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56节

  这番话的水分很大,不过为了宣传安盛中心大厦,罗齐鸿也是可以不要自己的名声的。

  这篇报道一出街,一定会遭到不少人的谩骂,认为罗齐鸿这是在不顾事实的抬高安盛中心大厦的价值,只为旗下百乐门公司谋取‘不正当’利益。

  罗齐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毕竟黑红也是红嘛,不然从安盛中心大厦身上还赚不到预想的利润呢。

  洪小莲则是一脸笑意的撇头看着罗齐鸿,没想到罗齐鸿居然如此不要脸,小小年纪表现的像个商界老油条,真的是令人惊讶。

  接下来的访问,罗齐鸿有意无意的都将安盛中心大厦的优势吹捧出来,把新闻发布会硬生生的做成了个人演讲。

  “罗生的口才真的是令人意想不到啊,接下来安盛中心大厦应该会有较大的涨幅。”洪小莲意味深长的笑着,似乎有着讥讽之意。

  罗齐鸿抿嘴笑道“承你的吉言!我也希望安盛中心大厦有很大的涨幅。”

  “罗生和华人置业公司的赌约我也听说了,不得不说罗生好胆量啊,一般人可不敢如此承应下来。”洪小莲表情依旧淡然。

  两人瞎聊了一会,洪小莲的话让罗齐鸿来了灵感,一些炒作湾仔商厦的思路。

  于是,罗齐鸿当即找到几个经济专家,将他们收买,让他们写几篇关于湾仔商厦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升涨可能性等有利的文章。

  这些文章可不便宜,一篇文章要价1万元,罗齐鸿短短3个小时内便花了17万元,预定了那些专家一周内的业务量。

  翌日上午

  发布会与专家分析文章同时见报,在香江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些持有湾仔商厦、店铺等其他物业的人乐见其成,尤甚者推波助澜,毕竟这些消息对他们来说十分有利。

  虽然湾仔物业价格涨不到中环那种程度,但比九龙市区的物业价格高一些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即使有些业主不打算出售手中的湾仔物业,也可以提高其身价,甚至是地位。

  物业的价格不似股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暴涨,而是需要缓慢的进行报价与交易,从而固定物业的价格。

  不过也有懂得先下手为强的地产商,他们的嗅觉很是灵敏,察觉到一些物业价格即将暴涨,准备先下手。

  上午11点钟左右,物业一部经理康文毅走进罗齐鸿的办公室,汇报说道“罗生,有地产商和炒客打电话来询问安盛中心大厦的价格,他们都想拿下2、3层的物业,报价均上涨了1百万一层,如果现在出售,我们转手就可以赚到2千5百万。”

  这个消息有些出乎预料,主要是时间太早了,比罗齐鸿预想的时间早了好几天。

  罗齐鸿稍微思量这件事情,觉得仍有上涨的空间,对着康文毅说道“我们不着急出售安盛中心大厦,你去好好回绝这些买家,最好言语间透露出我们想要更高的价格。还有你要将这些消息透露给记者,我们正好可以继续炒作一下。”

  康文毅点点头“好的,那我马上去安排。”

  罗齐鸿顿时间又想起了资金筹集的事情,首付款都还没有着落,需要让赵凯抓紧出售旺角弼街利发大厦。

  催促完赵凯,罗齐鸿又带着九龙市区东南唐楼的资料前往汇丰银行,进行质押贷款,毕竟利发大厦所筹集的资金只有2千多万,和3150万仍有较大的差距。

  好在罗齐鸿是汇丰银行的老客户,加上私人的担保,顺利获得6成的质押贷款1千1百万元。

  下午大概2点半钟,罗齐鸿收到消息:港府宣布与发展商巍城公司达成协议,以22.58亿元收回面积达488公顷的元朗天水围土地。

  巍城公司是由长江实业公司、会德丰公司、大宝地产公司(合和实业公司胡应襄家族旗下的地产公司)所组建,该公司旗下仅仅持有元朗天水围土地。

  如今的巍城公司股东已经换人,由华闰集团持股51%、长江实业公司持股49%,两家公司共同开发元朗天水围新市镇,现在却被港府收回,不过获利不菲。

  在79年之际,会德丰公司和大宝地产公司对元朗天水围地皮开发的信心严重不足,只想着赶紧脱身,于是以原价将巍城公司的股权出售给了华闰集团和长江实业公司。

  这些事自然与罗齐鸿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关心的是港府发出这则消息引起的不良反应,这是很明显的土地调整信号。

