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个腿的,李恒对着雪白的天花板腹诽一番,才不情不愿下床进了淋浴间。
他一开门,隔壁的英语老师就醒了,翻身盯着自己卧室门方向,没一会有脚步声经过,没一会浴室传来水落声音。
他在洗澡?
睡前不是洗过澡吗?大半夜的还洗什么澡?
英语老师顿时想到一种可能,情不自禁微笑了起来,只是笑着笑着,她渐渐没了声。
一夜过去。
第二天,当李恒醒来时,英语老师已经不在了,桌上留有纸条。
纸条上写:知你爱吃粉,就没做早餐,老师有事先回老家了,钥匙在茶几上,你带走,下次回来给我。
下次么,那得是寒假了。
寒假就寒假吧
真是小气啊,连告别都没有。
李恒这般想着,转身拿起钥匙,然后在客厅四处张望一番,最后背上包走出了房间。
他没有直接回家,也没有去第一时间去找李然和赵菁、以及缺心眼。
而是搭乘公交车来了邵市师专。
只是可惜,宋家大门还是紧闭着的,逗留一会后,他转身来到了一中。
隔着老远,就见到校门口挂着四条横幅,祝贺杨应文、宋妤、肖凤和赵刚考上清华北大。
杨应文的横幅最骚包,上面标注的“全省理科状元”几个字眼可谓抢尽了风头。
驻足看了小会,就在他要穿过传达室进一中校门时,后面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接着右肩膀被人拍了下。
紧着左肩膀被拍一下。
李恒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谁:“孙曼宁同志,好久不久。”
“嘻嘻,你怎么猜到是我的?”孙曼宁探头问。
李恒笑说:“这不难猜,我认识的人里,就你敢这么对我肆无忌惮。”
孙曼宁问:“你来干什么?找宋妤?”
李恒紧着问:“她去哪了?出成绩都没回来么?”
孙曼宁说:“回来过一趟,不过待两天就走了,回了她爸爸老家,洞庭湖。”
李恒郁闷。
孙曼宁问:“吃早餐了没?”
李恒摇头。
孙曼宁快活说:“走,我请你。”
穿过马路,来到牛肉粉面店,孙曼宁抬手叫喊:“老板,来两碗牛肉粉,加煎鸡蛋,加辣!”
老板问:“曼宁,你不是刚吃了早餐么?”
孙曼宁眨眨眼说:“没吃饱,再吃一碗。”
有钱不赚是傻蛋,老蛋脸上乐开了花。
等餐期间,孙曼宁问:“你怎么兴致不高,是因为高考?还是因为没见到宋妤?”
李恒说:“我在琢磨去一趟洞庭湖。”
“啊?追爱千里吗?”孙曼宁大惊,随即捂嘴笑。
李恒瞅她眼,“我怎么感觉我没考好,你有点幸灾乐祸呢?是不是有伴把你高兴的?”
“哪有!”孙曼宁极力捂着嘴,憋笑不显露出来。
李恒问:“见到麦穗了没?”
孙曼宁回答:“有,昨天还找她玩了。”
李恒问:“她怎么样?”
孙曼宁说:“她一开始心情不是很好,憋在家里不出门,甚至有想过复读一届,不过现在慢慢调整过来了。”
李恒笑说:“她要是哪天又想不通了,就用我的例子来安慰她吧,她差两分,我差一分,同是天涯沦落人诶。”
孙曼宁不好意思地说:“我早用你安慰过啦,你不要见怪,不过效果还不错,咱们三以后在一个学校多好,我以后有事没事喊可以你们俩吃饭。”
李恒逗她,“你就不怕我没被复旦录取么?”
孙曼宁双手叉腰,“我和英语老师通过电话,你和麦穗都没问题的。”
这时牛肉粉上来了,孙曼宁问:“我吃不完,趁我还没动筷子,你吃一半不?”
李恒没客气,半碗粉而已,几筷子的事,根本费不了什么劲。
吃过牛肉粉,孙曼宁抢着把账结完,然后又问他:“你这大包小包的,是刚从外面回来?要回家?”
“嗯。”
“什么时候走?”
“去赶11点的车。”
“晕,这么快?我还想喊上你,再叫上麦穗,咱们三去爬山呢。”一暑假都没人陪她玩,孤单久了的孙曼宁极力想拉伙结伴。
“不了,你去找麦穗吧,我包里有药,要赶回去。”
“给你爸爸的?”
“对。”
“那我不挽留了,公交车来了,你快点上去吧,开学见。”
“开学见。”
离开一中,李恒并没有直接去汽车站,先是汇合缺心眼,接着去了教育局对门的赵菁家。
一见面,李然就偷偷对李恒说:“看到没,为了见你爸,我妈已经打扮一早上了。”
李恒瞄眼正在对着镜子打理头发的赵菁,有点哭笑不得。
ps:求订阅!求月票!
