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的影响越发厉害,单是香江的恒生指数便下降到了1500点,比最高峰时期的3900多点,足足跌了2400多点。
有大机构预测,明年的恒生指数极有可能跌至1000点以下,甚至是回到800点。
很多公司的市值跌去了一半,甚至有如玉郎国际集团者,市值只有巅峰时期的2、3成,如果不是有实在的资产撑着,早已倒闭。
华光地产公司虽然有不少优良的资产,如中环励精中心大厦、尖沙咀港晶中心商场、旺角金都商场以及华光大厦.,但是也有大量的债务,仅仅是能支持下去,股价已经跌去55%,市值只剩16.3亿元。
而富丽华酒店则跌的更狠,仅剩巅峰时期的43%市值。
这两家公司即使要溢价收购,也不会超过巅峰时期的6成市值,兆安地产公司一旦发动收购,可以说是占足了便宜。
“老板,我们预计到了12月中旬便可以发动收购,同时私有化华光地产和富丽华酒店,溢价2成,涉及资金在14亿元左右。”程见深汇报说道。
“预计12月中旬,两家公司的市值可以降到什么程度?”罗齐鸿问道。
“华光地产公司的市值可以降到50%以下,富丽华酒店的市值在37%左右,需要资金是刚才说的14亿元。”程见深回答说道。
“公司的资金应该有这笔吗?”罗齐鸿多此一举的问道。
“公司的资金很充足,私有化完成之后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抄底。”程见深说道“主要是这次的股灾严重程度出乎我们的预料,大概能为我们省下3成的资金。”
“好,那就12月中旬开始展开吧,不必在最低点展开了。”罗齐鸿微微颔首。
“华光地产公司私有化成功之后,公司需要承担华光地产之前的负债18.3亿元,我们该怎么处理这笔债务?”程见深问道。
罗齐鸿皱了皱眉头“你们有什么建议?”
如今不是旺市,根本不可能搞供股集资,更不可能贱卖旗下物业,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华光地产公司之前私有化了乐古置业,拥有中环这么多资产,加上原有的物业,应该能撑到旺市吧?”陈智隆看向康文毅说道。
第392章【可怕的身家】
“这次是世界性的股灾,虽然目前未见业主撤租,但是我认为会有不小的撤租潮,所以公司未必能撑得住,需要另想办法。”康文毅说道。
“兆安地产公司的债务情况不是很厉害,应该有能力帮一帮华光地产公司。”罗齐鸿问道“如果到了最差时期,缺口有多大?”
康文毅沉吟以下,道“至少5个亿,而且还需要和银行周旋。”
“5亿元不是很多,银行方面有问题的话,我可以让德合地产公司出面担保一下。”罗齐鸿摆了摆手,德合地产公司作为靠山,兆安地产公司的问题不会太大。
“有老板帮忙,问题就不大了。”康文毅难得的笑了笑。
在罗齐鸿看来,康文毅是想从他私人身上薅羊毛,不过这无关紧要,毕竟兆安地产公司也是他的心血之一。
离开兆安地产公司,罗齐鸿又来到了德合地产公司。
华光地产公司和富丽华酒店需要私有化,德合地产公司旗下的联邦地产公司和中华娱乐置业公司也需要私有化,不过后者的私有化容易很多,因为罗齐鸿的资金可以直接输送给德合地产公司。
“联邦地产公司的市值比较稳定,可能是持有大量中环商厦的原因,目前的市值是21.6亿元,跌幅4成左右,预计到了年底的跌幅在45%,剩余市值55%,19.8亿元。算上溢价,需要资金24亿元上下。”
“中华娱乐置业公司的跌幅较大,是6成,如今市值有3.16亿元,预计年底的市值是1.7亿元左右,溢价2成之后需要资金2亿元。”
“现在公司账面上有资金16.3亿元,缺口有10亿元,而且这些资金有金钟德合广场的建筑费,所以实际缺口资金要达到15亿元。”
苏祈山沉声说着,主要是看着报告的数字念了出来。
“联邦地产需要的资金太多了,你能确定12月底是股市的最低谷了吗?”罗齐鸿脸色较为轻松的问道。
“应该不是最低谷,我个人预计在88年3、4月份会是股市最低谷。”苏祈山说道“不过联邦地产公司的市值应该不会跌太多了,因为净资产值便是25亿元上下。”
“能剩一点是一点吧,而且同时私有化两家公司,会引起很大的影响,先把中华娱乐置业公司进行私有化吧。”罗齐鸿摆了摆手说道。
15亿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了,罗齐鸿不想这么快交出去,而且股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谁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蝴蝶效应。
