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65节

  总之,这个年代的农村人,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浪费,就连猪身上的淋巴结,他们都舍不得丢,同样会煮熟来吃掉,据说这玩意吃着还挺爽口的。

  几个儿女和儿媳妇听到邓世荣这么说,都放下碗筷跑出去看了一下。

  回来之后,邓允珍道:“爸你还真没说错,那猪肉还真是煮熟了的,而且卖猪肉的人也说了,这确实是病死猪的猪肉。”

  张秀萍道:“要是爸爸不说,我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邓世荣笑道:“你们还没有当家,买肉一般都是父母买,不知道这种事也是正常的。”

  张秀萍道:“刚刚我们看到已经有人在买了,这种猪肉能吃吗?吃下去不会有事吧?”

  邓世荣道:“这种猪肉基本上每年都有人卖,吃过这种猪肉的人也有很多,倒没听说过有谁吃这个猪肉吃出问题来的,不过要是有条件吃好的猪肉,那肯定还是要吃好的,这种猪肉能不吃就不吃,吃了对人肯定没什么好处。

  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能够花三分一的钱买一斤这样的猪肉,要比买正常的猪肉要划算多了。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穷,要是有钱谁不想吃好的猪肉啊!”

  邓允珍感慨道:“这人也挺可怜的,好不容易把一头猪养大,结果得病死了,这猪肉一下子就不值钱了。”

  邓世荣把最后一口粥吃完,道:“这就是养殖所存在的风险,要是顺顺利利自然是好,要是一不小心得了病,那就亏惨了,相对而言,种植的风险要低很多。”

  众儿女儿媳都露出一副受教的表情。

  吃完粥,邓允泰骑着单车去缸瓦厂做工,而邓世荣则去邓允贵家,跟他说说提前预支一年工钱给阿元娶媳妇的事。

  虽然邓世荣手上有不少现金,随时都可以拿出几百块借给阿元,但他的钱都是从信用社贷出来的,贷款出来借给别人,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所以还是以缸瓦厂的名义给阿元预支工钱比较好。

  ……

  转眼,就到了二月初十。

  在家吃过早餐后,欧国花就在七位亲人的陪同下,前往那耶村看家门。

  七位亲人中,自然少不了她的堂姐欧国芳。

  出了坡心村后,姐妹二人手挽手的并肩而行。

  欧国芳感慨道:“阿花,萍姐去年嫁人了,现在也要去看家门了,等你也嫁到了那耶村,你跟萍姐倒是有伴了,可我以后就是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也找不到了。”

  欧国花安慰道:“姐,你也不用着急,萍姐已经托她公公帮你物色对象了,要是有适合你的对象,肯定就帮你撮合了。”

  欧国芳有些忧虑的说道:“这个我知道,但这么久都没有音讯,恐怕在那耶村是找不到适合我的对象了。”

  欧国花说道:“就算那耶村没有,附近的几条村肯定会有的。”

  欧国芳叹了口气道:“希望吧!”

  ……

  那耶村。

  邓昌元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头发前天双旺圩的时候已经出去剪过了,整个人精神头十足。

  尽管知道女方一行人从坡心村过来,最快也得十一点半以后才会到,但邓昌元还是时不时的跑到村口位置向外张望,就想早一点见到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他的这个做法,自然惹来亲戚朋友的调笑,但邓昌元一点都不在意。

  就在邓昌元第十二次来到村口位置往外张望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九公以及那道令他朝思暮想的身影,他当即精神一振,连忙跑回去告知父母亲戚,带着大家一起到村口迎接。

  双方见面,在邓世荣这个媒人的介绍下,互相打招呼,然后又客套了一番,才一起走回邓昌元家。

  欧国花见邓昌元这呆子从见面开始,目光就一直锁定在她的身上,不由得又羞又喜,等走到了他家,她才忍不住道:“你去跟萍姐说一声,要不然她都不知道我们到了!”

  邓昌元如梦初醒,嘿嘿笑道:“你不提我都忘了,你萍姐早就有交待,说你们到了就去跟她说一声,那你们先坐一下,我马上去通知她。”

  见邓昌元小跑着去喊萍姐了,欧国芳便凑到自家堂妹的耳边,小声说道:“阿花,你这也是遇对人了啊,你看他的眼里除了你就没有别的了。”

  欧国花耳朵都红了,低声道:“他就是个呆子。”

  欧国芳笑道:“人家才不呆呢,只是在你面前才变呆。”

  欧国花:“……”

  在两人窃窃私语的时候,男方这边的亲戚长辈也帮忙招呼着女方的亲戚长辈。

  不到三分钟,张秀萍也过来了。

  三位小姐妹见面,都是说不出的高兴。

  汗,明天继续改名,跟书名杠上了!!!

