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398节

  桑塔格这名评论家在文学评论界也是小有名气,虽然她自己的小说作品大多数毁誉参半,但在评论作品方面有着卓越的见解。

  马歇尔对这位评论家印象非常深刻。

  因为她曾经公开宣称,自己爱过9个人,其中5位是同性伴侣,4位是异性伴侣。

  《洛杉矶时报》这篇评论文章并不是《饥饿游戏》火爆的全部体现。

  在这篇文章之后,开始有大量报刊刊发这篇小说的评论。

  其中包括《纽约时报》这份全世界发行,有着相当高影响力的杂志,以及《科克斯书评》这部全美著名的书评杂刊。

  “捡到宝了!”马歇尔很快生出这样的感受。

  尽管江弦是一名中国作家,但以他目前这几篇小说在美国的表现来看,国籍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作品迅速风靡全美。

  马歇尔正准备和江弦一起庆祝一下他的新小说大火,李安那儿就打来电话,说他刚完成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剧本初稿。

  马歇尔连忙让他把剧本初稿传真发给江弦,让江弦过目一遍。

  至于江弦,他刚在家里给他闺女办了一场小小的满月仪式。

  距离小小陛下出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小小小明显已经和刚出生的时候不太一样了。

  首先是又胖了好几斤,已经有了足足十斤多重。

  然后手脚也更灵活了。

  以前她呆呼呼的,一动会不动,现在已经可以稍微控制头部的动作了,常常转过大大的脑袋,看一眼江弦或者朱琳。

  有时候还会把小手举到自己眼前,对着空气握一握,然后咿呀咿呀的喊。

  一个月大的小小陛下还学会了吃手手!

  每回江弦在旁边儿看到这一幕,都会觉得自己心被萌的酥酥的。

  他闺女真是太可爱了!

  就算是让他再洗闺女几百条臭烘烘的尿介子,也丝毫不会觉得疲惫呐。

  收到李安发来的剧本,江弦简单浏览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

  剧本拿给别人写,江弦最担心的就是意识形态出现错误。

  但李安写的就很稳。

  这也是他选择李安的原因。

  李安这个人,和王家卫是两个相反的极端。

  王家卫的风格激情放纵、超越时代,怎么飞着怎么来。

  李安就很中庸。

  中庸不是说他的能力中庸。

  中庸意为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

  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这是儒家遵循推崇的道德标准。

  李安的剧本,不论是交给江弦的这部,还是他在后世拍的那些,有一部算一部,处处透着中庸。

  他很会在剧本当中平衡各方,最后给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就像他自己一样,美国绿卡,中国国籍,谁都不得罪,两方都有回旋的余地,可以让美国人给奖,也能够被中国人喜欢。

  你很少能看到李安放肆一回的电影。

  唯一的例外是《推手》,那是他奔着高额奖金去的,所以有不少的含沙射影。

  除了《推手》,再难找出一部,大概率以后也都不会有这一天。

  江弦把李安的剧本给米高梅那边发过去。

  米高梅的反馈是还不错,只需要再把语言润饰润饰即可。

  要是其他编剧,米高梅恐怕会打回去让他们重新修改。

  但面对江弦,他们选择自己来请人润饰就好,毕竟剧本是拿来拍的,而不是拿来阅读的,由小说改编出来的电影内容没什么问题就行。

  借着这个机会,江弦又和马克西姆打听了一下米高梅那边电影剧组的筹备情况。

  现在的米高梅结构有点奇怪。

  米高梅的老板是拉斯维加斯的赌王,这货基本无心电影事业,甚至在前几年宣称,米高梅已经成为一家酒店公司。

  据说米高梅酒店是拉斯维加斯客房最大的酒店,单只酒店内的秀场就耗资近2亿美元。

  在那儿你甚至可以边看饲养员调教狮子边用餐。

  毕竟那是赌城。

  要是没什么出奇的绝活,在那儿是干不下去的。

  两年前,米高梅吞并了马克西姆所在的联美影业以后,米高梅的老板就把电影制作的事务交给了马克西姆他们的联美影业来主导。

  联美影业虽然规模小,但也是美国电影业的8大公司之一。

  这就不得不提一提他们联美公司的创建史,他们联美公司是由四位电影名宿出资创建的:

