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337节

  此番南下,李贤初步达成了战略目的。

  袁术、笮融的势力被连根拔起,笮融本人更是被李贤勒令斩杀,也许,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杀死刘备,这对于南方来说是唯一的变数。

  至于袁术,李贤觉得即便他逃出生天,却也不足为惧。

  麾下兵多将广的时候,李贤尚且不惧,更何况现在?

  兴平二年九月,杨彪、李、郭汜内斗不休,几方人马都想独揽朝中大权,号令诸侯,这种情况下,天子就成为香饽饽,谁都想据为己有,因而,明争暗斗日夜不休,军卒、官吏死伤无数。

  最终,几方人马达成协议,天子东归洛阳,郭汜、杨奉等人随驾护送,大军行至新丰,郭汜打算胁迫天子,没想到事情败露,杨奉、董承等人击败郭汜,继续随驾护送。

  李贤回到下邳后,第一时间将徐庶唤到身边。

  “元直,我这里有件东西,你看看吧”

  徐庶看罢之后脸色大变:“主公意欲何为?”

  李贤给徐庶看的东西自然就是血衣诏,思来想去,唯有徐庶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人。

  陈宫虽然计谋无双,可遇到这种大事,李贤却也不敢轻易信他。

  徐庶就不一样了,李贤只是一个小小县尉的时候,徐庶便在李贤身边出谋划策。

  六年来,毫不客气地说,李贤能有今天,有一半的功劳是因为徐庶。

  如果连徐庶都不可信,那李贤真的不知道谁还可以信赖了。

  天子受人胁迫,这对于天下人来说并不是秘密,徐盛只是没想到,千里之外的天子竟然将希望寄托在李贤身上。

  虽说,徐盛对堂堂天子并没有多少敬意,可他意识到,血衣诏对于李贤,对于青州、徐州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只要把握妥当,李贤可以借此机会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意欲何为?自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众所周知,后世里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军阀,这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密不可分。

  虽说,后来曹魏立国的时候,刘氏皇族成为绊脚石,可对于借此取得的好处来说,弊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从广陵回返下邳的路上,李贤脑子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那便是抽调精兵,从兖州进入洛阳,救出皇帝!

  当然了,说来简单,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选将极为重要,千里奔袭,其人一定要有勇有谋,否则的话,绝难成事!

  此时,听到徐庶发问,李贤便说道:“我打算出兵救驾”。

  徐庶皱起眉头:“多少兵马?谁做主将?”

  “步军过慢,这时候只能靠骑军了,赵云赵子龙如何?”

  徐庶微微颌首:“赵子龙能征善战,可堪大用!”

  “元直,你觉得我需要接诏行事吗?”

  这句话可谓诛心至极,不过,徐庶听罢却没有表露太多的想法,他只是淡淡地说道:“天子毕竟是天下共主,有他相助,很多事情可以事倍功半,而且,若是主公招贤纳才,也可名正言顺”。

  李贤松了口气,只要徐庶同意此事那就妥当了。

  后世里,袁绍曾经有机会迎接天子,可他麾下谋士却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将天子接到河北,只会妨碍袁绍行使权力,与大事无益,这样有失偏颇的观点,袁绍竟然信了!

  李贤可不是袁绍,他不想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眼下,既然徐庶同意,那便说明大事可成。

  只不过,眼下赵云正在兖州,李贤须得见到他,与他面授机宜,否则的话,只怕赵云难免会心生疑虑。

  十日之后,李贤见到了赵云。

  此时,曹操在兖州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徐和的玄甲军被乐进牵制的死死的,而吕布大军却在曹操的攻击下连败数阵,如果不是高顺的陷阵营大发神威,说不定吕布的数万大军已经溃逃一空了。

  甫一见面,李贤便说道:“天子蒙难,小人横行,我打算为君分忧,子龙以为如何?”

  赵云眼前一亮,李贤这是打算救出天子吗?

