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第233节

  乔岁青很好奇,“怎么呢?”

  周浩然笑道:“娶媳妇,得娶大姑娘啊。”

  乔岁青拍了他一下,嗔道:“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还处女情结?”

  周浩然正色道:“这不是处女情结,这是心理学。一个女人,由始至终跟着我,这才是一条心,才更放心。要是她跟过别的男人,就始终会隔着一层。”

  “哦。”

  “你就没什么反应?”

  “啊?”乔岁青一头雾水,“我有什么反应?”

  周浩然笑着问:“青梅姐,你跟我是一条心不?”

  “你少跟我拐弯抹角。”乔岁青掐了他一把,娇哼了一声,“不跳了,我要去洗澡了。你去把我的内衣找出来,放我床上,我一会儿要换。”

  周浩然要等她洗完再去洗。

  一个人默默思考。

  最近他考虑要再成立一家公司,依托着他写信所衍生出来的商机,做点稳赚不赔没风险的买卖。

  这种美差生意,交给谁来管理呢?

  得找一个信任的人。

  要好好想想!

第222章 形象工程

  9月1号新生开学。

  周浩然开车,送东方朗去复旦大学。

  高中一起卖书的小伙伴们散伙了,很多都去了外地读书,多少有些唏嘘。

  “没事,这份交情结下来了,以后往来的日子还多着呢。”周浩然心态很平和,问道,“去了大学,你要做哪些事啊?”

  “学计算机,跟上数字化时代。”

  东方朗总听他讲,自然也就跟上了。

  “嗯,多了解一些数字化应用、互联网的原理,至于技术细节,你没必要懂,更不用去学编程。”周浩然对他的学习能力一点不担心,毕竟是复旦高材生,“还有呢?”

  “多处几个对象。”

  “还有呢?”

  “带团队,做点兼职的小生意。”东方朗知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想做大生意,就得用人,用信得过的人。朱元璋都是靠着他的老乡打下的天下,大学是个人才库。”

  周浩然瞥他一眼,笑道:“怎么带团队?”

  东方朗道:“组织一些人,一起来做生意呗。只要赚了钱,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周浩然这时已经停车了,在复旦校门外挺远的位置,说道:“赚钱了,然后给大家一起分钱,可以很快的收拢人心。”

  东方朗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周浩然道:“不过,这种利益关系,不适合培养嫡系心腹。”

  东方朗问:“那应该是什么?”

  “赔钱。”

  “啊?”

  “你带他们做项目,然后亏的血本无归。”周浩然转头看着他,“会花钱,比会赚钱更重要。之前咱们在弄堂的挨家挨户送彩电,你有什么启发?”

  东方朗沉吟着说:“可以从人性底层去建立关系。”

  周浩然点了点头,“你亏钱了,你要死要活很崩溃,想跳楼想自杀。这时候还围在你身边的人,就剥开了利益进入了人性底层。这时,你孤注一掷的要东山再起,还愿意跟着你干的人,就是你的嫡系。谁要是愿意出一部分资金,帮你分担风险跟你一起干,那他就有资格成为你的合伙人。”

  东方朗一脸敬佩,“还是你阴险啊!”

  周浩然气道:“行了,你赶紧下车!”

  “啊?”东方朗不情愿,“这还没到呢,还挺远呢!”

  周浩然道:“走过去,让人看见你坐着一辆大奔去学校,人还以为是什么富二代呢,还怎么有凝聚力?在学校里学会装穷,又穷又大方,别人才愿意跟你在一起。”

  把东方朗轰下车,周浩然一个人驾车去了复旦校园。

  因为是新生入学。

  导致门禁偏严。

  好在看门大爷很有眼力,怎么都不会把豪车拦住。

  周浩然在计算机学院外停下。

  引来了上百人的围观。

  这车太豪华了。

  周浩然笑着跟大家挥手,“你们都是新生吗?”

