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1980:野蛮时代 第177节

  信和地产公司跟着竞价“2亿1千5百万!”

  黄庭访在香江是出了名的地产大好友,对大型的地产开发项目和经济核心地带的地皮都非常感兴趣,没有他不插一手的道理。

  “老板,要不要拿下这块地皮?”程见深看着还是眼热,兆安地产公司在尖沙咀一带的实力有些弱小,是该加强一下了。

  罗齐鸿摇了摇头“我们不能太贪心,这块地皮拿下了,后面那块失手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我们盯着那块广东道28号地皮才是正理。”

  “嗯!您觉得哪一家拍下的可能性大一点?”程见深见状也只能放弃。

  罗齐鸿认真的思量,道“信和地产公司拿下的可能性大一点,九龙仓集团的实力很强,但吴光政的经验还是差了一些,而且三心二意的,有碍他做决定。”

  “2亿4千万!”胡仙突然举牌。

  罗齐鸿扭头看向那边,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是有些魄力的,不愧是香江有名的女强人,传媒界的一姐。

  不过想要从九龙仓集团和信和地产的手上抢下东西,不付出大代价是不可能的。

  “那位女士好像是星岛报业集团的老板胡仙?!”程见深有些狐疑的说着。

  罗齐鸿点头道“没错,是她!”

  “新闻纸做的好好的,怎么插足地产业?”程见深迷惑不解。

  罗齐鸿笑道“传媒业哪里有做地产赚钱多,一份新闻纸赚个1毛钱已经顶了天了。一块地皮能赚几千万,甚至上亿,要卖多少份新闻纸才能赚回来?”

  程见深突然想起,老板也是做报社生意的,很清楚两个行业的区别,于是没有选择继续说下去。

  这块地皮的最终得主令人吃惊,竟然是地产新手胡仙,以2亿6千6百万元的拍价拿下了广东道73号地皮。

  全场的同行地产商都是有些惊呼,九龙仓集团和信和地产居然被新手击败了,这是多大的笑话呀。

  实际上,这块地皮在九龙仓集团和信和地产的眼里不值这个价,而且不是还有一块更大的地皮吗?他们完全可以在这上面角逐,73号地皮的面积实在有些小。

  没等同行地产商有太多的交流,拍卖师趁机推出这场拍卖会的重量级地皮,面积为4.4万平方尺的尖沙咀广东道28号地皮。

  “.起拍价4亿4千万元.每次叫价不低于50万元”

  拍卖锤一落下,声音尚未消失。

  罗齐鸿便第一个举起拍牌,喊道“5亿!”

  不远处的黄智祥眼瞳微微放大,手撑着座位,看向罗齐鸿这边,九龙仓集团的吴光政亦是如此反应。

  罗齐鸿此举无异于告诉所有人,别跟我抢,我志在必得。

  黄智祥猛然间有些后悔了,刚才应该和胡仙继续争下去的,毕竟和胡仙争抢的难度比跟罗齐鸿争的难度低太多了,后者沉浸在地产界多年,而且与信和地产有不少的合作。

  黄智祥想了想,还是决定跟上,输了不丢脸,畏惧反而让人说闲话。

  “5亿1千万!”黄智祥的喊价声音没有了刚才的中气那么足,难免透着一股丧气之感。

  吴光政也是跟上,喊价5亿2千万。

  “5亿5千万!”罗齐鸿认为这块地皮远不止6个亿的价值,要是到了80年代末,价值10亿元都是低的。

  “6亿!”一道女声兀然响起。

  那人赫然是刚刚拿下广东道73号地皮的胡仙,她竟然还有资金竞拍!

  罗齐鸿默然一下,旋即笑着举牌“6亿2千万!”

  这是不是偷鸡?

  罗齐鸿也很难说,不过胡仙应该对这块地皮不是那么有信心,否则刚开始就应该竞价了。

  黄智祥愤愤然的叹了口气,放下拍牌,而九龙仓集团那边却选择继续竞价,喊价6亿3千万元。

  直到这时,罗齐鸿反而不心急了,慢悠悠的举牌道“6亿3千1百万!”

  这又给那些竞争者一丝希望,罗齐鸿的加价幅度减低了这么多,是不是快到他的底线了?

  胡仙咬了咬牙,跟上说道“6亿3千2百万!”

