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253节

  李长兴睁大眼睛。

  恍然大悟。

  先涨价8万元,再巧立名目,支付给对方8万元。

  其实,对方支付的还是12万元。

  多了一层账目手续。

  就完美的解决了问题!

  盛温婉眼波盈盈的看着身边的小男人,神态妩媚,“周总的策略很好,多了一道手续,就完美的避开了恶性竞争的嫌疑。”

  姜雄开怀笑道:“中博状元的教辅书全国开花,多请一些文化人来当顾问,来把海港文化推向全国,于情于理都说得通!”

  李长兴笑哈哈的说:“这样好,这样比正面跟他们硬来好!周大先生说的对,虽然来的是个副局长,背后说不定还有级别更高的领导的,没必要得罪。绕开这个环节,就可以既给领导面子,还能保住我们的里子。”

  周浩然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了,老李、老姜,你们两个辛苦下。如果是大客户,就专程跑一趟,当面跟人家说清楚。就说是麦良平找了监管局,咱们庙小承受不起。”

  “这招转移矛盾,用的好!”

  姜雄赞不绝口。

  觉得周大先生的脑子太活了。

  周浩然笑道:“实话实说而已,咱们做生意,主打一个真诚!”

  姜雄叹了口气,“总这么防御,也不是个事。这次的危机我们挺过去了,说不定还有下次。”

  “别急。”

  周浩然很忙,事要一件一件的办。

  先开车送婉姨回公司。

  下车前,盛温婉在车上给他送上了香吻,还妩媚娇嗔说:“浩然,晚上去姨那呗?”

  周浩然明知故问,“干什么啊?”

  盛温婉挽着耳边的秀发,撩人娇媚的说:“想让你调教了呗。”

  “行,我下班过去。”

  周浩然接受了她的邀请。

  直接回台里。

  在电视台外的小院停车。

  步行回去。

  刚好,看到了一辆崭新的桑塔纳从身边开了过来。

  没一会儿,展玉山下车了。

  周浩然有些吃惊,快速的走了上去,“总监?这是你的车吗?”

  展玉山笑笑,“不是,单位的车。”

  “这车真好啊!”

  周浩然赞不绝口,一副很羡慕的样子。

  心中冷笑。

  好嘛,这就是领导。

  手底下的人累死累活的在市场里跑业务,本来是财务危机,让他差点下台。现在冲突化解了,生活频道有钱了,领导先用公款把专车配上了。

  下面的销售员,还是要累死累活的跑业务。

  周浩然跟他一起上楼,很是亲近的说:“对了,总监,我有件事要找你帮忙。”

  “什么事?”

  展玉山对这小子很关照。

  周浩然笑道:“之前我不是提议《民生调查》做一个民营经济的专题嘛,效果很好啊!”

第239章 偷拍进行时

  这的确是周浩然的一大功劳。

  民营经济的专题已经播放了两期,收视率很低,市场层面不认可。

  可是在非市场层面,备受好评,展总监为此多次受到了台里的表扬,认为他开窍了,在改革和保守之间找到了立场。

  加上最近生活频道的危机解除,账上资金富余,他配上了专车。

  心情别提多好了。

  关键要素,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展玉山自然要对他另眼相待,笑着说:“什么事,你说吧!”

  周浩然正色道:“民营经济需要鼓励,但是不能因为鼓励了民营企业,就忘记了顶梁柱的国有企业。在很多行业里,国营企业都要比民营企业更出色。”

  “嗯?”

  展玉山听后,颇为震惊。

  这小子的政治觉悟怎么这么强?

  真让他给说准了!

  《民生调查》民营经济专题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就有思想保守的上级领导提出了意见,说《民生调查》是一档很好的栏目。

  但不能只表扬民企,而忘记了国企。

  不要本末倒置!

  展总监还寻找选题呢。

  没想到送上门来了。

  周浩然跟他一起上电梯,抓紧时间,快速的说:“别的行业我不清楚,但我最近跑销售,对印刷厂行业比较了解。很多民营的印刷厂,内部管理非常差,厂房内都是危害健康的化学品,工人们却没有防护措施。”

  展玉山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国营厂有这样的措施?”