第142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

  夫

  在参观房子的时候,女方这边的亲戚长辈是满意的,虽说邓昌元的房间除了一张架子床,就什么都没有了,但青砖大瓦房终归是比泥砖屋要上档次。

  而且,这个年代大部分人家都是没有家具的,因此邓昌元家的新房子没有配家具也是正常现象。

  参观完房子,然后就是吃午饭。

  午饭鸡鸭鱼肉都有,也算是拿得出手了。

  吃完午饭后,女方一行人休息了十多分钟,就要离开了。

  邓昌元的父母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与五味,一一打发给女方一行人。

  五味就不用多说了,基本都是一样的,而红包也是正常行情,其他人统一给2块钱,给欧国花这个女主角的是6块钱。

  同时,也给了邓世荣这个媒人5块钱,出手谈不上大方,但也不算小气了。

  在离别之前,欧国花还好,如今来看了家门,在这个年代相当于是订婚了,不出意外的话她是肯定会嫁到那耶村来,以后跟萍姐相聚的时间多得是,自然没有什么好伤感的。

  但欧国芳就不一样了,她拉着张秀萍的手,幽幽道:“萍姐,这次分开,恐怕要到阿花结婚时才能再见了!”

  张秀萍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阿芳,你的事我一直记着,之前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多,再加上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适合你的对象,才没有什么进展。

  接下来,我会跟我公公说,让他到附近几条村替你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对象,我们三姐妹既然说好了一辈子不分开,如今我跟阿花算是聚到一起了,肯定不会落下你的。”

  欧国芳连连点头道:“萍姐,那我等你好消息。”

  姐妹三人聊了几句,欧国芳与欧国花便依依不舍的跟亲戚长辈一起回去。

  在往家里走的时候,张秀萍对公公说道:“爸爸,你有时间的话,就帮我那位小姐妹物色个对象吧!”

  刚才大儿媳跟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位小姐妹“难舍难分”的情形邓世荣也看在眼里,他点头道:“行,我再好好想想,看看这上下二三村到底有哪位后生适合你这位小姐妹的。”

  张秀萍笑着说道:“那就麻烦爸爸了,尽量帮物色一个好一点的家庭,家里没有什么糟心事的那种,要不然我自己过得这么好,要是小姐妹过得太差的话,我这心里也过意不去。”

  邓世荣嗯了一声,说道:“这个我懂,你就放心吧,之前你跟我说的时候,我就想着要帮她物色个好一点的家庭,否则只是随便介绍一个的话,那适合她的后生多的是。”

  张秀萍甜甜笑道:“还是爸爸你考虑的周到。”

  回到家,邓世荣拿过水烟筒,坐在门口一边烧烟,一边从后世的记忆中搜寻有可能适合欧国芳这姑娘的对象。

  抽了几筒烟后,倒是让他想到了一个挺合适的人选,那是上高行村的一个后生,在后世也是拥有数百万身家的老板,而他除了有赚钱头脑外,最主要的是性格随和,脸上永远挂着笑容,村里谁也没见他发过脾气。

  如果欧国芳这姑娘跟了他,过得应该差不到哪里去,算得上是一桩好姻缘。

  只是,让邓世荣犹豫的是,前世这后生娶的老婆他也是认识的,也是性格挺好的一个女人,那后生在后世能成为身家数百万的老板,跟他这个比较旺夫的老婆也有一定的关系。

  若是他插手的话,就要拆散这对夫妻了,这种事情他是真的不愿意做。

  尽管他也不知道这对夫妻的感情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人家能够不吵不闹的过上几十年,日子还过得红红火火的,单凭这个邓世荣就觉得不应该去拆散人家。

  就在邓世荣陷入纠结的时候,有人赶了两头牛从他家门前的大路经过。

  在看清楚了赶牛的人是谁后,邓世荣心中陡然想起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赶牛的后生是隔壁秧地坡村人,名叫邓昌东,也是一位踏实肯干性格随和的后生,而且比较重感情,前世他老婆因为一场意外而落下了终身残疾,常年卧病在床无法自理。

  然后,邓昌东不离不弃的照顾了他老婆二十八年,直到他老婆去世为止,那人品真的是杠杠滴。

  最重要的是,拆散这一对夫妻,邓世荣不仅仅没有心理压力,还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