  “6亿3千8百万!”罗齐鸿又提高了竞价的幅度。

  吴光政与罗齐鸿有过接触,感觉罗齐鸿在耍人玩,一定是对这块地皮志在必得了,于是不再有任何的侥幸。

  胡仙沉吟了一下,还是不再选择跟上,她也有同样的感觉,赢不了这个年轻人。

  “6亿3千8百万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恭喜我们39号的先生!”

  黄智祥挤出笑容的走过来,对着罗齐鸿抱拳道“恭喜罗生了,又成为了拍卖会的标王。”

  吴光政等人也是朝着罗齐鸿这边靠拢而来,纷纷恭喜罗齐鸿。

  罗齐鸿同样抱拳回礼道“谢谢,谢谢!”

  寒暄了一番,罗齐鸿才带着程见深等人离开会场。

  “老板,6亿3千8百万的价格正好溢价45%,可能在别人看来有些高了,但是我觉得很值。”程见深有些兴奋的说着。

  罗齐鸿抿嘴笑道“加上建筑费,恐怕需要成本将近10亿,这个数字可不是小的,要想回本需要7、8年的时间,不然那些人怎么会收手。”

  “或者可以考虑出售部分权益用来回本?”程见深试探的建议说道。

  罗齐鸿瞥了一眼程见深,道“我们收购了那么多的公司不就是为了它们的那些物业资产吗?现在要把优质的资产出售,这不是我们的选择,想法可以有,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做。”

  这话说的有些斥责之意了,也让程见深清醒了。

  “是,老板说的是,是我有些思路不清了。”程见深赶紧认错,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谈什么出售权益的事情。

  罗齐鸿知道程见深的意思,不是想破坏公司的整体发展计划,只是希望帮他解决问题而已,所以没有再说什么话。

第319章【暗中行事】

  已然5月份,德安证券投资公司在白谨言的操作下,开始抛售中小型公司的股票。

  白谨言思索了许久,还是向罗齐鸿尝试建议抛售部分的大型公司股票,甚至是36只蓝筹股的一部分股票。

  她很担心重演之前的大暴跌,而且中小股暴跌,大股能维持不跌的情况很少,要是估计不足,公司岂不是要受到波及,造成不小的损失。

  罗齐鸿觉得白谨言说的话有点道理,重生如此之久了,有蝴蝶效应在所难免,不过蓝筹股是很坚挺的,哪怕是在83年,蓝筹股的跌幅也没有超过3成。

  于是,罗齐鸿便同意了抛售大型公司股票的建议。

  按照白谨言做的报告估计,算上大型公司的股票抛售,德安证券投资公司将会回笼现金18亿港元。

  但是白谨言没有把后续的投资报告做上,而是选择与罗齐鸿商议之后在做。

  “这批资金是要用来抄底的,我认为这场暴跌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最多半年,这么短期的投资项目实在难找,而且还要容纳这么大量的资金。”罗齐鸿很为难的说道。

  他手上的几十亿资金也不知道如何投资,总不能一直搞收购吧,他的精力也没有这么多,做资产和债务重组。

  他似乎有点理解李家成想跳出香江的想法了,这么多资金在小小的香江太扎眼,而且容易树敌太多。

  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成为了香江的土霸主,如置地公司这般,但好歹置地公司还有港府、英国佬撑着,而他只能靠自己。

  “这倒也是。”白谨言说道“不如将一半的资金返回日本市场吧,如果是抄底的话,有10个亿的资金差不多了。”

  “好。”罗齐鸿颔首道“除了日本市场,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下其他的市场了,投资公司本身就是资本输出,不能局促在这一分三亩地上。”

  “行,那我开始派人去世界各大城市做调研,看那些行业值得入手。”白谨言赞成说道。

  几十亿元的资本一旦翻倍,将是过百亿的,不能全部投在香江,否则哪里还会有朋友。

  富嘉报社公司办公室

  伍小豪坐在罗齐鸿的对面,汇报说道“已经和郑经翰谈好了,我们融资1千万元,占股17%,而星岛报业集团的占股会将至22%,郑经翰占51%,有绝对的控股权。”

  “百乐门报业公司现有《花花公子》、《资本》两大畅销杂志,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杂志,预估年盈利可达2千万元。”

  罗齐鸿把杂志丢在桌面,笑道“投资郑经翰,不是因为他有多少资本了,而是看上他是个有能力的人,短短几年就可以从传媒业杀出一条血路,不是个简单的人。他有没有跟你说他打算如何壮大百乐门报业公司?”

