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231节

  她也在跟何雨柱传递着她下定决心的信念。

  就像何大清走的时候,其实当时谭雅丽也可以冒险一起走。

  但她当时没走,一个是不确定外面是否安全。

  再就是担心娄半城的报复。

  最后一点,谭雅丽未曾说明,但何雨柱猜到一点,可能就是谭雅丽对娄半城,或者说对社会形势还没死心。

  只是今天这一番应酬,却是让她看清了娄半城,也看清了外面对娄家的看法。

  何雨柱告别而出,今天的娄晓娥也感觉到了不对,在楼上根本就没有下来。

  这应该有谭雅丽的叮嘱。

  很多事情,普通人都得等到事情发生,才会知道事情的原委,按照舆论导向,知道谁好谁坏。

  而何雨柱比其他人好的一点在于,他知道结果,然后现在看到很多事,就更清醒的发现,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第327章 何雨柱的上进之路

  这种事怎么说呢?

  上辈子何雨柱没注意过,但这辈子何雨柱这段时间在轧钢厂遇到的最大讨论,就是每到分红期,都要流传起来的谣言。

  也就是娄半城分了多少钱。

  那些流传的谣言里,自然有各种胡乱猜的数字。

  但也有些数字却是很明确,竟然精确到了元这个单位。

  像这种数字,就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何雨柱都怀疑李主任要不是特意去打听,都不一定知道每年轧钢厂需要给娄家多少分红。

  上万人的轧钢厂,哪怕就是很少的一些股份,那每年的分红都是一笔巨大的数额。

  像是前世的何雨柱,听到这个,最多就是“呸”一声,然后说一句“狗日的,真有钱。”

  但是现在的何雨柱却是更怀疑这个数字流传出来,代表的意思。

  这是不是代表着可以接触到这个数字的人,故意把这事传出来的。

  而每一个听到这个数字的人,却都是一样的神情与话语。

  也就是跟前世傻柱差不多的反应。

  终归是不管这个厂子原来是不是娄半城的,但娄半城一年到头基本上不到厂子里,却是分到那么多钱,大家心里都是不舒服就是了。

  当然,这种情绪要是没人引导,也是那样。

  最多就是有几个亡命徒,可能想着找这些老爷借点钱花花。

  但何雨柱都在轧钢厂里,在闲话里听到了娄半城分红的准确数字。

  这玩意,只能说娄家早就被人盯上了。

  关键这个人还不是李主任,这也算是最讽刺的一件事了。

  何雨柱之所以知道不是李主任,是因为李主任这段时间,关心的都是农场,还有何雨柱说的暖棚那个事。

  在这个上面,李主任利用了他所有的人际关系,甚至还搭上了某农业大学的教授。

  人家对这个大批量搞农业暖房比较感兴趣,特意带了几个学生,天天在农场里指导着。

  这也就等于说,拉高了李主任这个小副业的逼格。

  那么多厂子搞农场,但想着搞暖房的,就轧钢厂一家。

  这玩意,本来还是李主任凭借他自己关系在搞一点小产业的。

  如今却是被教授直接挂上了一个试验田的性质。

  别的事情不清楚,但杨厂长的组长位置变成了副的,这玩意,一个小产业,就把李主任跟杨厂长的位置拉平了。

  而何雨柱,虽然位置没变动,还是一个后勤人员,但他却是在工作组里有名字的。

  这就是相当大的资历。

  何雨柱当时鼓动李主任干这个的时候,也没想过这种情况。

  当时就想着,搞点冬菜出来,放点小卫星。

  一方面是拍拍李主任马屁,另一方面就是让他自己的职场之路,履历更好看一点。

  虽然没想到大佬会关注到这儿,并且不光是农业上面的大佬,就连轧钢厂的上面,也有大佬想着掺和一脚。

  当然,那是不是给女婿撑腰,就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了。

  何雨柱还想着过两年,等出了成果,才有人想着摘果子啥的。

  却是没想到,只因为李主任拉了一个老师过来做技术指导,差一点就被人把农场抢走了。

  按照杨厂长的意思,就是把农场交出去。

  但以李主任的想法,他肯定想着利益最大化,想着掺和一脚。

  因为他现在能出成绩的地方并不多,而这个农场,这个暖棚的想法,已然是他目前能抓到的最好机会了。

  关键李主任有那个底蕴跟那些大佬扳腕子。

  这才是造成目前这番复杂情况的原因。

  原来想法是,就是毛竹木材搭建,然后碎砖暖炉,加点天窗玻璃什么的。

  但现在,因为有了第三方,却是直接水泥红砖做墙,钢架结构为骨,有高价引进的塑料薄膜,也有玻璃为墙为顶的两个试验大棚。

  当然,目前都在建设当中,而因为农场大人物多了。

  何雨柱也是被借调到这块,成了食堂班长。

  这玩意出入都有岗哨那种,连雨水给何雨柱送换洗衣服,都需要在保卫室当场交接。

  搞的跟保密部门似的,

  这玩意也是让何雨柱相当蛋疼。

  这玩意,不是一天两天啊!

