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埠贵被喷的面色如土,他刚才也就在别的办公室,说房子的时候,对何家一家人住那么大的院子抱怨了一下,
却是没想到遭受了王主任这么严厉的批评。
他真的不懂,哪怕何雨柱是王主任亲儿子,王主任也不至于如此护着他。
这就是闫埠贵不知道里面的内情了。别说闫埠贵,就是街道办这边,知道内情的也就王主任一个。
像是何氏商贸公司的事情,别人不清楚,四九城上层其实不少人知道。
谭雅丽,何大清,谭大小姐,何雨柱,这一条线上的事情,有心人探究,总归能探究出来的。
但这个事,他们肯定不能提倡,毕竟像是何大清跟谭雅丽母女的出去,不是走得正规渠道。
但让他们因为这个事把何雨柱一下子踩死,他们也没那么糊涂。
这条线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做的有利于国,有利于四九城的事情。
所以大多数四九城够资格知道这条线的市级领导,都在这个事上装糊涂。
不然何雨柱为啥一句不想升官,就真的不升了?
这在职场上而言,真不是他想不要就不要的东西。
也就是几个够格知道这个事情的大佬,看不清这个事好坏,所以索性压了一压。
关键何雨柱做的事情,不损害集体,却又让我们多了一条渠道。
虽然这条渠道目前来说还是幼小,但谁知道它有没有成长空间呢?
第653章 亏大发了
而王主任自身素质过硬,她男人又是市里的大佬,所以就知会了她一下,让她就近观察何雨柱。
有观察,也有保护。
更别说,王主任本身就喜欢何雨柱了。
听到有办事员跟她汇报闫埠贵诋毁何雨柱的事情。
发火也就正常了。
闫埠贵被骂懵逼了,他没想到只是随口牢骚一句,竟然会惹得王主任如此大的反应。
他抬头看了一眼,眼见王主任的发火并不是假的,眼里已经带了火气。
闫埠贵立马就怂了下来,他嘴唇颤抖着说道:“我退,我立马退,我回去就退。”
“还有,有些事我们可以装没看到,比如说你那自行车的事。
但你也别像搅屎棍似的,三天两头仗着自己年龄大在院里惹事。
这个世界没傻子,人家表面上不跟你计较,但不代表人家不清楚对错。
好了,我话就说到这,自己体会去吧!”王主任还是指点了闫埠贵两句,这话虽然没明说,但以闫埠贵的聪慧,却也是知道这是点他得罪了人。
这让闫埠贵第一时间想起了宋屠户。
毕竟其他人都算是老邻居,就连老郭家都是老街坊,闫埠贵自然是相信他们。
包括许大茂,闫埠贵都没想到他头上去。
这也是闫埠贵的特质之一,他能算计万物,却是从来没有算清过人心。
闫埠贵回到了自家院子,没奈何,敲铜锣开会让大家退款吧。
这玩意,给钱出去的时候,大家嘻嘻哈哈,毕竟无缘无故多几块钱,大家肯定都高兴。
但现在让大家退钱,就有点勉强了,
除了许家宋家马家把钱退给了闫家,其他就没人动了。
闫埠贵急道:“诸位高邻,大家要是不信,可以去前院看啊!
解成真带着他媳妇在搬了,
这也不是我老闫反悔,而是街道不让我家住。
如今,屋子退出来了,那钱是不是也该退给我们家?”
陈五痞赖的笑道:“闫老师,谁家有隔夜粮了?有钱不早就顶事用了。
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卖人犯法,我都想把我媳妇卖了。
如今你问我要钱,我去哪找钱给您?
再说,这房子我解成兄弟也住了不少时间了吧?
一点房租不给?
以前你们闫家专用那事我们也不说了。
您现在想住就住,不想住就让我们退钱。
这有点说不过去吧?
那要照这么说,我家直接也把那屋从您手里接下来,住个三五十年,然后把房子退给您,您把钱还给我行不行?
您怕街道,我特么一穷二白,我不怕。
正好,我媳妇正想着让她弟弟过来去车站跟我搬包,正没地方给他住呢!”
“陈五,这就是两码事,你不要胡搅蛮缠。
你那个小舅子想过来,住咱们院子,绝对不可能。
咱们院子可都是正经人。”
“呵呵!进所里的正经人,钻地窖的正经人。
呸,反正我没钱。
诸位,就我说,就算退,那也不能全退,不然咱们的房子不让闫家白住了嘛!”
