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413节

  “德行。”

  巩丽翻了个白眼,一边用毛巾擦着头发,一边道:“有件事本来是不想跟你说的,但想了想,还是想跟你聊聊。”

  李艺书好奇的问道:“什么事?”

  “徐姐前些天打电话给我。”

  “徐姐?徐砜?”

  “嗯,是她。”巩丽停下擦头发的手,把毛巾从头发上拿下来,说道:“徐姐跟我说,陈凯哥拿着一个剧本找上她,想请徐砜投资这部电影。”

  李艺书眉毛一挑:“徐姐答应了?”

  巩丽摇摇头道:“没有,不过她打电话跟我说了这事,虽然看起来是不经意的,但我感觉她好像挺想投资,估计是碍于我们跟陈凯哥的关系,想试探试探。”

  “呵呵,不奇怪。”李艺书笑呵呵道:“当初拍《霸王别姬》的时候,徐姐就一直想找陈凯哥来拍,为此等了一两年的时间。”

  这事巩丽自然也知道,当初李艺书能拿下《霸王别姬》的导演一职,说起来她也是出了不少力的,最起码在威尼斯电影节的时候,是说了不少李艺书的好话。

  但让她感觉不可思议的,是陈凯哥如今接二连三的失败,徐砜居然还想投资他的电影。

  她把这事给说出来后,李艺书轻笑一声:“我估计这是徐姐的心结,而且你别看陈凯哥这几年拍的电影都没怎么拿奖,票房也不咋地,但刨除掉这次的《荆轲刺秦王》,他之前那部《树》,拍的还是挺不错的。”

  其实陈凯哥这人能力肯定是有的,不然也不能成为第五代导演中数一数二的存在,更是在某个时间段压了张国师一筹。

  而且商业片上,陈凯哥的票房成绩或许很差,但与他合作的投资方,几乎大部分都是赚了钱的,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方愿意砸钱给他拍电影。

  真要说洗钱,那也不划算啊。

  一个亿的投资下去,洗出来的钱才一两千万。

  五分之四的损失,谁承受得了?

  巩丽听出话中话:“你的意思是说徐姐会答应投资陈凯哥?”

  “有可能,但在下决定之前,徐姐肯定会打电话给我,看看我的态度。”

  “那你是什么态度?”

  “这个就得看徐姐了。”

  李艺书想了想,说道:“如果徐姐真的想跟陈凯哥合作,那我自然不会当这个恶人的,而且搞不好,我也会参一股,前提是剧本得经过我的同意。”

  “真的假的?”

  巩丽吃惊道:“你这是想跟陈凯哥相逢一笑泯恩仇?”

  “什么泯恩仇,巩丽姐,你这说的太夸张了吧。”

  李艺书哭笑不得道:“我跟陈凯哥其实也没那么大的矛盾,更何况我现在又不单单只是一名导演,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陈凯哥在欧洲电影节上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如果是低成本的文艺片,投资他的回报率还是蛮高的。”

  “那倒也是,你不仅是享誉国际大导演,还是一名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巩丽娇笑出了声,她之前一直没有太把李艺书当成大老板,都是年下弟弟,以及国际大导演的身份。

  如今被李艺书这么一提,方才想起李艺书现在还是一家传媒集团的大老板。

  “这话可不对,我可是民营企业家。”

  “就你还民营企业家,只有资本家才会卖出吊死自己的绳子。”

  “什么意思?”

  “你这不计前嫌投资陈凯哥,不就是卖出吊死的绳子吗?”

  巩丽说到这,还撇了撇嘴巴,似乎挺不爽李艺书想要投资陈凯哥的行为。

  听到这话,李艺书哈哈一笑,他算是明白,巩丽对陈凯哥,要比自己对陈凯哥,更厌恶,更讨厌。

  不过想想也正常,巩丽如今才三十岁,职业生涯也算是顺风顺水,好恶全凭自己的心情。

  但李艺书心理年龄都五六十岁的人了,

  在为人处世上,相对圆滑一点,本着拉拢大多数人,针对小部分人的原则。

  “巩丽姐,我这可不是不计前嫌。”

  李艺书摇了摇头,笑道:“你只看到我投资陈凯哥,却看不到更深层次的一面。”

  巩丽好奇:“什么更深层次的?”

  李艺书道:“你也去香江拍过电影,对那边的情况多少了解一点,你说在香江是演员、导演厉害,还是电影公司厉害?”

  “这个……”

  巩丽迟疑道:“应该是公司吧?”

