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562节

那些圣人们如何想,百晓生不知,可下面的人多愿意把佛教驱赶出去的。结果呢?结果是佛教依旧存在呢。虽没了曾经的强势,却也稳稳的立根于大赵国境之内。中国历史上所谓的灭佛,哪里真的灭绝过。这里也一样,为了回报道家的支持。姓朱的也来了一次灭佛,可明显没出什么大力。只是把许多大的佛寺及他们手里的土地、财物收了回来,其他的他就不管了。

佛教也懂得隐忍。马上就缩了起来,在自己的小山头过日子。有趣的是,佛教虽被灭了不少,可新生的也不少,如东北之地。

那里,大赵并没有占据下来,就如中国历史中的国家,他们驱赶了异族,却不占据那些异族的地盘。让当今的人想之不通。

佛教跟着突厥王朝进入了东北,在那里建立起了新的根基,再次开拓了一块地盘出来。

百晓生盯着大赵,看他的制度,与之前相比,明显的变化了,不是突厥留下的制度,也不是他们的文化,而是一种再次变化的文化。他们打着“复古”的名义。实则却进行符合通知的文化,进行大量的删减、改动。

这绝对是一种退步,就如把百晓生传下的大多文化去除了,因为太危险。只是有一些东西。也是他们无法去除的,就如工厂之类的。只是为了不使那些乱民作乱,工人们再次回到了没有地位的年代。他们是上位者眼中的奴隶。

可以说,大赵再次增强了封建统治。只是在百晓生看来。他有些一厢情愿了。因为这个世界,可不只是大赵的。在他的两侧还有着华夏与南汉存在。除非他彻底隔绝两地,不然华夏、南汉的文化一定会影响中原。

这是谁也无法阻止的!

以上是人间的变化,在这其中还有教派之间的争夺,如魔教。道教一开始并没有打压,还借助其手铲除佛寺,这魔教也够狠,杀的和尚堆积如山,灭的寺庙也是无数。可以说,大赵境内的寺庙大多是这些人灭绝的。

只是,魔教的人行事太过肆无忌惮,这是上位者不允许的,而他们的狠辣也不合道家宗旨。于是,大赵刚刚平定下的中原之地再起波澜,道家与魔教斗了起来。

这点,恐怕大多人都想的到吧,百晓生更是知道。只是他却不在意,甚至不搀和任何的事情,任由他们发展着。

他在修炼之余,心中也是有些想法的,只是这想法却关于整个人族。

他觉得,现代社会无法在洪荒出现,那么发展下去的洪荒会是什么样子呢?是如自己的华夏?还是会有其他变化呢?

若没有华夏存在,中原又会是怎样的呢?

一时间,他也想到许多,就如那些小说中写的,会不会是明里国家通知,暗地里门派统治。又或者,直接把中原分裂,形成一个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这种种思绪,他也无法确定。思及自己的经历,一些东西似乎不会出现,就如政教合一的国家。老子曾与他说过,若真那样,这世界也就乱了。

可不出现民主,可能吗?

若只是王朝来回的更替,似乎是有可能的。只是如今,有了华夏与南汉,那么民主就是无法阻拦的。那么其他人要阻拦,会怎样?

想到这一点,百晓生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

若真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华夏与南汉,就会消失在历史中了。而且他越是推理,越觉得这种可能会出现。

你别看他现在的国度发展的好,可就如曾经的南汉一般,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一不小心,就会走上工业的路子。那绝对不是修士希望看到的。这一点,恐怕大多人已经看到了。那么,他这看似一片繁荣之地,在别人眼中就不再那么美妙了。

中原与华夏,必定会有一战,促成人族的结合,就如东北民族与中原的大战一般,就是一种民族的融合。

站在修士的位置,你会选择华夏还是中原?

华夏好,却隐患巨大,中原不好,人却为蝼蚁。恐怕大多的人,会选择蝼蚁吧!

“看来,我要先动一动。”百晓生目光闪烁,盯着地图的目光放在了关中之地。这些年了,华夏一直不曾与中原战斗,正好趁着大赵乱时,把关中给夺下来。(小说《金古武侠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xiaoshuo”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

593 进与退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xiaoshuo”并加关注,给《金古武侠赋》更多支持!

