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26节

  他已经相当满足,一天挣4块钱,以前做梦都不敢这么做梦。

  不一会,李友德也偷偷摸摸回来。

  他没有大鹏那么神经,而是轻轻敲了两下门:“益民,睡了没?”

  “以后卖完货,钱你们先收著。”周益民打开门,让李友德进来。

  每次都这样搞,我还要不要睡觉?

  找你们帮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自己当夜猫子。

  “好!”

  李友德点头,主要是第一次拿那么多钱,实在不放心,生怕弄丢了。

  周益民接过李友德的130元,然后分给他3元9毛。

  李友德拿著那3元9毛钱,心里颇为激动,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他回到家,刚打开门,就传来他爸的声音。

  “回来啦?”

  李友德一看,自己亲娘也没睡,两口子估计一直在等他回来。

  好像有兄弟不喜欢黑市情节,那以后一笔带过,不详细写,主要就写点生活情节。

第36章 路上的弃婴

  李友德故作轻松,点头:“嗯!回来了。你们睡你们的呀!不用等我。”

  “你娘担心,睡不著。”李友德的老子抽著一根烟。

  他原本的计划是自己再干两年,就把钢铁厂的工作让给儿子,到时候儿子也要找媳妇,有份工作会容易很多。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家里确实困难,有时候他也很大压力。对儿子要冒险去黑市,他无能为力,如果自己手臂没有断,那肯定会阻止。

  “娘!别担心,黑市的人多著呢!”

  李母暗想:怎么可能不担心?

  去黑市卖东西,属于投机倒把,犯法的,被捉住要坐牢,怎么能不怕?

  接著,李友德掏出刚分到3元9毛,递给自己老娘:“娘,这是我今晚挣的。”

  李父看到那钱,眉头跳了几下。

  这么多?

  一个晚上呀!

  要是每天都有这个数,一个月岂不是要上百元?他现在的工资才四十元左右,以前差不多五十元。

  儿子挣的是他的两倍多?

  李母也吓了一跳。

  不过,她不多问什么,儿子不说,说明不能说,就没必要为难孩子了。

  她接过钱,然后又给儿子塞回去1元9毛,说道:“你也不小了,身上没点钱不像话。以后收入给娘一半,娘帮你存著娶媳妇。”

  李父有点郁闷,儿子哪怕是只上交一半,剩下的都可能比他的工资高。

  看来,以后抽烟得找儿子要钱了。

  他的钱,九成上交,本来工资就不高,留在手里的钱就更少了。现在,他已经开始抽经济烟。

  “行了,都去睡吧!”李父发话。

  李友德躺在床上睡不著,今晚的收入让他触动很大,他发誓要让家里人过上好生活。

  ……

  大鹏回到家,发现大家都睡了,他也悄咪咪回到自己床上,刚躺上去,就发现枕头下有一小瓶药油。

  不用猜,肯定是自己老娘偷偷放这里的。

  每次他打架受伤,娘都会在他枕头下放药油。

  周益民则是在数他的“存款”。

  老周给他留的一千元,已经充值到商店,还剩六百左右,主要是给周家庄和上水村买红薯、土豆花钱多。

  红薯和土豆虽然便宜,但架不住量多。

  而这些天给钢铁厂“采购”鸡蛋、肉干、野猪、鹿和黑熊等,一共进帐一千两百元左右。修房子给了顾师傅两百元,买手表又没了两百。

  此外,压水井的奖金600元。

  今晚李友德和大鹏给他赚回来260元左右。

  总共就是一千六百元出头。

  距离商店升级需要的一万元,还差很多,同志还需努力呀!

  次日一早,周益民还是先看商店1元区。

  今天刷新的是100斤板栗,以及100斤腊鸭。

  周益民毫不犹豫,花2元将板栗和腊鸭秒下来。

  板栗现在价格如何,周益民不太清楚,怎么说也是淀粉粮食,估计和粗粮差不多。腊鸭可能比牛肉干便宜点,毕竟有骨头,肯定不能和纯肉比。

  他思考片刻,取出80斤腊鸭放屋里,然后遮盖住,等李友德他们今晚拿去黑市。

  周益民跟大鹏和李友德说过,以后有货的话,他会放屋里,让他们晚上来拿。如果没看到,说明那天没有货,可以休息。

  放置好腊鸭,周益民到院里刷牙洗脸,就听见二大妈跟人说,昨晚听见丧猫叫,不吉利等等。

  周益民狂汗。

  丧猫?

