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563节

只是他不知,这手有没有用。大概,没有吧!你看西方,那里也是人族为主啊,难道人族合一,东方的还能打不过去成?

他如此做,更多的是保留下自己的心血。以前,他不太懂那种把自己基业当作生命的人,现在,他懂了。

闭上了眼睛,百晓生思绪投入识海之中,他的身体就如黑洞一般,吞噬着四周涌入的灵气。他已经突破了大罗,进入了准圣,可想要圆满,还差的远呢。三尸法,需要斩去三尸,才可成就混元。他走的神体合一的路子,需要窍穴生神。

这些,他已经自九转玄功中得到了,他的**与元神已经成为了两个**的个体,却又紧密相连。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你看此时的百晓生,身子一动,另一个自己便出现在一旁,渐渐由虚化实,也修炼起来。

二人面容一样,就如双胞胎一般,看来是分开的,实则却又为一体。连接他们的,就是太极无极之道。这也是百晓生的进步。

可到了他这等境界,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他已经做到了窍穴生神,元神化实,那么下一步呢?是就这么积累灵气,还是该如何呢?

九转玄功中,窍穴生神后,走的是法则的路子。以窍穴之神凝练法则,把自己化作法则,掌握法则。可百晓生不是单一的炼体之辈,他还有元神。

那么,二人该如何结合?

三尸法要斩去三尸,对应的应当是三花。百晓生可没有三花,他的元神是随着自己对道的理解而增强,如今与**相连,进入了一种道家不曾描述的境界。

接下来该如何走,他几乎没有头绪。

这些年,他都在思考,一直在思考,可一直都找不到路。他自己也说过,自己走的是盘古的路子,可盘古的路子无人知道啊。说来,他寄予希望的就是那开花的青莲。既然盘古能得三千大道,他应当也可以借助青莲领悟出自己的道。

只是十二品,太少了。

“唉!”叹息了一声,百晓生睁开了眼睛。他有种迫切的希望,希望尽快见到十二品黑莲,只有这样,他才有更大的奔头啊。

可黑莲从没现世,他想找都找不到,只能等着。不过黑莲代表了杀戮与毁灭,如今魔教出世了,这黑莲应当也该到了出现的时机了吧。(小说《金古武侠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xiaoshuo”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

594 蚊道人

从远古存活到如今的人并不到,若是加上先天生灵四个字,那就更加少了。在这些生灵的划分中,阐教绝对是独占鳌头的,他们的十二金仙、云中子、南极仙翁等,都是先天生灵。只是,这些人修炼时间还短,能够出头的也就是多宝,其他人还差了不少。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是极其特殊的,那就是曾经一闪而逝的蚊道人。

血海中诞生过两个精灵,一个是冥河,另一个就是蚊道人。可惜,蚊道人诞生的时间太短,导致他无法与那些远古大能相比。

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吞了三品金莲,吸干了龟灵圣母。由此可知,这蚊道人修为虽不如冥河等人,却也绝对不可小看。

可是,自逃走后,蚊道人便没了踪影,似乎谁也找不到他。别人也许不会特意的寻找,可佛教呢?不要忘了,蚊道人身上可是有三品金莲,佛教怎会放之不顾。佛教的代表就是两尊圣人,两尊圣人都找不到这家伙,他跑到哪里去了。

冥河引出了魔教,可他会是魔教之主吗?

百晓生一直期待着黑莲,自然也更加观注,做了各种猜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冥河不会是魔教之主!

冥河,血海之主,阿修罗创建者,阿修罗道之主,阿修罗教之主,他的身份称谓算是最多的了,再加上一个也没什么,可就魔教,不可能是他。

当然,这是百晓生的想法。因为他以黑莲为基础推算的。

你想啊,黑莲若成为魔教的至宝。那必定是落在教主手中。以冥河如今的情况,怎么可能再得到黑莲呢?

反正百晓生觉得不可能。若真那样,冥河的气运也太好了吧。

要不是冥河,却由冥河引出了魔教,魔教之主会是谁呢?

也许当今洪荒的人不明白魔教怎么回事,可来自后世的百晓生却明白魔教的强大。可以说,这是一个可以与道家、佛教争锋的教派,是一个大教派。如斯教派,没有一个了不得的教主,就太说不过去了。而他又能够与冥河牵扯上关系。甚至夺取了所谓的“魔教”名头,除了蚊道人,还能是谁?

