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们打开麻袋一看,里面的猪骨头还带了不少肉。这是谁剃的骨头呀?一看就很不专业。
专业的猪肉佬,人家能把骨头剃得苍蝇站上去都打滑,狗看了都流泪。
那些骨头上的肉剃下来,估计都有十斤八斤的肉。
这样的骨头熬汤,味道肯定好。
他们赶紧七手八脚地将两麻袋的骨头抬进去,准备洗一洗,就放下去熬汤。
至于焯水,没有那种事。把味道都焯没了,多可惜呀!
第141章 给学校送肉
卸了两袋猪骨头,罗大鹏他们又来到学校。
今天是周五,自然是要上课的,孩子们正在教室里心无旁骛地学习。现在的学习很安逸,不用担心其他事,有吃有穿,家里还不会强迫去干农活之类,多好呀!
现在的学校操场变大了许多,还是在周益民的提议下扩大的,将周围的一些荒地纳入学校的范围。
以后,还要在操场增加点体育设施,比如桌球桌等。
此外,以后村里搞什么活动,也能有个场地。比如这次放电影,以后开村民大会等。也正是这个理由,让老支书、大队长他们支持把学校弄好点。
也就是他们村子小,一些比较大的村子,甚至有会堂之类。
正在教学的周志高往外面一看,就知道肯定又是益民给学校送东西来,只好赶紧在黑板上出了两道题,让大家先做题。
然后,他走出教室,朝周大忠他们走来。
学校的厨房也盖好了,昨天就开始正式做饭,周志高的妻子主管厨房。当然,其实也就只有她一个人。
什么搞清洁、洗菜、做饭等,基本上都是她一个人做。
周志高父女有空,也会帮点忙。
“大忠,大鹏,这位是……”周志高是认识罗大鹏的。
周大忠介绍:“他是李友德,十六叔在城里的好兄弟之一,自己人。志高叔,那半扇猪肉,你拿刀出来切一半,十六叔吩咐的。
他还说,让学校今天做多点饭,让村里15岁以下的孩子都来学校吃饭。”
周志高先跟李友德握手,然后点头:“行,我让你婶子煮饭。不过,不是学校学生的那些孩子,得你们去通知,最好就是让村里的人去做。”
学校的人手真的不足,他们父女俩得教书,他妻子得做饭等。
罗大鹏将盖在那一扇猪肉上的遮挡物掀开。
周志高一看,很吃惊。
那么大的一扇猪肉,分一半给学校?那得有五六十斤那么多吧?
肥肉很多,可以炼猪油,油渣又香又酥,谁不喜欢?
剩下的其他肉,也能吃一段时间,可不能一两顿给造了。周志高心里,已经想了好几个方案。
“行,我晚点让人去通知。”
周大忠的话音刚落,周志高的妻子就拎著刀出来。
罗大鹏接过刀,从中间剁下来,按照周益民的吩咐,将后腿部分给了学校。
“后腿给学校?”周志高又是一阵诧异。
要知道,后腿的肉多,更加厚实。换谁来选,都肯定是选后腿,不选前腿那部分的呀!
他都以为,这两三个家伙搞错了。
李友德笑道:“益民是这么吩咐的,说前腿的肉更嫩点。”
然而,这个说辞在周志高看来,完全就是周益民在照顾学校而已。
前腿肉更嫩一点,这确实不错。
因为猪的前腿运动量比较大,所以它的肉质相对来说会更加的细腻,而且吃起来相对于后腿肉来说会更嫩一些。
可现在谁会在乎那细微的口感差异?
肯定都是选肉多、肉厚的那部分。
“行啦!不聊了,我们还有事要忙。”
周大忠扛起那猪后腿,就往学校厨房去,放下猪肉。
“好,那你们先忙。”
等周大忠他们走远,周志高才跟自己妻子说:“切一半出来晒腊肉吧!以后还能给学生加几餐肉。”
今天,他家其实都能吃大餐。
他两夫妇,加上儿女全部都可以在学校吃,两老则是去寿宴现场,吃得比学校还要好。
“嗯!好,我也是这么想的。”
两夫妇算是想到一块去了。
那么多肉,怎么舍得一两顿全吃掉?
