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220节

  “已经损失了18.3%的市值,好在灾前抛售了11%的股权,回笼了5、6千万的现金,否则真的要扑街了。”罗齐兴叹气说着。

  这全球性的股灾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不是弟弟罗齐鸿的提醒,他可能真的要考虑出售盛运置业的核心资产,还有私人的全部资产来渡过难关了。

  听罗齐兴的语气,罗齐鸿便知道他们对他的建议打了折扣,如此行为也让他很无奈,教得会的人不用教,教不会的人没办法教。

  罗齐兴自然是后者。

  “私人和公司抗的过去,这对你来说或许是件好事,可以赚股票的差价。”罗齐鸿说道“甚至可以借机增持股权。”

  罗齐兴点了点头,“盛运置业是小公司,投资大公司股票会不会赚的更多?”

  “大哥,你这是不信自己啊,盛运置业公司是你自己的公司,能赚多少钱不是你说了算吗?”罗齐鸿呵呵笑着“你看看华人置业的刘銮熊,拼命的用私人资金壮大华人置业,可见还是自己的公司赚钱多。”

  “阿鸿,我们和你是不同的,你财大气粗,我们没什么私人资金,若是盛运置业供股集资,我们都很难应付的过来。”陈瑜珊说道。

  “这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德安公司是做证券股票投资的,你们可以和阿言谈谈。”罗齐鸿抿了抿嘴,这两人还是想着他一直帮忙扶持,又喜欢不听人话,真的是脑子有问题。

  “大哥、大嫂,现在的局势不是很明朗,不过德安公司在证券股票领域有些名声的,如果你们想的话,德安公司可以帮你们操作。”白谨言见罗齐鸿发话了,她只能承应下来。

  “股灾还会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抄底的事情以后再说吧,目前还是要经营好公司。”罗齐鸿淡淡一句。

  陈瑜珊的心思活跃,道“盛运置业想收购优质的公司,你怎么看,阿鸿?”

  “我记得盛运置业公司先前的负债还是不低的,收购其他公司可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罗齐鸿说道。

  白谨言却不想管这些,在她眼中,有钱赚就行了,于是说道“大嫂,我觉得到了明年春节之后就可以考虑收购的事宜了,那时候的公司股价一定不会高。”

  陈瑜珊对白谨言的话不是那么相信,“嗯,那我们到时候再说。”

  “你们看上了哪间公司?”罗齐鸿沉吟问道。

  “海安地产公司!这家公司的市值远低于资产值,是我们的首选。”罗齐兴看了一眼陈瑜珊说道。

第390章【就看你够不够胆了】

  中环某雅间

  茶水澄亮,随着茶杯缓缓送入口中。

  “这茶不错。”罗齐鸿放下茶杯,嘴角泛起笑容。

  对面坐的是刘銮熊,相对罗齐鸿的笑脸,他则是有些苦闷。

  刘銮熊在股灾前持有多张期指好仓,如今股灾来临,自然是损失惨重。

  短短两周的时间,刘銮熊损失了2、3亿元,而华置一系公司则损失更为严重,5、6个亿还是少的。

  加上华置一系公司的市值跌宕,刘銮熊不免有些头大,如今的他终于尝到了股市的厉害。

  有些报章专门为刘銮熊这个股坛狙击手做了一期分析文章,认为刘銮熊这两年来处处得心应手,完全拜牛市所赐,现在大牛已死,大熊来临,刘銮熊的报应来了。

  如果此时有人对华人置业公司下手,刘銮熊必然守不住。

  刘銮熊也被小报揶揄成为继60年代和记集团祁德尊、80年代佳宁集团陈松青后的第三大股灾巨星。

  如此说法当然是不看好刘銮熊能度过这次难关,甚至诅咒刘銮熊早点破产。

  “大刘你约我出来不只是喝茶吧?现在这个时候恐怕你也很不得空才对。”罗齐鸿靠在椅子上,呵呵笑道。

  “罗生,你知道的,我的狙击战术得罪了不少人,要是他们这个时候联合起来搞我,我恐怕挡不住,所以想请罗生在必要时候帮我一下。”刘銮熊谦卑的说道。

  罗齐鸿微笑道“这个没问题!其实你不必担忧,如今大灾在前,谁也没有过多的心思搞你,都是想护住自己的公司。”

  “嗯,如果不是我贪心,灾前请教一下罗生你,也不会有现在的困境。”刘銮熊叹气说道,他是真的害怕了,以后还是要紧跟罗齐鸿的脚步为好。

  罗齐鸿摇了摇头“我也是运气好,先前那么好的市道竟然是危机的开始,谁能想得到。”

