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宸似笑非笑的说:“阳姐,我师父有魅力吧?”
稽映阳落落大方,轻笑着说:“看样子,我辞职的选择是对的。”
胡小宸很得意的说:“我早就说了,你就是跟他接触的少。等接触的多了,你估计跟我和诺诺一样,也被他的个人魅力给折服了。”
“嗯,很期待。”
稽映阳眼波盈盈的看向了周浩然。
胡小宸笑嘻嘻的说:“阳姐,等你以后想拜师,也得叫我大师姐。”
“拜师?”
稽映阳哭笑不得,她可从来没想过这茬,她只是觉得跟周浩然有很丰富的共同话语,像是知己。
可离拜师也太远了吧?
年龄摆在这呢!
还要跪地磕头,这怎么跪得下去?
也就胡小宸这种疯起来发癫的女人有这样的脑回路。
胡小宸见她还有些不服,就哼了一声,“阳姐,今天是我25岁的生日。等明年的今天,我26岁生日的时候再看,到时候……说不定你就要跪下来给我敬茶了。”
“你少来。”
稽映阳觉得太荒唐了。
乔诺眨眨眼睛,很吃惊的说:“大师姐,拜师的时候,还要给你敬茶?”
胡小宸很陶醉地说:“那当然了,我是大师姐!”
“师父!”
乔诺拉起长音,就不依了。
周浩然也不太懂老规矩,“我也不太明白,到时候见到了刘正月老爷子了去问问。”
胡小宸不情愿,振振有词的说:“那不行,我不管,反正我是大师姐,后进门的师妹,都得听我的。师父,你现在就是电视台里的小业务员,你还没发迹呢,我就磕头拜师了。等你以后呼风唤雨了,那么多人排着队的想拜你……这性质可不一样呢!”
“怎么没发迹?”乔诺觉得她说的不对,“师父现在已经很厉害了,写信的商业模式已经跑通了,光是订阅费,都收了大几十万了。”
“那是现在,早在一个多月前,我就想着拜师了。那时候他还是个穷小子呢,屁颠屁颠的去请求我帮忙,还要跟我鞠躬叫我胡组长……师父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这是胡小宸觉得最自豪的事。
眼光很毒辣。
“对。”
周浩然笑笑。
她说得很有道理,早在他还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销售员的时候,她就张罗着想要磕头拜师了。
这样的师徒关系,堪称是患难与共。
稽映阳一头雾水,“写信的商业模式?写什么信?”
胡小宸笑道:“阳阳姐,这可是我们师徒三人的秘密,不能乱说的。”
“这样啊……”
稽映阳有自知之明,就不去刨根问底了。
周浩然笑道:“没事,阳姐也不是外人。我请她过来,就是想让她帮忙,把写信的商业模式给跑通呢!”
“哦?”稽映阳眸子发亮,非常好奇,“是什么?”
胡小宸抢着说:“是信息差的生意!”
乔诺补充道:“有的贸易公司,有渠道却没货源;有的厂房,有货源却没渠道。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信息差,所以无法对接。我们居中,同时掌握了双方的信息!”
胡小宸快速的说:“只要把双方对接,就可以既然解决了贸易公司的困境,也解决了制造业的困境。”
稽映阳眉头紧锁,“你们哪来的信息情报?”
胡小宸很得意的指了指周浩然,扬起白皙的下颌,“因为我师父是红楼茶社的大先生!”
“这都什么啊?”
稽映阳啼笑皆非,感觉这人又癫狂起来了。
胡小宸不满道:“阳阳姐,信息情报搜集的事,你就先不要管了。师父找你过来,是想让你来负责这件事,把信息对接的生意给做起来。”
“怎么做啊?”
稽映阳刚接触,还没反应过来。
胡小宸娇声道:“信息在我们手里,这也是我们师徒三人辛辛苦苦搜集起来的。总不能白帮忙,直接把渠道和货源给对接起来吧?那我们不白忙活一场?”
稽映阳恍然大悟的说:“这是一门依靠着信息优势的生意。”
胡小宸嫣然一笑:“对的,师父,你说话啊?”
周浩然道:“现在,我们要成立一个新公司,把信息资源给利用起来。小宸和诺诺之前出了两个主意,阳姐你分析下,看看哪个好。”
“哦。”
稽映阳有些发懵。
胡小宸笑道:“我出的主意,就是我们要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从厂商那里把货低价收上来,然后高价卖给有渠道的贸易公司。我们几乎什么都不用做,中间转一手,就能发财啦!”