  投资是看中行业市场以及那个创始人,其实投资创始人的占比更大一些。

  除了新兴的产业,其他的行业想要做出成绩,自然是看创始人的能力。

  伍小豪想了想,组织语言道“郑经翰打算模仿我们的《西周刊》做一档同类型的杂志,他说百乐门报业不模仿,其他公司也会模仿,不如由百乐门报业来做。”

  “他也在考察八卦杂志的市场,却说现在还不是时候,需要再等等。百乐门报业公司的资金充裕之后他会收购有些名气的日报作为支撑。”

  便宜外人不如便宜半个自己人,罗齐鸿颇为认可这样的说法。

  《西周刊》的模仿者一定会出现的,谁都阻止不了,这是大势所趋。

  不过《西周刊》可以吃肉,第一批模仿者可以吃点肉丝,接下来的模仿者只能喝汤了。

  “让他去模仿吧,《西周刊》要是被后来者居上,活该被取代。你把我的话也告诉余记常。”罗齐鸿摆了摆手,表示不在意这些。

  “日报的数量不少,不过我看能进郑经翰的视线的应该不多,《成报》、《快报》、《新报》、《华侨日报》.这些应该是他的目标。”罗齐鸿呵呵的笑着。

  新闻纸本身是不怎么赚钱的,赚钱的是广告,一般的新闻纸一年可盈利数千万,但很少超过5千万之数,《天天日报》亦才3千多万的广告费而已。

  “《华侨日报》在岑维休家族手里,虽然岑维休此人已经年过80岁,但精力还行,未曾听过有出售的打算。”

  “.”

  伍小豪对这些报号如数家珍,似乎料到老板会提及一般。

  “嗯,让郑经翰去搞吧,那他对黄玉郎是什么看法?”罗齐鸿问道。

  “敌人,也是一块肥肉。”伍小豪解释道“既然是同行,当然就是冤家,如果黄玉郎龟缩在漫画行业,或许不会太招摇,但此人偏要大力进军传媒业,而且实力不弱,动了不少人的奶酪。”

  “黄玉郎做事如此嚣张,不懂收敛,因此郑经翰认为黄玉郎迟早出事,根据可靠的消息称,黄玉郎又进军地产业的打算。”

  “哼!”罗齐鸿失笑起来,这些人是怎么了?先是胡仙,现在又是黄玉郎。

  “那上市的事情呢?”罗齐鸿继续发问。

  伍小豪说道“郑经翰很感兴趣,不过也很清醒,认为现在还不是时候,我想到了收购一份新闻纸的时候,他会选择上市的。”

  收购一份有分量的报纸需要数千万的,不像罗齐鸿之前拿下《天天日报》一般了,而这笔资金就算掏空了百乐门报业公司也未必能筹齐,所以只能通过集资供股的方式了。

  6月6日,星期四

  港府财政司突然发表声明宣布,海外信托银行无法偿还债务,停业两天。

  同事,银行监理专员也发表声明,事件不会波及其他银行,港府已经采取相应措施。

  下午时分,罗齐鸿便接到了郭令璨的电话,请他到丰隆投资公司商量要务。

  罗齐鸿结合现下的消息考虑,便猜到了郭令璨的目的,应对海外信托银行的接管嘛。

  丰隆投资公司会议室

  郭令璨兄弟,数名高层以及罗齐鸿列席,气氛较为轻松。

  “郭生,这么着急请我来仅仅是为了海外信托银行的事情吗?”罗齐鸿直接了当的问道。

  “差不多,具体点说是我想收购海外信托银行旗下的工商银行,罗生觉得如何?”郭令璨注视着罗齐鸿说道。

  郭令璨一直想收购银行,扩张道亨银行的势力,只是迫于形势未有具体的行动。

  “郭生不是一直和吴婵蕊、张承忠母子接触吗?收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罗齐鸿的口气满是揶揄,他知道郭令璨的动作,却有些反感郭令璨暗中行事。

第320章【斗不过他的】

  吴婵蕊是海外信托银行创始人张明添的妻子,而张承忠自然是张明添的儿子。

首节上一节177/25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