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第246节

  “团结就是力量,那个时候的学生都知道这句话。”

  “那么,如何有效且一劳永逸地解决凝聚力问题?”

  “九十年代末,受影视剧和小说的双重冲击,我能想到的方式是……”

  杀人、栽赃陷害、团伙……结合这些人做过的事,于大章的眼中闪烁出疯狂之色。

  纳投名状!!

  “对,就是这样!”

  “用投名状的方式,让参与者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忠诚,同时这也是一种约束个人行为的手段。”

  “因为投名状不仅仅是一种契约,也是把柄。”

  “凡是进到这个团体的人,都要走一遍这个程序,这也就意味着,进来后就永远无法退出。”

  于大章越想越顺。

  那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好理解了。

  这样的组团方式,注定人员不会太多。

  十几个人已经是极限了。

  最早的命案距今十三年,最远十六年。

  于大章在心里算了一下。

  也就是说,光是组团就用了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只聚集了十几个人,这说明进入他们的小团体,是有门槛的。

  而那个门槛就是家庭背景!

  接下来嘛……

  他再次代入对方视角,审视起那时候的处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完蛋。”

  “虽然大家聚在一起很风光,但也只限于学生时代。”

  “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所以,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我让所有成员都必须断绝彼此之间的往来与联系。”

  “这样即使某个人犯案,也不会牵连到其他人,同时其他人也可以对其伸出援手。”

  “不对,不能伸出援手!”

  于大章忽然发现了逻辑不通的地方。

  如果其他人对犯案那个人予以帮助,那不就等于暴露了么。

  之前断绝往来的行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那个策划者一定是用了另外一种更为隐秘、更为高明的方法来掌控着这个小团体。

  如何对其控制,还能让这种凝聚力不散?

  于大章感觉已经触碰到了真相的边缘,但却无法揭开最后那层薄纱。

  “如果是我,绝对不会放任这个小团体不管,不然一旦有人犯案,会立刻将其他人供出来。”

  “这样的团体看似团结,但也是最容易团灭的。”

  “既然这样,我就要让他们知道,即使犯案了,这个小团体也会对其施以援手,绝不会放任不管。”

  “只有这样,才能让犯案的人闭嘴。”

  “但是,该如何做呢……”

  此时的于大章竟然有点佩服起那个策划者的智商来。

  如果真像自己推理的那样,那个人的组织策划能力简直堪称恐怖。

  不但恐怖,还很疯狂。

  能想到用投名状的方式来提升团队凝聚力,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此人的疯狂和无畏。

  于大章正想着,审讯室的门被人从里面拉开,叶智羽走了出来。

  “等急了吧。”

  他对于大章笑了笑:

  “年头太长了,所以用的时间久了些。”

第251章 请不要质疑专业

  从叶智羽的表情上看,就知道他这次催眠很顺利。

  “出去再说。”

  于大章又进屋和刘金松交谈几句,主要是问对方有没有什么需求。

  翻案也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刘金松想要改善一下在狱中的生活,于大章完全可以满足他。

  都不用于大章自己去沟通,只需要和许队说一声就行。

  “不用不用,我现在就很好。”

  刘金松直接拒绝了:

  “自从我的案子重新调查,我每天吃的好睡得香,有劳于警官费心了。”

  于大章见他精神饱满,也没再说什么。

  如果顺利的话,用不了多久刘金松就能重获自由。

  十六年都熬过来了,对于他来说,只要有希望在,接下来每一天都有盼头。

  出了监狱。

  两人刚上车,于大章就开口问道:

  “有没有李勇那个小团体的具体信息?”

  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没有。”叶智羽摇摇头:

  “刘金松和李勇虽然是同班同学,但却没什么交集,所以记忆点很少。”

  “我获得的信息也只是比你详细一点。”

  于大章回忆了一下。

  第一次见刘金松的时候,他曾说李勇这个人很内向,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

  像这样的人,在班级里往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

  后世管这样的人叫“小透明”。

  这就没办法了,本来记忆点就少,再加上年头长,提取不到记忆很正常。

  “说说你都获取了什么信息吧。”

  于大章已经不抱希望了,既然没有新信息,详细一点的也凑合了,总比一无所获要好。

  “先说人数。”

  叶智羽自信地说道:

  “经过我反复暗示和引导,刘金松已经可以回忆起当年校园对峙时的具体情形。”

  “他可以确定,当时李勇那边正好来了十个人。”

  于大章听到后,立刻瞪大了眼睛:

  “真的?!”

  如果这个人数能确定下来,可以借此推断出很多新线索。

  他没想到叶智羽居然得到了这么关键的信息。

  “你要相信专业。”

  叶智羽不满地瞥了他一眼:

  “目前为止,我好像还没有给出过错误信息。”

  “要是我不能确定,我会给出大概范围,比如,人数可能在十到十五人。”

  “越是没有把握,这个范围就会越大。”

  “反之,我既然能将人数定在十人,就证明我有这个把握。”

  信任是在一次次的相处中建立起来的。

  于大章对于叶智羽的能力丝毫不怀疑,只是事关重大,他必须要确定下来。

  见叶智羽这么说,他也就放心了。

  “等我一下。”

  于大章边说,边从随身包里拿出记事本:

  “这个很重要,我先记下来。”

  他的这个举动代表着重视,也是对叶智羽的肯定。

  记好后,他又问道:

  “还有吗?比如那个小团体的代号。”

  于大章之所以这么迫切地想知道那个代号,是想用这个代号去向其他受冤人了解情况。

  代号就相当于一个记忆点。

  如果他们对其有印象,就会想起和这个代号有关的事情。

  “这个你就不用想了。”

  叶智羽看起来也有些无奈:

  “我尝试过了,刘金松的记忆中,类似的代号很多,但已经无法对号入座了。”

  代号确实很多……于大章一想起刘金松回忆起来的那些代号就觉得尴尬。

  后来的葬爱家族都要甘拜下风。

  “其他的还有吗?”

  于大章问出这话的同时,将记事本合上了。

  连他都想不出刘金松还能说出什么信息来。

  “我引导刘金松回忆的过程中,他主动说了一个信息。”

首节上一节246/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