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31节

  因为如果只去读《天局》,那么冯沐他们对小说所做出的解析毫无问题。

  必须将《天局》小说集中的六篇小说整体读过一遍,才能回过味儿来,《天局》这篇小说的内涵并非是此前所理解的“人定胜天”。

  “知止而止!”

  这才是江弦真正想说的。

  很快,刚刚取胜的聂卫平,也在一次高校的演讲上,提起了《天局》这篇小说。

  说到这篇小说,他按捺不住的谈起自己的理解。

  “人是斗不过天的。”

  聂卫平说:“即便汇聚了自古以来的围棋大师洪荒之力,仍然要输给天半子。

  江弦写的这个‘天’,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天道,用在围棋上的话,那就是棋道。

  正如我刚刚战胜的藤泽秀行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叫作:‘棋道一百,我只知七’。

  作为人的棋手,是绝对不可能赢过天的。

  所谓的‘胜天半子’,其实是‘输天半子’。

  这也是书中安排的合理结局。

  不过浑沌将自己当做一枚棋子,充当劫材,这才胜天半子。

  但弈者都没了,棋局还如何进行呢?所以这不是胜,这是彻底的败。

  我想这也是江弦想表达的。

  下棋,还是要遵循‘天理’,顺势而为,不能逆天而行,以无理对抗有理。

  就算力量再大,也终究是浑沌而已。

  我想,这大概也是这篇小说的题中之意吧。”

  聂卫平一席话,又使得《天局》的讨论度骤然上升一个档次。

  人文社发行的《天局》迅速获得极大关注。

  如果说之前,小说《天局》的爆火,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热度占极大原因。

  那么现在,人文社发行的《天局》,之所以掀起巨大的讨论,除了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热度,还有极大原因,是小说真凭借着小说内容吸引了读者。

  六篇小说,篇篇精彩,且六篇小说叠加在一起,更是爆发出一种瑰丽而壮阔的力量,进而引人思考命运,思考天地人生。

  上海,《收获》编辑部。

  “我这就去跟江弦要稿子,《快马》《死谜》《灾星》《圣徒》《赌神》这几篇,哪篇都行,一定有一篇发在《收获》上!”李小林着急忙慌道。

  这本《天局》是江弦邮寄给她的,这些年江弦有出版的作品,都会给李小林寄一份。

  当然了,江弦要给的人肯定不是她,而是李小林背后的巴金老爷子。

  拿到《天局》以后,李小林立刻便被这本小说吸引了。

  首先是制作精美。

  小说封面以及小说里那些大气恢宏的插画,第一时间吸引了李小林的目光。

  画的太好了!

  那些坐落于棋盘间的山河。

  那一黑一白的激烈对弈,两者互压互盖,反复交错,伴一柱血光,渲染得天地轰轰烈烈。

  读过这部《天局》以后,李小林更加克制不住自己对这本小说的喜欢。

  要知道,从50年代开始,国内最主流的思想就一直是“人定胜天”。

  而《天局》这部小说所透露出的“知止而止”思想,还是国内第一次有人对“人定胜天”的这种观念进行反思。

  “不愧是江弦。”李小林满眼欣赏。

  “先锋文学”在解掉桎梏以后,最近迅速风靡文坛,也涌现出一大批先锋作家。

  但在李小林看来,这些作家再先锋,那在江弦面前都是个臭弟弟。

  他们是先锋。

  那江弦就是刺儿头。

  就说这些年国内涌现的各次文化潮流,有七成,都是这小子带头掀起的,剩下三成里,江弦也在其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身份和角色。

  就连“先锋文学”这个词儿,都是这小子提出来的。

  就在《收获》坐不住的同时,京城的《当代》《十月》《燕京文学》.上海的《上海文学》,还有南边的《花城》、《钟山》、《山花》.

  国内顶尖名刊,不约而同派出编辑直奔京城。

  要稿子!

  《快马》、《死谜》、《灾星》、《圣徒》、《赌神》可都没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呢!

  谁抢着就是谁的!

  而作为争抢对象的江弦,此刻正在为另一件事情发愁。

第469章 “鲁迅文学奖”

  江弦也是无奈。

  前几个月,作协让他扛起了1985年优秀中篇、短篇小说的评选工作。

  这次评选,要从这一年里发表的所有中篇、短篇小说之中,选拔出能代表中国这一年中篇、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

  这个任务说艰巨也艰巨,说轻松也轻松,毕竟评选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模式,且相对比较成熟,并不用他太操心。

  可随着读者们的投票被收集上来,评委组一统计,傻眼了。

  “咱们今年,一共收到357885张‘评表’,读者们对这次评选的参与热情,比起前面几年,丝毫未减。”

  “不过.”