乔诺也说了她的想法:“我觉得大师姐的生意模式太粗放了,最好还是标准化的运作,可以更有品牌和知名度。”
胡小宸直撇嘴。
乔诺郑重其事的说:“我想的是做一个信息平台,把买卖双方对接起来,来撮合他们做交易。我们居中抽佣,卖家抽10%,买家抽10%。这样在流程上可以更加的标准化、流程化。”
稽映阳已经是目瞪口呆。
她哪接触过这么直面商业的事?
她在学校,学的是编剧。
毕业后去了话剧中心,工作也是做编剧。
跳槽去了外企,是从小文员做起,从事的是行政工作。
稽映阳有点慌乱。
别说跟周浩然比了,竟有一种连胡小宸和乔诺都不如的感觉。
周浩然笑着问:“阳姐,这两个模式,你觉得哪个好?”
第234章 模式之争
稽映阳有点晕头转向。
她现在才25岁,工作了几年,做的都是行政,根本没有这种直面商业的机会。
以至于都有些听不明白。
周浩然也看出来了,就故意显摆。
要让她见识下自己带出来的这俩徒弟的本事!
“小宸,诺诺,你俩各自说说对方的策略的缺点。”周浩然不直接公布答案,打算让她俩来探讨,“诺诺,你先说,你觉得大师姐的这种模式,哪里不好?”
“大师姐说的这套模式,就是投机倒把啊!这种生意理念太差了,低价从工厂那里拿货,然后转手高价卖给其他的贸易商。这样的模式,完全依靠信息差,缺乏长期主义和核心价值,没有标准化的制度建设。”
乔诺说的干脆利落。
她为了写信,看过许许多多企业管理类的书。
对制度建设尤为看重。
胡小宸不如她看得书多,理论知道的少,可她对现实的理解更丰富,“投机倒把怎么了?我们做的本来就是信息差的生意。”
乔诺一板一眼的说:“有的公司,一年能赚10亿,可很快就破产了。有的公司,一年只能赚10万,却能蒸蒸日上,公司越来越好。”
胡小宸哼了一声。
乔诺很认真的说:“因为双方追求的不同。前者只在乎收益、效益,却忽略了企业制度的建设。后者效益不高,却是先打根基,把企业制度给做好。没有优秀的生产关系,再强大的生产力,也只是泡沫,迟早要破碎。有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就一定能激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师父,是这样的吧?”
“对。”
周浩然笑了笑,这个二徒弟虽然青涩天真,但学东西就是快。
乔诺下颌微扬,很得意,“有因才有果,要追求长期主义。”
胡小宸虽然是大徒弟,可她平时不在周浩然身边,没受过这些熏陶,就有些气恼,“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知道你的模式不行,你这一套,不就跟卖房中介一样吗?”
乔诺不服气,“这叫标准化。”
“得了吧。”胡小宸撇撇嘴,不以为然,“这几年我也攒钱想买房,也去看过房。那些房产销售,最害怕的就是我跟房主建立私下的联系。为什么?无非就是担心我和房主私下成交,然后绕开了中介,就不用支付佣金了!”
乔诺据理力争的说:“任何制度都有漏洞,可不能因为有漏洞,就不建立制度。”
胡小宸有点头疼,“知道你懂的多,可你说的太大了,接地气行吗?咱们现在就是想做点信息差的生意,赚点小钱而已……师父,我说的对不对?诺诺的野心太大了,好像上来就想打造一家世界五百强似的。”
周浩然笑笑,“你俩讨论,我先不参与。”
此刻的稽映阳,五味杂陈。
她本以为自己比胡小宸和乔诺这两个年轻妹妹要强很多。
因为她在外企工作!
那里有着更职业的工作环境,有更多优秀的精英人才,还要说英语跟美国人打交道……两个电视台里的女孩子,做一些国企里没什么竞争压力的简单工作,能懂什么?
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而之所以这样,无非是因为她俩有一位更优秀的师父带着!
稽映阳看向了年轻阳光的周浩然。
眼神复杂。
原来他真的有资格!
乔诺小脸紧绷,很严肃的说:“大师姐,你说的不对,房产中介跑单的事情的确有发生,但这只是个别现象。佣金制的建立,是房产中介这门生意能长期存在并且稳定赚钱的理由。”
胡小宸略微思忖,找到了一个角度,眸子一亮,“诺诺,我觉得你忽略了一个关键要素。”
“是什么?”
乔诺神色狐疑。
胡小宸笑着说:“买房、卖房,这是一次性的行为啊,同一对的买卖双方,总不能成交很多次吧?所以房产中介只要做好信息管理,在正式交易之前保证买卖双方不要接触就行。这样一来,房产中介就可以利用信息差,有了佣金保障。”
乔诺“嗯”了一声。
房产中介的生意模式,就是实实在在的信息差生意。
买家有钱缺房,卖家有房缺钱。
完美匹配。
可是存在着信息差,对接不上。
房产中介,就成了买卖双方对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