  虽然暂时对商业用地价格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罗齐鸿记得接下来港府还会发布其他的消息,给旺市浇上一盆冷水。

  那么商厦的涨幅不会像往昔那般大,百乐门公司所持有的安盛中心大厦便赚不到预想之中的利润。

  罗齐鸿十指打叉的放在桌面上,眉头紧皱,叹息道“看来要尽快出售安盛中心大厦了,要是没有大的涨幅,留在手里也是积压资金,不如‘袋袋平安’。”

  其实,这则消息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动静,地产商们大部分认为这是港府想要分享元朗天水围带来的巨大的利润或者是巍城公司没有这么大的力量继续开发,将地皮卖回给港府。

  3天之后

  百乐门公司与华美置业公司达成收购协议,华美置业公司以2千8百万元收购百乐门公司旗下的旺角弼街利发大厦。

  根据罗齐鸿的要求,华美置业公司要在3天之内支付全部款项。

  然而华美置业公司却当天支付了全部款项,让罗齐鸿非常的满意。

  罗齐鸿也马不停蹄的通知洪小莲,百乐门公司可以支付安盛中心大厦的第一笔款项3150万元。

  与此同时,罗齐鸿收到消息,称华夏银行正在与港府洽商收购中环美利道停车场地皮,谈判似乎进展颇为顺利。

  罗齐鸿知道华夏银行一定会拿下中区这块地皮的,一旦收购成功的消息宣布,地产调整便无可避免了。

  罗齐鸿立刻叫来了苏祈山、康文毅,要给他们布置一些工作。

第120章【维记大厦 世纪大厦】

  “你们立刻对外散布消息,说有不少的地产商愿意溢价2成收购安盛中心大厦5层物业,我们也有意思出售。”罗齐鸿命令说道“康经理你要开始接触那些愿意溢价2成的地产商、炒客,争取在这几天之内把安盛中心大厦全部出售。”

  苏祈山和康文毅都是眼瞳放大,脸上有些惊讶之色,前几日才支付给长江实业公司、广生行公司3150万元的首付款,怎么这么快要抛售了?

  罗齐鸿不会向他们解释什么,这非常没有必要,他们不是决策者,只是执行者,不需要知道原因。

  见自家老板没有解释的意思,两人也不敢问,别看罗齐鸿年纪小,作风却是异常的霸道,虽然不说脏话,但是做的事比脏话还要狠。

  苏祈山偷看了一眼罗齐鸿,然后将一份文件递了上去,道“老板,这是中环安兰街18号维记大厦的资料,大厦业主是百奇地产有限公司,他们的老板朱百奇已经当众说过要出售维记大厦,要价暂时还不清楚,不过信息整合部按照市场情况计算,预计这幢大厦要价1.4亿元。”

  罗齐鸿翻开文件一看,基本信息映入眼帘,似乎是一座比较适合百乐门公司的中环大厦。

  维记大厦楼高16层,占地面积0.85万平方尺,楼面面积只有9.28万平方尺,是一座小型的商业大厦,不过这栋大厦建成于1977年,楼龄很短,也是能卖上价钱的原因之一。

  这幢中环大厦的要价不会很高,毕竟地理位置不算很好,加上占地面积太小,已经不是很适合当下的市场要求。

  如果拿下维记大厦,百乐门公司会压力大减,比罗齐鸿的预算减少了将近1亿元。

  按照目前的安盛中心大厦售价计算,百乐门公司至少可以获利2千4百万元(需要支付利息),加上利发大厦、东南唐楼回笼的资金,百乐门公司已经筹集到了一半的资金。

  如此状况让罗齐鸿松了口气,合上文件之后,他抬头对康文毅说道“康经理,你可以尝试接触百奇地产公司,说我们有意向收购维记大厦,你可以给他们开价1.3亿元。”

