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岚又沉默了,一屁股坐在小姑子床沿,眼神没了焦点,愣愣地说不出任何话。
陈小米挨着坐下,等嫂子消化一段时间后,才开口说:“电话白摔了,要不我喊人来重新安装一部?”
她虽然说的是电话,但其实是以电话喻人,喻子衿,目的是试探嫂子对李恒的态度变化?
钟岚答非所问,深深叹口气说:“小米,我接受不了。”
陈小米感同身受:“我到现在也接受不了。”
钟岚百思不得其解:“他才17岁多点。”
陈小米说:“还差一月18。”
钟岚喃喃自语:“他怎么这么能…我还是接受不了”
陈小米说:“接受不了没关系,先装电话。”
钟岚缓缓转过头,盯着这小姑子。
陈小米无奈地说:“你才一下子就受不了了,我都苦熬半个月了,这电话你不装也得装,要是外边有紧急事找老爷子和大哥呢。”
钟岚气得皱眉,“不要跟我说电话,我就想知道,李恒这家伙”
陈小米纠正:“这小东西.”
钟岚嘴巴张了张,深吸一口气:“《活着》你看过,真有那么好?当得起巴老爷子费那么大劲?”
陈小米沉吟片刻,十分惋惜:“我、包括我们编辑部所有人以及主编周叔,看完《活着》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惊为天人。
第二反应就是灵魂共鸣。
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力作,能助我事业更上一层楼的作品。
可惜,纵使我赌上了尊严,还是没能得到它。”
这个赌上尊严,自是指她在邵市忍气吞声。
话到这,陈小米顿了顿,往下说:“真的很好,我再怎么夸都不为过,嫂子你自己去看一看就明白了,看一看后再决定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商量。”
钟岚犹豫一番,问:“外面有卖了?”
陈小米说:“有了,京城今早就上市了。”
钟岚再次迟疑良久,最后问:“你有什么想法?”
陈小米还是那句话:“先装电话。”
钟岚眼神瞟向窗外,“那我不是向她认输了?”
陈小米说:“嫂子你怎么还没想明白,你认不认输,子衿都会跟着那王八蛋跑了的。
现在装电话,和以后装电话,那区别可就大了,子衿那么聪明,可不好糊弄的。”
钟岚权衡一阵,站起来说:“我去买晚饭菜,电话的事和我无关。”
陈小米在背后提醒,“嫂子,《活着》报刊亭就有卖。”
这声嫂子声音不大,却尤为刺耳,钟岚听得一趔趄,差点摔倒,好在她眼疾手快扶住了门框,慢慢走了出去。
姑嫂俩密谋一番,然后面无表情地一前一后离开了四合院,这把陈家两姐妹看得一头雾水。
陈老爷子瞅眼儿媳和小女儿的背影,没吭声,继续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去了。
陈子桐年龄小,性子活泼,最是耐不住,伸手摇了摇陈老爷子:
“爷爷,我妈和小姑在搞什么鬼?”
陈老爷子看书正有味,一开始不想搭理,但斗不过小孙女一直撒娇啊,最后意味深长地说:
“你妈和你小姑在分锅。”
陈子桐问:“分什么锅?”
陈老爷子瞟眼,“把碎了的电话收拾一下,再给爷爷添杯茶。”
接着他补充一句:“还给你姐姐热杯牛奶,削个苹果。”
“啊?”
陈子桐一脸懵逼:“爷爷你这也太偏心眼了吧,姐姐就比我大一岁半,我像老妈子一样伺候她嘛?”
陈老爷子掰开她的手,“去吧,听爷爷的,不会错。”
Ps:求订阅!求月票!
第77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强势上门(求订阅!)
第7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强势上门(求订阅!)
“钟岚,去买晚餐菜啊。”
“诶,家里的菜快吃完了,出来买点。”
“今天的海鲜不错,我买了两斤对虾,你可以去看看。”
“好。”
提着菜篮子,心情沉闷的钟岚却不得不披着笑脸应对胡同邻居。
其实家里的菜多的很,多到明天都不一定吃得完,她之所以出来,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虽然还没决定自己该怎么去面对子衿和李恒的问题,但她把小姑子的建议听进去了,不妨先看看《活着》的成色如何?
即使她在心底依然十分排斥李恒,不愿意把子衿许配给那小东西。
可这大半年同女儿的无数次斗争中,她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有些事,一味强行镇压是压不住的,越压反弹得越厉害,得讲究策略和方法,要是万一有失控的可能,自己多了解了解李恒,也算是两手准备了。
根据邻居的建议,钟岚先是去菜市场买了一些新鲜海虾,买了一些花甲准备煲汤,另外还买了一两样其它菜。
回去的路上,她特意绕道巷子口附近的报刊亭,走过去问:“老板,来一本最新的《收获》杂志。”
老板忙着给其他人拿书,随口应付她:“《收获》杂志卖完了,你看看其它的书吧。”
钟岚有些意外:“就卖完了,这么快?”