“对,至少要少退一块。而且我们家现在没钱。”与陈五配合的是贾张氏。
其他邻居,也都是七嘴八舌的让闫家出房租。
并且有邻居建议,以后这倒座房应该上锁,院里以后谁家来客人了,可以让客人借住一下。
这玩意一看就是个有商业头脑的。
就像闫埠贵在街道攀比何家一样,在这个事上面,其实院里邻居也互相攀比着。
也就是那种陈家不出我不出,或者贾家不出我不出。
社会上很多破事,都是因为如此攀比才闹起来的。
许家等三家还钱大家理解,许家宋家是体面人,马家夫妇俩也都有工作,孩子出息,犯不着为了这几块钱败了名声。
闫埠贵目光投向在边上看戏的易中海老郭等人,这是没收闫家钱的一批人,自然可以在边上看笑话。
因为这段时间鲁老头倒霉了,所以易中海也怂了下来,而刘海中倒是跃跃欲试,想着出来替闫埠贵主持公道。
但他一左一右坐着宋屠户跟许大茂,二人都是一脸冷笑的看着闫埠贵。
这让刘海中干咽一口唾沫,没敢上前插话。
闫埠贵回来第一时间就喊着易中海跟刘海中帮他出过主意。
闫埠贵自己只想到宋屠户使坏,但易中海却是提到了许大茂。
按照易中海说的,宋屠户可能在单位有什么关系,但在街道所里肯定没有。不然孩子上学的事,他也犯不着托何家那层关系了。
也只有许大茂,能把这个事办得无声无息。
并且,人家也有理由办这个事。
所以,今天刘海中其实是负责看住许大茂跟宋屠户的,怕他们捣乱。
结果二人没捣乱,但没了鲁老头的支持,在院里邻居眼里,大爷算个屁啊!
就像刚才陈五说的,两个大爷,一个钻地窖,一个儿子进所里。
谁比谁干净?
易中海也因为陈五这番话,选择了对闫埠贵的求助无视。
闫埠贵眼见如此,却是对着老郭哀求道:“郭师傅,您可是居委里面的,您帮忙说句公道话。”
老郭打着哈哈说道:“老闫,这个事您让我咋说?
我也代表不了居委,就代表我个人说两句闲话。
咱们四九城老百姓讲规矩讲礼貌,俗话说得好,您敬我一尺,我还您一丈。
这种事就是互相客气的事。
咱们老百姓,问邻居借个锅碗瓢盆,还回去的时候,都不能空着。
按公来说,大家都是违规,您问我就问错了人。
按私来说,这个事,是您老闫先不讲人情世故,您让我咋帮您说话?”
闫埠贵也算病急乱投医,却是求到了不待见他的老郭头上。
老郭家搬进来之后,就属闫埠贵对他家的试探最多。
当初试探的时候,没把他当居委领导,酸话说了不少。
而且以宋屠户跟郭家的关系,老郭也不可能帮外人。
这种事就是如此,虽然鸡毛蒜皮,但也就是这种小事才是正常的生活。
最后闫埠贵是答应一家拎几个鸡蛋,或者少退五毛钱,这才把大部分钱财都收了回来。
可以说,这一回闫家做了赔本买卖。
第654章 自我认知的错误
这回闫家血亏,十多块钱就那样没有了。
而且陈五家以及贾家都咬死了没钱,以后再给。
贾张氏先是捂紧了口袋说没钱,然后就是秦淮茹的哭诉表演了。
边哭诉,边泪眼婆娑的看向易中海。
最后自然是易中海掏口袋给贾家垫上了。
也就是闫家这回是亏了小二十,其实也就十五不到。但以闫埠贵的脾性,自然是四舍五入,入啊入的,就变成二十了。
这笔钱,闫埠贵肯定心疼,他想着回家在子女身上找补回来。
这也没别的,也就是抠门的闫埠贵越发抠门。
吃饭分菜,家里人用自行车要给钱,这些事都被闫埠贵全部安排上了。
闫家老二老三已经跟刘家两个小的商量着等毕业找到工作,就一起搬出去,再也不回来的事情了。
就连闫解成家媳妇,都在闫解成连脱裤子在内的七个半数以后,抚摸着闫解成头发安抚道:“当家的,不要紧,这段时间你身子太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