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25节

  周益民掏出几颗椰子糖,分给王股长的三个儿子。

  是的!三个都是儿子。

  别人都羡慕王为民,只有王为民心里苦,想要个女儿。

  孩子有教养,没有立即拿,而是看向他们娘。

  王为民的老婆有点诧异,因为她没见过这种糖。实际上,椰子糖是前两年才生产的,很多人都还没见过。

  “益民,你这种糖,嫂子是第一次见。”然后,她跟自己孩子点头:“快谢谢你们周叔。”

  “谢谢周叔!”

  最大的孩子接过糖,然后公平分配。

  弟弟看到自己其中一颗糖的糖纸是皱的,一定要哥哥给他换一颗。

  周益民笑道:“这是南方的椰子糖,听说是最近两年才生产的,有椰子味,还不错,你们也尝一尝。”

  说著,周益民又掏出一把来。

  大家听说是南方生产的,还有椰子味,都好奇,一个个上来拿走一颗。

  “原来椰子味是这样的,好香呀!”

  椰子是南方的物产,他们北方人甚至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了。

  门外,还有十几个孩子在徘徊,虽然没有靠近,但目光时不时朝这边瞄过来,周益民等人都看出他们的心思。

  周益民也不吝啬,朝他们招手:“都过来。”

  然后,给他们每人分一颗。

  周益民在商店买了一包,一共40颗,还剩下几颗,干脆给了王股长的三个儿子。

  三个小家伙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他们娘收走,说不能吃那么多糖,先放著。这也算是家长的老传统了,有些糖甚至放到化了。

  看不出,王股长还是做厨的一把好手。

  那些牛肉,让他切成了均匀的薄片。

  所有材料准备妥当,将打火锅的炉子搬出来,准备开吃。

  王股长拿出两瓶西凤酒。

  这也是当下的几大名酒之一。

  两瓶肯定是不够的,其他人也有人带了酒过来,只是没有王股长的西凤酒好。

  “来,喝一杯,祝贺益民……”王股长带头举杯。

  大家好话一大堆。

  花花轿子人人抬嘛!

  再说,这次蹭了周益民的光,能吃一顿牛肉,自然就不吝啬赞美之词。

  王股长的老婆带著孩子匆匆“吃饱”了。

  这一局,他们吃喝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散场,心满意足。

  “老王,你说益民有对象没?我表妹介绍给他怎么样?”王为民的老婆收拾残局的时候,忍不住提议。

  她越看周益民越觉得难得,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如介绍给自己表妹。

  周益民本身长得不错,为人大方,从他带五斤牛肉来聚餐,以及给大家分糖就能看出来。而且,听老王说过,虽然周益民入职没多久,但能力出众,还会搞发明,全厂公开表扬,破格提了两级。

  这样的男人,打灯笼都找不到,手快有手慢没有的。

  “素琴?她那性格,益民不一定喜欢。”王为民苦笑道。

  自己老婆那表妹,他见识过,很强势的一个人,大部分男人都受不了。

  “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万一人家益民就喜欢那样的女人。”

  “行吧!改天我问问。”

  百分之三提成,应该合理吧?这个提成,我纠结了好久,给太多不好,太少又没吸引力。

第35章 去黑市

  周益民回到四合院,经过前院的时候,一大爷叫住他。

  “益民,鹿角已经帮你处理好,拿回去泡酒,要注意……”

  一大爷将泡酒的注意事项告诉周益民,比如一斤酒放多少切好的鹿角最佳,要泡多少天等等。

  “好!一大爷,谢谢您咧!”

  周益民接过那些切好的鹿角。

  “你这小子,还跟一大爷客气起来了。行了,赶紧回去吧!”

  一大爷是钢铁厂医疗室的医生,自然也知道周益民在厂里干的事。他对院里最有出息的年轻人感到满意、自豪。

  周益民为他们四合院争光了。

  他下班回家的路上,还遇到了街道办的干事,不仅对周益民进行了表扬,也对他们56号院进行了口头上的表扬。

  再说,就帮忙处理了一下鹿角,周益民还给他家两个大苹果。

  他们家上一次吃苹果,还得追溯到几年前。

  告别一大爷,回到中院自己的房子,周益民顺手就把切好的鹿角放进商店背包中。

  然后,他又从里面取出剩下的肉干,大概还有40斤左右,红糖60斤,打算让李友德和大鹏今晚去黑市试试水。

  他不怎么吃肉干,吃新鲜的不好吗?所以干脆让大鹏他们拿出去卖了。

  至于红糖,他更吃不了那么多,100斤呢!除了拿回奶奶那儿2斤,分给李友德和大鹏各1斤,就都还在。

  没多久,大鹏和李友德摸黑过来,鬼鬼祟祟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偷情。

  “每人拿一半,要卖多少钱,你们到了黑市摸清楚行情再做决定。还是那句话,遇到突发情况,东西可以丢。”周益民再次提醒他们。

  李友德跟大鹏看到那么多肉干和红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愣著干嘛?”

