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苦笑一声,拱手道:“左将军,卑职没法保证,破伤风通常七日内便可置人于死地。”
“掌门师兄,别为难人家了。”赵四海笑了笑,缓缓说道:“我没能在战场上救下张师弟,本就心有愧疚,现在去找张师弟,倒也能跟上他”
“赵师弟”左冷禅握著赵四海的手,一时间有些哽咽。
“嘿嘿.我昨晚做了个梦,我婆娘给我生了个带把的。掌门师兄,你且看看,若是张师弟的孩子是个女儿,我就与他结为亲家,这叫.父债子偿,嘿嘿嘿.”
“好!”
左冷禅点了点头,认真的承诺道:“下一代若是男孩,都结拜为兄弟,若是女儿,张赵二家便结为亲家。”
“多谢掌门师兄!”赵四海看著左冷禅,悠悠说道:“掌门师兄,多谢你,让我这个江湖草莽也能享受朝廷恩赐”
是夜,左冷禅一个人坐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星空一时间思绪飞远。
这一战,他失去了三个师弟,再加上阵亡在江西的司马,嵩山十三太保只剩下九人。
而这九人之中,陆柏、费彬、沙天江、邓八公四人重伤,即便将来恢复了,恐怕也难以再上战场。
至于阵亡的原嵩山派弟子就更多了。
唯一欣慰的是,朝廷会给弟子们发放抚恤金,足够他们的家人过上十年的安稳日子。
至少比在江湖上厮杀后,啥都没留下要好。
想到这里,左冷禅心中才稍微舒服了些。
接著,他又看向北边,却不知道欧大人的谋划成功了没有,若是能全歼蒙古铁骑,光是这项功劳就足够欧大人封侯了。
显然,老左学习的还不够细致,不知道大明自有国情在此,太祖皇帝当初就防著这一手呢!
根据老朱制定《大明律》上的规定:
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蒙胧奏请辄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
其生前出将入相,能除大患,尽忠报国,同开国功勋一体封侯谥公,不拘此律。
是以,活著的时候,老左自己封侯都比欧藏华封侯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日天一亮,军队继续前行,按照木高翁的经验,再行两日,他们就可以到达大明边境大同府。
与此同时,一支探马赤军回到了土默川,他们先在周围转了好大一圈,确认明军已经撤离了,才敢进入驻地。
而迎接他们的,只有被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各种建筑和蒙古包
第435章 凯旋(下)
大同总兵名为王勋,字世臣,来自河南汤阴古贤,曾经担任北直隶涞水知县,他正直刚毅、清正廉明,善于断案,在朝廷广受好评,在民间也备受百姓称颂。
这里又要请出一位老熟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九千岁刘瑾了。
这货都快成正德朝清官的声望副本了。
你都没刷过刘瑾,你的清官属性不纯粹!
说回正题,当年的一个亲信太监亲属病逝,要回乡归葬。
刘瑾率领著一众太监送葬,恰好穿过了涞水县的地界。沿途所经的各州县官员,无不闻风而动,竞相铺张,为得刘瑾的欢心而大献殷勤。
唯独王勋这位涞水县的小小县令,迟迟未见动静。
不少同僚出于善意,纷纷劝诫于他:“朝廷之上,元老重臣,乃至三公九卿,无不唯刘瑾之命是从,毕恭毕敬。你区区一县令,又有何德何能,敢于得罪这位权势滔天之人?”