  她之前在香江拍过两部电影,也跟那边的一些演员、导演打过交道。

  旁的不说,就当初拍的《新天龙八部》,导演钱永强因为票房差强人意的关系,面对龙五一家人的时候,那叫一个汗流浃背。

  要不是后面李艺书帮了一手,搞不好钱永强的下场非常糟糕,被干掉那不至于,但肯定得打白工了。

  固然说,永盛电影公司背景不一般,一般演员跟导演不敢招惹与反抗。

  但其他的电影公司,同样是不容小视,无论是嘉禾,还是早期的新一城,亦或者是这几年冒头的几家电影公司。

  都绝对是演员与导演不敢招惹的存在。

  “你可以更肯定一点。”

  李艺书笑道:“在香江的电影行业中,必然是电影公司更强势一点,而这个趋势,未来会逐渐的蔓延到内地……”

  现在内地演员、导演,只要是出了名的,基本上都不愁没戏拍。

  而且现在搞电影的,都还被称之为文艺工作者,这个行业也被称之为文艺圈。

  但是在过几年,到了千禧年后,文艺圈就改成了文娱圈。

  等10年后,几大互联网资本齐齐下场,就彻底变成了娱乐圈。

  看似只是名气的转变、跟市场喜好的变化,但实际上是电影工作者,逐渐的失去了在制作电影期间的话柄与权力。

  通俗一点讲,就是资本让你拍什么你就得拍什么。

  你不拍就没人投资。

  《满江红》《热辣滚烫》这些都是标志性的资本需求下拍摄出的影片。

  你再大的大腕,到了行业的顶点,诸如张国师这种,都得被资本砸跪下来,消费前半生的名气与大众口碑。

  听完了李艺书的讲述,巩丽不敢置信道:“以后内地电影行业真的会这样?!”

  她跟很多导演合作过,其中不乏李艺书、张一谋这种大导演,很清楚现在内地几乎所有的导演,都有自己的坚持,选谁当演员,需要怎么拍,都是他们决定。

  也只有去香江拍电影的时候,巩丽才体验到了什么叫导演或许会成为工具人,制片方才是老大。

  “市场经济,一切皆有可能。”

  李艺书笑了笑,他只是拿港台,还有日韩,以及美国来举例。

  实际上,这些例子还不太好。

  因为这个时代大部分投资人,其实还是挺尊重导演选择的。

  毕竟他们投钱,无外乎两种,一个捧自己的女人,一个是赚钱。

  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把这两个最简单的模式给打破了。

  迷信大数据的分析,选谁出演,选什么剧本,乃至如何拍电影,流量说了算。

  不再以剧本、演员、导演为主。

  李艺书记得当时阿狸影业叫嚣,从此以后不需要大导演,只要IP+流量。

  还逐渐的弄出了一套公式。

  大IP+小鲜肉=赚钱

  巩丽明悟过来,说道:“那你投资陈凯哥,是为了让陈凯哥替你赚钱?”

  “是啊。”

  李艺书双手环抱在身前,笑着说道:“随着明年我总导的《三国赤壁》上映,内地文艺片的时代会逐渐过去的,未来市场可以预见是商业片的天下。”

  “陈凯哥能力还是有的,只要找一个能压住他的制片人,是完全值得投资的。”

  “而且你想想,让陈凯哥替我们打工赚钱,不是更爽?”

  刨除一些偏见,《道士下山》《妖猫传》两部电影拍的其实并不是很差。

  前面的剧情都挺吸引人的,但拍着拍着,陈凯哥总会莫名其妙的飘起来,彻底放飞自我。

  “那就让陈凯哥替我们打工!”

  巩丽想通这一点后,顿时觉得李艺书有投资的想法还挺好。

  不管陈凯哥能不能拿奖,在奖项上基本是不可能超越李艺书了,

  在票房方面,巩丽也不认为陈凯哥有这个实力。

  两相一结合。

  那不如让陈凯哥好好替他们打工赚钱。

  转眼过了几天。

  五月一号。

  劳动节这一天。

  燕京。

  人民大剧院。

  这里临时改成了放映厅,作为《大辽太后》的首映礼。

  大红色的地毯,两旁围满了记者与来凑热闹的路人,还有买了首映礼门票的观众。

  作为东道主之一的巩丽,自然是与导演黄力加等主创团队站在一起,在大剧院门口,欢迎受邀的嘉宾们。

  “张一谋,张导,看这边!”

  “李导,李导!”

  “姜闻,姜闻。”

  “……”

  红毯上可谓是星光璀璨,大量来自内地的知名演员、导演们,让现场的记者跟观众们,看的是目不暇接。

  李艺书一个人走在红毯上,对着两旁挥了挥手,之后便大步朝着剧院门口走去。

  此时巩丽还有导演黄力加已等候多时。

  黄力加激动道:“李导,感谢您能来参加我们的首映礼!”

  他没想到自己拍的电影,办首映礼能来这么多的演员跟导演,还都是大腕。

  当然,他自己也清楚,这些人都是奔着巩丽来的。

  “黄导客气了。”

  李艺书礼貌的与对方握了握手,之后又跟巩丽拥抱了一下,在客套几句后,便走进了剧院内,没有去夺主创们的风采。

首节上一节413/4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