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三有鼠大鼠二,可以配合查看,也能顺道保护王道玄。
至于李衍和沙里飞,则和仆人打听了一番城中情况,这才收拾好东西出门。
这汉阳城虽年代古老,但却并不大。
城北有府署、县衙朝廷各衙门,城西有府学、县学、书院等,而城隍庙则在城东。
刚出门,沙里飞便低声道:“怎么着,咱们先去打探消息,还是先去城隍庙?”
李衍沉思了一下,“先去城隍庙吧。”
“江湖客栈的消息,大多人人知晓,隐秘一点的,价格都不便宜。”
“直接去城隍庙,看看这边的道人好打交道么,说不定也能弄到。”
但说实话,他心中也没底。
来之前,他便已经打探过消息。
鄂州玄门的两个重镇,一是郧阳府,二便是这武昌、汉阳、汉口三城。
而这两个地方,又有明显区别。
郧阳那边,靠近武当山,乃是真武宫势力范围,佛道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即便有寺庙,也都是普通僧人。
而在这边,太玄正教的力量就明显不足。
虽然也有几座道院,三镇皆有城隍庙,但说起来,还是佛门禅宗的力量更为强大。
还有问津书院,也是儒教圣地。
也和此地的特殊环境有关。
这边附近,几乎没什么洞天福地。
但出了鄂州,洞天福地就变得密集,九华、烂柯、龙虎、天目、四明、君山、皂阁…
无论湘州还是赣州,都是正教法脉汇聚之地。
而且大大小小的法脉不计其数,即便有正一祖庭龙虎山、灵宝祖庭皂阁山镇压,也未能让太玄正教彻底占据上风。
所以武昌这边,太玄正教力量就有些空虚。
而各地也离不开玄门正教镇压,所以武昌王对佛门更加亲近,甚至武昌王府修建之时,也同时建造了宝通禅寺。
所以这边的城隍庙社令兵马,也只是做做样子,不仅数量少,也形不成战力。
郧阳府那边,是与天圣教作战的前线,真武宫又调遣了各方弟子汇聚。
可以说,这边的城隍庙,只剩小猫几只。
若非有玄祭司要登记造册,恐怕真武宫所有的玄门弟子都要抽调离开。
至于这边的执法堂,则主要是禅宗弟子。
阳呈子已经说了,即便他与真武宫关系不错,来到这边,也得不到什么帮助。
但武当山又有些特别。
不仅是玄门真武宫祖庭,同时也是江湖圣地,学习武当功夫的俗家弟子数不胜数。
这边是九省通衢,因此武当拳馆不少。
到了汉阳城隍庙,和李衍想象的差不多,这里香火并不旺盛,面积也小的可怜。
侧门口,一名小道童正在打瞌睡。
“劳驾,我等要进玄祭司。”
李衍已不抱什么希望,直接递上道牒。
这小道童也有些呆傻,望着黑色道牒,又看了看李衍,半天才反应过来,涨红了脸低声道:“居士请稍等。”
说罢,就撒开脚丫子跑进院中。
沙里飞见状乐道:“得了,看这情况,也帮不了什么忙,登记一下就走人。”
李衍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说话间,那名小道童走出门来,施了个道礼,“师傅正在帮人治病,一时走不开,二位居士请进,小道帮你们登记。”
李衍和沙里飞面面相觑,却也紧随其后。
进入院中,果然能看到,城隍庙一侧厢房外,等着几名百姓,皆衣着破旧,满面风霜,显然都是贫苦人家。
隔着大门,能看到里面一位老道正在把脉,白发苍苍,眼神平和,看到二人,也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他们跟着道童走。
李衍二人也没打扰,进入玄祭司,看着小道童将三份道牒进行登记,显然已熟门熟路。
沙里飞终于忍不住,询问道:“小道长,城隍庙里就只有你二人吗?”
玄祭司登记,虽不需要什么道行,但毕竟朝廷职责,至少得有些资历。
只派个小道童干,着实说不过去。
“嗯。”
小道童明显不善言辞,低头道:“其他师兄,都被师傅赶走了,庙里就只剩下了小道和师傅…”
第二更迟些发
第274章 江湖水深
把人赶走了?
李衍有些诧异,郧阳府那边本就抽调走不少,人手紧缺,还把剩下的弟子也都赶走…
莫非犯了什么过错?