  评委会的邹晓玉顿了顿,“收集上来的‘评票’里,中篇小说排第一的是《天局》,排第二的是《你别无选择》,票数仅逊色《天局》一点儿,差距特别小。”

  其他评委会的成员忍不住往江弦那儿看了一眼。

  太凶残了!

  他们是负责评选的,所以更加清楚,这个结果绝对毫无内幕,都是读者们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真实结果。

  邹晓玉又接着往后说了几篇小说,评委们又听着几个熟悉的小说名:

  “.第七《灾星》.第十一《圣徒》.”

  “咳咳。”

  江弦轻咳两声,“短篇小说呢?”

  “短篇小说里”

  邹晓玉犹豫几秒,“排第一的是《快马》。”

  “后面呢?”

  “哦,后面.”

  邹晓玉又陆陆续续说了几篇,其中又包含了《死谜》、《赌神》。

  “读者们太捧场了。”

  江弦尴尬的笑了笑。

  过去的这一年里,江弦发表或出版的作品都是中、短篇小说,本来只发了一篇《你别无选择》和一篇《天局》。

  但是因为人文社《天局》的出版,算上《快马》、《死谜》、《灾星》、《圣徒》、《赌神》,这就是一年一共发表了七篇小说。

  而这七篇小说,竟然全都进入了读者推荐的评选票数排名之中!

  这回计划的获奖中、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计划五篇,短篇小说计划十篇,加在一块儿才十五篇。

  真要是按读者推荐票数的排名来,那他江弦一个人就占了七篇。

  半个榜都是他的名字!

  差不多要给这榜单包圆儿了!

  这会儿评委会见到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敢做主,谁让这个包圆儿榜单的怪物,就是这次评选的主要负责人呢。

  见此情形,江弦只好开口:“作协举办这个优秀小说的评选,主要目的还是要多照顾新人作家,我看我就不参加了,发扬一下风格,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其他的作家.”

  “江弦同志、江弦同志!”

  话刚说完,孔罗荪就打断他,“您的话我不能认同,瞧您这话说的,什么叫发扬风格?咱们这次评选,评的是小说,不是人情世故!这种事,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受欢迎就是受欢迎,不受欢迎就是不受欢迎,事实摆在面前,哪能发扬风格?那要是都发扬风格,那文学不是全乱套了么?

  虽然你是负责人,但现在票数摆在这里嘛,大家也都看到了,你的小说就是在票数上遥遥领先嘛,照我看呢,该怎么来,就怎么来,这些荣誉那都是你应得的嘛。”

  “嗯。”江弦点点头,“我知道了,您说的也有道理。”

  “罗荪同志说得对。”

  评委会的卢睿聪这时候也开口道:“出了这样的问题,那说明我们的选拔机制有问题,而不是江弦同志你有问题。”

  这话得到了在座很多人的认可。

  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眼前的这一幕有点儿熟悉。

  前几年江弦在中短篇领域没有爆发出太多篇的成果,以至于他们都忘了。

  每次一到全国优秀小说评选,江弦都是那个最让评委们头疼的存在。

  难怪今年要把主持工作交给江弦。

  很多人这时候才恍然大悟。

  还是领导们有智慧啊!

  就知道他江弦会给评委会出难题,干脆就把这个难题甩给江弦自己,让他去解决。

  解铃还须系铃人!

  “嗯,大家的意见我大概知道了。”

  江弦这时候拍板儿下来:

  “这样吧,评选的事情,先暂搁一下,我回去给这次的优秀小说评选想个改革的方案交给作协,让他们尽快给个批复。”

  “也只好这样了。”众人纷纷点头。

  心里面想着事情,江弦坐车回到景山东胡同的院子,他还没进家门儿,就被几人冲过来拦住,满口吴侬软语。

  “江弦同志!是江弦同志吧!”

  徐晨辉一个箭步,挡在江弦前面儿,眼神中爆发出一股属于军人的肃杀。

  “你们想干什么?”

  “小辉,没事儿。”

  江弦摆摆手,示意徐晨辉不用紧张。

首节上一节531/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