声大喊,撕裂了空气,在两军阵前来来回回的传出了好几阵回音。

  “杀杀杀!”荆州军卒卖力的嘶喊着,为自己的将军打气。

  城门依旧敞开着,大队大队的守军冲出城外。

  陈刀单手擎刀,像一尊冰冷的石雕一样矗立不动,幽冷的夜风荡起他头盔下的几缕乌黑长发,飘飘洒洒的,盖住了他嘴角的一丝不屑。

  “死!”

  陈虎怒吼一声,右手奋力往下一挥,寒光闪闪的长刀在夜空中划出一刀诡异的弧线,直奔陈到头颈。

  陈到巍然不动,镇定的目光冷冷的顶住扑面而来的那一抹亮光,在间不容发之际,他的身躯忽然往后一仰。

  志在必得的一刀陡然落空,巨大的羞怒让陈虎焦躁的怒喝出声,奋力的勒住马缰,他打马后转,又向陈到冲来。

  这一次,陈虎竟想与陈到对拼几个回合。

  陈到悠然一笑,他等的时机终于到了。

  陈虎奋力一勒马缰,胯下的战马悲鸣一声人立而起,见此情景,陈到手中的刀急速的往上举起,血光闪过,战马亡,陈虎落地。

  毫无防备的陈虎轰然落地,腾然飘起的沙尘迷了他的眼睛,他奋力的摇晃着脑袋,试图重新看清对手,但脖子上的那一处冰凉已经告诉他,他败了!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片刻的寂静之后,徐州军马的呼喝颇为响亮,他们看到了手势,于是排着严整的队列,一步一步的往前压进。

  荆州军已经没了誓死一战的勇气,他们落荒而逃,但不少人在转身的瞬间跌倒在地,累的怎么也爬不起来。

  “杀了我吧”陈虎悲凉的说了一句。

  陈到冷哼一声,他麾下的亲卫已经冲了过来,几个呼吸,就把陈虎捆了个利落。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陈到心道“李使君,我陈到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赖”。

  城外,虽然依旧有荆州军的其他兵卒,可是,陈虎束手被擒,整个荆州军不值一提。

  张生急忙统领大军连退三里,对他而言,当务之急是保全性命,至于攻城拔寨,这压根不在张生的考虑范围。

  庐江郡,天气热了起来。

  敌我双方的尸首必须及时清理完毕,否则的话很容易沾染“毒气”。

  这几日,荆州军没有发起一次攻势。

  荆州军缺粮了!

  自从周瑜、甘宁联袂收拾了江东水军,陈虎的数万大军便没了粮秣补给,只能坐吃山空。

  没有稳定的粮秣来援,再多的粮秣也撑不住两万大军的日夜消耗。

  枞阳未丢的时候,枞阳算是一个粮秣补给基地,然而,随着枞阳的易手、黄祖、陈虎的战败,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

  粮秣无多,而徐州军的战力众所周知,张生可不想落入徐州军的圈套之中。

  枞阳城怎么看都是个陷阱,为此,荆州军已经折损了足够多的军将。

  不成,必须今早将情报上报!

  侥幸存活的荆州军将决定联袂上书,除非援军抵达,否则大事休矣。

  荆州,刘表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半旬之前,自家兵马尚且势如破竹,可是,到了现在,却沦落到这般田地?”

  是军卒缺乏锻炼?还是由于其他的缘故?

  下邳,一伙骑军风尘仆仆,意图入城休整。

  门卒及时劝阻:“来人止步,可有军令?”

  高顺摸了半晌方才摸出一物,道:“这是李使君亲自赏的信物,不知可否充当军令?”

  门卒看得仔细,铜质的牌子上面确实是有一个令字,之前,门卒曾听人说过,类似的铜牌李贤只使人打造了三个,由此看来,这第三个怕是落到了高顺手中。

  “可以,诸位入城之后务必谨慎小心,若是与人起了争执,即刻报与郡府知晓”

  “多谢兄弟指点”

  军卒知道自己的话对方压根没往心里去,他瞪大了眼睛,盘算着待会儿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高顺囊中羞涩,掏摸不出太多东西,可是,貂蝉母女身上却有大量的钱财,她们拿了一快银锭作为赏赐。

  城门卒自然千恩万谢,他们大喜过望,这样一块银锭市值数百枚大钱。

  入城之后,高顺、貂蝉一行径自往刺史府而来。

  距离府邸不过两百步远的地方,高顺看到在郡府门前聚拢了一群人,正是李贤一行。

  一个貂蝉当然不值得李贤闹出这么大的排场,可是,如果加上高顺,这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尚未穿越的时候,李贤便喜欢高顺的陷阵营,如今有机会领导这样的牛掰角色,李贤觉得干劲十足。

  陷阵营呀,自古以来公认的精兵!