  “益民,你听见没?”二大妈转头问周益民。

  周益民连忙摇头:“没听见,我睡觉比较死。”

  二大妈倒没怀疑什么,年轻人嘛!睡眠都比较好,往往一觉睡到大天亮。还有那些上班比较累的人,倒下就睡,雷打不醒。

  洗漱好后,周益民带上厂里的一些奖励,尤其是那张奖状,是青年团颁发的。

  奖状上面有伟人头像、两面红旗、黄色飘带、圆环五角星等元素,整体风格庄重大气,色调以红、黄、蓝为主,色彩鲜亮艳丽。

  这奖状拿回爷爷那儿,老爷子肯定高兴。

  还有搪瓷茶缸子、暖水壶等,他这里也有,用不上,干脆拿回爷爷奶奶那边。

  此外,还把剩下的20斤腊鸭,以及20斤板栗带上。

  他在路边的早餐店吃了一顿,便直奔周家庄。

  走到半路,周益民忽然停下来,因为看到路边有个弃婴,正嗷嗷哭。不用猜,肯定又是过不下去的家庭丢的。

  造孽呀!

  在二十一世纪生活过的他,实在硬不下心肠当没看见。

  把自行车停好,周益民往回走十几米,来到那婴儿旁边,发现是一个女婴,有点理解了。女婴让一块破布包著,放在一个篮子。

  他犹豫片刻,抬头朝四周围望去,没发现其他人影。

  “喂!孩子的家人,出来吧!有困难,我可以帮点忙,不骗人。”周益民试图将孩子的家人喊出来。

  与其将婴儿捡回家,他宁愿给点粮食对方,让他们自己带回去养,没那么麻烦。

  然而,无论周益民怎么喊,附近完全没有动静。

  周益民暗骂一声这该死的世道,只好将女婴抱起来,头都大了。

  他不知道,等他走远后,不远处的一个草垛里探出来一个满脸颓废的男人。

  不能怪他狠心,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孩子他娘也因为难产走了,他实在养不活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只能出此下册。

  刚才周益民喊的时候,他差点没忍住。

  他看那人骑自行车,家境应该是不错的,女儿跟著那样的家庭,才有机会活下去,所以刚刚咬牙保持沉默。

  直到自行车消失在视线,陈忠才脚步蹒跚地回家。

  家里的老娘在抹眼泪,三个孩子守著他们还没下葬的娘。

  “送出去了?”陈忠他娘哀声问道。

  陈忠点头:“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抱走了。”

  “那就好,那丫头命不该绝。”

  悲哀的同时,又有些庆幸。

  家里有自行车的,说明家境好,应该不在乎多一张嘴吃饭。

  再说,既然捡走女婴,也说明人家心善。

  能在那样的家庭长大,也算是那丫头的福气,她娘用命换来的。

第37章 奖励带来的震惊

  回到周家庄,村民老远就打招呼,知道那是周益民,毕竟也只有他才会踩自行车进周家庄。

  周家庄不大,连放电影的资格都没有。

  想看电影,只能到前面的红星公社。红星公社每隔一段时间会组织放电影,并且通知附近的几个小村子。

  然而,当有人看到周益民带了个婴儿回来,大家沉默了。

  这年头,自己一家都养不活,还捡一张嘴回来?如果是他们,估计就不靠近,只要没看到,就没有烦恼和纠结,也不会有愧疚。

  从去年开始,饿死人的情况多得很,听多了,见多了,也会麻木。

  等周益民走远,才有人议论:“也就十六叔敢捡人回家。”

  “益民有能力,无所谓。”

  “唉!怎么说也是条人命,小叔公心肠好,见不得这种。”

  ……

  周益民心肠好,这一点在村里也是公认的,平时也没少给他们家小孩子吃的。也正是这样,才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敬重,可不仅仅因为他的辈分高。

  回到家,周益民就看到周志明带人正在盖房子,爷爷在旁边当监工。

  他们也看到了周益民,不由停下来,朝周益民那边打招呼。

  老爷子也不当监工了,快步朝自己孙子走去。

  “益民,这么早就回来啦?”

  老爷子刚靠近,就看到那婴儿,顿时满脸疑问。

  “爷爷,我吃了早餐就回来,连钢铁厂都没去。

首节上一节26/2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