  毫无疑问,如果李贤能够立下救驾之功,其身份地位必将攀升不止,只是,徐州与三辅之地相隔千里,李贤能够成功吗?

  朝廷虽然势微,然而,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天子的地位依旧至高无上。

  郭汜、杨奉等人的行径早就激得人神共愤,只是相距太远,鞭长莫及,所以才无可奈何。

  如今,李贤流露出搭救天子的意图,忠君观念极深的赵云当即大喜过望。

  “若能救出天子,主公必定名垂千古”

  李贤正色道:“郭汜、李催,卑鄙小人,我有天子的血衣诏,此番出兵,可谓名正言顺,只是,此去长安近千里,我却分身乏术,如之奈何!”

  赵云毛遂自荐:“某愿为主公分忧”。

  李贤喜道:“若是子龙出马,我自然高枕无忧,不过,此行事关重大,乌桓骑兵怕是不能使用了,仅靠本部千余骑兵,不知可否成事?”

  “曹操、袁绍、郭汜、李催都是虎狼之辈,人数多了,反而不易藏匿行径,千余兵马不多不少,正好方便行事!”

  郭汜等人手中可是有董卓留下的万余西凉铁骑!

  即便如今郭汜、杨奉等人征战不休,可西凉骑兵却依旧强悍无比。

  真要是硬碰硬,光靠千余骑军,想来难讨便宜。

  好在李贤早有准备,他拿出一块铜牌,递交给赵云,嘴里:“到了洛阳、长安,你持这牌子去寻李氏商队,他们会助你一臂之力”。

  李氏商队便是李贤在三辅之地埋下的暗手,有他们相助,赵云成功的把握起码可以提升三成!

  赵云早就听说过,李贤手下的细作神通广大,眼下,李贤既然有所准备,那便说明此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末将必定竭尽全力救出天子”

  李贤微微摇头:“天子地位尊贵,即便事情败露,郭汜等人也不敢伤害他,反倒是你们,如果事不可为,切记,一定要保存性命,只有天子尚在,这一次不成功还有下一次,可若是折了你们,我青州骑军只怕三五年难成战力了!”

  赵云吸了口气,颌首应诺。

  数年来,赵云一直执掌青州骑军,只是骑卒数量一直没有大幅增加。

  虽说李贤从幽州交易了数千匹战马,赵云也大力训练军卒,可骑卒非同寻常,不是等闲人便可以上马杀敌的。

  下邳城外一役,赵云突击刘备,杀的陶应落荒而逃,刘备损兵折将,可为此,骑军也折损大半,后来,再三补充,也不过千余兵马。

  这一千名骑卒便是李贤心中的骑军种子,有他们,日后扩大骑军便可以事半功倍,可若是没了他们,再想炼出一支骑军出来,只怕极为困难。

  

第414章 各有图谋

  

  六年来,李贤已经成为大汉朝颇有实力的地方诸侯,有意无意中,他的敌人也越来越多。【】

  别的不说,单是曹操、袁绍便足以让人伤透脑筋。

  从徐州前往郭汜等人控制的洛阳地区,首先得穿过兖州,然后再经过张扬的地盘。

  如果李贤大张旗鼓的要去救驾,一定会引来无数的阻挠。

  血衣诏这等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少,而救驾,必须在暗中进行。

  赵云心思缜密,将救驾的任务交给他对于李贤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至今为止,李贤接到血衣诏的事情,只有赵云、徐庶以及那个传旨的太监知晓。

  天子再落魄,也是大汉王朝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无论是谁,只要将其掌控在手中,必然可以获得极大的好处。

  眼下,郭汜、李催等人为了独自挟持天子已经爆发了无数次战斗,这种情况下,倘若李贤染指天子的意图泄漏出去,必定会横生枝节。

  与聪明人交谈,很多话浅尝辄止即可,毫无疑问,赵云便是个聪明人。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李贤已经将想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赵云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能够为天子出力,赵云觉得劲头十足。