  毕竟邓世荣要是不插手的话,根据邓昌东前世的轨迹,他娶的肯定还是他前世的那个老婆,而他老婆的那场意外,十有八九也是避不开的。

  发生这种事情,无论是对邓昌东还是对他老婆来说都不是好事,唯一能够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的,就是邓世荣拆散他们,这样他们各自就走上了跟前世不一样的道路,那前世那种悲剧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想到这里,邓世荣没有急着去找邓昌东谈给他做媒的事,而是对正在跟大女儿聊天的大儿媳喊道:“阿萍妹你过来一下。”

  张秀萍闻言便走过来,问道:“爸爸,有什么事啊?”

  邓世荣笑道:“我突然想到一个人选挺适合你那个小姐妹阿芳的,我说说他的情况,你听一下,如果你也觉得可以的话,那我就去跟他父母谈谈做媒的事。”

  张秀萍没想到公公这么快就有人选了,当即来了兴趣,坐到旁边的凳子上,说道:“嗯嗯,你说,我听着。”

  邓允珍也感兴趣的凑过来旁听。

  邓世荣简单介绍道:“他是隔壁秧地坡村的,叫邓昌东,性格挺随和的一个后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比允泰还大一岁,他爸妈是生产队的牧牛员,家里有五兄妹,他是老大。

  现在他们家应该是包了生产队的几头牛出来养,家境目前来说不算好,但等新繁殖的小牛犊长大了,再卖出去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而且,他们家似乎还养了不少猪和鸡鸭,日子还是非常有盼头的。”

  张秀萍听得连连点头,然后问道:“爸爸,他们家的房子够住吗?”

  邓世荣笑道:“目前来说,咱们村除了我们家,没有几家的房子是够住的,不过他几个兄妹稍微挤一挤的话,空一个房间出来让他结婚还是没问题的。”

  张秀萍也知道现在农村的居住情况,便点头道:“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那爸爸你就去找他父母说媒吧!”

第143章 一高遮五丑

  下午。

  吃过晚饭后,邓昌东一家人便坐在门口一边烧烟一边闲聊。

  这个年代博白县境域的农村人,无论是男女老少,真的极少有不抽水烟的。

  其实这也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博白县在解放前只有晒烟没有烤烟,1949年全县的晒烟产量只有13万公斤。

  从1959年开始,博白县引进了冬烤烟小面积试种,到了1964年冬烤烟烟叶的的产量就达到了114万公斤,到了1965年更是达到了353万公斤。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整个博白县的冬烤烟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7万到10万亩之间,基本上每一个生产队都种植了数量不少的冬烤烟,生产队的烤烟除了卖钱以外,还会分一定的数量给社员。

  有了烟丝,那大人们抽烟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村里的大人们都抽烟,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有样学样的跟着抽。

  这种事情就算是大人禁止也禁止不了,更别说这个年代大部分家长都不会去管自己的儿女抽不抽烟,他们看到儿女抽烟顶多是心疼自己烟丝而已,根本没有抽烟有害健康这样的概念。

  因此,这个年代的农村人,很多都是从几岁便开始抽烟,等成年已经是拥有十多年抽烟史的老烟民了。

  邓昌东的父亲名叫邓允丰,他在烧了几筒烟后,就把烟筒递给了老伴。

  昌东妈接过烟筒,一边往烟筒嘴塞烟丝,一边说道:“今天允财的儿子阿元也看家门了,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阿东还比他大一岁呢,看来咱们也得抓紧给阿东找个媳妇了。”

  邓允丰点头道:“都22个年头了,确实该找媳妇了。”

  听到父母提及自己的婚事,邓昌东说道:“这事先缓一缓吧,咱家的钱都投进去养牛养猪和养鸡鸭了,现在就算有合适的对象也给不起身价钱,还是等把这些卖出去赚到钱了,再说这事不迟。”

  昌东妈咕噜咕噜的烧了筒烟,说道:“等把这些卖出去有钱了再说媒是最合适的,但咱们也可以先让媒人帮忙留意着,有钱了就可以直接说媒,这样能省下不少时间。”

  邓允丰道:“这个事跟九叔打个招呼就行。”

  昌东妈点头道:“九叔做媒做得好,可以让他先帮忙物色着。”

  听到这里,邓昌东便不作声了。

  还是那句话,没有哪个生理正常的青壮是不想娶媳妇的。

首节上一节65/310下一节尾节目录