  周浩然道:“优质的国营印刷厂,在这方面的管理都很严格,比如去年国资委牵头组建的海港印刷集团,就提出了很严格的生产安全要求。这是粗放管理的民营印刷厂没有的,他们就只顾生产、只顾赚钱,完全漠视了工人的生命健康。”

  展玉山微微皱眉,“不能打击民营经济的信心,铁腕的大领导都说话了,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民企犯错误,要给他们时间来沉淀。”

  周浩然笑道:“也不是所有的民营印刷厂都这么差,有的印刷厂在安全生产方面,一点都不比国营大厂差。”

  “你的意思?”

  展玉山眯起眼睛。

  周浩然快速的说:“我的意思,是围绕着印刷厂做一个小专题。既能揭露社会里的负面现象,体现出《民生调查》这档栏目为民请命的宗旨;又能做一些民企和国企的对比,在政治上站稳立场。最后再拿一家民营印刷厂当做典型来夸一夸,鼓舞民营经济的信心。”

  “去我办公室。”

  展玉山一下就被他给说动心了。

  这个选题也太妙了吧?

  既有收视率,又有政治性?

  多少制片人、编导都绞尽脑汁的困扰,在收视率和政治性之间只能做“二选一”。这小子随便报的一个选题,就能轻易解决这种世纪难题?

  周浩然见他这个态度,就知道这事已经成了。

  “说说吧,你有什么思路?”

  展玉山指了指办公室的沙发。

  周浩然道:“总监,我的计划是做一个《印刷厂的是与非》小专题,只做上下两期就可以。第一期,做暗访,把一些唯利是图的民营黑心印刷厂的黑幕给曝光出来。第二期,把优秀的国营印刷厂列出来,再拿出一两家优秀的民营印刷厂,做一些主题的升华。”

  展玉山失笑道:“就这样?”

  “我不是电视人,只能想到这么多,还得请总监多指点。”

  周浩然的方案不成熟,才能显得领导更优秀。

  展玉山领导当习惯了,也懒得去构思,直接一个电话,把《民生调查》的制片人袁文乐叫了过来。

  根本不商量。

  要求他成立一个项目组,来做关于“印刷厂”的专题。

  “好的,我马上就做。”

  袁文乐是展总监一手提拔的嫡系,根本不讨价还价。

  展玉山看了周浩然一眼,问道:“你跑业务忙不忙?”

  周浩然笑道:“还行。”

  “要是不忙的话,你也在这个项目组里参与一下?”

  展玉山这就是投桃报李了。

  他隐约有猜测。

  一个业务员,怎么就平白无故的提议要做一个关于印刷厂的专题报道?估计应该是这小子为了跑业务,跟客户做的一些交换,用电视台的资源来交换客户的订单。

  只要不损害栏目品牌,不妨顺水推舟。

  周浩然笑笑,“我还没参与过电视栏目呢,跟袁主任学学。”

  “可别。”袁文乐意味深长的看他一眼,“民营经济的专题报道,你就是策划人。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

  周浩然提议道:“要不这次,让严宏记者也参与进来?”

  “可以。”

  袁文乐点了点头,卖他一个面子。

  马上行动。

  回到栏目组里,成立项目小组。

  找来了严宏记者,还有一个叫做李军的调查记者。

  袁文乐的动作很快。

  对周浩然也很尊重,上来就说这是他报的选题,领导已经批了,请他来阐述下思路,这个选题要怎么做?

  周浩然也不含糊,就说明暗两条线一起做。

  暗线,自然是做暗访。

  由李军记者负责,找几家民营的印刷厂来暗访,拍下来其中的一些管理乱象,以及工人们在化学剂混合的危险氛围下工作的景象。

  明线,由严宏负责。

  主要跟相关管理部门对接,明确管理规则,然后去优质的国营印刷厂拍一拍。

  最后,暗访出一家优秀的民营印刷厂,就可以对这家印刷厂做一些正面报道了,作为优秀民企的代表和国营印刷厂一起来正面宣传。

  从而表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只要民企正规运营,民企和国企一样受重视。

首节上一节253/3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