夺下关中,是很简单的事情。与南汉一样,华夏国并没有太过强大的武力,他们纸面上的军队很少,可纵览整个华夏,几乎人人都懂得武学,会那些两手庄稼把式。可以说,只要把这些人招入军队,操练一两个月,便是绝对的精锐部队。

就在道家与魔教打的死去活来,大赵发展内务之时,华夏悄悄的出兵了。军队越过了当年秦国修建的防御,直接到了函谷关,来了一个包饺子。

战乱刚刚平息,没有人希望战争,这关中更是凋零,边境虽有十万大军,却被一举击溃,其后一马平川。

可以说,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华夏大军便通知了关中,而这一变故,也让纷乱的大赵为之一静。

华夏与中原虽然接壤,可一直都平静无事,几乎没有发动战争的时候,更多的是两方人员、商业的来往,且还进行的不错,就跟分家的两兄弟似的。如今,华夏突然占据了关中,真的让中原大赵有些不知所措。

为什么这样?

身为一个开国皇帝,他很静冷静了下来,胸口升腾起勃勃怒气。他已经天下第一人了,那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让他不允许别人反驳、忤逆自己。如今跳出来一个,他自然生气,而且很快的下发了出兵的命令。

对此。朝中不少大臣都力荐,说不可开战。有些人还拿出了当年突厥进攻南汉,被南汉打的大败的例子来说事。可皇帝已然怒了。自然不停,甚至还发作了一些人。只是,当十万大军再次败在函谷关下时,他冷静了。

从出兵到败亡,不足两个月。这速度,太快了吧!

他亲自接见了那些逃回来的士兵,向他们寻问兵败的过程。然后,他听到了一些如玄幻般的东西。投石机……额,这个大家都有。战车。不用马拉就可以飞速奔走的战车;可以移动的堡垒;刀枪不入的士兵……

如此种种,让皇帝以为他在听笑话。可许多士兵都如此说,也容不得他不信。一下子,大家都沉默了。他们都知道,华夏表现出的战力,太可怕了。

打不过华夏,那就谈吧。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谈的,华夏占了关中自不会让出来,大赵派人去。也只是探底,害怕华夏会继续进攻。实则,百晓生不会让人进攻的,因为他的教育与中原不同。需要时间,起码要两三代人。关中之地可不小,比我们知道的要大的多。他消化这里。就需要不少时间了。进攻中原,还是等等吧。

而且。他也要看别人的反应,省得弄巧成拙。

于是。两国平静了下来,就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可在大赵皇帝眼中,这是自己的耻辱,绝对的耻辱。他的寝室内挂了一幅地图,标注了整个中原,其中关中之地特别标注了起来,并打上了一个红色的叉。

他就如勾践一般,提醒自己时刻记着这个耻辱,并一代代的传承下去,直到拿回关中之地。可惜,他没有机会,大赵也没有机会。

华夏占领关中,带起了一片诡异的气氛,便连道家与魔教的争斗也停了下来。只是,双方都没有交流,好似默认了一般。

西城洞中,百晓生看着再次到来的云中子,道:“想不到道友又来了。”上次,云中子坑了他一次,他以为云中子不会来了,可云中子还是来了。

云中子尴尬一笑,道:“道兄何必说这样的话呢?”

百晓生摇了摇头,道:“道友所来我知道了。可道友是否知道,天下大势,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有时候,只能二选一。我不想太被动,所以提前走了一步。道友,我与你不一样的。”

云中子沉默。天下大势,他不会不知道的。许多东西,百晓生需要通过观察来推测,可云中子不同,他有一个圣人老师。圣人独照,不说窥伺未来,却也非百晓生可比。他阐教进入华夏,说不得也有试探的意味在。

两边下注,怎么也不输啊!

“唉!”叹息了一声,云中子道:“如此,贫道告辞!”

百晓生没有送他,他怔怔的看着手中茶水,袅袅香烟模糊了他的面颊。进了一步,顶了一步,也该退一步了啊。

“瞻前顾后……哈……”

一声讥笑,百晓生交代下新的事情。他再一次分流了华夏百姓,只是这次不是把人迁东海,而是越过了终南山,进入了南方。

人族要归一,百晓生希望是华夏,可他没有把握,那么就延伸一下。海外的人族不说,他可以把大陆的人族迁移出去,东方的迁移到南方。

首节上一节562/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