  又聊了几句,确认再无疏漏过后,赵云便告辞离去。

  此番出征,两千名乌桓骑兵没有一同前行,赵云只带上了一千名本部精骑。

  千里奔袭,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多一个人,便意味着多一份压力。

  兖州曹操、河北袁绍、河东张扬,这三名实力军阀都不是善茬,一千名骑军如何穿过他们的辖区,平安抵达?这都是考验赵云的问题,李贤没有教好的法子,只能让赵云销声匿迹,小心为上。

  在马背上,乌桓人战力无双,确实是难得的勇士,不过,此番千里奔袭救驾,需要遮掩的地方太多,如果因为乌桓人大为迥异的装束打扮暴露了身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因而,李贤与赵云商议之后,便将乌桓骑兵留了下来。

  千余精骑绝尘而去,他们每人只带了可供食用三五日的炒面以及肉沫。

  李贤麾下的文武吏员以及习惯了赵云骑军来去如风的模样,并没有人察觉出不妥。

  赵云能否成功?天子会不会反悔?

  开弓没有回头箭,以及到了这时候,李贤只能安静地等待。

  这一日,李贤没有等到赵云却等到了辽东来客。

  成功救出幽州公孙瓒之后,公孙度第一时间便抽调人手前来拜访李贤。

  东汉末年,消息具有极强的滞后性。

  李贤击败袁术,平定江东的消息还没有传到辽东,不过,即便如此,公孙度还是表现的极为热情。

  初次见面,辽东使者便奉上了极为丰厚的礼物。

  东珠百枚、老参十根、两匹千里驹以及一张虎皮,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公孙度如此知情知趣,李贤自然不好故弄玄虚。

  “公孙使君如此客气,李某感激不尽,只是敢问使者,不知公孙使君意欲何为?只要我李贤能够做到,必定责无旁贷”

  辽东使者松了口气,他不怕李贤收礼,就怕李贤油盐不进,现在来看,大名鼎鼎的青州李贤倒是个知情知趣的人。

  “我家主公对青州军械一直颇为喜爱,只是苦无机会,无缘接触罢了,如果可能,我家主公打算用马匹、药草等物品置换一二”

  几个月之前,李贤从幽州公孙瓒手中置换了不少马匹,不过,随着战事的进行,战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折损。

  虽说徐州还有不少闲置的马匹,可长此以往,入不敷出的话,李贤很快就会面临无马可用的境地。

  此番,公孙度愿意用马来交易,李贤求之不得。

  “你可回去转告公孙使君,我李贤愿意交他这个朋友”

  辽东使者大喜过望,李贤这是同意了吗?真是出乎意料地爽快呀。

  “使君英明,临来之前,我家主公已经说过,李使君用兵如神,爱民如子,他很是佩服”

  花花轿子人人抬,辽东使者好话说尽,自然让李贤心怀怒放。

  不过,李贤毕竟是李贤,这时候他认真地分析起来:“我听说幽州战事激烈,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回使君,幽州战事已定,袁军无功而返”

  “公孙瓒怎么样了?”

  “小人听说幽州在大兴土木,据说公孙使君已经将所有的钱财集中到了一处,由他亲自看管”

  李贤听的连连摇头,公孙瓒这是放弃征战厮杀了吗?怎么表现的这么怂!完完全全一副得过且过的模样。

  幸好,辽东公孙度使出了橄榄枝,否则的话,一旦公孙瓒兵败垮台,李贤真的要陷入惆怅之中。

  袁绍实力膨胀极快,虽说李贤依旧胜了两次,可那都是在袁绍无法竭尽全力的情况下发生的战事。

  一旦袁绍腾出手来,接近十万大军南下复仇,这对于李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独一面对,压力极大,可如果在辽东有公孙度时刻牵制袁绍的精力,那么李贤一定欢欣鼓舞。

  “若有可能,务必转告你家主公,便说幽州、辽东唇亡齿寒,让他不要轻易放弃幽州,只要有一线可能,便要战斗下去,我会尽可能提供便利的”

首节上一节337/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