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71节

第498章 安忆报喜

  坂本龙一最近发现个很奇妙的现象。

  以前在摄制组里,贝托鲁奇对江弦的一些干涉还会和他展开激烈的争辩。

  最近江弦发表意见的时候,贝托鲁奇似乎都不咋说话了,托马斯面对江弦也是一脸毕恭毕敬的态度。

  “江,你太了不起了。”坂本龙一由衷的佩服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拍摄,坂本龙一可是感受到了,贝托鲁奇这个人,不是个好相处的主儿。

  拍片时,有句台词他无论如何说不出口,就是“Asia belongs to us!”,实在太羞耻了,坂本龙一实在是说不出口。

  求了贝导半天,也不行,必须得说,最后说了好多遍,人贝导还总嫌弃他力度不够,NG了无数次,折磨了坂本龙一好久,这才达到效果。

  不光是贝托鲁奇,还有托马斯,这也是个难缠的主。

  就说《末代皇帝》配乐这事儿吧。

  最开始,贝托鲁奇和托马斯找的是在慕尼黑准备读博的苏聪,还有后来给电影《人鬼情未了》配乐的莫里斯.贾尔。

  但是这俩人贼啊!

  一合计,不管是苏聪还是莫里斯,这作品版权早都签给出版社了。

  那对托马斯和贝托鲁奇而言,等于说电影少了一笔电影音乐版权。

  这多不划算啊。

  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

  于是几人之间就开始因为这事儿掰扯。

  最后坂本龙一的经纪人偷偷跟托马斯说,让坂本来写,版权全给你们。

  于是这事儿落到了原本过来演戏的坂本龙一头上。

  坂本龙一之前也的确试着写过,不过因为设备不行,就把这事儿暂时搁置了。

  现在莫里斯那边退出,苏聪倒是没有放弃这个机会,还在给电影写。

  总之,从这事儿就能看出,贝托鲁奇和托马斯是多强势、多坚持己见的人。

  而这俩人居然能在江弦面前屡屡让步。

  江弦在片场说怎么拍不合适,立马就按着他的主意来改。

  这太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当初开拍的时候,贝托鲁奇可是连卢燕的面子都不给。

  卢燕是谁?

  梅兰芳的义女,还跟着先生学过戏,她妈更是是跟孟小冬齐名的角儿。

  后来她妈说她没啥天分,别唱了,成不了角儿,卢燕就嫁到美国,一步步成了名演员。

  再后来,点拨过章子怡怎么演《梅兰芳》,在《色戒》里教过汤唯怎么吃鹅掌。

  就这,贝托鲁奇都不耐烦她说的话,直接当场给怼回去。

  江弦是有怎么样的魔力?

  “坂本桑。”

  江弦举起酒杯,“你把这杯酒全喝了,我就告诉你这里面的秘密。”

  “真的?”

  “真的。”

  坂本龙一也痛快。

  端起酒杯,一口干进嘴巴里。

  杯子不小,一杯二两多,辛烈的白酒烧的他喉咙一阵辣。

  “咳咳,江,现在可以说了吧。”

  “呵呵。”

  江弦笑了笑,“其实很简单,你给贝托鲁奇拿个几百万美元,他对你的态度保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儿。”

  “拿个几百万?”

  坂本龙一愣了一瞬,随后喉头一滚,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江弦。

  “你是说你给了贝托鲁奇几百万?”

  “美元。”

  “纳尼?!”

  坂本龙一没办法淡定住,直接从座位上惊的站了起来。

  太凶残了!

  难怪贝托鲁奇会掏出这么卑微的态度。

  原来是充到位了!

  得知真相的坂本龙一沮丧的坐回到座位上。

  原来是钞能力!

  带资进组!

  学不会,根本学不会。

  “安忆?”