  “是,罗老板!”康文毅跟着苏祈山改口了。

  罗齐鸿多看了一眼康文毅,想要说出百乐门公司即将出售的事情,然而话到嘴边却不想横生枝节,其实到时候不用说,这些职员都会知道的。

  康文毅离开了办公室,苏祈山还是坐在位置上,似乎还有什么话要单独对罗齐鸿说。

  罗齐鸿再度翻开资料,想要再看一遍,“苏经理还有其他事情吗?”

  “老板,我手头上还有一个项目,不过这个项目需要的资金量很大。”苏祈山说道,眼神有些闪烁,他觉得这个消息有些无用。

  “说来听听!”罗齐鸿饶有兴趣的问道。

  “置地公司放出消息,有意出售半山区地利根德里1A号的世纪大厦以及旁边的3.5万平方尺地皮,底价是3.8亿元。”苏祈山见罗齐鸿有些兴趣,便递上收集的信息资料。

  世纪大厦第1座是置地公司所建造,于70年入伙,现在已经有12年的楼龄,大楼形状呈圆筒,楼高35层,可提供58伙分层单位,另设复式特色户2伙,有50多个车位。

  世纪大厦每户都配有超级大露台,景观开扬,视野极其开阔,可以遥望维港海景,前往中环只需要10分钟车程而已。

  这是半山区最为中心的高级住宅大厦分布区域,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环境,都是香江数一数二的,也是富人阶层竞相追逐的住宅大厦。

  世纪大厦自70年开始便是以出租为主,60伙单位的控制权仍然掌握在置地公司的手里。

  世纪大厦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物业,而且还有一块尚未开发的3.5万平方尺地皮,实在是很吸引人。

  罗齐鸿知道只要稍微炒作一下,赚取几千万不过是小意思,但要拿下这块物业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他已经记不得这块物业被什么公司拿下了,不过百乐门公司只要粘粘手,都可以完成华人置业公司的要求,将维记大厦全款收购。

  “竞争恐怕会很激烈吧?”罗齐鸿皱起眉头问道。

  “是很激烈,听说新鸿基地产、信和地产等一些大公司都想要拿下这块物业。”苏祈山忐忑的说道。

  在新鸿基地产这些公司面前,市值5个亿的百乐门酒楼公司确实不够看,但当初的长江实业公司市值也才6、7亿元,也在中环地铁站、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发展权项目上击败了接近百亿市值的置地公司,也因此一举成名。

  想起这件经典案例,罗齐鸿顿时间又有了不少的信心,百乐门公司要是击败新鸿基地产、信和地产,整个香江都会发生地震的,这下子的百乐门公司市值有可能突破10亿元。

  那他罗齐鸿岂不是赚翻了吗?

  “置地公司是打算举行招标会?”罗齐鸿问道,要不是招标会,百乐门公司拿下这个项目的机会更加渺茫。

  “是的,打算在9月中旬进行,过几天开始报名了。”苏祈山回答说道。

  “好,你替公司去报个名。”罗齐鸿觉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好好准备一下。

  苏祈山离开之后,罗齐鸿拿着世纪大厦的资料久久不愿放手,这么好的项目简直是天赐礼物,他一定要拿下。

  即使是3.8亿元的底价,百乐门公司也未必能承受得起,于是罗齐鸿考虑着寻找什么伙伴来组成联盟。

  最后,罗齐鸿考虑到盟友未必愿意在短时间内松手世纪大厦,而他的目的又是赚一笔就脱手,所以还是决定由他私人联合百乐门公司进行投资,如此操作起来方便很多。

  中环安乐园大厦商场某餐厅

  黄玉郎在这里约见罗齐鸿,想要商量一下深保印刷公司的事情。

  “罗生,盛运印刷公司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抢玉郎国际看上的深保印刷公司?”黄玉郎有些气愤的盯着罗齐鸿质问说道。

  罗齐鸿冷笑道“怎么?玉郎国际公司是皇帝吗?看上的东西不允许出现其他的竞争者,难道是想搞‘一刀切的买卖’?”

