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能想到的办法,自然不是他儿时的经验,而是改开后,四九城周边农村玩出的新花样。
有些的确是致富之路,比如种植杏菇。
有些就是瞎乱搞的事了,比如说养殖蚯蚓啥的。
那个时候还说养殖了高价回收,说是出口小日子啥的。
事是骗局,但的确能养出来。
这些话都是开玩笑的话,何雨柱也是以开玩笑的语气说的。
但遇到这帮搞农业的专业人才,却是回去一汇报,一研究,一讨论,却是觉得很有可行性。
于是又组建了两个小组。
所以李主任把何雨柱当幸运星,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四九城老爷们,别的本事没有,但侃大山却是一项可坚持,可研发,可深究的本能技术。
像别的地方老爷们吹牛,说到天上飞了个牛,那有人信,有人不信都正常。
但四九城爷们光有这点水平肯定不行,至少要知道这牛是什么品种?是吃了仙丹?还是被机器改造过?
然后研究这个可能性,最后才是代表权威性的跟别人吹这个牛。
后世说四九城司机能侃,也就是这个意思。
何雨柱改开后,像是这些闲话真就听了不少。
比如孵蛋啥的,他也能略懂一些,不就是温度,湿度么。
但让他开个养鸡场,他肯定养不好。
这种事在别的地方叫做眼高手低,但在一群技术员身边,这类奇葩的想法,就是一个个优秀的创意。
于是在何雨柱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四九城红星轧钢厂农业示范农场,却是向着小而精,循环利用的方向发展。
何雨柱一年忙下来,别的不说,身上长了几斤肉,嘴皮子也是利索了不少。
那帮技术员都喜欢整点食材,让何雨柱加个餐,然后整几两小酒,跟何雨柱天南海北的吹牛。
真有所得么!
何雨柱本就是故意的想把后面的一些农业发展漏出去,然后正好有这个机会。
于是借酒吹牛,大家都高兴。
这玩意,也就农业上可以。
因为农业上大多是发现,工业上大多是发明。
就像咱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老先生,一开始也是从发现母株开始的。这不是说发现不伟大,实际上,发现的东西至少没破坏。
而发明的东西就是说不准了。
所以何雨柱敢吹农业上的事,那些论断什么的,自然有专业人士去查资料。
但要是何雨柱拿着个什么特殊钢生产方法找杨厂长,那最大可能就是相关部门找他谈话。
反正这一年,何雨柱玩的很开心。
开心到雨水看到他,眼里满满都是幽怨。
这一年,自从何雨柱在农场站住脚后,就把雨水寄养在郭家了。
何雨柱粮本啥的,都是交给了雨水。
雨水生活上倒是没什么影响,但情感上肯定有失落。
眼见着何雨柱推着车扛着个麻袋嬉皮笑脸的看着她笑,雨水白眼跟不要钱一样,就对着何雨柱抛了过来。
何雨柱也知道理亏,一年到头,虽然他也抽空回来,但他的心,还是落在了农场。
他知道他做的事,已然是来不及了。
但他也是没办法,自从重生开始,他努力改变生活环境,努力改变工作环境,到今年才有机会提出营造农场的想法。
原本也没想着这么拼,但谁知道李主任这么给力,把真正的专家也给请来了一批。
于是何雨柱属于真玩疯了。
何雨柱走到雨水面前,伸手在雨水头上比划了一下,却是笑道:“比去年高了不少,我妹妹真长大了。”
“哼!”雨水虽然高兴,但傲娇肯定有。
也就是何雨柱把院里几家老货的皮全扒了,这才让何雨柱可以放心的让雨水一个人在院子。
当然有郭书苗陪她,还有一个郭磊以及何雨柱那帮小朋友罩着她。
所以何雨柱才能放心的在农场玩耍。
像何雨柱今天算是提前回来,明天,轧钢厂上面的大领导,农业上面的大领导,还有供销社上面的领导,都会去农场,现场见证年前的最后一次收获。
那种场面,就没何雨柱露脸的机会了。
反正按照李主任的说法就是,何雨柱的级别是升定了,开年就升。
就算那些大佬把他当最大的功臣,那何雨柱也不可能把老杨顶了,让他当轧钢厂厂长。
所以见好就收,何雨柱收刮了一番,却是提前回来,哄妹妹更重要。
何雨柱也不管雨水的矫情,却是推着自行车,拉着雨水说道:“咱们回家,哥可给你带了好东西回来。”
感谢冬阳微凉打赏的100点币,谢谢厚爱,谢谢支持。
感谢清衣沐雪,对方哦,默首辰归,天上飞的一条虫,老书虫投的月票,谢谢厚爱,谢谢支持。
感谢尾号8231,4710,0787,6378,8097,0986-Dc,0357的月票,谢谢厚爱,谢谢支持!