  “罗生你太谦虚了,你在股市上的动作已经成了街知巷闻。”刘銮熊说道“经此一役,华人置业要低调发展一些时日。”

  以罗齐鸿看来,华人置业在这场股灾是有损失,但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守城的实力没有降低多少。

  敢对华人置业公司下手的公司、家族不超过20个,而且多数公司都忙着舔舐伤口,如兆安地产公司预防了股灾,也不敢轻易对其他大公司下手。

  “我们是老朋友了,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罗齐鸿将茶水一饮而尽。

  “罗生你先看看这个。”刘銮熊递过来一份文件。

  接着刘銮熊解释道“湾仔电器街的物业集中在1百多个业主手中,不过此处的地理位置很好,靠近金钟,如果能全部收购,完全可以拆卸重建。”

  “现在是股灾,不少的业主正在抛售物业补仓,虽然价格没有太大的降低,但是我认为可以下手了。”

  罗齐鸿记得前世的刘銮熊也收购了不少湾仔电器街的物业,好像没有拆卸重建。

  快要进入90年代了,物业的价格会飞速上涨,特别是与中环相近的湾仔。

  中环的写字楼供不应求之后,那些企业自然会选择旁边的湾仔商厦以及旁边的上环商厦,不过湾仔的地理位置更好。

  “难度不小啊。”罗齐鸿合上文件,“一旦失败,尽管我们可以赚一些钱,也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因此我认为不是那么划算。”

  “不过你这份方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项目,只是需要得罪一个重量级的家族,不知道大刘你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罗生说来听听。”刘銮熊知道能让罗齐鸿亲自提出的项目,绝对不是什么小项目,至于得罪大家族,他得罪的大人物还少吗?

  “铜锣湾恩平道、利希慎家族。”罗齐鸿微微笑着“兆安地产公司已经在恩平道持有了一些物业,达成目的的话,可以重建楼面面积60万平方尺的商厦,比华置手上的皇室大厦更有价值。”

  刘銮熊的眉毛挑了挑,东西很好,利希慎家族也够分量,所以他开始有些摇摆。

  “恩平道一号物业是利希慎家族的发家祖业,罗生打算用什么办法拿下?”

  “办法很多,但是要得罪人,即使拿不到恩平道一号物业,我们也能用其他物业建造一幢40万平方尺的商厦。”罗齐鸿笑道“只要利希慎家族破坏的规矩,那我们就有理由动他们了。”

  “恩平道也不是利希慎家族的,之所以没人敢进入恩平道,那是不想得罪利希慎家族而已。”

  “现在的利希慎家族很虚弱,远不是利孝和、利铭泽当家时代的家族了,虽然有利荣森、利荣达协助,但是也不及兴盛时期的一半。”

  刘銮熊沉默良久,他知道罗齐鸿的意思,之所以分一杯羹给他,是想要他做恶人,当出头鸟。

  如果有什么问题,罗齐鸿当然会帮忙,只是力度不会太大。

  “分我几成权益?”刘銮熊还是禁不住诱惑。

  “五五分账,如何?”罗齐鸿竖起手掌,淡淡的笑着,又补充一句“到了21世纪,我可以把持有的5成权益转让给你,当然这要看大刘你有没有这个兴趣了。”

  “好,我做。只是目前我的资金还不能到位,需要等2、3个月。”刘銮熊看着罗齐鸿说道。

  “没问题!我先支付这笔资金,不过需要立刻转到华置的名下。”罗齐鸿说道。

  “没问题,我立刻让华置派人接手。”刘銮熊眼神有些耐人寻味起来。

  在股灾前夕,玉郎国际集团收购了星岛集团位于北角的新闻中心大厦,花费了数千万现金。

  黄玉郎觉得星岛集团的胡仙占了他的便宜,于是在签署合约之后,通知星岛集团要在半个月内搬出,否则要收取十倍的租金。

  所以,胡仙与黄玉郎的仇怨结下了。

  在10月股灾前,玉郎国际集团的股价最高升至4港元,市值达22.8亿港元,是香江有名的传媒大公司。

  比罗齐鸿手上的富嘉报社公司都要大上几倍,与明报集团这些大企业都相差无几了。

  然而随着恒生指数跌至1800点左右,使得玉郎国际集团损失极为惨重,股价快要跌至5角钱,市值剩下2亿多。

  不过,黄玉郎本人仍然持有超过50%的玉郎国际集团股权,罗齐鸿只能继续盯着。

  但有人忍不住了,想要趁股价低埋伏起来。

  “郑经翰已经持有玉郎国际集团4%的股权,持股还在增加。”伍小豪汇报说道。

  “黄玉郎持有过半的股权,现在吸纳,万一惊醒了黄玉郎,得不偿失啊。”罗齐鸿感叹一声,“郑经翰此人做传媒很厉害,但是搞收购还不如黄玉郎。”