  “是。”

  “我们是学生会的引导员。”

  “我是新生。”

  ……

  同学们青涩的脸上,都浮现出了羡慕好奇的表情。

  周浩然笑着说:“我是你们的学长,这次是回学校来谈合作的。以后有机会了,我带你们一起做项目。”

  进了学院大楼。

  直接去找程德昌院长。

  敲门三下。

  推门而入。

  程院长正趴在办公桌上工作,见到是他,就摘掉了老花镜,“哦,浩然,你怎么来了?”

  周浩然道:“老院长,今天开学了。”

  程德昌道:“嗯,那就去办手续吧。”

  “手续?”周浩然微微一愣,“什么手续?”

  程德昌沉吟着说:“你的事我已经考虑了,你不能休学,还是得正常报名。”

  “我没空啊!”

  周浩然可不会来学校里,跟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孩子打闹。倒是记忆中上辈子无缘接触的几个美貌女性,成了仅存的一点动力。

  程德昌叹气道:“要我说,你这个年纪,还是应该来学校安分的读书。”

  周浩然干脆利落,“不来。”

  程德昌早有预料,也做出了妥协,“不来就不来吧,不过学分你得修够。考试的时候你得来。”

  “考试?”周浩然哭笑不得,“那不挂科了吗?”

  “挂不了。”

  程德昌对这种坏规矩的事不愿多说。

  周浩然理会了他的意思,笑着说:“那还考试干什么?你这边直接就……”

  程德昌皱眉道:“先看看你的论文水平,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你要真是学术天才,经教育部批准,是有破格的可能的。”

  “可别了,就咱们私下里运作就行了,别上报申请什么的,闹的满城风雨。我就算写论文,也是匿名去写。”

  周浩然可不希望贴上一个计算机天才的标签成为全国知名人士。

  一旦出名,就定性了。

  不说别的,他现在还要用销售的身份,来调动电视台的资源;要利用调查记者的身份,去广泛的搜罗社会资源呢。

  “匿名?”

  程德昌对这样的决定很不理解。

  周浩然很为难的说:“老院长,你得理解我啊,我不想做科学家,我不是那块料。可我要是出名了,成了全国知名的计算机天才,到时候社会压力就得绑架我,都得让我去当科学家。”

  程德昌这下真不能把他当年轻人来对待了,神色严肃,“你就这样浪费你的天份吗?”

  “我哪有什么天份?我的技术水平现在看来是挺好,再过二三十年,根本就不算什么。”

  周浩然有自知之明。

  他的技术水平挺好,但是天花板不高,要不上辈子也不会技术转产品。

  程德昌失笑道:“技术进步慢,可是经验宝贵啊,以后也可以带团队。”

  “我现在就可以带。”

  “啊?”

  “上次不是说了嘛,我要开发几个信息管理系统,到时候会请咱们学院的一些高手来帮忙。大三大四、研究生什么的都行。”

  周浩然现在身边缺可用之人。

  开发管理系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寻找、培养信得过的人。

  像李长兴、姜雄这种半路出家的合作伙伴,很难把后背对着他们。

  程德昌有些吃惊,“你真要做?”

  周浩然笑道:“要做啊,咱们可以长期合作,我来帮你一起培养咱们学院的人才。我做的都是市场化项目,他们毕业了以后,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嗯。”

  程德昌点了点头,面色沉吟。

  他听学生说了,这小子开着一辆银灰色的奔驰,不缺钱。要是能一起做项目,也不失为一次他带着学生对接市场的机会。

  “你先办入学吧,别的事情,我们慢慢讨论。别想着休学了,想拿学位,就趁早,以后更麻烦。”

  程德昌本来不想用太多的手段给他通融。

  不过这时,已经有了给他开绿灯的念头。

  周浩然又道:“对了,院长你帮我开个通行证吧,要不我开车进出校园,都不太方便。我是复旦的学生啊,我可不是外人。”

  这是小事,程德昌叫来了秘书,登记了车牌号和车型。

  去学校管理处,一会儿就能办下来。

  ……

  长兴出版社,名字很大。

  其实就是一个印刷厂。

  在姜雄遍布海港的文化产业人脉推动,以及作协关系网的引荐下,一下就火了。

首节上一节233/3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