还是把资金抓在手里为好,可以应对各种变化。
“好,那我现在开始动手,聘请哪家证券公司帮忙?”苏祈山询问道。
“请我旗下的德安证券投资公司吧,这家公司完全有能力应付小型收购案,没有必要肥水流向别人田地。”罗齐鸿说道“至于联邦地产公司,还是请百富勤国际吧,梁博韬擅长大型公司的收购案。”
“老板,联邦地产公司的私有化是板上钉钉的,不如还是交给德安证券投资公司吧,老板娘那边也是很专业的。”苏祈山当然想把这个人情送给白谨言。
德合地产公司是私人公司,老板娘的枕边风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罗齐鸿当然清楚苏祈山的心思,于是笑道“好吧,那你向阿言透露一下吧,让你好好卖个人情。”
“谢谢老板!”苏祈山笑着道谢,这光明正大的借老板的人情去送人情是真的好。
时间转眼便来到了12月底。
德合地产公司和兆安地产公司同时发出了对旗下公司私有化的方案公告,引起了不小的震荡。
各大报章纷纷报道了此事,其中不乏赞美之词,毕竟如今是股灾期间,敢于溢价私有化便是一种救市,替股民们挽回一定的损失。
面对2成的溢价,小股东们自然是满意的,很快便交出了手中的股票。
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兆安地产公司便顺利把富丽华酒店股权增持到了97%,然后向证监处和委员会申请强硬注销剩余的3%股权。
这自然得到了同意的回复,于是兆安地产公司花了1亿4千万元顺利将富丽华酒店私有化成功。
而兆安地产公司经过一周的时间,仅将华光地产公司的股权增持到了70%,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成功。
原因是一些股东认为兆安地产公司私有化华光地产公司是有预谋的,想要让兆安地产提高收购价格,可惜罗齐鸿不答应,于是陷入了僵持状态。
罗齐鸿直接向这些股东言明,他们可以不卖,但是他宣布,华光地产公司在未来的10年内都会派发股息,全部的利润都会用来扩张公司的业务和资产。
也有一些强势的股东买通报社,对罗齐鸿的做法进行了抨击、唱衰。
罗齐鸿便对记者说,这是兆安地产公司对华光地产公司私有化的最后一次溢价,以后都会以现有的股价进行私有化,而且兆安地产不是放弃对华光地产的私有化计划,在未来都会在股灾、经济危机等市况进行私有化,直至私有化完成。
罗齐鸿此举无异于告诉那些股东,现在不赚钱,以后一分钱都别想赚,除非他们在股市上抛售,不过应该也不会有人接手。
毕竟谁都不知道这个股票会不会砸在自己的手里。
到了88年1月中旬。
那些华光地产公司股东终于扛不住了,因为兆安地产公司宣布在20日结束对华光地产公司的私有化。
也有记者问,88年是否再有私有化方案放出?
程见深回答,会在7、8月份以那个时候的股价进行私有化。
所以在18日下午,兆安地产公司顺利将持股增加到了90%。
消息一经宣布,剩余股东坐不住了,只能前往德安证券投资公司登记出售手中的华光地产股权。
在20日上午,兆安地产公司成功将持股增加到了96%,宣布即将向机构申请强制私有化。
至此,兆安地产公司成功将两家上市公司私有化,将旗下资产增加到了一个可怕的数字。
紧接着,兆安地产公司的股价逆市上涨,从原来38亿元增涨到了52亿元,涨幅接近37%,成为了股灾期间的一大怪闻。
也有无聊的传媒统计了兆安地产公司旗下的资产总值,说兆安地产公司的净资产值超过了30亿元,总市值应该高达80亿元才对。
罗齐鸿旗下仅仅一家兆安地产公司便价值80亿元,若是加上中华煤气公司、联邦地产公司.,罗齐鸿的个人身家已经超过300亿元。
如此的身家仅在新鸿基地产郭氏家族、长江实业李家成家族之下,是香江第三大财团家族。
第393章【蓝田地铁站】
德合地产公司对中华娱乐置业公司的私有化也很顺利,仅有5天的时间便完成了。
如今便只剩下联邦地产公司需要进行私有化,其实联邦地产公司的资产不比兆安地产公司的差,甚至略胜一筹。
因为联邦地产公司的大部分物业都在中环和半山区,前者是香江商厦最贵的地区,后者是香江住宅楼宇最贵的地区。
而兆安地产公司的物业分布在铜锣湾、湾仔、中环以及九龙半岛,虽然大部分都是贵重的商厦,但持有的中环物业不是很多,因此落了下风。
当然,兆安地产公司的名声比联邦地产公司的好,那是罗齐鸿有意为之。
兆安地产公司没有被私有化的计划,而联邦地产公司是要私有化的。
兆安地产公司办公室
康文毅与陈智隆联袂而来,脸上带着喜色。
“老板!”
