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69节

  录像带的模式受到了美国人的热烈欢迎。

  另一条新渠道就是电视。

  以前胶片转电视磁带的技术不成熟,现在终于成熟了,于是出现了两种频道。

  一个是付费频道,所谓付费频道也就是你正常的电视频道包以外单独购买的频道。

  这些付费频道会根据票房收入,按百分比收一个授权费,比如票房的50%。

  而付费频道的拥有者大部分是“八大电影公司”,毕竟他们布局的早。

  另外一个是免费频道,和付费的区别是免费的有广告,这些频道的拥有者大多也都是“八大电影公司”,也是向他们收一个授权费,然后再和片方分成。

  剩下的比较小的一部分发行收入就是飞机上、酒店、医院、学校、大学、监狱、图书馆的闭路电视了,这些渠道一般收取固定费用,或者按观看次数收费,是比较小的利润来源。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发行网络其实一共有四条:院线、录影带、电视、线下。”

  托马斯道:“四条渠道我们全都能找到发行商来对接,如果到时候够顺利,我们甚至能像《星球大战》一样卖一批《末代皇帝》的周边产品,至于录像带,这玩意儿可以源源不断的赚钱,你可以去想想,这里面是多大的一笔利润。”

  “.”

  江弦听得确实心动。

  不过他也足够冷静。

  托马斯说这一套,吓唬吓唬国内那些没见过资本险恶的小羊羔还行,换成陈皑鸽谁的过来,估摸直接就给镇住了。

  但对付他江弦还是差点儿意思。

  说这么多,不就是想把一部《末代皇帝》,说的好像是拍了四部《末代皇帝》似得?

  瞧瞧,我们《末代皇帝》是个多能赚钱的项目,一本万利,你就赶紧把你那点儿钱投进来吧,保证你跟着我们以后有大口的肉吃。

  忽悠谁呢?

  我们中国人自带反忽悠系统不知道么?

  “这样吧,我至少要拿到《末代皇帝》30%的制作版权,你觉得什么价格合适?”江弦道。

  “1200万美元。”

  托马斯开出自己的报价,“相信我,你不会后悔的。”

  “太贵了。”

  江弦摇摇头,“托马斯,我把你和贝托鲁奇当朋友,可是你们一点儿诚意都没有。”

  “没有诚意?”

  托马斯早有心理准备,毕竟之前和江弦合作了那么久的剧本,早就知道这个家伙是个难缠的对手。

  “江,你真是不懂国际电影的行情。”

  “我知道你们很缺钱就够了。”

  江弦道:

  “《末代皇帝》真的那么值钱么?你们拿去发行,能和发行商谈到多少的分成比例?

  40%?

  30%?

  20%?

  人家会狠狠压榨你们的!

  《末代皇帝》不是商业片!

  这就是一部‘独立电影’!

  你们两个外国人,跑到中国,拍一部讲述中国古代皇帝的电影,然后放给欧美观众看。

  老天,哪个发行商会觉得这电影能赚到钱?

  你们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我看未必吧!

  你说你能给这电影找到四条发行渠道,可是四条发行渠道做加法,比得上在分成比例上做乘法么?

  你规划的是很好。

  可是说到底,要是电影不卖座的话,我难道不是得跟着你们俩赔个倾家荡产?

  风险!风险!

  风险也要钱!”

  “.”

  托马斯一脸震惊的盯着江弦看了一会儿。

  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你怎么会对这些这么熟悉?你们中国不是很少在海外发行电影么?怎么我们欧美玩的那一套被你个生长在社会主义里的家伙搞得那么清楚!

  “咳咳。”

  托马斯咳嗽几声,“你难道对你的剧本没有信心?”

  “我们中国人都讲,亲兄弟明算账,我对自己的剧本有信心就应该帮你们承担风险么?tui,你们是把我当日本人整啊!”

  “我们对日本人做啥了?”

  托马斯一头雾水,“江,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有影片的预售结果做保证,在和发行商的谈判上也能占据更大的主动权,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影片的预售结果如果那么让人信服,保险公司也不会派监管人员过来盯着你们了。”

  江弦一脸铁面无私的模样,“而且你们的预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还不知道呢,我能保证这个结果真实么?说不定是你们自己预售然后自己在院线再去购买预售刷出来的结果,投入一点钱进去就能拿到2000多万美元的贷款,是我我也会这么去做。”

  “卧槽?”

