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512节

  再说说不定我走了,老头子就不会乱发脾气了。

  我跟他啊,就是前世冤家。”

  要是刘海中听到他儿子对他的评价,估计也等不到改开了,现在就得脑溢血。

  刘光天又问道:“解放,你怎么想的?还等着街道分配呢?”

  闫解放脖子一缩,整个人就流露出一股丧气来。

  他双手一摊,无可奈何的说道:“我不等能咋滴?

  你爹虽然揍的时候下死手,但帮你的时候,也是舍得花代价。

  你还不想去轧钢厂,你知道现在轧钢厂一个工作名额要多少钱么?

  八百,还得有熟人。

  比外面那些小单位足足贵了二百。

  也别说轧钢厂了,

  就是外面那些小厂,我家那一位,六百都舍不得给我花。

  我都说了,这时候他们拿钱给我安排一下,我工作了,拿工资还他们。

  你猜我家老爷子怎么说?

  嗨,他说的好,我工作发了工资孝敬他是应理该当,

  养我们兄弟这么多年,我们本来就该报答他。

  而且,给我办了就得给老三办,

  给老三办了,说不定解娣也要办。

  他说他担不起这么大压力,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以我看啊,你爹还有个爹样,我爹啊,就是个放利子钱的。

  我都不知道前世造了什么孽,怎么会投胎在这种人家。”

  “唉”

  “唉”……

  四个孩子,一起叹起了气。

  这个时候,刘家夫妇其实也在谈这个事情。

  刘海中媳妇看了一眼许家方向,却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当家的,许家房子咱们真就争取不到啊?”

  刘海中抿了一口酒,一口鸡蛋嚼得飞起,他没好气的说道:“要是我有办法能把房子弄过来,我还会答应老二的荒唐想法?

  现在南锣鼓巷这边,排队等房子的,至少三四百户人家。

  都是全家七八口挤在一个小房间的。

  也别说咱们工人,现在很多领导,也只能住集体宿舍,两地分居。

  我听说,许家还没搬走的时候,就有三四十户人家去街道办求过了。

  也别说我,就是老闫,跑了街道办多少趟,让他儿媳妇肚子里塞棉花装孕妇去了也没用。

  人家说,这边房子是上面特意让留着的。

  呸,也不知道便宜了谁。

  这人啊,还是得手里有权力。要是咱们老大在家,想要这个房子,还不就是打个招呼的事。

  你看人何家,原来不就是一厨子嘛!怎么跟我家光齐比?

  但人家碰到了好机会,上去了。

  据说区里分他小洋房都没要,情愿就住在那个豆腐房里。

  光维修,就花了老鼻子钱。

  真就不冤枉当年何大清给他取傻柱这个外号。”

  喋喋不休,牢骚满腹,刘海中在何雨柱面前恭恭敬敬,但私下里,还是有一点看不上。

  总归就是千好万好,都没他家老大刘光齐好。

  “那老二呢?

  他去那个地方,以后有前途么?”刘海中媳妇又担忧道。

  感谢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打赏,

  感谢大家的月票,最后一天,继续求票,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大家的厚爱。

  感谢大家的订阅,推荐票,收藏,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厚爱。

第701章 父子关系

  在儿子的区别对待上面,刘海中最大的问题,是他从来没认清楚他做错了什么。

  打孩子并没有什么问题,

  他错就错在区别对待,并且打了孩子以后,并没有教他们因为什么错了才挨打的。

  可以说,刘海中把教徒弟的那套法子代入了父子关系里。

  这肯定是教不好的。

  被溺爱的有恃无恐,

  而被虐待的自然记恨。

  日积月累,也就造成了目前这种状况。

  这也是老辈人让子女学手艺,都不亲自教的原因。

  说是怕自己舍不得打,其实也有怕孩子记恨的原因在里面。

  刘海中听媳妇说起家里老二,也不由头疼,他沉默着,脸色稍微有点阴沉。

  半晌,他才自嘲的笑笑说道:“老二以为外面千好万好,只要能干活,就能养活他自己,成家立业,养家糊口。

  让他出去试试吧!

  将来要是不行,总归还是回来的。

  他那个性格,就是嘴凶,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还处处跟光齐比。

  别的不说,上学我总对他们一样的供吧?

  老大从进学到中专毕业,一点没让我烦心。

  老二老三呢?

  他们让老子操了多少心?

  不是老师叫家长,就是别人家上门告状。

  敢惹事,又没本事消事。

  离了老子,他们还养家糊口?

  姥姥,有没有本事成家都两说。

  让他出去吃点苦,他就知道家里好了。”

  刘海中一副怒其不争的样子,但话语里的父子情感,虽然不多,却也是有。

  而在闫家,却又是另一种说法。

  闫埠贵算的账,一般人都看不懂。

  闫家除了上学的孩子,是没有孩子能在家吃闲饭的。

  就像毕业的闫解放,现在也是每天出去找点零工干干。

  闫埠贵也在喝酒,不过他这个喝酒,跟刘海中的光明正大就不同了。

  刘海中是想喝就喝,感觉没菜下酒,就会让他媳妇整一碟子炒鸡蛋,而且不让老二老三碰。

  在刘海中来说,这也是老派的手艺人思想,有手艺的,就该吃香喝辣。

  而没手艺的吃糠咽菜,也没人可怜他们。

  想要吃香喝辣,就把自己变得优秀。

  所以说,刘海中错就错在他是以一直教徒弟的办法,来教自己的两个孩子。

  但血脉亲情,光有教训,没有亲情教导,这就有点过分了。

  特别是在孩子没分辨是非的能力情况下,就这院子里这种风气,孩子想好也难。

  而闫家,在闫埠贵眼里,就只是算账。

  也就是在他眼里,只有利弊二字。

  闫埠贵的喝酒,有点偷偷摸摸。

  一碟小咸菜,一瓶出场了多少回的酒。

  也就是打开酒瓶,能闻到点酒味而已。

  按照闫埠贵说法,就是闫家的一切都是公平的。

  所以吃饭吃菜也是,谁要多夹一筷子,肯定是让闫埠贵批评几句。

  闫埠贵比较“好”的一点在于,他把全家的利益一致化了。

  也就是他是以全家的名义,要求某个孩子做什么事。

  闫埠贵抿了一口酒,夹起一根咸菜,小小的咬了一口,一脸享受。

  他对着正在打扫的杨瑞华笑道:“今天解放几点钟起来的?”

  杨瑞华白了闫埠贵一眼,从口袋掏出几张毛票拍在了桌面上。

  杨瑞华没好气的说道:“二子昨儿个去车站搬了一晚上大包,得了一块二,

  来回坐公交花了一毛六,在外面吃了个早饭,花了一毛二。

  交给我八毛。

  还有一毛多钱,他自个留着了。

  我说老闫,人家子女等工作,都是天天跑街道跑得勤快。

  就你当个没事人似的,你这样像话么?”

  “你啊,就是不会算计。

  就像解放就算进厂了,也就是学徒工,一个月十多块。

  到时能交咱们多少钱?

  像现在这样,他一天交八毛,一个月就是二十四块,他自己身上还能留个几毛。

首节上一节512/9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