  道格拉斯.范朋克。

  玛丽.毕克馥。

  大卫.格里菲斯。

  以及

  查理.卓别林。

  这四位创建联美公司,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

  联美公司也确实辉煌过。

  卓别林的《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这些片子都是他们拍的。

  可惜最后还是没干过资本。

  随着50年代电影行业萧条,以及创始人的纷纷退出,公司在几经易手以后被米高梅吞并。

  “我们计划请罗伯特.怀斯来执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拍《西区故事》的那位?”

  “没错。”

  听到是这一位,江弦便有了几分期待。

  罗伯特.怀斯是个全才,他对除动画片以外的几乎所有电影流派均有涉足。

  作品也是属于“温良谦让型”,看起来极具亲和力,没有一丝咄咄逼人的气息,这就很符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需要的风格。

  “演员呢?”

  “你有心仪的么?”马克西姆问,“我们还是非常乐意听听作家意见的,作家本人对演员的选择往往是最恰当的,其他人很难比得过。”

  “也不尽然。”

  江弦脑袋里一下闪过好多案例。

  像什么王鹤棣和许七安

  “谈谈吧,江,你的意见我们很乐意倾听。”马克西姆非常客气的表示。

  江弦只好思索起来。

  作为小说原作者,他没办法直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但却是和电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电影的质量够高、口碑够好,这是江弦乐于看到的,所以他并不吝啬于帮电影想一个好演员。

  江弦沉默一阵。

  “马克西姆,关于作家R我有一个人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小说,角色构建简单,一个是女人,一个就是男主,也就是作家R。

  这个作家R,年少有为,风流不羁,最关键的是,他要天生带有一种诱惑力,含情脉脉、荡人心魄,能一下把人吸引过来,紧紧抱着。

  根据小说设定,他还得年纪稍微大一点。

  因为女主是从小时候开始爱慕上他的。

  这个男人又成熟又有味道,风流不羁的花花公子.

  江弦想着想着,一位演员的身形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并迅速轮廓清晰。

  “马克西姆。”

  他开口道:“阿尔.帕西诺怎么样?”

  阿尔.帕西诺,最经典的形象就是《教父》里的二代教父迈克尔.柯里昂。

  江弦刚才想的时候,想到的是他在《闻香识女人》中的表现。

  他饰演的那个退伍军官史法兰中校,不正是江弦所需要的那个形象?

  “阿尔.帕西诺?”

  马克西姆想了想,“他很不错,最近在好莱坞里炙手可热。”

  “那就是你们制作方的事情了。”江弦说,“把剧本拿给阿尔.帕西诺,他会心动的。”

  此话一出,马克西姆顿时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但江弦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马克西姆相信就算是最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江弦那两部小说在文学方面的优秀。

  “我们会争取的。”

  “马克西姆,两部电影都可以用他,阿尔.帕西诺。”江弦开口道。

  不论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作家R,还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男主角思特里克兰德,他相信阿尔.帕西诺都能全美诠释出他们身上的那种独特气质。

  入秋了,气温渐渐降了下来,朱母和饶月梅买来毛线,给小小陛下打了好几件不同颜色的小毛衣。

  万圣节前一个星期,史密斯风尘仆仆的赶到江弦家中,还给他带去了一封信件。

  “江,你绝对想不到是谁写的。”史密斯兴奋的说。

  “咋咋呼呼的,谁啊?”

  江弦拆开信件,扫了眼姓名那一行,看到斯蒂芬.金的字样。

  “斯蒂芬.金?”

  “没错,前段时间他读了你的《饥饿游戏》,又知道我认识你,非要我带一封信给你。”

  “是么?”

  江弦看了眼信的内容,斯蒂芬.金热情的和他问候,然后高度称赞了《饥饿游戏》这篇小说:

  “在反面乌托邦的故事之中,《饥饿游戏》是佼佼者,故事节奏快速,始终充满悬疑。

首节上一节398/6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