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86节

  “梦想面前,人人均等!”

  “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做到这一点!”

  话音还未落,王德发就脱了脚上的内联升布鞋,径直往他闺女的屁股后面招呼。

  “反了你了!”

  “写的不对。”

  “你是说陈冲是个好人是吧?”

  “你也敢数典忘祖!”

  “你个没良心的东西,老子没你这种闺女!”

  “你个吃里扒外的!”

  王德发手上毫不留情,揍得闺女满眼委屈,却又说不出什么怨言。

  她又不是想给陈冲说话。

  在她看来,陈冲说的话是挺过分。

  但这会儿,《马桶》这篇文章所写的美国留学生活,似乎已经和陈冲绑在了一块儿。

  说《马桶》里头写的不对,那不等于是在帮陈冲说话了么?

  跟王德发和他闺女一样,此刻,但凡有质疑《马桶》的声音冒头,就会被愤怒的人民群众追着揍、追着喷。

  《马桶》这篇文章的正确性已经不容置疑了!

  你敢说写的不对?

  怎么?

  你小子是想给陈冲洗白么!

  这样的帽子谁敢扣到自己头上。

  他们又没法保证自己能跟陈冲一样,过段时间就能去到美国。

  方有林是个“黄牛”。

  因为《马桶》的爆火,他最近真是有点郁闷。

  所谓“黄牛”,就是给想出国留学的人介绍国外学校的人。

  也可以帮忙换外汇,还能私下把钱带过去。

  如今国内的出国留学热情空前高涨,但正规渠道的缺失,导致状态是基本完全失控的状态。

  这也就促使了方有林这些身处灰暗地带的黄牛诞生。

  对于方有林来说,这一行的钱简直别太好赚。

  在国外,为了接纳这批热情空前高涨的中国留学生,出现了一种机构名为“学店”。

  这种“学店”没有教学规模,更谈不上教学管理,师资也不能保证。

  方有林只要把人弄过去,哪怕学生去了办事不顺,被拒签,也无所谓。

  他们只管赚钱,有事儿就人间蒸发,很多被他送过去的学生,最后事儿没办了,连高昂的学费都追索无门。

  通过这一手段,方有林家里买上了三大件,当上了小土豪。

  可最近,他手里几个已经准备交“学费”的学生生意全黄了。

  起因就是《马桶》这篇文章里揭露了真实的留学生活。

  不光方有林这儿,他跟几个其他黄牛也都打听,得来的回复也是最近学生一下子少了很多。

  学生们都不傻。

  能在国内当香饽饽的大学生,谁愿意去外面给人洗盘子、当小三。

  更别说在此之前,还要先花费一笔巨大的代价。

  一篇文章竟然打击了出国留学的热情!

  外界感觉不出来这一点。

  但方有林这些钻营出国留学的“黄牛”是心里有数的。

  “Tui!都他妈怪陈冲这个死娘们儿!”方有林狠狠骂了一句。

  要不是这娘们儿的逆天发言,哪会有《马桶》这篇文章,更没有因为这篇文章扯出来的这些破事儿。

  “这傻娘们儿以后免不了还要说啥东西。”

  “美国那边儿能不能找个人给她处理了?”

  或许是陈冲的事件太火,冲淡了媒体对于《芙蓉镇》这部电影的讨论声。

  就在陈冲闹得全国人民沸沸扬扬之际,《芙蓉镇》终于获得许可,被批准在全国上映。

  除了京城、上海两地,其他地区的观众,终于能够一睹这部在上映前就撕得满城风雨的影片。

  关于《芙蓉镇》审片过程中的种种曲折,早已不胫而走了。

  这算是提前酝酿了观众的观影情绪,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以后影片再被封了那可就看不到了。

  而且这电影可是改编自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读过原著,被原著所感动过的观众无数。

  电影上映,他们没理由不去看。

  带着种种原因,观众们来到影院,收看《芙蓉镇》。

  这一看,不得了了。

  因为亲嘴了。

  在公共场合接吻,出现接吻的画面,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的道德所不容的。

  就别说接吻,前几年,连女青年烫发、搽雪花膏,穿款式新颖的衣服、跳健康的集体舞,甚至养花都会被加以非难!

  很多单位,不准留烫发和披肩发的女同志进单位大门,门口还会有人站岗,凡是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的男女工人一律不准入内。

  有些地方还会组织纠察队日夜巡逻,在大街上见到有人穿喇叭裤,上去便剪.

  道德的自由一直都是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静水深流。

  而是源自先行者们一次次试探性的推动。

  在中国公众场合出现的第一次接吻,不是中国人,也不是电影,而是杂志封面。

  1979年第5期《大众电影》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

  这张图片,自然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时有位宣传干事给编辑部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当前中国,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

  “万没想到,在经过洗礼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们竟然堕落到和XX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

  “实在遗憾!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

  “回答我!”

  “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

  这些声讨,说到最后,和后世都是一样的,都会扯到青少年的身上。

  在信件最后,这位读者挑战式地说,“你们有胆量,请在《大众电影》读者来信栏,原文照登一下我的信,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

  编辑部还真“有胆量”,当即全文刊发了这封信,在杂志上开展讨论。

  结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来信和来稿一万多件,在一万多件信件中,赞同这位宣传干事的还不到3%。

  有了《大众电影》的这次试水,影视圈也开始以真人试探思想解放的边界。

  1979年,电影《生活的颤音》之中首次出现接吻镜头。

  据说男女主接吻时嘴上还贴了层膜,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接吻,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

  不过电影还是引起了剧烈的轰动。

  后来的《庐山恋》影响更甚,张瑜主动在唐老师脸颊上“蜻蜓点水”的一吻,给了一代人震撼,成为年轻男女的恋爱教科书。

  而如今上映的这部《芙蓉镇》。

  接吻镜头尺度史无前例的巨大!

  因为刘小庆和姜文两个人在电影里奉上了一场长达263秒的激吻!

  这几乎创下了中国电影最长接吻纪录!

  263秒,也就是4分钟23秒。

  这绝对是新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接吻镜头!

  导演就仿佛是一个赌气的孩子,把前三十年的电影里或中止或删剪的吻一口气全部找补回来。

  观众们哪看过这个啊?

  更别提亲嘴的对象之一还是刘小庆!

  于是全都疯了。

  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买票直奔影院,领略了电影感人剧情的同时,也屏息静坐在座位上,粗着脖子红着脸,看完了这段完完整整的激吻。

  哎呀,好看啊!

  刘小庆那个啃啊,姜文那个用力啊,俩人绝对是真亲了啊,亲的那叫一个激烈,亲的是激情四溢、烈火烹油、唇齿交融、骨软筋酥、湿湿嗒嗒.

  很多人看一遍还不过瘾。

  出去再买票,再接着看。

  于是电影公映还没多久,各地的电影院便开始爆棚,许多地方甚至临时增派消防官兵到影院驻守,以防意外。

  送片员更是忙的团团转。

  按理说,《芙蓉镇》的拷贝量已经买的不少了,但还是不够看。

  影院为了满足观众,一场场的加映、加映、再加映。

  拷贝量可不就不够了么。

  不够咋办?

  加!

  各省电影公司的代表连夜进京,直奔中影公司。

  不为别的。

  加拷贝!

  中影公司对此也始料未及。

首节上一节486/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