老板说:“还快?不快了,你也是冲着《活着》名头来的吧,今天很多人抢着买,我中午就卖断货了,下午好多人跟你一样在问,可是我进不到货,没办法。”
钟岚吃惊不小,没想到《活着》跟老爷子预料的一样,因为“版税”和“巴老先生”的巨大噱头,一经上市就成了行销书,直接被抢至断货。
她问:“明天早上能有吗?”
老板摇摇头:“不好说,我今晚得疏通关系弄到货才行,明早你赶早过来看看情况。”
钟岚听得叹口气,然后另外又找了两家报刊亭,得到的结果一样,卖完了,都卖完了。
不过她最后也没空着手,见燕京晚报头版头条有刊登关于《活着》的书评,就顺手买了回来。
她是这么想的,能上燕京晚报头版的评论,按惯例其评论员的资历肯定不浅,虽然自己还没看到书的内容,但也能从这些名家评论口中大致分析出书的好坏。
回到家时,钟岚一眼看到了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新的电话,还是白色的,款式一模一样,要不是之前那座机是自己摔的,还以为就是那部呢。
看着眼前这白色座机,陈子衿疑惑更多了,妈妈这是向自己妥协了?
这等太阳打西边出来的事情,按理不应出现啊。
难道和小说《活着》有关?
刚才小姑叫妈妈去卧室谈话,是不是特意避开自己?
难道作家“十二月”真是李恒?
结合宋妤的提示,她不得不再次把疑点回归到李恒身上。
如果真是他.
陈子衿脸上表情忽然丰富了起来。
她很乐意看到今后妈妈和三个姑姑见着李恒的情形,她是不会去打圆场的。
自己男人靠本事挣来的脸面,靠才华赢来的一切,她凭什么要去帮那些欺负过他的人?
这时这刻,她心里涌现出了无限期待。
抬头瞅眼墙上的闹钟,时间尚早,宋妤应该还没去学校的吧,陈子衿突然有了一个测试“十二月”是不是李恒的办法?
那就是再给宋妤打一个电话过去。
而且要当着妈妈和小姑的面打!
说干就干,行动力非常强的陈子衿已经习惯了被母亲责骂的生活,要是自己猜测错误,大不了电话再被摔一次。
思及此,她问工作人员,“电话安装还要多久?”
“马上就好。”工作人员回答。
马上就好,果然马上就好,不出三分钟,工作人员就告辞离开了。
瞄眼右手边坐着的小姑,又瞄眼刚从厨房出来的妈妈,陈子衿强行压制住忐忑的心情,伸手抱过座机,左手提起听筒,右手指快速在数字键区域摁了起来。
两小时前,为电话之事姐姐和妈妈差点打了起来,现在还敢打电话?陈子桐吓了一跳,急忙问:“姐,你给谁打电话?”
陈子衿神色镇定地说:“宋妤。”
“宋妤”二字一出,客厅气氛瞬间变得诡异无比。
喝茶的陈小米茶也不喝了,无形中同嫂子对视一眼后,就站起来说:
“我去外面巷子口买个东西,子桐陪我去吗?”
陈子桐把头摇得叮咚响,“我不去,等会妈妈和姐姐肯定又要打起来啦,我得拉架。”
钟岚听到这话气得不轻,瞪一眼小女儿后,就自动离开了堂屋,去了外边院子。
眼看妈妈和小姑被一个电话吓走了,陈子桐似懂非懂地问陈老爷子:“爷爷,给我解个惑,回头宝贝孙女给你泡一星期茶。”
陈老爷子笑着“呵”一声,看眼聪慧的大孙女,也是拿起书本离开了。
“爷爷,你去哪?”
“外面雨停了,去呼吸新鲜空气。”
“噢,等等我。”陈子桐被姐姐一个眼神杀了出去。
真是他吗?
妈妈和小姑的形迹,无疑在作证她的想法是正确的。
“咚咚.咚.”
“喂,你好。”
三声过后,那边出来一个中年女声。
“阿姨下午好,我是陈子衿,宋妤在吗?”
她现在迫切渴望得到真相,没心思和江悦多寒暄,直奔主题。
“妤宝,电话,子衿打来的。”江悦把听筒放下,这样招呼。
正和家人吃晚饭的宋妤有些吃惊,心里第一时间想的是:陈子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