在同僚们的苦口婆心之下,王勋为了既不劳民伤财,又不失体面,便自掏腰包,简单购置了些祭奠用的物品,恭恭敬敬地摆放在道路旁的案桌上,至于其他繁琐的仪式,则一概从简。
此举无疑是激怒了刘瑾,他召集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以及内行厂特务,一番周密部署后,兵分数路,大张旗鼓调查王勋罪证。
然而王勋为官清廉,毫无瑕疵,刘瑾无奈,只得勉强认可,并赐肉食绸缎。
王勋转头就把这些赏赐尽数分给贫苦百姓,其清廉之名,从此传为佳话。
只不过佳话归佳话,王勋直到刘瑾倒台才得到升迁,并在短短几年时间,从县令坐到了如今的大同总兵。
大同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与宣府镇、山西镇合称中三边。
北魏、辽、金三朝政权或在大同建都,或以大同为陪都。
而大明立国第二年,常遇春兵不血刃光复了这座沦陷四百余年的城市,开始著手恢复和重建汉民族的统治秩序与文化传统。
作为九边重镇、代王封地、屏全晋而拱神京的北方锁钥,在徐达等几代武将文臣持续百余年的苦心营建之下,大同被锻造成固若金汤的不破之城。
明朝大同城是一个由一城三关紧密聚合的城关集群,这种被称为“凤凰单展翅”的城市布局,以镇城居中,操场城、东小城、南小城三座城关拱卫北、东、南三侧。
大同镇作为王朝最重要的几支“野战军”之一,号称士马甲天下,当前拥有官兵将士近十万。
在蒙古骑兵快速推进、战场空间转换迅速、战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中三镇之间缺乏协调、应援不力的问题日渐显现。
为此,更高级别的“战区联合指挥部”应运而生,朝廷在巡抚、总兵之上又设置了“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职,简称宣大总督。
那么宣大总督之上还有更高级别的指挥官么?
还真有,并且这位指挥官马上就要抵达他忠诚的大同镇。
此刻,王勋站在城墙之上,看著远处不断靠近的明军,心中满是感慨,万万没想到,经过了孝宗皇帝十八年来相对保守的治国策略之后,当今圣上还有如此进取之心,这对于武将来说是一件好事。
只希望老板不想要他曾爷爷那样想不开,亲自上前线砍人就行。
正想著时,大同副总兵张复开口说道:“大人,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此次的领兵大将是威武大将军朱寿,先锋是咸宁侯仇钺以及中军都督府参议左冷禅。”
“威武大将军?”王勋微微一愣,这大明朝廷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王勋就算不都认识也听说过七七八八,还真不知道有朱寿这么一号人。
张复一向钦佩王勋的为人,便小声说道:“下官四年前曾领兵南下平叛,听说这位朱大人的官职全称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
王勋呆了呆,扭头看向张复,满脸都是‘你特么在逗我么’的神情。
从本朝开国以来,就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长一串的官职。
张复也很无语,当初就是因为这个官职太过奇葩,他才瞄了一眼就记住了。
随著武定门打开,三千营将士们骑著马,雄赳赳气昂昂的踏入大同镇,原本桀骜不驯的边军们看著这支横跨草原、突袭土默川的京营将士,都沉默了下来。
这还是他们几年前认识的那支苦力军团?
陕西右布政使大同巡抚高友玑、总兵王勋、副总兵张复等大同镇文武官员纷纷前来迎接。
当高友玑看到骑著白马出现的正德皇帝时,整个人都傻了:“陛、陛下?!”
正德皇帝微微向前探著身子,笑眯眯的说道:“嘿嘿.高卿,上次见面还是一月份的大朝会,今日在大同看到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我意你奶奶个腿啊!
高友玑险些爆粗口,他看了看正德皇帝身后那支铁血骑兵,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诶,朕一看就知道,高卿是想问朕的战绩吧?”
“这一战,朕率领一万两千骑兵,先在抚宁城大败朵颜卫,活捉了花当并收服了他。”
“接著五日之内转战两千里,直袭蒙古老巢土默川,一举拿下,俘虏了蒙古济农、鄂尔多斯部领主、土默特部领主、兀慎部领主、苏密尔哈屯、古实哈屯,哈哈哈.此战可谓大明立国以来,对蒙古的第二大胜!”
“这一战,朕手刃了多名蒙古勇士,打得痛快!”
“若蒙古不服,朕下次还来!”
高友玑、王勋等人越听脸色越白,这狗日的居然五天转战两千里.
不对,他说什么?
大同文武还没理清头绪,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猛然间响彻云霄,那是三千营的将士们正以满腔的热情与激昂,齐声高呼::“陛下威武,大明威武!”
“哈哈哈”
正德皇帝豪迈的举起手臂,眼中闪烁著炽热的光芒,向著那些热血沸腾的将士们回以震耳欲聋的吼声:“大明铁骑,天下无敌!”
这一声吼,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血与激情,:“陛下威武,大明威武,大明铁骑,天下无敌!”