  托马斯一阵惊悚。

  这对么?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啊?

  虽然知道江弦这个人棘手,但托马斯对拿下江弦充满信心。

  作为传奇制作人,他能单枪匹马从欧洲五家银行借来两千多万美金。

  因此,能让托马斯放在眼里的对手绝对不多。

  哪怕是江弦,无论是年龄上,还是阅历上,托马斯都觉得自己占据着绝对优势,能牢牢掌握这次谈判的主动。

  因此在和江弦的谈话中,他一直抱着一丝上位对待下位的态度,并没有把江弦当作是和自己实力相当对手。

  可随着谈判的进行。

  托马斯觉得不对劲。

  江弦所表露出来的见识,不断的刷新着托马斯对这个中国人的判断。

  上帝啊!

  我们Z本Y义社会已经被社H主Y渗透成筛子了吗?

第497章 威尼斯电影节《绿光》

  意大利,威尼斯。

  赵振开身着西装,头发抹得锃亮,端坐在座位上,聚精会神的观看着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入围影片《绿光》。

  导演是侯麦。

  稍微了解文艺的应该都知道有句话叫:“法式的尽头是侯麦。”

  要跟女孩聊法国电影,那必须聊侯麦的人间四季系列:《秋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夏天的故事》《冬天的故事》。

  “非常精彩的一部文艺片。”

  电影结束,赵振开一边跟随人群鼓掌,一边朝着身旁的美国女翻译达妮卡激动点头。

  “是的,我看的好感动,我觉得这部电影情感非常细腻描绘了女性的内心世界。”

  “李安,你觉得怎么样?”

  赵振开把目光放在一旁的李安身上。

  李安唏嘘着感叹,“我听说侯麦是以法国小说家凡尔纳在著作《绿光》中的一句话‘谁能看见绿光,便能得到幸福’为灵感拍摄了这部影片的,看完以后真是忍不住惊叹,侯麦把女人、爱情看得太透了。”

  “那我们应该去找导演谈谈这部电影的海外发行权。”赵振开非常兴奋的提议,觉得自己在这次的威尼斯电影节捞到了一部宝藏影片。

  今天影业的一行人立马到酒店见到了侯麦以及《绿光》的主创团队。

  侯麦都六十多了,看上去非常干瘦,几十年前他的独立电影就在国际上声名斐然,奥斯卡的金像奖、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还有柏林国际电影节奖项拿到手软。

  这次再拿个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那真是拿到大满贯。

  所以赵振开立刻给出非常尊敬的态度,“我们虽然刚刚成立,比不上八大电影公司,但和一些院线都有合作。”

  今天这边是非常尊重的态度,谈判也同样是非常尊重的口气,生怕亏待了这位电影行业的大师。

  另一边呢,侯麦看着这群中国面孔对他这么尊重,也觉得非常开心。

  跟他们一比,那群八大电影公司的人简直不是人。

  总因为他的电影是独立制作的艺术片,以票房为要挟,将价格和分成比例压榨的很低很低。

  这些中国朋友就没有这样的顾虑。

  一个个对他充满信任,给的价格也非常慷慨。

  愿上帝保佑他们。

  “嗯,这个结果我得跟我的老板汇报一下,我会和他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情。”赵振开道。

  从侯麦的房间离开,回到今天影业所住的酒店,赵振开欣喜的开了瓶香槟,然后举起酒杯。

  “来吧,庆祝一下,我们谈到了《绿光》的发行权。”

  “干杯。”

  今天影业的人庆祝完,赵振开看了眼时间,威尼斯时间比京城慢6小时,他们这儿是凌晨,那京城已经是早上了。

  于是赶紧给江弦那边儿打了电话。

  “老赵啊,我刚想联系你。”等了半个多小时,江弦给他拨了回来,信号不算太好,勉强能够听清。

  “你联系我?”

  赵振开愣了下,“怎么了?有什么事儿么?”

  “你准备八百万美元的资金。”

  “多少?”

  赵振开愣了一下,“老江,你要这么多钱干嘛?”

  “我刚谈成一部电影的投资。”

  “什么电影?”

首节上一节569/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