  按照李主任的说法,何雨柱至少得在这坚持到冬天试验的成功。

  也就是何雨柱今年一年基本上都得守在这里了。

  幸好现在雨水大了,

  而且时间长了,何雨柱也有了礼拜天可以回家的自由。

  不然说不准,哪怕何雨柱不升这个官,他都会想着退出这个工作组。

  不过跟一帮专搞学识的人在一起,却也有做事的快乐。

  不用勾心斗角,而且何雨柱说起后世见识过的某件事,这些专家就能找到理论依据,以及以前这种事的历史。

  这也省得何雨柱这个伪专家在里面露馅。

  自然也没有太过聪明让人盯上的事情。

  比如堆肥过程中,沼气的产生与利用。

  这在外面已经属于成熟的技术,不过就是这些年,因为采矿技术的发展,能源价格下降。所以这个玩意,在外面遇冷了,

  但咱们这边,煤矿这些还是主供工业为主。

  发现这个事也比较巧合,一个工人在堆肥池那边抽烟,却是让技术员给批评了。

  眼见工人不服,然后就给大家解释沼气的危害跟利用。

  这玩意在20年代就在我国弯弯有了完善的结构建造跟应用技术。

  然后咱们三十年代还有基于沼气池的“国瑞瓦斯气灯”,推广十余省市。

  何雨柱想起后面的大办沼气,却是随口说了一句,要是咱们这个大棚这儿也能建一个就好了,既可以堆肥,又可以给大棚供暖照明。

  这玩意,在何雨柱来说,他就是随口说说,上辈子因为气候原因,北方大型沼气池并不多。

  但听到那些技术员耳朵里,却是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正好这个时候,南方某地也是有专家建设了一个沼气利用示范园,老人家还特意参观表扬了。

  这不就相当正确的事了嘛!

  于是在暖棚小组之外,又有了一个沼气研究利用小组。

  这玩意都不用自己从头研究,学校里发了个电报过去,南方示范园那块,就直接把资料打包送过来了。

第328章 玩疯了

  何雨柱在这个农场忙的飞起,

  李主任也知道轻重,在他来说,这儿是这两年之内他能获取功劳最大的一个地方了。

  所以对于何雨柱不在轧钢厂做招待餐的事,李主任也是抓大放小,把那边暂时先放下了。

  在这个上面有个问题,李主任这些人是不相信有些主意是何雨柱提出的。

  但人都有感觉幸运的物品,

  这个时候,那些专家技术人员搞出的花样越多,那么李主任的成绩就越大。

  而每一次那些技术员上新项目,都是会提一句,都感谢何雨柱同志啊!

  何雨柱在李主任的眼里,就成了他的幸运星。

  其实何雨柱做了什么呢?

  他也没做什么。

  比如他在给专家们加餐的时候,做了个小鸡炖蘑菇,于是就随口提了一句,要是咱们大棚能种植这些山菇就好了,那就能天天吃这个了。

  然后自然有技术员开玩笑,说就算把山菇种出来,也没那么多的小鸡。

  何雨柱笑道:“不是有专门养蚯蚓养鸡的么?我们小时候听说,蚯蚓切碎煮熟了养鸡,好像鸡就能多生蛋,而且长的快。”

  技术员也是个小年轻,姓姜,性格符合他的姓氏,却是个犟头。

  闻言却是冷笑道:“哪来那么多蚯蚓?”

  何雨柱笑道:“养啊!

  你小时候没钓过鱼啊!

  钓鱼挖蚯蚓,我们小时候都是拿稻草,鸡屎啥的,保持湿度养蚯蚓的。

  那玩意,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的。

  忒多。

  今天挖完了,只要浇浇水,过两天又是一大堆。

  咱们这边这么多堆肥,估计蚯蚓也不少。”

首节上一节231/9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