感谢大家的订阅,推荐票,收藏,谢谢厚爱,谢谢支持。
第329章 意外造就意外
看到何雨柱的人不少,比如说闫埠贵,并且看到了麻袋里肯定有好东西。
可是,他不敢上前啊!
何雨柱可是去保密场所工作的人了。
这也算意外,何雨柱在农场算是有人缘的主。
别的不说,光他那一手厨艺,以及他的有意结交,就让他跟一帮技术员还有保卫科的结下了友谊。
什么地方都是如此,只要关系熟了,那便什么事都能办。
像是这一段时间,何雨柱回家,有车进城,不管是哪头的,何雨柱都能蹭个便车。
人家送到胡同口,何雨柱自然要邀请进家门坐坐。
动不动就是穿着中山装或者军服的人陪同何雨柱进院子,这对于院里这帮货的冲击该有多大?
再者,轧钢厂搞农场搞成示范园的事,整个南锣鼓巷都知道。
两相叠加,也就传成了何雨柱在保密地方工作的话语。
闫埠贵看的眼馋啊!
那麻袋里面,肯定是有好东西。但闫埠贵连上前看看的勇气都没有。
当然这也有何雨柱这一年没有在这个院子生活,从而造成了生疏。
何雨柱懒得管这些人。
他自己带回家的东西,真要让大家看到了也解释不清楚。
并不是两个大棚里种的那些,大棚今年也就种的一些易活的产量大的品种,比如豆角黄瓜西红柿什么的。
暖棚真正建造后,是遇到了不少问题的。
幸亏那帮技术员掺和了进来,要光轧钢厂这帮人搞,就是何雨柱再有想法,也没有变成现实的可能。
别的不说,光中间就遭受过一次虫灾,还有动不动什么地方保暖不到位,把有些菜直接冻死了。
这要是轧钢厂自己做的,那说不好老早放弃了。
毕竟不专业么!
那对于何雨柱来说,就不是升职不升职的问题了。说不好还要挨批评。
所以说,不论哪个年头,哪怕再有精妙绝伦的主意,也得专业的人来执行。
今年的农场算是小爆一把,像是养了十多头猪,就养的膘肥体壮,早就拉到了轧钢厂。
这玩意去拉猪的时候,差点打起来,轧钢厂保卫科的人出动了一半,才把那些猪抢回来。
保卫科跟农场的保卫对峙了个把小时,轧钢厂认定那些猪苗都是自家厂子想办法弄来的,自然是轧钢厂的。
而农场保卫认定农场的一切产出,都需要上面确定去向。
后来连上面大领导都惊动了。
然后这才让轧钢厂把猪拉走了。
不过鸡以及鸡蛋,就不允许轧钢厂全部拉走了。
因为按照技术员同志说的,那些鸡是按照“高科技”养出来的,虽然第一茬鸡苗还是李主任想办法解决的。
但科技含量更高,需要送到学校“研究研究”才能投向市场。
这玩意,把打劫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也不愧是文化人。
当然,这种事是扯皮的事。
最后也就是打官司打到上面,然后领导直接判糊涂案,鸡肉鸡蛋一家一半。
这还是因为喂鸡的粮食没供应上,不然不止养一茬。
当然里面的各种问题,也有配合没到位的原因。
按照技术员观察分析,要是饲料充足,做好防疫,那么用蚯蚓搭配好粗粮养殖,一只鸡到成熟大概是四到五个月。
这玩意怎么说呢?何雨柱知道那种更现代化的养殖,四十天出栏那种。
但基于厨子的想法,何雨柱觉得那些东西真就不好吃。
所以干脆没提。
以后总归还是有人研发以及推广的。
但现在何雨柱是不想吃那种肉。
再者,他一个土老帽,知道蚯蚓养鸡很正常。
要是知道那种速成养鸡,那就有问题了。
所以前面产出的那些,根本就没投向市场。大多是轧钢厂,学校就把那些东西瓜分了。
自然还有上级打秋风的。
但也因为没投向市场,所以基本上就没造成轰动。
而这最后一茬大棚菜,就是领导们宣传成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