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古武侠赋 第527节

总的来说。这些思潮错的很多,对的不是没有,却是新的,是百晓生不曾提出的一些观点。这些东西传播开来,自也不可避免的引起一些麻烦。

百晓生注意到了这些麻烦,所以他给书院下达了新的命令,那就是收集、整理这些新的东西,并一一去理解他们,把思想、舆论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麻烦就始终麻烦,成不了骚乱。

随着人类的发展,思潮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愚民。百晓生这里有思潮,外面也有,而且是不受控制的思潮,这也使得外面的思想乱的很。

东周,也就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中思想爆发的时期,各种思想不停冒出来,这是人族发展必须的,谁也无法逆转,除非把这股思潮阉割掉。可那样,因果太大了,别说百晓生了,就是圣人估计都没那份胆量。

各家学说的兴起,实际上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归纳,是思想的认同。在这个世界,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农家,而最受观注的,是墨家。

引起这两点的,自是百晓生的布置。

他早早的编著了《技》一书,其内说的就是技术,虽没有思想,对人类发展却起着莫大的作用,所以许多技术员工就是墨家弟子,而当有人整合了这些,墨家自然就出现了。同样,技一书中农具的更新是最快的,也是最受观注的,这也是农家先兴起的原因。

而随着不同学派的建立,许多有智慧的人都开始总结归纳知识,创造出自己的学派。再加上一些人谋划人族气运,推波助澜,人族中的思想可谓是泛滥之态。

现在人族大小国家无数,而学派也数不胜数,不说一个国家一个学派,却也差不多啊。

走下终南山,百晓生与人族中闲逛,细心感受四周民众的变化。这变化很大,自大家交流频繁后,说的东西也多了,而思潮的爆发可谓添了一把火,使得众人谈天说地,说什么的都有。好在百晓生早有准备,使得这股思潮在控制之内,而他治下之民也不是愚民,自不会出什么乱子。

突然,百晓生身子一定,目光看向一骑牛的身影,他暗自惊诧,他怎么来了?

百晓生不敢大意,马上上前,躬身行礼,道:“见过圣人!”

老子微微一笑,往一旁小餐馆指道:“我们去那里坐一坐吧。”

“是!”百晓生牵着绳子,恭敬的走了过去,把牛往棚里一拴,与老子对坐于一餐桌前,道:“不知圣人大驾光临,百晓生有失远迎!”

老子微微一笑,道:“客套话不用说了。你这里治理的不错,许多地方比中原好,百姓懂礼,生活富足,对修炼也有劲头。很好!”

“圣人过奖!”

老子道:“只是你想过没有,这么多人修炼,对天地间的因果,是否太大了?”

百晓生一愣,转瞬就明白老子的意思了。

天地为何有量劫?就是因为众生对天地的索取。索取大了,量劫便会爆发,使得许多人身死,还灵气于天地。

百晓生治下之民高深修为者极少,可数量大了。若他一统天下,按照他的发展规划,岂不所有人族都要修炼,而以人族的数量及增加速度,那对天道的索取就太强了。到时,恐怕会再次爆发杀劫,甚至若不改变,这杀劫会一次次来临,形成一个死循环。

这一点,百晓生还真的没有想到。

他苦笑一声,道:“若非圣人提醒,百晓生还茫然不知呢。”

老子颔首一笑,道:“你的教化不错,可修炼乃天道,不可强求。强身健体还好,过了就不好了。”

百晓生心头一亮,起身行礼道:“多谢圣人指点。”

老子的话看似简单,却给他指出了路子,实则就是他教派的路子。那就是,给全民一个简单的修炼,让他们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而真的修炼,就要找精英了。这与有教无类,收取大毅力、大悟性的弟子一般。

抬头看了一眼老子,百晓生脑中灵光一闪,再次行礼道:“圣人既然驾临,不知可否传下道统,以为支柱?”

老子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百晓生亦是大气不敢出,连刚才的话似乎都没有说过一般。

不多久,二人品尝了一番人间美味,老子道:“你可与我一起走一走。”

百晓生暗喜,道:“是!”

他牵着牛,老子坐在上面,二人沿着结识的土路,缓缓向东。他提出的话,不知老子是否应了?便是没应,这老子对自己也当有好感了吧。

老子绝对是一尊大神,若能抱住他的金大腿,一切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纵观洪荒小说,老子动手的次数几乎没有,可他一动手,那就是定鼎天下的布局。也不对,他的化胡为佛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办法,可谓生生把多宝推向了佛教,并完善了佛教教义。虽然,佛教自己早晚会完善,可落在别人眼中,这始终是做了嫁衣的。

但大家也不要忘了,他化胡为佛前可也布下了一颗棋子的。这次老子出来,就是为了化胡为佛吧!(未完待续。。)

...

558 太极

百晓生牵牛,一路随老子东去,老子偶尔开口,言简意赅,却让百晓生略有所悟,大喜不已。圣人之言,出则法随。

老子有心指点,百晓生亦不笨,自大有收获!

约有三月余,两人来到少阴关下。老子看四周地势,指着关隘道:“此关得阴阳之道,尚平衡之法,甚好!”

百晓生微微一笑。此关乃他所造,结合了少阴山地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此关留有余地,扩建即为城,延伸开来,当可为一繁华之地。这也是他为了打下戎狄部落做的准备。

关隘下,一小将看到百晓生牵牛,老子坐骑上,快步走来,躬身行礼道:“弟子见过两位上仙!”

百晓生有趣的看着这小将,暗赞不已。他们一路走来,从无人认出两人,看出二人不凡的虽有,却难有如小将般人。

他看了一眼老子,老子闭目不语,百晓生好奇道:“尔乃何人?”

“不敢瞒上仙,小将乃少阴关守将宫邬,奉命于此驻守。”他恭敬道:“小将自小慕道,于全真书院学习,潜修武功,小有所成。然修炼一道,艰矣难矣!今日得遇上仙,还望上仙看小将慕道之心,传予大道之法。”

“哈哈……”百晓生乐了,他回身对老子道:“还请圣人示下!”

老子睁开眼睛,光芒一闪而过,他对小将道:“你之机缘不在此处,可往北去,自可得偿心愿。”

小将一愣。道:“小将奉命守关,岂可善自离去?”

老子摇头不语。百晓生接过话头道:“你我相遇便是缘,我有一图。可送予你。”他伸手一抓,地上扬起一点土渍,蕴蕴白气凭空而现,浮于土渍之下,渐成一图,飘于小将身前。“小子,好好看一看吧,对你有好处的。”

百晓生大笑,牵着牛载着老子而去。小将一脸愕然的看着手中图画。图画一片空位,唯有一点黄色痕迹点缀在白色画纸之上,好似污渍一般。

这图,有什么用?

“虚空造物!小友好利害的手段。”除了关隘,老子露出一丝笑意,夸奖道。

百晓生谦虚道:“圣人过奖,这等小手段,岂敢献丑。”

老子道:“阴阳相间,阴阳相离。这可不是什么小手段。”他话音一转,道:“你一路陪我,老道承你的情,我有太极图一幅。可予你一观。”

闻言,百晓生大喜,马上拜道:“多谢圣人!”

首节上一节527/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