  “据传来的资料分析,黄玉郎要想搞掂股市上的亏损,最多能持股37%,否则他个人财务将会彻底失衡。”伍小豪坚定的说道。

第391章【私有化进程】

  黄玉郎减持玉郎国际集团的股权是肯定的事情,不然他个人会破产,持有的股权也会被贱卖。

  “让郑经翰慢慢搞黄玉郎吧,不过不要放松对玉郎国际集团的资料搜集。”罗齐鸿沉吟了一下,继续问道“公司目前积攒了多少现金?”

  “只有1亿6千万元,不过公司没有任何的负债,如果面对收购案,可以向银行借一些来用。”伍小豪有些难色说道。

  其实罗齐鸿很早之前便让他积攒现金了,如今才这个数,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罗齐鸿点了点头,如今的他财大气粗,手握几十亿元现金,倒是不缺富嘉报社的三瓜两枣。

  而且他也知道伍小豪尽力了,虽然《天天日报》等报章很赚钱,但比起证券股票和楼市,真的是大象和蚂蚁的区别。

  不过传媒行业稳打稳扎,不存在太多的风险。

  稳定胜于一切嘛。

  “现下的报业市况如何?”罗齐鸿转移话题。

  伍小豪说道“报业的竞争越发激烈了,很多后起之秀来抢夺市场,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不过广告的价格倒是提高了不少,所以维持在平衡的状态。”

  现在出现了很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职员的工资提高了不少,如80年的白领工资是每月两三千,如今是6千左右。

  因此,广告费也在提价,说到底富嘉报社的实际盈利在减少。

  罗齐鸿明显知道,要想获利更大,必须扩张规模,而最好的扩张方式是吞并。

  “可不可以组织一两次收购?新闻纸、杂志都行。”罗齐鸿盯着伍小豪问道。

  咯咯!!

  余记常敲门而进,手里拿着几张纸。

  “应该有报社公司想出售刊物的,我需要去好好调查一下。”伍小豪说道。

  “罗生,这是《天天日报》最近的报告。”余记常坐下,不忍瞥了一眼伍小豪。

  罗齐鸿接过,翻阅一下,道“还不错,前三个季度的广告费有差不多5千万。”

  “余编辑,市面上有多少面向学生阶层的杂志?”

  “应该有十几本,由于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很低,没有多少公司愿意做学生类型的杂志。”余记常解释说道。

  “既然有缺口,那我们完全可以进军学生类型的杂志,余编辑你有信心做好这份杂志吗?”罗齐鸿淡淡笑着。

  “我有信心,不过真的没什么钱赚,甚至有可能会亏本,罗生你要想清楚啊。”余记常规劝说道。

  “最红火的学生杂志能赚多少?大概。”罗齐鸿点燃了一支雪茄。

  “5%的纯利润,比不过最差的咸湿杂志,还是加上了广告费的。”余记常说道。

  “的确很低,要是有其他的衍生产品呢?”罗齐鸿抿嘴笑道。

  “嗯?罗生打算卖什么衍生产品?”余记常来了兴趣,认为罗齐鸿不是无的放矢。

  “一些明星卡之类的东西,然后集齐卡片之后,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罗齐鸿说道“当然这要分一些利润给明星们,我们赚7、8成就行了。”

  “相应的利润比还需要做调查之后才能确定。你要是能保证这类杂志不亏钱就行,我们可以利用衍生物来赚钱。”

  “好,我马上去筹备。”余记常觉得这本新杂志或许可以垄断香江的学生刊物,以后的广告费或许能赚到大钱。

  杂志的广告费自然要看杂志本身的销量,如果销量高,有名气,广告费不会低,甚至比一些出名的娱乐杂志要高。

  在一个领域里面,也有小领域,要是从小领域做到‘一哥’,对个人名声来说亦是有很大好处的。

  而罗齐鸿的目的自然借此来积攒资金,让富嘉报社公司可以自成一系,不需要依靠他私人力量来做事,或许可以凭借自身实力来完成创举。

  11月下旬

首节上一节220/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