  吕布帐下虽有八名大将,可是,唯有张辽、高顺才算是人中龙凤,其余人等同样优秀,不过与张辽、高顺比起来总是欠缺了些什么。

  “拜见李使君”

  “妾身见过李使君”

  该来的总归要来,高顺认出李贤之后,第一时间出言问好。

  貂蝉也放低姿态,主动示好。

  接下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高顺、貂蝉母女都要在李贤的羽翼下生活,这时候放低姿态,搞好关系很是重要。

  李贤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

  毫无疑问,貂蝉、高顺都是聪明人。

  

第443章 收服高顺的第一步

  

  为了以示尊重,高顺的八百陷阵营军卒并没有进入城中,随同貂蝉母女一同入城的只有十八名并州骑卒。【】

  高顺并不是桀骜不驯之辈,貂蝉更是久经世事,他们两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下邳是李贤的地盘,如果甫一入城便表现的咄咄逼人,即便李贤当面不说,心里也会十分不爽。

  刚开始,听闻高顺、貂蝉拜访的消息,李贤便激动不已。

  陷阵营高顺呀,多少三国迷最爱的大将,为了他,李贤决意出门相侯,至于貂蝉,就算她再不识相,看在高顺的面子上,李贤也会多加照顾。

  幸好,貂蝉与高顺颇懂人情世故,这让李贤松了一口气。

  寒暄几句过后,初见高顺的喜悦已经渐渐淡去,这时候,李贤才有时间看了貂蝉几眼。

  貂蝉,中国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她身着素装,肤如凝脂,淡眉如画,一双摄魂夺魄的眼睛,似乎只要多看几眼便会深陷其中。

  李贤急忙眼观鼻鼻观心,这才将心头蹿出的火焰压制下去。

  汉时民风开放,为了提高生育率,官府甚至提倡寡妇改嫁,这与后世的“贞洁牌坊”大相径庭。

  女子讲德,男子讲忠,因而,貂蝉身侍多人,却没有留下一句骂名,而吕布却换来一个三姓家奴的恶名。

  李贤琢磨不透貂蝉的年纪,不过,董卓乱长安也就是几年前的事情,三十出头,不到四十,这应该是貂蝉的确切岁数。

  天山童姥呀,三十多的貂蝉与十多岁的灵雎看起来不像是母女,倒像是一对姐妹花。

  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忽见高顺腾身而起,嘴里道:“临行之前,我家主公将此令牌交与我保管,此行徐州,此牌多有裨助,不过,末将再三思虑,觉得此物干系甚大,眼下既然见了李使君,还是物归原主来的好些”。

  说罢,高顺将铜牌高高举起,缓步来到李贤身前。

  这铜牌是李贤命人特制的,其效用等同于通行证,也就说,持此令牌的人可以在青州、徐州畅行无阻。

  高顺这么做,为的是最大程度上降低李贤的戒心。

  毕竟,在吕布生死不明的情况下,貂蝉母女的安危尽操李贤之手。

  陷阵营虽然有八百军卒,可是,如果没有粮秣补给,没有军械补充,这八百人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而已。

  留下令牌固然大有裨益,可是如果因为此事引起李贤不满,那就大为不妥了。

  高顺为人谨慎,自然懂得趋避厉害。

  李贤抬手接过令牌,笑道:“伯平将军客气了,客人远来,我这个做主人的自当有所表示才对,银钱财货太过粗鄙,我觉得还是这令牌最合适,如果高将军不嫌弃,这铜牌我便转赠于你,日后,我青州、徐州你可来去自如”。

  高顺颇为惊讶,就连貂蝉都很是吃惊。

  令牌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有了它,高顺甚至可以领军入城!

  可是,高顺只是客军,甚至不是李贤的麾下,甫一见面便将这等信物相赠,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李贤疯了,另外一种便是李贤信任高顺。

  李贤情绪稳定,甚至面带微笑,所以他肯定没有疯,那么剩下的便只有一个解释了:信任。

  之前,李贤从未见过高顺,他的信心由何而来?

  貂蝉心中诧异,不过,这种事情她自然喜闻乐见。

  客居下邳,高顺是唯一可以信赖的军将,李贤对他另眼相看,最起码可以保证己方人员的人身安全!

  貂蝉命运多舛,流徙多地后她深深地明白,像她这样貌美如花的女人,如果身边没有强力的护佑,只会沦为他人的玩物。

  有的女人一生只心动一次,吕布为了貂蝉肯杀死董卓,与天下为敌,貂蝉又怎会辜负他?

  若不是吕雎尚未长大成人,貂蝉绝不会苟活,她会与吕布同生共死,直到生命的尽头。

首节上一节378/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