  两人这才回过神,内心有点忐忑,也有点激动。

  他们赶紧分了,各拿20斤肉干,以及30斤红糖。

  “放心吧!黑市我熟,不用担心。”大鹏当即表示。

  周益民瞥了他一眼:“老子最不放心就是你,做生意要和气生财,别他娘的动不动就想打架。”

  到时候,东西没卖出去,瘸著腿回来,那就搞笑了。

  李友德是个能忍的角色,所以周益民对他比较放心。

  他们不再废话,拎著肉干和红糖就出发。京城的黑市也不止一个,所以他们两个分别去了不同的黑市,免得形成竞争关系。

  大鹏知道规矩,进去的时候交了1块钱。

  所以,如果东西少,或者不值钱,还不如不去黑市。否则就像后世的新闻那样,老人卖笋才8块钱,却要交10块钱的管理费。

  不过,人家黑市这钱也不是白收的。

  一是给大家提供了交易的场所、平台;二是给大家站岗望风,一旦有相关部门的人来查,他们能及时示警,通知大家撤离。

  大鹏进去后,没急著摆摊,而是先逛一圈,了解一下今天的“物价”。

  摸清楚行情后,心里有底了,才开始找个位置摆摊。

  他刚摆,就有人上来瞧。

  因为大家都遮得比较严实,大鹏没看清楚对方的模样,但听声音,应该是老人。

  “有什么?”

  大鹏压低声音:“牛肉干、红糖,要吗?”

  对方得知是肉干和红糖,微微一惊,连忙追问:“怎么卖?”

  大鹏稍微掀开布,让对方看到里面的肉干和红糖。

  “肉干5元一斤,红糖1元2角一斤。”

  “这么贵?肉店的鲜肉还不到一块钱,红糖不到五毛……”

  大鹏将布盖上,摆摆手:“得咧!您去肉店买吧!”

  都来黑市了,还参考肉店的价格干什么?肉店买肉还要票呢!而且你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得到,得早早去排队。

  “便宜点!”

  大鹏摇头:“便宜不了。”

  他不著急,只要是吃的东西,就不怕无人问津。

  那人咬咬牙,掏出12元4角钱,说道:“给我两斤肉干,两斤红糖。”

  就这么轻松完成了一次交易。

  李友德那边也很顺利,刚摆下来,肉干和红糖就被人看上。不过,他的红糖只卖1元每斤,便宜了2毛。

  晚上十二点没到,他们两人一前一后都回来了。

  身上揣著巨款,他们不敢大意,一路上疑神疑鬼的。

  20斤肉干就卖了100元,30斤红糖,大鹏卖了36元,而李友德少了6元。

  每人身上都超过100元,他们何时拿过那么多钱?

  大鹏蹑手蹑脚来到周益民家门口,学了一声猫叫。

  “喵……”

  “喵你个头!学什么猫叫?有病呀?难听死了。”周益民听到动静,就知道他们回来了,跟预想中差不多。

  毕竟无论是肉干,还是红糖,都属于稀缺物资,应该很容易出手。

  大鹏尴尬一笑:“你不是说不要惊动院里的人吗?”

  “那也不用学猫叫呀!咱们院都没有猫,以后经常半夜猫叫,院里人都以为闹鬼呢!”周益民服了这货。

  “也是哦!那鸡叫?”

  院里有鸡。

  周益民感觉这货没救了,逗比吗?

  “拜托!鸡也是要睡觉的,你们非要晚上给我钱?不能白天给吗?第二次拿货的时候再给也可以。”周益民只好点醒他。

  “揣这么多钱,我睡得著呀?”

  然后,大鹏跟周益民大概说了些经过。

  周益民接过钱,数了一下,按照之前说好的提成方案,分给大鹏4块8分。

  “8分就算了,走啦!回去睡觉。”大鹏只拿走4元。

首节上一节25/2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