虽说心中奇怪,但李衍却没多问。
毕竟双方不熟,也没必要多管闲事。
出了城隍庙,沙里飞便摇头道:“这边显然打听不到什么消息,还是去找江湖客栈妥当。”
说罢,二人便沿着街道在城中闲逛,寻找暗号标记的同时,也顺道留意风土人情。
对于老江湖来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分析到不少信息。
比如,这里商贸发达,沿途能看到不少手工作坊,匠人行会的力量,绝对不小。
与宜昌那边有些不同,城中以汉人为主,身着土家苗家衣物者,只是偶尔能看到几个,还都是远道而来,买卖物资者。
因为附近有驻军数万的武昌卫所,还有问津书院,文风鼎盛,所以街上身着武袍儒袍者众多。
终于,跑了小半个汉阳后,他们才找到一座江湖客栈,门口廊柱石座上,刻着祥云与荷花。
与其他地方的江湖客栈一样,大堂里挤满了人,都是一些普通江湖客,既有江湖艺人,也有挑着担子的货郎。
里面很是热闹,甚至有些喧哗。
一名老者站在大堂中央,眉飞色舞,唾沫横飞道:“这次盛事,可是少见啊,少不得要见到不少高手……”
跑堂的店小二,也是白毛巾搭在肩上,正靠在门口,听着老者说话。
见李衍二人走来,连忙迎上来。
沙里飞直接做了个手势,开口道:“相家(内行),先啃牙淋(喝茶),再听听风(打听消息)。”
店小二顿时了然,恭敬抱拳,随后抬手道:“二位客官,里面请。”
说罢,将二人引至角落一张桌子。
沙里飞低声问道:“啥事,这么热闹?”
店小二却也没隐瞒,微笑道:“二位面生,怕是刚来汉阳吧,过段时间,便是端阳节,鄂州不少江湖同道,都在往这边赶。”
“武昌王府想聘请一些高手侍卫,便趁着机会,要办一场擂台赛,由三城神拳会共同操办,奖赏很是丰厚,怕是会吸引不少人。”
“那位是评门说大鼓书的风老爷子,今日喝得尽兴,正在聊此事。”
“哦?那正巧了…”
李衍一听便来了兴趣,叫了壶“玉叶长春”,又要了蜜饯、花生、紫苏膏、雪花酥四样茶点,坐下来静静倾听。
“俗话说学得好武艺,卖与帝王家…”
那评门老者说的尽兴,忽然从颈后抽出扇子,哗啦一下展开,扇了两下,才继续开口道:
“江湖这碗饭不好吃啊,如今世道有些乱,若是能栖身王府,不失为一个好去处,而且还有诸多便利。”
“因此,附近武行几乎都会派出顶梁的弟子,这些人平日里可少见,更何况凑在一起较量,诸位可莫要错过机会。”
“若是能进王府,何须风雨里受罪。”
“风前辈你不开玩笑么!”
一名货郎乐道:“咱们这点拳脚功夫,顶多用来防身,跟武行那些人打,不是自找麻烦么。”
“您不如说说,都有哪些高手,到时咱们也能去开开眼啊!”
“说的是,风前辈见识广,给咱们说说!”
“小二,再给风前辈上壶好茶!”
围观众人顿时起哄。
这评门的老者,也是个人来疯,见众人捧场,更有兴致,扇子一收,啪得一声拍在手上。
好似醒堂木,大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评门老者这才悠悠道:“汉阳武昌这块码头,可是宝地,汇通南北,勾连九省,武行自然也极其兴盛。”
“且说咱鄂州本地,便有洪门拳、孔门拳、岳家拳、鱼门拳,传承许久,习练者众多。”
“洪门拳起自宋太祖,号称‘三十二手定天下’,刚猛有力,大开大合,以力制胜。程氏武馆的程百山正值鼎盛,听说已快踏入化劲,如无意外,会亲自出手…”
“孔门拳和儒教关系莫逆,擅刚柔之劲,既能以刚克刚、又能以柔化刚,出战者,应该是问津书院的几位护院…”
“岳家拳自然不用提,很可能是雷家的雷破山,年纪轻轻,便已在江湖上打响了名声…”
“鱼门拳的白氏三兄弟,乃是长江码头上一等一的好汉,这次肯定不会错过热闹。”
“往南,有赣州和湘州二地武行,硬门拳、巫家拳、薛家拳,都已在此立足多年,都有顶梁的高手出战。”
“但真正的看头,还是少林、峨眉、武当、青城几派,他们说不定,会派出擅长武法的高手出战。”
“可惜,因为西南战事,武当、峨眉等派,都已召集弟子回山守护,恐怕这次,会是禅宗一枝独秀。”
有人不解道:“说起来,都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自然是性子傲,即便王府发出重赏,也不会为了那点银子上擂吧?”
“哈哈,这你就不懂了。”
评门老者抚须道:“听闻武昌王府世子年纪已到,不喜舞文弄墨,只喜舞刀弄枪,是个十足的武痴,且天赋极高。”
“王爷对其颇为宠溺,这次恐怕也存了帮其找师傅的心思,若谁能擂台占据魁首,进入王府,对身后门派,将来也有助益。”
“哦,原来如此。”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人群中,还坐了个伢人,他乐道:“其他人我不知晓,武当的俗家门派肯定不会去,他们起了内讧,打的头破血流,已成道上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