  “罗生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何必扯开话题?”黄玉郎说道。

  “我可没有扯开话题,你的玉郎国际在搞这些‘新花样的收购方案’,已经搞得印刷行业鸡飞狗跳,深保印刷公司的老板找到盛运印刷公司帮忙,愿意低价将深保印刷公司出售给盛运印刷,难道黄生要我拒绝这送上门的好处?”罗齐鸿可不会跟黄玉郎说什么道义,这个家伙也不会将道义。

  “罗生知不知道深保印刷和玉郎国际有业务纠纷?”黄玉郎问道。

  “有一些了解,我还想着拿下深保印刷公司之后再找黄生聊聊呢。”罗齐鸿勾起嘴角笑道。

第121章【中华煤气董事局会议】

  黄玉郎见到罗齐鸿那嘲弄的眼神,顿时有些火冒三丈,不过他还是忍住了。

  他了解过罗齐鸿的过往,甚至研究过罗齐鸿这个人的做事手法,发现罗齐鸿的能力很强,短短一年间身价数亿元,这还是明面上的资产,他自然查到了一些罗齐鸿在股市上的投资以及德合地产公司的动作。

  而黄玉郎本人自76年开始创业,到了如今才算是功成名就,4年间数次失败,哪能与罗齐鸿相比。

  当然黄玉郎也自认不凡,不过他知道比起罗齐鸿,自己还是有些逊色,而且罗齐鸿能靠着股市、地产‘泵水’(提供大量资金),他有些担心斗不过罗齐鸿的庞大资金。

  “罗生真的不愿意想让吗?”黄玉郎咬牙切齿的问道。

  “生意场上向来是有能者得之,黄生应该很清楚,要是谁来了,都要相让,那我还做什么生意。”罗齐鸿见黄玉郎退却了,便正好更进一步。

  “好,那我们法庭上见吧。”黄玉郎眉头跳动了两下,甩下狠话便站起来离席了。

  罗齐鸿看着黄玉郎远去的背影,笑道“要是动用社团,我倒是会有所忌惮,打官司嘛,谁怕谁,老子有的是钱。”

  回到百乐门酒楼公司办公室。

  罗齐鸿让秘书程见深搬来了大量关于半山区高级住宅大厦以及地皮交易的资料,他要好好的研究一下这几年来半山区的地价和物业究竟是如何的情况。

  其实,半山区的地皮几乎都掌握在英资企业的手上,其中置地公司独占三分之一,近十年崛起的华资企业只能通过购买,才换得一些半山区地皮用以开发。

  因此,不少华资地产公司对这次的地利根德里1A号物业地皮都垂涎三尺。

  而罗齐鸿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想着拿下项目之后再行出售,赚取利润。

  按照近年来的半山区高级住宅大厦交易记载来看,最高的溢价不过是25%,似乎这次溢价3成已经足够了,但罗齐鸿理想的溢价是4成。

  然而溢价4成有很大的缺点,便是百乐门公司的利润被极大的压缩,其中的风险也在加大。

  罗齐鸿思前想后,决定参考李家成在金钟海富中心双子大厦项目上的投标方案,溢价25%、将整个项目的30%利润送给置地公司,并且签署对赌协议:首付款为2成,剩余的8成以及30%的利润不少3千万元将会在82年之前支付,否则百乐门公司需要支付置地公司6千万元的赔偿款,并且不得索回已支付的2成首付款。

  这是罗齐鸿绞尽脑汁所想出来的方案,若是不能得到置地公司的认可,只能认命,这个项目与百乐门公司无缘了。

  罗齐鸿知道这次的投标案比与华人置业公司的交易更为凶险,但是他已然被逼到墙角,不得不冒险行事。

  铜锣湾某高档住宅小区

首节上一节56/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