  这天,王安忆带着礼物来到江弦家里,一进门儿就四下搜寻江年年的身影。

  “朱琳呢?”王安忆问了一句。

  “这不是拍戏么。”江弦笑道。

  朱琳忙着拍戏,江弦这个编剧和她这个女主演相比,轻松不少。

  带娃的重任也就交到了他身上。

  “年年,看看是谁来了~”

  “叫阿姨。”江弦开口道。

  “阿姨~”

  丁点儿大的江年年抱着江弦的大腿,躲在江弦身后一脸腼腆的喊了一句。

  距离江弦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已经过去了大概两年多的时间。

  而小小陛下也已经是一个两岁半的小女孩儿了。

  江弦和朱琳养娃养的那叫一个精致,王安忆看着江年年就跟看着个精致的洋娃娃似得。

  娇羞垂眸的时候,睫毛像蝴蝶停在奶油色的脸颊上,浅粉色的唇瓣又微微嘟起,一头乌发松松绾成两个羊角辫,发梢还系着两个蝴蝶结,几缕不听话的碎发垂在耳畔,衬得瓷白肌肤透出淡淡粉晕。

  笑起来就更可爱,眼睛似月牙,盛满蜜糖般的光,她一笑,空气里都漾开了甜丝丝的涟漪。

  王安忆看着这么可爱的江年年,心都快被萌酥了。

  当年在美国的时候,她可没少给这丫头洗过尿介子,在她心里,江年年也算是她半个闺女。

  “这丫头现在多高啊?”

  “92.5,刚量过。”

  江弦和朱琳的个头都不算矮,加上他们家营养供给充足,小家伙个子长得很快,92.5cm的身高在这年代两岁半的小女孩中间绝对算是偏高的。

  “安忆,来就来,怎么还带东西?”

  “我给孩子带的。”

  王安忆大方一笑,“回了趟上海,从上海带了点儿孩子喜欢的零嘴儿,大白兔奶糖、城隍庙的五香豆、国际饭店的蝴蝶酥.还有杏花楼、新雅这些老字号的广式、苏式月饼,这不是快到中秋节了嘛,你可别看不上。”

  “这么客气干嘛。”江弦看着这些东西,知道王安忆是用了一番心思。

  如今的王安忆,也已经在文坛声名鹊起,从美国回来以后,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发表了大量优秀小说,当选中作协理事的同时,凭借一篇《小鲍庄》又拿下了首届“鲁迅文学奖”,彻底奠定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

  而早在王安忆成名之前,江弦便有着与她亦师亦友的相处。

  在那段时期就提前结下的友谊,无疑比成名后再交往的朋友更加牢靠。

  “让阿姨抱抱。”

  王安忆实在按捺不住对江年年的喜爱,张开双臂抱起这丫头。

  “小年年,鼻子像朱琳,眼睛像朱琳,嘴巴也像朱琳,耳朵像你你俩这么好的基因,这孩子以后长大了,又是个能当演员的小美人胚子。”

  “你这话说的,好看就得当演员啊?还是看她到时候喜欢做什么。”江弦笑着道。

  江年年今年过二周岁生日的时候,江弦和朱琳特地为她补办了一个抓周仪式。

  放在古代,富贵人家,抓周都是摆上: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

  如果是女孩,那还要加摆铲子、勺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这些个东西。

  一般人家,就要简化,只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上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

  这都新时代了,江弦和朱琳就现代化了一下,摆了个新十二样:书、算盘、天平、钱、印章、舞鞋、乐器、颜料、篮球、听诊器、积木、玩具枪。

  作为父母,江弦和朱琳自然都对自家闺女有所期待。

  江弦想的是她能摸钱,摸钱懂赚钱,眼瞧着美国的“今天”不断崛起,万一以后真成了传媒巨头,江年年也能当好他的接班人。

  朱琳想的就没江弦这么复杂,只想江年年摸个乐器,或是摸个天平,乐器代表音乐行业,天平代表法律方面的行业。

  在朱琳看来,反正家里条件不差,以后江年年就当个音乐家,或是当个律师,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一生,也还不错。

  于是,在他和朱琳的共同期待下,小小陛下抓起了书。

  这结果让江弦和朱琳都是猝不及防。

  一个大作家,又生了个小作家?

  当然了,江弦和朱琳都明白,所谓“抓周”这也就只是个传统习俗,算不得什么,没有什么准确性。

  孩子以后的发展,哪是抓就能抓出来的?

  太荒谬了。

  但夫妻俩人还是为江年年的这个选择感到一阵惊诧。

  “说不定真会在你影响下当上作家呢?”朱琳猜测说。

  回到这会儿屋里。

  “年年快上幼儿园了吧?”王安忆忽然想到。

  “嗯。”

  “准备去哪个幼儿园啊?”

首节上一节571/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