第127章 ,大作家李恒就是唐僧肉,香饽饽(求订阅!)
第129章 ,大作家李恒就是唐僧肉,香饽饽(求订阅!)
时间是一把尺,量人量心量距离;人心是一杆秤,称轻称重称感情。
纵使20多年未见,赵菁对李建国的感情依然初心不改。
虽说结婚后对丈夫体贴照顾、无微不至,但她对李建国的感情从来没有隐瞒过,婚前坦诚,婚后也没刻意避讳。
反倒是李力对李建国又爱又恨,更多的是羡慕。
但李力和赵菁两口子从没有因此吵过架,甚至偶尔还要拿此调侃对方一番。
上午11点的班车,一路穿过回县县城、花门、六都寨、建华、七江和羊古坳。
下一站就是目的地司门前镇。
汽车刚进小镇,赵菁就忍不住摇下车窗探头往外看,良久才对旁边的李恒说:“20年多没来,感觉还是老样子。”
李恒感同身受,“小镇位置偏远,思想比较保守,就算外面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正在发生巨变,但短时间内影响不到这里。”
赵菁觉得在理,关心问:“你爸妈呢,变化大不大?”
李恒惊讶:“阿姨没收到过我妈妈的照片吗?”
赵菁摇头叹息:“自从你爸被开除公职后,她就再也没寄过照片了,一晃好多年了哎。”
聊着聊着,中班车进站停在了马路边,还未下车,视线到处晃荡的张志勇拉了拉李恒:
“老恒,你妈在邮政局门口。”
顺着缺心眼的视线看过去,李恒果真看到了亲妈田润娥同志。好巧不巧,此时她正在和魏诗曼站在深绿色邮筒旁边聊天。
李恒心里嘀咕:这两人什么时候有这么多话唠了?
以前她们可只是纯粹的买卖关系,一个卖米,一个买米,除此之外,别无他话。
跟赵菁和李然说几句,李恒快速下车,直奔邮局门口而去:“老妈,你怎么在这?”
突然听到儿子的声音,田润娥呆了呆,接着快速转过身子,温温笑说:“满崽,回来了。妈刚给你赵菁阿姨打电话,没打通.”
她话还没说完,就瞄到了横马路过来的赵菁母女,顿时疾走过去迎接:“赵菁?我没看错吧,你竟然来了。”
田润娥说这话时一脸喜意,与多年未见的老朋友骤然碰面,眼里除了惊讶就是惊喜。
“我刚从甘肃回来,就来看看你和建国。”
“这是搬回湘南了?”
“对,李力走了,我在那边已然了无牵挂,打算回来养老,润娥你欢迎不?”
“才50,就谈养老,是不是太快了点。”
话题一起,激动的两闺蜜就没完没了,以至于邮局门口的魏诗曼都被遗忘了。
怕未来丈母娘尴尬,李恒主动向魏诗曼打招呼:“阿姨,下午好。”
“诶,李恒下午好,你这是刚从外面回来?”魏诗曼打量他一番,顺口问了句。
“是,去外面溜了一圈.”
李恒话说到一半,就看到了从邮电局里面走出来的肖涵,“老同学,恭喜你考上沪市医科大学。”
人前的肖涵可是卓然风姿、冷静自持的装逼少女,淡淡嗯了一声,就对魏诗曼说:“妈,我饿了,回家吃饭吧。”
见女儿这幅生人勿进的模样,魏诗曼歉意地对李恒笑笑,转身跟着女儿离开了这片区域。
回去的路上,魏诗曼问:“以前不是嘱咐过你吗,见到李恒不要这么冷淡,人家向你打招呼了,你好歹也礼貌回一句。”
肖涵抿笑,脆生生说:“我这叫被暗恋的人有恃无恐。”
魏诗曼语噎,过了会问:“这话你哪里学来的?”
肖涵回话:“书上有。”
魏诗曼数落道:“就算人家暗恋你,也态度好点,都是一个镇的人,你们还是同学,至少面子上要过得去。”
肖涵古怪地转头,“妈,你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魏诗曼说:“他的小说《活着》,单行本的销量已经突破一百万册了,人家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大作家。”
肖涵问:“您喜欢他的小说?”
魏诗曼摇头,“我只看了一遍,太过悲剧,不想看第二遍。倒是你爸看好几回了。”
肖涵眼里的亮光一闪而逝,用鼓励地眼神说:“这么喜欢二婚男,要不您跟爸爸商量商量,我接受人家算了,既得了人,还得了钱,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