两人开始商量中午这顿怎么吃,村里有多少孩子,他作为老师,其实是心里有数的。
周大忠他们将三轮车、自行车开到周益民爷爷家门口,乡道刚好从门口经过。他们的车子刚停下来,就有村民围过来。
看到他们拉回来的肉食,老支书等人都眼皮猛跳了几下,有人甚至瞠目结舌。
半扇猪肉,牛肉几大块,看著有五六十斤,难得一见的大虾有一大桶,鱼三大桶那么多。
不是只请村里的老人吗?顶多再加一桌子从城里来的人,也不用那么多食材呀!而且,还都是肉。
猪肉、牛肉和鱼肉就不说了。
这种大虾,是帝都有的吗?一看就知道不是本地的。
这样的生鲜有多珍贵,他们作为农村人都很清楚。
“帮忙搬下去,愣著干什么?十六叔请的厨师在路上,很快就到了。”周大忠说道。
路上,他们就碰到全师傅他们。他们是先坐最早的一班公共汽车到红星公社,然后走路过来。
大家这才手忙脚乱地将食材抬下车,堆放在一起。
“你十六叔呢?”老支书问。
周大忠:“十六叔得迟点才回来,说这边先拜托老支书您主持一下。”
说著,又把李友德介绍给大家认识。
李友德也不怯场,拿出大前门香烟,给大家派下去,只要是看著可以吸烟的男人,他都给。这么一派,两包烟没了。
“支书,找几个会杀鱼的人,先把鱼给处理好,也能减轻人家厨师的工作量。”李友德跟老支书聊道。
老支书点头:“嗯!没错!不能等人家厨师全忙活。旭强,你们几个来杀鱼,别把鱼胆给弄破了。”
不仅如此,他还吩咐现场的妇女们,将那些蘑菇什么的都洗赶紧。
罗大鹏带李友德进屋,去见一见周益民的爷爷奶奶。
跟罗大鹏一样,李友德也跟著喊爷爷、奶奶,还跟老太太说了几句应景的话,让老太太很开心。
他们也知道,眼前这两位就是他们孙子在城里最要好的朋友,爱屋及乌,对罗大鹏和李友德两人,也特别亲近。
“益民应该是去接他对象了,午饭前肯定能回到来。”李友德跟老太太猜测道。
“好,好呀!”老太太很期待看到未来孙媳妇。
不多时,全师傅他们也到了。
因为有周大忠打招呼,所以全师傅他们哪怕是第一次来周家庄,也非常顺利进来,有人专门在村口引路。
前面那章搞错了一扇猪肉的概念,一扇猪肉是一头猪劈开两半的其中一半,已经改过来。
第142章 寿礼
李友德代替周益民,接待了全师傅,主要是也比较熟,隔壁院的人嘛!
而全师傅也自然进去跟老寿星讲了几句吉利话。
别小看厨子的口才,他们能伺候好人,可不仅仅是那一手厨艺,很多口才也是了得的。像某部剧里面的傻柱,开口就损人、得罪人的,始终属于少数。
全师傅夸人也很会,能捉住关键,没有直接夸老太太,而是一个劲夸周益民怎么、怎么好,小时候就如何、如何的。
果不其然,将老太太哄得见牙不见眼。
老太太最喜欢听别人夸她的孙子。
“婶子,您以后就安心享福得了,益民那本事,以后至少都是个国家干部。”夸完,他看了下时间,接著说道:“哟!时间不早了,你们聊,我去给大家简单做一顿吃的。”
“行!全师傅,麻烦你了。”
“叔,可别这么说,我就是干这行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全师傅跟周益民的爷爷说道。
然后,就出去开始准备中午这一顿。
中午这一顿比较随意一点,主要是傍晚那一顿的。有些菜需要点时间去腌制、卤制等等。
除了两个帮厨,村里也还有人可以供他驱使,让他的工作变得比较轻松,时不时还能端著茶缸子喝上几口。
全师傅忽然发现,今天的宴席好像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忙。
主要是人家村里有人帮忙,减轻了他至少三成的杂事。这样的活,他希望以后多接点。为此,他还在大家面前秀了场刀工。
来才在旁边看著,感觉很威风。
“小朋友,站远点,不能靠太近呀!”全师傅跟来才说道。
罗大鹏笑道:“全师傅,这小子是益民的弟弟,益民是打算让他以后学厨的,您就让他偷两招好了。”
周益民的弟弟?
有这种事?
也没听说过呀!
周大忠解释:“不是亲弟弟,但胜似亲弟弟。”
全师傅听后,眼中一亮,心里有了个计划,俯下身来,问来才:“想学吗?”
来才还真想学,立即大声回应:“想。”
“好,那等你大哥回来,我跟他聊聊,等你长大点,就跟我学。”全师傅有心收徒,也是希望能跟周益民拉近关系。
这是周益民的弟弟,那不正好吗?
不远处的黄兰一听,连忙抱著倩倩过来,跟全师傅致谢。但是,她也没答应什么,因为这事得益民点头才行。
虽然她很想儿子跟著全师傅学,但谁知道来才他大哥有没有找其他厨师?万一跟其他厨师约定好,她这边又同意了全师傅,不是让侄子难做吗?
再说了,她自然也看出来,这位全师傅之所以主动提这事,还不是看在益民的面子上?
所以,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益民,必须得等益民回来才能做决定。
于是,接下来,来才就站在旁边,看全师傅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