一众大同边军在搞清楚了人家的战绩之后,也跟著吼了出来,这一战真是太解气了,许多边军都恨不得加入三千营,跟著陛下再去草原闯一闯。
在一片欢呼之后,只有高友玑面露苦涩,陛下携大胜之势而归,不说大同镇,相信用不了多久,隔壁的宣府镇、山西镇也会收到消息,到那一刻,陛下在边军之中的声望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上一个在军队之中有如此威望的皇帝,是六边形战士宣宗宣德皇帝!
第436章 彭泽的开导
蓟州镇内,杨廷和看著大同镇的飞鸽传信,忍不住叹了口气。
一旁的梁储有些迟疑,从杨廷和手里拿过纸条一看,摇了摇头说道:“万事皆有因果律,算计千般.终徒劳啊!”
兵部右侍郎王倬再从梁储手里拿过纸条,看完之后,整个人瞬间失去了精气神,他看向杨廷和,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杨廷和揉了揉眉心,正思索著该如何面对现在的困境之时,蓟州镇副总兵戴钦快步走了进来,拱手说道:“两位阁老、王大人,刚刚有探马回报,欧詹事所率领的五军营,在喀喇沁部与达延汗所率领的十万蒙古大军僵持七日之后大战了一场。”
“战况如何?”王倬有些焦急的问道。
戴钦面上洋溢著笑意,朗声道:“此番五军营虽折损了八千余英勇儿郎,却换来了一场对达延汗的辉煌大捷。不仅成功俘获了达延汗之子、克什克腾部的领主斡齐尔博罗特,还生擒了足足五千蒙古士兵。此等战绩,堪称我大明朝与蒙古交锋史上的空前胜绩,真乃振奋人心之举!”
“的确振奋人心.”王倬听后,苦笑著点了点头。
梁储询问道:“那五军营何时返程?”
戴钦乐呵呵的回答道:“那探马告知,五军营已经在回来的途中,估计后日就可以到蓟州镇了。”
梁储点了点头,随即看向杨廷和提议道:“陛下已经从大同动身返京,我们没有在此处等待的必要,不如直接回京吧!”
“也好.”杨廷和点头同意了下来,他现在的确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欧藏华,不如先回到自己的主场,才有腾挪的空间。
第三日,蓟州镇内一片沸腾。
对于欧藏华打出来的辉煌战绩,不管是总兵宗胜,还是副总兵戴钦都没有隐瞒的意思,自从达延汗崛起之后,他和火筛就经常骚扰大明边境,偏偏边军与之交战从未讨到过便宜,弘治十三年更是把平江伯陈锐打得不敢冒头。
现在欧藏华一人带著京营,就把达延汗、鄂尔多固海、火筛这种王炸组合给打爆了,这对于边军来说,很是鼓舞士气。
在大明朝,边军强于京营早就是定律了。
这些边境的骄兵悍将觉得,欧大人带著京营都能打爆对面,若是带领他们这些边军出塞,那就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可是当他们看到归来的队伍时,边军们都沉默了。
五军营各个头上绑著白布,以骑兵开道、以炮营守护、以步兵垫后,中间被保护著的,正是阵亡将士的遗骨。
整支队伍沉默著,但所有将士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散发出一种令人心生敬畏、胆寒不已的气势。即便是这些常年驻守边疆、早已看淡生死的边军将士,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禁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直透骨髓。
“这就是所谓的哀兵吧”戴钦叹了口气,悠悠说道。
远道而来的天津卫指挥佥事凌霄听到这话,有些迟疑的问道:“以两万对十万还能打出如此战绩,为何还会是哀兵?”
至于济南卫指挥使卫璋嘛,现在还在路上
宗胜听到这话,神情有些闪烁,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援军的话。
抬头看到欧藏华骑马而来,只得硬著头皮上前迎接:“蓟州镇总兵宗胜,恭喜欧詹事大胜而归。”
“为何蓟州、昌平、辽东三镇没有按照先前的计划出兵?”欧藏华居高临下的看著宗胜,语气淡漠的问道。
宗胜弓著腰,冷汗直流,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身后的戴钦注意到欧藏华一只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之上,担心这位詹事直接砍了自家总兵,只得向凌霄使眼色。
毕竟昨日他接待凌霄时,这小犊子还说曾经与欧詹事共事过,是熟人来著。
凌霄一头雾水,但考虑到先前戴钦帮过自己,便上前拱手打招呼道:“欧詹事,好久不见,您真是风采依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