“有一件天大的好事,港府准备招标九龙湾蓝田地铁站上盖物业权,这可是一个超大型的项目,只比黄埔花园稍逊一筹,与旁边恒隆公司开发的德福花园差不多。”陈智隆欣喜的说道。
兆安地产公司虽然位居香江十大地产公司之列,但其大型地盘开发的能力还是远远比不上同类型公司的,只是在物业收租方面超过同类型公司而已。
如此便证明兆安地产公司的盈利弱于其他公司。
如果能拿下蓝田地铁站上盖物业权,兆安地产公司自然会如虎添翼,赶超同类型公司。
“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项目,我们独自开发有点投资过重了,我打算联络宝利科技一起竞投,当然了,我们才是主角。”罗齐鸿立马来了兴趣。
陈智隆与康文毅相视一眼,他们猜测罗齐鸿的目的是拉拢中资,打开以后内地投资的通道。
“那我待会去联络宝利科技公司,约个商谈的时间。”陈智隆说道。
“嗯,公司资金的事情不用担心,按照兆安地产公司目前的情况,贷款个10亿元不是问题。不仅仅如此,等到明年三四月份,我会让兆安地产发行一批新股,定向增股给德安证券公司,到时候公司可以有足够的后续资金。”罗齐鸿说道。
两人没有丝毫惊讶,他们知道德安证券公司在股灾来临之前已经抛售了不少兆安地产的股票,未来发行新股,德安证券公司还能赚取一些差价。
众人离开之后,罗齐鸿在思考蓝田地铁站上盖物业权,也就是后世的丽港城。
这块地皮可建28幢28层到34层的住宅大厦,可以提供4100个住宅单位,3百万平方尺左右的楼面面积。
虽然比不上黄埔花园,但也是香江有名的十大屋之一,可以获得几十亿元的利润。
这个项目需要好好盘算一下,要是88年3、4月份投得,那么预计到了89年上半年便可以进行第一期发售。
但是恰恰在89年5月份,地产会暴跌30%至35%,直到90年5月才会恢复一年前的房价。
所以,要想获利几十亿元,需要将地皮捂起来,等到89年年底或者90年年初再进行开发。
这便很考验兆安地产公司的实力了,毕竟前世李超人和中信的补地费就要10亿元,加上投标价格、建筑费,恐怕需要30亿元。
这么大一笔资金必定会限制兆安地产的发展计划,甚至成为兆安地产公司的沉重负担。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不过当罗齐鸿想到兆安地产公司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或许只能从地皮开发方向突破。
“算了,3年有几十亿的利润,已经很好了,兆安地产也有大量的物业收租,小项目也可以继续进行。”罗齐鸿顿时间下定了决心。
事实上,罗齐鸿也想斩断李家成一臂,长江实业公司的四大屋计划变成三大屋计划。
罗齐鸿在兆安地产公司办公室接待了宝利科技公司在香江的负责人张运韬。
罗齐鸿跟宝利科技公司不是很熟,闲聊了两句话,便直接进入正题“张生,贵公司可有兴趣投资香江的地产业?”
张运韬眼前一亮,作为在香江的中资公司,谁不想投资香江的楼市。
只是中资企业刚刚进入香江几年的时间,根基很不稳,连华闰这样的公司都要与长江实业公司合作,更何况还在摸索期的宝利科技公司。
“当然有兴趣,不知道罗生说的是哪个项目?”张运韬说道。
现在有香江超大型的地产公司带着宝利科技公司玩,这是天大的好机会,当然要赶紧表态。
罗齐鸿笑道“张生有没有听说九龙湾蓝田地铁站上盖项目物业权的招标?”
“听说过了,我可以说服公司拿出现金投资。”张运韬惊喜异常。
“张生,这个项目可不小,光是补地费恐怕都要10亿元,算上竞标、建筑费,恐怕超过30亿元,哪怕有银行贷款,也不会少于20亿元。”罗齐鸿说明道。
张运韬震惊起来,这个项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