当想到这一点时,百晓生真的激动了,甚至很是激动。

冥河的阿修罗道是非常的像魔道,你看他此时给予魔道修炼者的功法,那就与百晓生记忆中的魔教差不多。然而,阿修罗不可能是魔教,因为其本源是血海。也就是血神经,可魔教中修炼血神经的就一个血隐。

比对血神经与其他功法,看似都残忍可怕,然则本源相似却不同。所以。两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可以说,冥河领悟到了魔道,然他的道是阿修罗道。这是无法改变的。如此,这魔道就是蚊道人的道统了。这也符合他的本体神通。

如此一算,反过来一推。是否就代表了,找到蚊道人,就找到了十二品黑莲呢?

百晓生鸡冻了,可鸡冻后,他立马就傻眼了,蚊道人在哪?圣人都不知道的家伙,他能找到?“cao!还得等着!”

破口骂了一句,百晓生也不想了,继续闭关推演他的修炼去了。暂时找不到黑莲,那就只能靠自己了。虽然这也很难!

这方天地难得有平静的时候,对修士来说,不是修士之乱就是人间之乱。如今,人间平静了,修士似乎也平静了,大家都默认了这种平静,在自己的领地舔着伤口。只是任何平静都有被打破的时候,只是谁先谁后罢了。

在秦朝建立后,王朝的更替也就三百来年,这点时间对修士根本不算什么,他们能忍着不同。大赵就不同了,在开国皇帝后期,大赵发动了一次对华夏的战争,可惜依旧是虎头蛇尾,因为即便他们士兵练的再强,面对那打不破的防御,依旧毫无办法。

皇帝也因此死不瞑目,并把自己的仇恨传给太子。太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切肤之痛,有生之年一直再增强武力,为攻伐华夏做准备。

可他似乎忘了一件事,开国皇帝可以压住那些骄狂的武将,他不一定行。他若文物平衡也就罢了,可他为了洗刷耻辱,过度的增强武力,这就给了武将尾大不掉的机会。

所以,在他还没有发动对华夏的战争前,诸多武将竟然齐齐反对他发动战争。这些武将也不傻,他们可以从几次的交战中看出华夏的强盛,甚至主动去探查过。越是理解,他们越提不起战斗的**,因为两者相差太多了。

武将反对,文臣应该赞成啊,两者本来就不对付的。可奇怪的是,文臣也反对,与武将站在了一起。这下子,可把太子气坏了,他想要发作一些人,可到最后才发现,他发作的只是文臣,那些武将,根本就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手中有强大的兵力,甚至隐隐站在一起。

这让太子投鼠忌器,也变得害怕起来,他怕自己被推翻。于是,他开始迂回走路,加强文臣的权力。只是这事,不那么简单,起码在他有生之年,他没有做到。

换了一个新皇帝,当有新的气象,可皇帝也是人,不可能一眼就解决武强文弱的局面,他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加强文官的势力,贬斥武将。

不过这个世界上,大家都不是笨蛋,即便那些武将一开始看不出什么,可随着文官集团权力的增大,他们也会明白过来,这是皇帝在崇文抑武啊。于是,武将集团开始了对文官集团的进攻,两大集团在朝堂上打的不可开交,便是皇帝偏袒,可有时你不是想偏袒就能偏袒的,若表现的太明显,只会坏事。

所以一通板子打下去。文官老实了,损失了不少人。武将也老实了,也损失了不少人。说白了就是两败俱伤。得益的则是皇帝,因为他可以提拔新人了。

从这些手段看,这位新皇帝很不错,起码在平衡上比他父亲强多了。

可惜,世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皇帝虽有通盘的计划,可有了一二变故,他也不得不小心的应对。

他对武将的打压,大家都看到了,一次争锋好大家都老实了。可若说不担心,那绝对是假话。对文臣来说,他们是真的不担心,因为皇帝明显是偏向他们的。对武将,则完全不同了。他们担心,很担心。于是一些胆大的开始铤而走险。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场危机。把握出了,皇帝真的可以清晰武将集团,因为在造反这事上来说。大多人是不赞成的。古往今来,造反的不少,可不造反的更多。

一场名为“清君侧”,实为叛乱的战斗打响了。有一些人在旁观望,有一些人倾向皇帝,有一些人则加入了叛乱。

在这位皇帝后期。这场叛乱绝对是他的一个耻辱,虽平定了。他自己的生灵也走到了尽头,反而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后人。

后人的能力若如他一般也就罢了。可一连三代明君后,这个皇帝真的不怎么样。于是刚刚压下去的叛乱再次抬头,诸多不满的人被挑拨了起来,一场各种的叛乱在大赵境内爆发了开来。

首节上一节563/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